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万人空巷!万人齐聚!
作者:
柠檬炒辣椒 更新:2025-10-30 02:12 字数:6054
第777章 万人空巷!万人齐聚!
经济座谈会结束后,此次的主要行程安排并没有马上结束。
10月16号上午,政府再次组织召开的一个会议。
不过,此次的会议与前一天的经济座谈会不一样,到场的商人,全部来自香江。
比如林浩然、包裕刚、李加诚、霍先生、李钊基、郑玉彤等等,全是香江的商界大亨。
此次的会议,自然有区别于前一天的经济发展问题,讨论的主要方向是香江前途问题!
意思很简单,内地对恢复行驶香江的主权,决心是不可动摇的。
所以,内地也需要得到这些来自香江的商界大亨的全力支持。
会议举行得很顺利,过程也很和谐,大家大家虽然立场角度略有不同,但在维护民族大义、确保香江繁荣稳定这一根本目标上达成了高度共识。
能被邀请过来的,肯定都已经私下与他们约谈过,自然不会出现什么反对的声音。
与会华商们都明确表达了支持国家恢复行使主权的立场,并提出了许多非常不错的构想。
会议结束后,京城还组织这些华商大亨集体考察京城的投资环境与发展规划。
转眼间,时间又过去了一天。
10月17日,京城深秋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带着暖意,驱散了清晨的微寒。
钓鱼台国宾馆内,林浩然刚结束晨练,正用着精致的早餐。
刘晓丽在一旁悉心照料,举止得体。
毕竟这里是国宾馆,并非寻常酒店,她这几日一直谨言慎行,不敢有丝毫越矩之举,林浩然也未心生杂念。
这里是国宾馆,他还不至于那么猴急。
连日来与高层会晤、同华商巨贾周旋,虽收获巨大,却也耗费心神。
如今尘埃落定,大部分受邀的商业大亨已陆续离开京城,返回各自的地盘消化此行所得,筹划未来。
比如郭河年和包裕刚、郑玉彤等人,回程都是在今天早上。
李加诚因为刚刚丧失和记黄埔的控股权,如今更是将精力都放回到长实身上,在昨天下午便匆匆乘坐飞机赶回香江处理事务了。
林浩然却留了下来。
香江那边,有马世民、伯顿、陈寿麟、崔子龙等一众得力干将坐镇,银河战略发展委员会也已步入正轨,无需他事事亲力亲为。
更重要的是,这是他前世今生,第一次真正踏上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无限希望的土地。
王府井的蓝图在他心中激荡,但在此之前,他渴望更深入地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触摸它古老与现代交织的灵魂。
故宫的巍峨、长城的雄壮、胡同的烟火气,他都想去看看,所以他并不着急回香江那么快。
原本林浩然打算吃过早餐,便前往八达岭长城一趟。
不过,就在他们准备出门的时候,一封邀请函通过专员匆匆被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封邀请函,制作考究、盖着京城大学红印以及校长签名。
邀请方是京城大学校长办公室。
这份邀请函,措辞恭敬而热切,言明久仰林先生大名,其商业成就与爱国情怀为世人所敬仰。
恳请林先生拨冗莅临,为学校的国民经济管理专业莘莘学子进行一次演讲,“分享国际视野与商业智慧,启迪后学,开阔眼界”。
林浩然放下邀请函,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京城大学,华夏最高学府之一,汇聚着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年轻头脑。
给他们“涨见识”?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他猜测,这或许不仅仅是学校的意思,恐怕也带着某种官方的期许,将他这位“爱国港商典范”的影响力,更深地渗透到未来的栋梁之中。
他林浩然,如今已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标杆”和“教材”。
不过,他如今也确实有这个资格。
好歹也是大名鼎鼎的超级富豪,而且还是年纪轻轻便获得如此成就。
相比之下,内地的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这些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们,或许理论知识扎实,但对国际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现代企业管理的精微奥妙,确实缺乏直观的认识。
再加上信息的封闭,更让他们对的世界知之甚少。
“老板,您要接受邀请吗?”刘晓丽轻声问道。
“回复他们,我答应了,时间就定在明天下午吧。”林浩然对侍立一旁的刘晓丽吩咐道。
刘晓丽立刻应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能跟随林先生进入京城大学这样的学术殿堂,对她而言,同样是难得的经历和荣耀。
毕竟,那可是京城大学啊,整个内地算得上排名第一的学府!
