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北伐大计」
作者:
火腿滚豆花 更新:2025-10-17 15:57 字数:2072
第478章 “北伐大计”
司马曜见好弟弟眼神飘忽,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还不快说?同朕还卖关子?”司马曜样怒道司马道子吞吞吐吐地道:“桓氏愿意嫁女,只是..:.只是希望朝廷也能嫁一位宗室女过去....”
司马曜两眼瞪大,完全听糊涂了!
桓氏嫁女,要求朝廷也嫁一名宗室女?
这是什么道理和逻辑?
“桓氏要求朝廷外嫁宗室女?嫁给谁?梁广不是为其弟梁安求亲?难道要让宗室女给桓氏作陪嫁?一併嫁给梁安?”
司马曜拧紧眉头,满脸疑惑不等司马道子开口解释,王珣淡淡道:“荆州刺史桓石民病重,会稽王欲使王忱王长史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襄诸军事....
桓氏这才同意嫁女,但同时提出要求,朝廷也要出嫁一名宗室女...:,
司马道子怒视他一眼,咬牙低喝:“无须右僕射替孤向陛下解释!”
王珣微微一笑,拱拱手闭上嘴巴。
司马曜指著司马道子,气得浑身直哆嗦:“你~”
经过王珣提醒,他才算是听懂了。
桓石民病重,好弟弟想要派王忱接任荆州刺史,收回荆襄兵权。
桓氏当然不乐意,司马道子就拿此事向桓氏施压,要求桓氏代表朝廷和梁广结亲。
桓氏为保住荆襄兵权,只能同意司马道子的要求,
但人家桓氏也不是好惹的,提出要让朝廷也嫁一名宗室女。
大晋顶级门阀女君嫁给北胡,简直是前所未有之事,桓氏必將因此而受到嘲笑和指责,大大落了麵皮。
於是,桓氏拉上朝廷和皇家,要丟脸大家一块丟。
你司马家都不怕丟脸,我桓氏也没什么好怕的。
出嫁宗室女,司马道子自然做不了主,皮球只能踢到司马曜跟前。
司马道子算盘打得啪啪响,这件事如果办成了,一来交好梁周,为双方后续出兵对付东燕打下基础。
二来落了桓氏麵皮,彰显他会稽王无上权柄。
三来伺机谋求北伐,让司马恬率领北府兵在淮北找回场子。
所要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个宗室女和一点点不足掛齿的皇家脸面。
“胡闹!”
司马曜当真有些火大,好弟弟这事儿办的,满满全是私心!
“我朝士族与北胡联姻,已经是骇人听闻之事,岂能再拉上宗室?
你不要皇家脸面,朕还要呢!”司马曜怒叱。
“陛下息怒!”
司马道子满面惶恐,装出一脸委屈地道:“臣促成此事,对朝廷有颇多益处!”
司马曜气笑了:“你倒是说说,有哪些益处?”
司马道子忙道:“梁氏偽周雄踞关西,与之交好可减轻朝廷来自东西燕国的压力。
前番褚爽出使平阳,竟在南阳遭遇西燕主慕容永派兵堵截....
鲜卑胡虏如此藐视朝廷,实在可恨!
若能交好梁广说动其向洛阳施压,则荆襄之地威胁自解!”
不等司马曜开口,司马道子又急忙道:“正如臣方才所言,若联合梁广向太行一侧出兵,牵制河北燕军,则北伐收復青、充二州指日可待!”
司马曜指著他气笑了,说来说去,交好梁广最大的好处,还是为了满足好弟弟的“北伐大计”。
他更知道,司马道子高举北伐义旗,可不是为了驱逐北胡还都於洛阳,而是为了巩固其自身权势,让诸多不满司马恬出镇徐州的门阀士族闭嘴。
司马道子见好兄长还是一脸不高兴,赶紧郑重其事地拜倒,肃然道:“桓石民病重,
桓氏欲以桓修、桓石绥、桓石康三人之一接任荆州刺史。
荆州乃江防重地,西燕主慕容永屡屡进犯南阳,桓石民此前多有败绩,何不藉此机会,收回荆州兵权,另派要臣坐镇襄阳?”
司马曜听了这话又皱起眉头,荆襄之地的重要性,经过渺水战后他再清楚不过。
桓氏坐镇荆襄已久,其实他心里也不踏实,如果能找人代替桓氏接任荆州刺史,自然再好不过。
桓修是桓冲第三子,时任征虏將军,桓石绥是桓豁第六子,桓石民胞弟,时任琅琊王司马德文左长史。
桓谦乃桓冲次子,时任辅国將军、吴郡太守。
这几位都是挑大樑的桓氏子弟,接任荆州刺史倒也合適。
只是,就这样把荆襄兵权再一次交到桓氏手里,他心里有些不甘。
长江中游防务,抗击北胡的首要防线,就这样依赖於桓氏家族的忠心,想想都觉得不太靠谱。
司马曜沉吟许久,好半响才道:“你打算让谁接替桓石民?”
司马道子见好兄长口气鬆动,暗自大喜,忙道:“驃骑长史王忱忠厚持重,可担此重任!”
王忱起身下拜。
司马曜看看王忱,又看看好弟弟,指著他有些说不出话。
司马道子碘著脸道:“陛下放心,以王忱之能,必定可以弹压桓氏一族!”
司马曜忍不住大翻白眼。
王忱的才能、出身自然是没问题的,可他是驃骑长史,而驃骑將军正是好弟弟司马道子。
与其说王忱是朝廷重臣,不如说是他司马道子的又一亲信僚佐。
王忱出镇荆襄,作用和司马恬一样,就是替他司马道子掌控荆襄兵马。
“你可真是举贤不避亲啊!”司马曜呵斥道。
司马道子一脸无辜:“陛下,除了王忱再无人能担此重任!臣也是为朝廷著想啊!”
司马道子惯会耍无赖,倚仗两兄弟自小亲厚的关係,没少连哄带骗地从好兄长手里取权力。
司马曜本身也不是个勤於政务之人,交给司马道子打理,既省心又放心,这么多年他都习惯了。
可近来好弟弟动作频频,拿到徐州北府兵不算,还想把王忱扔到荆州压制桓氏,整条江防一手掌控,彻底住朝廷命脉。
这就让他不得不生出几分警惕。
不过荆襄兵权的確不能交由桓氏继续掌控,如果能藉此机会安排王忱过去接任,算起来得利的还是朝廷。
“可你明明答应桓氏,只要桓氏答应结亲,就让桓氏子弟继续出任荆州刺史。
如何还能反悔?”
司马曜没好气地看著司马道子,论肚子里谁的坏水最多,自然还是这位好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