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在大明做官的局限性
作者:
佚名 更新:2025-10-22 18:12 字数:2041
第一次碰见这种事,於琛本想大闹一场,什么狗屁欺男霸女的恶少,让黄成一刀砍了便是。
可于谦还在旁边站著。
於琛很重视他的这位祖宗,之所以会站出来出头最主要还是因为于谦。
于谦以后的路还有很长,於琛不希望把他带歪了。
仗著锦衣卫的势去肆意妄为,这跟曹世璘有什么不同?
黄成当著于谦的面把曹世璘的头砍了下来,这对年纪尚小的他来说已经是莫大的衝击。
后面不適宜再给于谦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
曹世璘娇纵不法,收入监牢问罪即可,那被撞伤的孩童和断了腿的老者,自会让曹家去赔偿。
虞谦身为杭州知府,已经是一方大员,没有正当的理由,便是朱棣也不好轻易动他。
於琛仗著黄成这个锦衣卫僉事狐假虎威一番,已经赚的足够了。
“对了,钱塘县的县令,当堂听案,不加询问便草草定论,是非对错全然不知,便將人送到了知府衙门,虞知府,这算不算怠政?”
虞谦面色僵硬的点点头,“特使放心,下官会將他革职查办。”
曹瑛在旁听的心中叫苦连天。
县令丟了官职,便会怪到他的身上,之后定然又要狠狠的大出血一番。
这次不仅没能帮曹世璘从漩涡中抽身,还得罪了不少人,以后的路日子要难捱了……
不过於琛身为锦衣卫特护的特使,没有借著此事把他儿子砍了已是万幸……只当破財免灾了。
於琛也没放过他,走到曹瑛面前,嗤笑一声:“员外郎?很威风吗?”
曹瑛噗通跪倒在地,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滴落,诚惶诚恐道:
“草民不敢!草民只怪平日没能教导好犬子,今日惹出乱子,草民愿出资弥补这位老丈与小友,特使但有吩咐,草民定然遵从。”
他看得出来,於琛这个特使不是那种得理不饶人之人,只管什么好听先说些什么。
於琛又走到于谦面前,笑著问他:
“谦哥儿,你觉得如此处理可好?”
于谦缓缓点头,面上仍有些不適之色。
於琛所行之事,都是依法而为,並没有不妥之处。
只是黄成一来就当著他的面杀人,头一次见血,让他头脑空白了许久。
“虞知府,那便宣案吧。”於琛说道。
虞谦不敢有半个不字,从善而流一一照著於琛的意思把眾人安置。
先前还气焰囂张的曹世璘,此刻就连被衙役押著往监牢送去,也不敢再说一句话……
一刻钟后,
於府。
於仁的书房內,於琛与于谦两人在內相对而坐。
“於大哥的意思是,想让我隨你去金陵,钻研数算之道?”
於琛笑了笑,“是,也不是。”
“我知道谦哥儿你心中有大志向,欲遵循圣人之道,匡扶天下,可谦哥儿……你要如何做?”
于谦並未犹豫,直接说出心中所想。
“自然是考取功名,去朝中做官,有了权力才能做更多的事,才能庇护更多无力的百姓。”
於家曾三代为官,这个道理于谦早就知道,经今日之事,更让于谦坚信这一点。
曹瑛为官府输送钱財,虞谦这个知府便可为他大开方便之门,若不是於琛身份特殊,今日哪能见到公平二字?
於琛闻言点点头:
“你要这么说,倒也没问题,只不过你做一地官员,也只能庇护一方百姓,大明之地眾多,你如何兼顾所有人?”
大明不是现代,没有先进高效的通讯和交通方式,地方上的各种信息极难抵达京枢。
即便是于谦做了京官,大权在握,也只能顾得上眼前而已。
“就算你做了京官,地方上的官员与势力有心隔绝,你同样无法为地方百姓做主。”
于谦闻言愣住了,他只想到做官就有了权力,有了权力才能为更多人做主。
可像於琛说的,地方势力有心隔绝之下,即便是有再大的权力也无能为力。
“而且,人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当年太祖皇帝为肃清朝政,杀的是一拨接著一拨,可结果呢?大明官员都恪尽职守了吗?可都公正廉洁,秉公执法?
你能做到太祖皇帝那个份上?还是能做的比他更好?”
于谦一时间哑口无言。
“今日杭州知府虞谦还算是好的,他还有追求,想往上挪,顾及甚多,做的不算太过分,而大明的一些偏远之地,官匪勾结,官商勾结成风,百姓水深火热,而朝廷因山高水远,也不知道谁是忠臣,谁是奸臣,你之后做了官,又该怎么做?
就算你真的有心,光靠你一个人就想兼顾整个大明,绝对活不久,不是被累死,就是被害死。”
於琛的话说的很直白,尚且年幼的于谦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脑中思绪翻腾。
“於大哥跟我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让我什么都不做?”
於琛摇摇头:“非也非也。”
“我的意思是,你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
“谦哥儿且想一想,在春秋时期,物资匱乏,不说普通百姓,就连贵族掌握的资源都极其有限,肉都不能乱吃,
而隨著时间推移,到如今的大明朝,权贵固然变得更加铺张浪费许多,但百姓们的生活也已经比之那时翻天覆地,他们辛勤劳动,便基本能养活家人,甚至过年过节时,还能吃一些丰盛的肉食犒劳自己。”
《礼记·王制》就有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于谦很轻易便能理解。
虽然现在牛羊也十分重要,但对於王公贵族来说,早已不是什么紧俏货。
甚至就连百姓们,也能在谁家牛羊因伤或老死之后(病死不行),向官府报备,牛皮、牛筋、牛角必须上交官府,用於製作兵器(如弓弦、鎧甲)或农具。
而牛肉若经官府批准便可食用,但需由官方统一处理。
这两者的不同,于谦自然是明白的。
“这两个时期的显著变化,是因为大明比之春秋时期工业和农业都得到了提升,生產力提高,便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生活水平也已经提升了数倍。”於琛缓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