作为出生在内地的刘晓丽,从小听着这所最高学府的名字长大,深知它在无数国人心中的神圣地位。
能陪同老板踏入那座学术圣地,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她内心激动不已。
“是,老板!我马上去安排!”她声音清脆地应道,立刻转身去沟通联络。
林浩然看着刘晓丽略显雀跃的背影,微微一笑,他能理解这种心情。
因为,前世的他,作为内地的一名普通国民,他也同样对这座百年学府怀有深深的向往与敬意。
那种根植于文化血脉中的认同感,是超越时空的。
哪怕这世成了一名香江人,那份对祖国文化根脉的眷恋与认同,早已深深融入他的灵魂。
由于演讲已经被林浩然定于明天下午,因此今天的行程并没有因此而影响,无须更改。
在国宾馆吃过早餐之后,林浩然一行,在专员的带领下,乘坐着红旗汽车,浩浩荡荡地往八达岭长城而去。
秋日的阳光透过车窗,洒下温暖的光斑。
车队驶离市区,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城市的楼宇转变为开阔的田野和起伏的山峦。
深秋的北方山野,层林尽染,红黄绿交织,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带着一种苍茫而壮阔的美。
刘晓丽坐在林浩然的旁边,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心情依然难以完全平静。
前几天在胡同的遭遇,以及前天昨日的顶级座谈会,今日的长城之行,再加上明日即将到来的京大演讲,这一切对她而言,都如同梦幻一般。
她偷偷转过头看了一眼旁边的林浩然,他同样往旁边的窗外望去,显然对窗外的景色也很感兴趣。
车队抵达八达岭脚下。
由于事先已有安排,他们经由特殊通道,直接抵达了最佳游览段。
深秋并非旅游最旺的季节,但今日天气晴好,依旧有不少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团队,以及少数的外国游客。
当林浩然踏上那宽厚而斑驳的城砖,真正站立在长城之上时,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悸动瞬间贯穿全身。
此刻的他,带着两世的记忆,更带着一份即将深度参与并影响这片土地未来的沉重责任。
极目远眺,巨龙般的城墙依着山势蜿蜒起伏,直至天际,其雄伟、其坚韧、其历经千年风雨而岿然不动的气魄,强烈地冲击着他的心灵。
“不到长城非好汉……”他低声吟诵着那句著名的诗句,感受着脚下砖石传来的、沉淀了无数历史与故事的厚重感。
山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角,也仿佛吹散了连日来积压在心头的一切算计与筹谋。
他缓步前行,手指轻轻抚过城墙的垛口,触感粗糙而冰凉。
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古代戍边将士在此浴血奋战的场景,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为了守护家园而迸发出的坚韧不屈的精神。
“老板,这里的视野真好。”刘晓丽跟在身后,也被这壮丽的景色所震撼,轻声感叹。
“是啊,”林浩然深吸一口清冽的空气,目光深邃,“这不仅仅是一道城墙,更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和精神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意志坚定,目标长远,就能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他的话语像是在对刘晓丽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
他的商业征程,他未来在内地要开拓的事业,乃至他在香江前途问题上要承担的角色,何尝不需要这种“众志成城”、“坚韧不拔”的精神?
