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死光」解密
作者:节能自明灯      更新:2025-11-19 08:49      字数:4530
  第387章 “死光”解密
  沧源一號,尖塔区,一號大礼堂,学者和工程师玩家们都很重视这次研討,提前赶来,总人数上千。
  “我就靠了!这他么谁用一根香蕉占座!?”
  “给丫直接拿走吃了~”
  “就是就是,还当这里是学校呢。”
  学者玩家的主力,是在校生和各个院所的研究员,此刻感觉就像是回到了校园里的大型讲座。
  “座位先来后到哈!”有来自参政公会的会场布置人员维持秩序,“帮朋友占座的自觉到后排去,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十分钟后,聚变、法师和雪姐三名科研负责人入场,所有討论和閒聊戛然而止。
  “好,能来的应该都到了,我们开始吧。”
  不多废话,全息影像出现在三人身后。
  那是太空中的一个中等大小的金属人造物,长约150米,直径65米。
  它有五条侧棱,呈中心对称状,像是个杨桃。
  “几天前,我们在璃星同步轨道上发现了这台设备,没有任何一个部门研发生產,或是订购过类似的东西,所以这显然又是策划”动態调整游戏难度后,施捨给我们的最新黑科技。”
  聚变对会场里的眾人说。
  “我们的工程队进入其中探索后,发现设备的名称是【戴森云单元】,呃,有人不知道什么是戴森云吗?”
  大约五分之一的人举起了手。
  確实有一部分玩家並不十分熟悉科幻名词,但还是选择了学者这一职业,其中以女玩家居多。
  “好,那我就先解释一下。简单来说,戴森云指的是一系列太阳能发电卫星的集合体,它们呈环状或者笼状围绕恆星运行,因为总数量极为庞大,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云雾。
  “画面上的,就是组成这团云雾的其中一颗卫星了。”
  有同学举起了手。
  “所以它可以展开?里面有摺叠起来的太阳能板?”
  聚变笑了。
  “不不不,的確可以展开,但太阳能板这种东西,已经被彻底淘汰。”
  他拿起通话器,给负责操控的工程师小组下令,卫星隨即从中轴向侧面展开为朵状。
  接著,五枚金属“瓣”纵向延长,尖端伸出形似天线的结构,半径达到1公里。
  眾人看到瓣之间本应什么都没有的部位,似乎正在释放出淡淡的黄白色辉光。
  “那是游戏特效吗?”
  “当然不是特效。就在刚刚,一个垂直於卫星中轴的自由电子平面,已经被创造出来。”
  聚变指著全息影像说。
  “它就像是一张网,会捕捉所有试图穿过的光线,並且將其中的光能转化为电能。我们所看到的黄白辉光,其实就来自於太阳光子与电子的撞击。”
  “网的面积有多大?”
  有工程师玩家问。
  这决定了卫星的发电能力。
  “一万平方公里。”
  嚯!
  人群发出一阵惊嘆。
  “我能理解你们的心情,单单这一颗卫星,发电能力就等同於目前轨道上那1000座光热电站的十倍,发电功率超过5tw。”
  现实中,四颗这样的卫星,就能满足全地球的用电需求。
  如果按照3000万公里的轨道平均半径进行布置,那么理论上,大约一亿颗这样的卫星,就能实现对太阳85%以上的包裹度,形成实质上的戴森球,获得足够驱动爆星武器的巨量电力。
  有了这种科技,未来半年內,沧源一號就算核燃料提炼的速度完全跟不上產能增长速度,也不怕断电限电。
  因为只需大约三到四颗戴森云发电卫星,即可满足这台產能达到480艘工业舰的巨兽的全部用电需求。
  “不过这种黑科技卫星在运作时会缓慢消耗量子零素,所以发电也並不是免费的,综合成本大约是传统聚变电站的一半,冷聚变电站的三分之一。”
  聚变补充说明道。
  “它真正的意义,在於带给我们的科学启示。”
  下一秒,影像变成了写满抽象公式的ppt。
  主讲人也换成了物理造诣更深的法师。
  “咳——我们继续。如各位所见,【戴森云单元】能將不计其数的自由电子固定在一个广阔的平面上,这些电子之间的斥力都被屏蔽。
  “能达成这一近似魔法的壮举,说明已经將电磁力彻底驯服,可以在零素力场范围內隨意改写与电磁力相关的物理常数。
  “我们对类似的现象並不陌生,第一次见到,是在深海號的白矮星反应堆內部。大家应该都知道,正是因为屏蔽了原子外层电子之间的互相排斥,深海號才能將核燃料较为轻鬆地压缩到白矮星密度,並启动冷聚变。
  “只可惜深海號是一艘外星战舰,我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法將其中的原理活学活用;
  而现在,【戴森云单元】自带用户手册,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其中的零素物理学奥秘。”
  说到这里,法师服了下讲台上的话筒,神秘兮兮地看向台下的眾人。
  “沧源的科研,至此也就进入了前景更加广阔的第二阶段。”
  “这么说之前算是科研第一阶段?”有小同学压制不住內心好奇,“两个阶段有什么不一样吗?”
