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卖发行权
作者:
炎定终生 更新:2025-10-27 20:13 字数:2036
第259章 卖发行权
“啊!”
大甜甜惊呼一声,慌乱地想要去捡。
却又担心弄脏了衣服。
一时间手足无措,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别动,我帮你弄。”
程胜按住了她的手。
说完,另一只手伸过去。
轻轻地帮她拂去身上的爆米。
他的动作很轻柔,眼神却带着一丝侵略性。
程胜一直说大甜甜胸口有点咯人,嫌弃她是太平公主,但大甜甜还是有点波涛的。
轻轻拂过,也能感觉到柔软。
程胜的动作,让大甜甜浑身僵硬,身子一动都不敢动。
看着程胜,不由得有点入神。
“想什么呢?”
程胜看着她那痴痴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要你管。”
大甜甜慌乱有些害羞地看了他一眼。
但语气明显底气不足,眼神躲躲闪闪。
不敢与程胜对视。
“谁,谁看你啦!你想得美,以前那么欺负我,我恨不得咬死你。”
“哦,是吗?”
听到大甜甜慌乱的解释,程胜挑了挑眉,不置可否。
他微微一笑,伸手出,状似随意地搭在大甜甜的肩膀上。
大甜甜身体瞬间绷直,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一动也不敢动。
程胜的手掌宽厚而温暖,隔着薄薄的t恤。
她甚至能感受到他指尖传来的温度。
“你,你想干嘛!”
大甜甜结结巴巴地说道,声音细弱蚊蝇,一点也不像平时说话的语气。
心跳声如擂鼓般在耳边回响。
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脸上滚烫的温度。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推开他?还是扇他一巴掌,质问他手为什么不老实?
大甜甜脑子乱成一团麻,完全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只能任由程胜的手臂搭在自己的肩上。
“肩膀上的伤好了吗?”程胜轻柔的问道,语气中带着关心。
拍《三国》的时候,因为骑马戏份太多,大甜甜好几次都摔的很重,特别是肩膀,有一次都摔脱臼了。
大甜甜愣了下,心中下意识的一暖,原来程胜一直都知道自己肩膀伤势。
“都这么久了,已经好了。”
大甜甜轻声说道。
在昏暗的影厅内,两人好似男女朋友一样,亲密的聊着。
至于电影,两人已经忘记了。
时间仿佛在两人身上快速的溜走。
不知不觉大甜甜的脑袋靠在了程胜肩膀上。
原先搭在大甜甜肩膀上的手,不知何时落到了大甜甜腰间,亲密地揉着。
四目相对,大甜甜像是触电般迅速移开目光。
“别动。”
就在大甜甜想要推开程胜,程胜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带着某种魔力。
让大甜甜不由自主地听从了他的话。
程胜轻轻捏着大甜甜的手,手指轻轻磨砂着她的手背,一下又一下。
像是羽毛般轻柔地拂过她的心间,激起一阵阵酥麻的电流。
这是大甜甜从没有过的感觉。
大甜甜的手心里全是汗。
黏黏的。
她感觉自己的心跳快得像是在打鼓。
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一样。
这种暧昧并没有多久,因为电影结束了。
程胜轻咳一下,放开了她的手。
大甜甜却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像是什么重要的东西突然消失了一般。
影厅里灯光亮起,大甜甜收拾了下心情,脸红道:“我有点急,先去洗手间。”
说完后,她几乎逃也似得站起身,低着头快步往外走。
程胜看着她落荒而逃的背影,低头又看了一眼她坐过的位置,貌似椅子上沾了点汗水。
等大甜甜上完洗手间,两人一起回到了酒店。
一路上,大甜甜都默默地跟在他身后,一句话也不敢说。
进入酒店,刚好碰到陈导明。
陈导明打量了下两人,看着大甜甜的表情,作为过来人的他,瞬间明白了。
笑而不语,他没打算戳穿,而是问候了一声,告知程胜自己要买点土特产回去。
“等等,陈老师,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想买点东西,甜甜,你先回去休息。”
程胜叫住了陈导明,然后跟了上去。
大甜甜望着程胜离开的背影,心中微微一甜,感觉这次来戛纳最大收获就是今天和程胜一起看电影。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3点。
这个时间点正是程胜约了片商的时间。
之前在戛纳电影节期间,他也见了不少片商,同样也谈了不少片商。
对于哪家片商靠谱,哪家片商可能出高价什么的,心里都大体有谱。
所以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选出一些‘优质片商’来,进行下一步的谈判。
《三国之黄巾起义》最终能卖出多少钱,就看这关键的两天了。
首先,程胜约谈了日活公司。
作为合作过的公司,程胜对这家日活公司还是非常满意。
对方出价也符合他心理价位。
一开始,《三国》没获奖的时候,日活出的价格是700万美金,买下的是小日子国的发行权。
《大唐1》卖给日活是五百万。
比《大唐1》高了二百万,但那是在获奖之前。
获奖之后,日活再次提高了三百万,一千万美金买下《三国》在小日子国的发行权。
比《大唐1》可以说是翻了一倍,可谓是天价了。
这比程胜预期高了许多,程胜心理价是八百万美金。
那么日活为什么要出这么高的价格呢?
如果说小日子国人是崇拜大唐,那么对于《三国》文化那就是痴迷了。
小日子国民众对三国文化的狂热远超想象:万人空巷追剧、数百俱乐部、主题公园林立,背后是武士道精神与三国忠勇智慧的深刻共鸣。
谈及三国,人们往往能联想到《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其中描绘的三国人物形象生动,如曹操的狡猾、刘关张的深厚情谊,以及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正因如此,中国民间有句古语:“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意在提醒人们在不同年龄段应有所选择地阅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日子国的民众对中国的“三国文化”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
每当中国版《三国演义》播放时,小日子国民众便争相观看,甚至出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