随行的专员在一旁适时地介绍着长城的历史和相关的典故,林浩然听得十分专注。
他不仅仅是在游览,更像是在与历史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从中汲取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
一行人在长城上停留了近两个小时。
下午,回到市区的林浩然,特意去了一趟王府井大街。
毕竟,内地政府可是已经承诺,将王府井大街的改造升级广场交由给他旗下集团负责,甚至还将整个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区改造后的招商权、运营管理权都一并交由他负责。
所以,必须亲自来实地看一看,用脚步丈量这片即将由他亲手塑造的未来“中华第一金街”。
吸取了上一次在胡同里被认出来的教训,这一次,他出门前,特意改变了一下打扮,不仅仅穿着这个年代的流行服装,甚至还弄了个假胡须,戴了个军帽。
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这副模样,林浩然满意地点了点头。
哪怕是他自己,都差点认不出自己了。
当车队在王府井南口附近,便停了下来,林浩然带着刘晓丽,李卫东等几人,徒步走进王府井大街。
虽然此前他去过京城饭店,但并没有特意逛过京城饭店旁边的王府井大街,谈完事,便离开了。
因此,这一次,他算是第一次认真逛这条大名鼎鼎的街道。
眼前的景象与林浩然记忆中的繁华商业街相去甚远。
此时的王府井大街,虽然已是京城有名的商业区,但整体面貌仍显陈旧,带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街道两旁多是三四层高的老式建筑,橱窗陈列着略显单调的商品。
著名的京城百货大楼门前人群熙攘,但人们的穿着多以蓝、灰、绿为主色调。
路边还能看到副食店、理发馆、新华书店等充满时代印记的店铺,甚至有一些区域仍被机关单位占用,灰扑扑的围墙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空气中飘荡着炒栗子和烤红薯的香气,夹杂着隐约的煤烟味。
自行车铃声响个不停,与偶尔驶过的公交车、吉普车共同构成了一幅八十年代初京城商业街的典型画面。
“这家百货大楼,未来可以改造成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引入置地集团旗下品牌,如惠康超市等。”
“那边临街的位置,完全可以打造成旗舰店林立的高端商业区,灯光橱窗要足够吸引人。”
“这条主街,要拓宽,铺设高品质的石材路面,设置休闲座椅和艺术景观,成为舒适的步行街。”
“那些机关单位搬迁后腾出的地块,是真正的黄金位置,完全可以成为商圈的核心区,成为引领整个商圈升级的标杆……”
林浩然一边漫步,一边在脑海中描绘着王府井未来的壮丽蓝图。
甚至,他还特地前往那块即将划归他名下的地块,久久驻足。
那里正是后世大名鼎鼎的京城东方广场所在的地皮。
转眼间,一天又过去了。
翌日下午,林浩然换上了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既显庄重又不失年轻活力。
他没有选择乘坐那几辆显眼的红旗国宾车,而是低调地乘坐了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由李卫东驾驶,内地派给他的专员坐在副驾驶指路,刘晓丽则在身边陪同,前往京城大学。
车子驶入京城大学古朴而庄严的校门,林浩然望着窗外掠过的未名湖、博雅塔,以及那些充满历史感的建筑,心中感慨万千。
前世,他不过是个为生计奔波的普通人,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站在这所顶级学府的讲台上?
按照邀请函的指引,车子停在了国民经济管理系的教学楼前。
校长、系主任和几位教授早已在门口等候,热情地迎了上来。
寒暄过后,校长、系主任引着林浩然走向事先安排好的阶梯教室。
然而,刚走到教学楼门口,眼前的景象就让林浩然和陪同的校方领导都愣住了。
只见教学楼前的空地上,人头攒动,黑压压一片。
学生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期待和兴奋。
通往阶梯教室的走廊更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校长、系主任脸色微变,赶紧上前询问情况。
“校长、主任,实在抱歉!”一位年轻的助教满头大汗地挤过来,“我们按计划只通知了本专业的学生,可不知怎么消息传开了,现在别说我们系的,其他专业的学生都直接跑了过来,都想听林同志的演讲。
阶梯教室早就挤爆了!连走廊都站满了人,根本进不去!”
校长、系主任和几位教授面面相觑,既感意外又觉棘手。
他们知道林浩然现在在内地名气极大,但没想到会火爆到这种程度。
“林同志,您看这……”系主任有些尴尬地看向林浩然。
林浩然看着眼前热情洋溢、求知若渴的年轻面孔,心中并无不悦,反而升起一股豪情。
他理解这种对成功、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他微微一笑,气度从容:“没关系,学生们的热情是好事,既然教室容纳不下,我们换个地方?”
“换地方?”系主任一愣。
“对,”林浩然目光扫过周围,“我看旁边那个小礼堂似乎更大一些?”
