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有车有房的成功人士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2 18:10      字数:2043
  於琛的这个烦恼並没有持续太久。
  约摸午时左右,宫里又来人了,是户部的人。
  “於小郎君,夏尚书命我等为你另择一住所,现应天府內有三处宅院空置,隨我等去看看吧。”
  於琛正愁没地方安置青锁,现在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当即应下。
  於琛没有叫上青锁,那丫头昨夜一夜未眠,到这没一会就困的睁不开眼,现在正在屋里睡的正香。
  先前於琛种地和居住的院子,在皇宫以东,那里除了大片的稻田,几乎没有什么人。
  皇宫以西,才是京城的主要所在,也称为內城。
  內城分南北,南部是商市区,主要用来让城中居民生活贸易,许多王侯的宅院也在这里,比如徐家中山王府,常家开平王府便坐落在此处,还有贡院、府学也设在此处。
  北部为军屯区,军营、军仓、龙江船厂便在此处,以及钟楼、鼓楼、鸡鸣寺、国子监等等。
  於琛跟著两名户部人员,沿著崇礼街,又过文思院,一直到了朱雀街。
  “便是此处,”其中一名户部人员指著前面一座荒凉的宅院对於琛说道。
  於琛朝四周望了望,四周过路的行人不少,这里是城中繁华之地,在南京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宅子的位置属实没的说。
  那人打开宅门,三人进入院內。
  这是个三进的院子,各类正房、厢房耳房不少,青瓦朱门,就连院中都用青石板铺了地面,虽然到处都蒙著一层灰尘,但门窗都保存完好,设计精巧。
  前面倒座房的半截还留成了马厩,比起於琛前面住的院子,不知讲究了多少。
  將三进的院子转了一遍,各处检查过后,於琛很是满意,这院子里家具用具一应俱全,还省的他置办了。
  想必这户主人当时走的匆忙,没来得及收拾,许是个不差钱的主。
  当即也不去看其他地方了,当即拍板决定就要这处院子。
  “於小郎君好眼力,这院子是当初曹国公的家產之一,去年陛下降罪,將曹国公褫夺爵位,罚没家產,这院子便空了下来。
  其余两处院子虽比这座宅院大不少,但没这么精巧,位置也差,挨著外郭,此处正位於城中,去哪都便利……”
  於琛眨了眨眼,曹国公?
  大明战神李景隆啊。
  原来是这倒霉蛋的家產,去年朱棣才把他家產罚没了,如今倒是便宜了自己。
  朱棣给李景隆降罪的名头是啥来著?
  貌似是他被朝中多部官员弹劾,说他在家中时敢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
  李景隆的弟弟李增枝,被状告在京城多立庄田,蓄养数百恶僕,意怀叵测。
  朱棣也不客气,遂夺了李家的爵位,將他与李增枝以及妻、子数十人一同软禁於家中,並抄没家產。
  记得李景隆还曾绝食十日以明志,但未能求死成功,最终也是活到了永乐末年,一生都在陪伴这个,他一手铸造出来的朝代。
  按照老朱家对李文忠的情义,再加上打开金川门的从龙之功,朱棣应当是不会对李景隆卸磨杀驴。
  那就是说那些官员弹劾的事情属实。
  李景隆这廝,属实是人菜癮大了。
  两名户部人员將宅院的地契和钥匙给了於琛,隨后便离开了。
  於琛看著这占地足有將近一亩的院子,心中有种怪异的感觉。
  他这算是在大明有家了。
  改日再配驾马车,就是在京城內有车有房的成功人士了。
  只是这院子荒废许久,布满灰尘,须打理一番。
  只靠於琛是万万不够的,於是便锁了门,去街上的牙行找牙人雇了些人手,费半日时间將院子打扫了一遍,登时焕然一新。
  日暮西山之时,於琛沿路回到院中,青锁已经睡醒了,正在做著家务,把小院里打扫的乾乾净净。
  於琛豪气的大手一挥,將细软简单的收拾完,带著青锁又回到了朱雀街。
  “以后咱们就住这里,”於琛得意的说道。
  青锁从善如流,將所有带来的东西归置完,点上蜡烛,又要忙活。
  於琛拦住她,丟给她一串铜钱:
  “没什么好收拾的了,走,去街上买些酒菜,我俩乔迁,庆祝一下。”
  青锁顺从的点点头,“是,公子。”
  “別叫公子了,”於琛摆摆手,他还是听不习惯这个称呼,“叫琛哥。”
  青锁愣了愣,俏脸有些发红,期期艾艾道:“琛……琛哥。”
  於琛满意的点点头,这下舒服了。
  “走吧。”
  以往於琛住的远,每次出来到城中閒逛酉时便要回去,实在是大明晚上没有路灯,黑灯瞎火的不好走路。
  今日算是第一次领略南京城的夜景,华灯初上,街上行人比著白天少了一些,但各色做生意的铺子都把灯笼掛了起来,人来人往间,別有一番风味。
  也就是此时的南京城才能如此繁华了,换个地方,绝对见不到眼前的景色。
  因为临著长江和秦淮河,城中水路亦是四通八达,各处桥樑隨处可见。
  白天时还不显,到了晚上桥下便有船画舫在水面上穿梭,船上才子佳人吟些风雪月的诗词,便有围观者喝彩。
  青锁与於琛一样,同样是第一次见到南京城的夜景,一路上看的目不暇接。
  直到逛累了,两人才找了家酒楼买了酒菜往回赶,有一搭没一搭的聊著。
  “南京城热不热闹?”
  “热闹,跟宫里完全不一样。”
  “青锁会不会喝酒?”
  “没喝过,但是青锁愿意陪公子喝,公子说了,这是庆祝。”
  “別叫公子,叫琛哥。”
  “琛……哥。”
  倒不是於琛有什么怪癖,而是外人叫公子也就叫了,毕竟是这个时代的称谓。
  但青锁以后要和他一起生活,总是公子公子的叫,显得太生分,於琛听著彆扭。
  也不能让青锁开口喊他老爷,这称呼更违和,青锁来投奔他,他却没把青锁当下人看,毕竟接受过人权教育。
  大明没有白酒,於琛二人买来的是黄酒,度数不高,加热之后口感不错,饭间於琛忍不住多喝了几杯,待站起来时便摇摇晃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