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什么,我被牛了?
作者:佚名      更新:2025-10-22 18:09      字数:2105
  实际上崑崙奴也並非是唐朝才有的,在晋朝与南北朝时,就已经有了崑崙奴的身影。
  或者说古时人们將一切外来的肤色黝黑人种全都称为崑崙奴,不仅仅是非洲黑人,还有东南亚的矮小黑人。
  晋朝时贸易枢纽已经逐渐形成,东南亚国家如扶桑、真腊,他们將本地的矮黑人做为贡品和商品送入中原。
  《梁书》记载南海诸国,“捲髮黑身,通號崑崙。”
  到唐宋时期,这一来源被进一步扩大,阿拉伯商人从东非將崑崙奴贩运至中国。
  东非崑崙奴与东南亚崑崙奴是不一样的,东非崑崙奴身形比较东南亚崑崙奴要健壮一些。
  又因路途遥远,数量稀少,当时的崑崙奴只服务於顶级权贵。
  崑崙奴、新罗婢,都是唐朝时期豪门大户的標配。
  宋朝时期,人们受政策制度影响,思维不如唐朝开放,因语言不通,色黑如墨,需经歷“换肠”(適应熟食)方能存活,將崑崙奴看做半人半兽。
  隨著宋朝时东南亚矮黑人遭到扩张的马来人驱逐屠杀,同时海贸管控趋严,崑崙奴的输入数量减少。
  之后又经过元朝接连的动乱,到了此时的大明时期,流入中国的崑崙奴已经近乎灭绝,很难见到其身影。
  到明朝中后期,因海禁限制,非洲崑崙奴被欧洲送往大西洋贸易,並未再次输入东亚地区。
  到永乐朝,人们也只能从史书中窥见崑崙奴曾经出现过的痕跡。
  “这世上竟真有崑崙奴?”朱棣惊讶道。
  他一直以为这种浑身漆黑如墨的种类是以讹传讹,哪有人真能长成那个样子?
  到了夜晚走在路上,岂不是根本看不见?
  道衍缓缓说道:
  “陛下著相了,世上既然有克拉维霍那样金髮碧眼之人,便是有通体黝黑的崑崙奴也並非不可能。”
  朱棣琢磨了琢磨,点点头:“你说的是。”
  他又看向於琛,“你刚才说的非洲,是什么意思?”
  “非洲是一块大陆的名字,这名字是后来人取的,世界上一共有七大洲,我们所在的地方便称为亚洲,还有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欧洲。”
  “这么多?”朱棣瞪大了眼。
  “这每一个洲,都有像大明这样广袤的土地?”
  於琛点头作答:
  “是,每一个大洲都涵盖上面可能大大小小数百的国家林立,只不过有的大洲环境恶劣,不管是人还是物都难以生存,有的则如大明般温暖適宜,有的气候更加热烈,可令作物一年三熟,刚才我说的非洲便是如此。”
  “一年三熟!”
  朱棣和道衍两人不禁咋舌。
  大明作物一年两熟,就已经让北方蒙古人馋的眼珠子都发绿了,真不敢想像一年三熟非洲得有多富饶!
  此刻朱棣心中隱隱埋下一颗种子。
  一年三熟啊!他如何能不眼馋?
  朱棣觉得,非洲这个地方是好地方,若有可能,应当派人將其攻占……
  这可比征蒙古有意义多了。
  一年三熟,若再加上於琛的高產土豆和玉米。
  以后大明只会有撑死的,没有饿死的!
  忽然朱棣又皱著眉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
  “为何我们所在之地名为亚洲?这名字不太好。”
  在古人的观念中,亚就是第二,是次一等的意思,如周朝官制,正卿之下是亚卿,朱棣显然对亚洲这个名字有些不满。
  在他看来,大明得天独厚,国力强盛,令万国臣服,应当是当世第一才对!
  於琛哈哈笑了起来。
  “陛下想岔了,七大洲的名字是由后世外国航海家环游世界之后,先后以不同的外国语所命名,亚洲是音译,全名是亚细亚洲(腓尼基语asia)意思是东方日出之地,与欧洲(欧罗巴、ereb)日落之地是对应的。
  若陛下有心,也可以令郑和环游世界,便可为七大洲命名,陛下不满意亚洲之名,便可以取名正洲、冠军洲、皇帝洲、大明洲,大日洲。”
  朱棣是真的在思考这件事,他沉吟著抚頜下鬍鬚,道:
  “此命名的学问,还得届时与诸位朝臣们商议。”
  於琛不置可否,“陛下可还有问题?”
  朱棣立马板正了脸色,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事到如今,朕该如何称呼你?后世之穿越者?还是帖木儿国的丞相?”
  於琛闻言,顿时笑容僵在了脸上,手脚开始发凉!
  他就知道!
  朱棣怎么可能不派人盯著他!
  那日与虎歹达见面,果然有锦衣卫在暗中盯梢!
  “嗯?”朱棣又从嗓子里发出逼问的声响。
  於琛口口声声说一心为了大明,可为何要对他隱瞒这件事?
  站在朱棣个人的立场,他可以容忍这小小的欺骗,因为这可能是於琛的无心之举。
  但站在大明皇帝的立场,他就得问出个结果。
  忠诚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这……陛下,”於琛组织著语言。
  “此事並非是我有意隱瞒,而是我一心想著来大明之后就不可能再回撒马尔罕了,无论是丞相还是其他,只不过是一个虚名而已,说与不说都没什么区別。”
  “哼!”朱棣又道:
  “那你与虎歹达会见之时,如何不说?”
  於琛一头黑线,“当时院內只有我自己,虎歹达带著两个隨从,他们还有武器,我搞不贏他们啊!”
  “有锦衣卫在暗中护你周全,你怕什么?”
  於琛一脸的不忿:“我又不知道!”
  监视就监视,什么护我周全,说的比唱的好听。
  朱棣的目光依旧带著怀疑。
  这事於琛还真没办法过多解释,只因是他先前对朱棣做了隱瞒,才有今日不必要的误会。
  正在两人对峙之时,一旁捏著佛珠的道衍出声了。
  他笑呵呵的打著圆场。
  “此事倒也简单,待郑和出海事宜妥善完成之后,小施主你当著所有人的面,与那虎歹达说清楚便是。”
  於琛自无不可:“说就说。”
  见於琛同意,朱棣身上的气势才减弱下来。
  “郑和出海是三日之后,那便等五日,你当著朕的面,与他们说清楚,送他们回程。”
  於琛本来也是准备跟虎歹达划清立场的,但经朱棣这么一强制,总感觉怪怪的。
  他这是被朱棣强制牛了?
  不对,是虎歹达被朱棣牛了。
  还当著人家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