“小礼堂?”系主任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犹豫,“小礼堂是比阶梯教室大不少,但恐怕也……”他担心小礼堂也装不下这汹涌的人潮。
“先去看看吧。”林浩然提议。
于是,年轻的助教便匆忙小跑过去通知学生们。
一行人转向旁边的小礼堂。
然而,当他们赶到时,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夸张。
小礼堂门口同样已经围满了学生,里面早已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后面空地都站满了人。
门口还有源源不断的学生闻讯赶来,场面几乎要失控。
维持秩序的老师和学生干部嗓子都快喊哑了。
“这,这起码有两三千人了!”一位教授低声惊呼。
校长和系主任额头冒汗,看向林浩然的眼神带着歉意和无奈:“林同志,实在抱歉,是我们组织工作没做好。
您看要不我们改期?或者限制一下人数?”
这确实是超乎了大家的意料,没想到林浩然在京城大学如此受欢迎。
改期?
限制人数?
林浩然看着那些踮着脚尖、努力向礼堂内张望的年轻脸庞,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摇了摇头。
他林浩然做事,何曾畏缩过?
既然学生们如此热情,他又岂能辜负?
他略一沉吟,目光投向远处那片开阔的场地——学校的中心大操场。
秋日的阳光洒在绿茵场上,显得格外空旷。
“校长,我看,不如把演讲地点改到操场吧。”林浩然指着操场,微笑着说道。
“操场?”系主任和几位教授都懵了。
在操场上进行演讲?
这在学校历史上恐怕也是头一遭!
“对,操场。”林浩然肯定地点点头,“地方够大,空气也好,既然这么多同学想听,那就让大家都来听听。
麻烦学校安排一下音响设备,越快越好。”
校长看着林浩然平静从容的脸色,又看了看周围越聚越多的学生,一咬牙:“好!就按林同志说的办!我马上联系校办和后勤!”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速传开。
“听说了吗?林浩然同志要去大操场演讲了!”
“真的假的?所有人都能去听?”
“快走快走!去占个好位置!”
整个京城大学瞬间沸腾了。
原本在教室自习的、在图书馆看书的、在宿舍休息的、在球场运动的……
无数学生放下手中的事情,如同潮水般涌向中心大操场。
教职工们也闻讯而动,许多教授、讲师、行政人员,甚至食堂的大师傅、宿舍的楼管阿姨,都按捺不住好奇心,纷纷向操场汇聚。
林浩然在校长、系主任等人的陪同下,先行来到操场的主席台。
他站在台上,放眼望去。
只见原本空旷的操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填满。
学生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如同百川归海。
他们或奔跑,或疾走,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绿色的草坪上,迅速铺开了一片由年轻身影组成的、不断扩大的“地毯”。
主席台前方很快被挤得水泄不通,后面的人则不断向两侧和后方延伸。
学校广播站紧急调来了最强大的户外音响设备,工作人员紧张地进行调试。
系主任拿着扩音喇叭,声嘶力竭地维持着秩序,呼吁大家保持安静,席地而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主席台下,人群越聚越多,黑压压一片,望不到边际。
喧嚣声、议论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在操场上空回荡。
每个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那个挺拔的身影上。
终于,校方负责人满头大汗地跑到校长身边,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校长,初步统计,到场人数超过一万人了!
学生至少有八千多,教职工也超过两千!”
万人空巷!
万人齐聚!
要知道,如今整个京城大学的所有学生,也不过是8415人而已,其中不仅包括本科生6923人,还涵盖了硕士研究生650人、外国留学生193人,以及专科生、函授生和夜大生等其他类型学生。
至于教职工,也足有2926人。
也就是说,整个京城大学的大部分师生,都已经来到了这个操场上!
饶是林浩然见惯了大场面,此刻站在主席台上,俯瞰着下方这片由一万多双充满求知欲和崇拜的眼睛组成的“海洋”,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震撼和豪迈。
这就是京城大学!这就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热情!
他被当成了偶像,被寄予了厚望。
他深吸一口气,秋日清冽的空气涌入肺腑。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步履沉稳地走到主席台中央,站到了麦克风前。
就在他站定的那一刻,原本喧闹如同沸水般的操场,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