012大朝会(中)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2 19:40      字数:2364
  “恭喜阿父!贺喜阿父!”左神策军都虞侯义子仇公武满脸红光的说到:
  “晋封楚国公,加功臣號,实封五百户!更兼知枢密院事!此等殊荣,国朝內臣,阿父实为第一人!”
  “恭喜楚国公!贺喜楚国公!今日宣政殿上,陛下金口玉言,国公爷功高盖世,实至名归!这推忠翊圣保国功臣,古来罕有啊!”王玄茂声音洪亮,满脸堆笑。
  “正是!国公爷兼知枢密院事,內掌机要,外统雄兵,实乃我大唐定海神针!社稷之福啊!”李惟贞諂媚地附和。
  “国公爷运筹帷幄,定鼎之功!陛下倚为柱石,实乃社稷之幸!”左神策军都知兵马使魏弘节也连忙奉承。
  仇士良矜持地抿了一口西域葡萄酒,细长的眼睛眯起,享受著这权力的甘醴:
  “都是陛下信重,也是诸位戮力同心的结果,些许虚名,不足掛齿,尔等亦需尽心竭力,替咱家,也替陛下,守好这长安城,看牢这大明宫!”
  酒过三巡,仇士良放下酒杯,眼神扫过眾人,恢復了平日的冷厉:
  “不过,登高必自卑。越是此时,越要谨言慎行,陛下新登大宝,身边难免有些潜邸旧人,念旧情,想用一用。”
  仇士良点了几个名字:
  “左军都虞侯刘光深,左军都知兵马使田全操,这两人,是陛下从王府带过来的。
  光深管军纪,全操掌牙兵,位置都算要紧,公武、弘杰,你们在左军,给咱家把人看住了!看看他们想干什么,结交了哪些人。
  记住,只许看,不许动!別给人口实,说咱家容不下陛下的人。”
  仇公武和魏弘节对视一眼,立刻起身抱拳:
  “喏!阿父放心!两只小雀,翻不出掌心!(属下等定將他们看得牢牢的!)”
  仇士良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李惟贞:
  “惟贞,內侍省那边,那个新上任的知枢密使马元贄,你也给咱家盯紧点,他是陛下旧仆,如今进了枢密院,就在咱家眼皮子底下。
  看看他每日见了谁,递了什么条子,说了什么话。咱家要知道他的一举一动!”
  “是!小的明白!马元贄那儿,一只苍蝇飞过都瞒不过小的眼睛!”李惟贞尖声应道,信心满满。
  待眾人再次落座,仇士良眼中精光闪烁,心中盘算已定:
  “刘弘逸、薛季棱那两个老厌物,在军狱里也待得够久了,明日,咱家就去请旨,把他们的罪状钉死,明正典刑,以儆效尤,还有杨嗣復、李珏那两个宰相,看著就碍眼。
  登基大典已过,朝堂也该清净清净了,明日大朝会后,咱家便去提醒陛下,寻个由头,把他们也打发到边远州郡去颐养天年!这长安城,该彻底按咱家的心意来转了。”
  正月十五宣政殿大朝会。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追书就去 101 看书网,?0?????????????.??????超方便 】
  李炎登基以来的第一场大朝会,在国丧的肃杀气氛中举行。宣政殿內,白幡素裹,百官身著丧服,气氛凝重压抑。
  大朝会伊始,左神策军中尉、楚国公、知枢密院事仇士良便率先出班,声音洪亮:
  “陛下,今日乃陛下登基后首次大朝,诸多事务尚需梳理,老臣以为,除却关乎国本之要务,其余细务,可留待常朝再议。
  当务之急,乃是为昨些时日伏诛之逆党杨贤妃、安王李溶,陈王成美(虽已出家,但名义上仍称呼依旧)定其罪愆,昭告天下,以正视听!同时,大行皇帝山陵之事,亦不可再缓!”
  李炎端坐御座,冕旒后的目光平静无波,微微頷首:
  “楚国公所言甚是,著有司速擬逆党罪状,明詔颁行,大行皇帝山陵诸事,礼部、太常寺、將作监等,务必依前议十日之期,不得延误!”
  中书侍郎兼领礼部尚书陈夷行出班,神情肃穆:
  “陛下,臣有本奏,按礼制,大行皇帝梓宫停放已有时日。明日,当行大殮之礼,请陛下成服,亲自主持大殮,以尽孝思,安天下臣民之心。”
  李炎沉声道:
  “此乃礼志,朕自当亲临主丧。礼部依制安排便是。”
  陈夷行再拜:
  “陛下纯孝!另大行皇帝諡號,关乎千秋定论,礼部前日奏请,因国事维艰暂缓,今陛下已正大位,大殮在即,諡號一事,实不宜再迁延,恳请陛下允准,集百官之议,为大行皇帝定尊諡!”
  此言一出,殿內气氛微动。议定先帝諡號,是確立新君法统、评价前朝功过的大事,也是朝臣表达立场的微妙时刻。
  李炎目光扫过阶下百官,最终落在仇士良身上。仇士良微微頷首,表示认可。李炎遂道:
  “准奏。眾卿可据大行皇帝一生功业德行,各抒己见,议定諡號,务求允当。”
  皇帝李炎允准议諡的话音刚落,宣政殿內並未立刻响起引经据典的爭论,反而陷入一种更深的、令人窒息的死寂。
  百官的目光,如同受惊的鸟雀,齐刷刷地、不由自主地飘向御阶之侧——那里,楚国公仇士良身著紫袍,面无表情,细长的眼睛半闔著,仿佛在假寐。
  右军统领鱼弘志侍立一旁,肥胖的脸上掛著惯常的、令人捉摸不透的笑意,无形的威压如同实质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短暂的沉默后,终於有人硬著头皮打破了僵局。
  司农寺卿崔郸出列,声音带著不易察觉的微颤:
  “陛下!臣以为,大行皇帝承累世之弊,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克己復礼,虽天不假年,然其心可昭日月!
  大行皇帝仁恕恭俭,尊儒重道,开延英殿与学士论政,续修《元和实录》,文教之功,泽被后世!《諡法》曰:『慈惠爱民曰文』,『经纬天地曰文』。
  諡曰『文』,实至名归!”崔郸努力挺直腰板,但眼神却不敢与仇士良有任何接触。
  御座之上李炎冕旒低垂,內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崔寺卿勇气可嘉啊,在仇士良眼皮底下还敢提文字?这经纬天地的评语,听著怎么有点刺耳?
  甘露寺那会儿,天地可没被经纬住,他目光扫过崔郸微微发白的鬢角,老头儿腿肚子在抖吧?难为你了。』
  崔郸话音刚落,御史中丞李回(仇士良一派)立刻反驳:
  “崔寺卿此言差矣!《諡法》亦云:『甲冑有劳曰襄』,『威强敌德曰武』。
  大行皇帝在位,宵衣旰食,励精图治,其心可昭日月!然则——”他话音陡然转厉,“甘露年间,阉宦乱政,朝纲倾颓,逆党横行!若非先帝圣心烛照,明辨忠奸,更有忠义之士(意指仇士良)力挽狂澜於既倒,社稷几危!
  此等有劳於社稷安危之事,岂能避而不谈?諡號若只取文字,置先帝之襄劳於何地?置当日浴血靖难之功臣於何地?依臣之见,当取襄或武字,既彰其力图振作之心,亦警醒后人,当以强毅克艰!”
  这是又有一人出来驳斥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