  “那区別可大了去了!”
  法师答道:“科研第一阶段的重点,在於操作物质跟能量,跟古代社会的挖矿、擼树,还有烧开水,也没有什么太本质区別。”
  台下传来一片笑声,其中包含了对人类文明的些许自嘲。
  “而进入第二阶段之后,我们的关注重点,来到了宇审间的四种基本作用上,即引力、电磁力、弱核力,还有强核力。
  “人类开始在零素的帮助下修改其中的物理法则,扮演上帝的角色!”
  “目前,我们正从与人类关係最密切、应用也最广泛的引力和电磁力入手。大家想一想,如果某天研究取得突破,会带来哪些新技术?”
  “反重力!”
  “牵引光束!”
  “原力技能!”
  “宇宙飞船上的惯性中和装置。”
  “引力护盾。”
  “100倍重力练功房!”
  “老兄你龙珠看太多了吧——”
  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踊跃发言。
  “你们说的都对,这些项目都在推进,其中有的已经快要出成果了。”
  聚变说。
  “不过这些是操控引力之后的成果,电磁力呢?我提醒一下,做出这方面的设想,可是非常需要想像力的!”
  “可——可以尝试控制战舰电磁波的外溢,实现更好的雷达性能。”
  半分钟后,一名新人玩家起立,囁嚅著道。
  聚变一拍手,指向这位新人。
  “说得好!继续,咱们都自信点,畅所欲言!”
  “可以弱化基於电磁力的化学键作用,让矿石更容易被熔炼,优化原材料生產效率!”
  “非常正確,还有呢?”
  “还可以反向强化化学键,在不怎么改变物质密度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物质的强度,使其突破自然界极限,製作出超级材料!”
  这位倡议者也站了起来。
  “我前几年其实做过有关太空电梯的研究,这种在眾多科幻作品里都经常出现的基础设施,真正要实施起来,难度其实非常大!因为对材料强度的要求实在太高!
  “现实里强度最高的材料是碳纳米管,屈服强度理论上限值有200gpa,已经是特种钢的200倍左右,但还是跟太空电梯的要求差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换句话说,当前现实中的人类,虽然已经攻克了可控核聚变,但还是想不出该用什么材料建造太空电梯。
  新希望300多年里一直没法修復断裂的太空电梯,其实也是出於相同的原因。
  常规材料的强度说到底取决於微观结构下,化学键的键能,而在科研的第一阶段,键能由电磁力法则决定,上限无法突破。
  “未来沧源要想建造星际巨构的话,肯定要研发这种超级材料。”
  “没错。”聚变赞同,“而且这种超级材料,也可以拿来製作能防御大功率动能武器的装甲。”
  当前的沧源战舰,护盾一旦超载,瓷金装甲在大威力电磁炮面前就是一层纸壳,更多是用来防御核弹头的热能攻击和小口径动能火炮,以及作为反雷射镀层的载体存在。
  “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用途,大家一定要敢想!”
  “难道是——武器化?”
  聚变的一名徒弟猜道。
  “我是说,直接屏蔽敌方战舰附近一整片区域的电磁力,让所有化学键瞬间断裂,舰体分解成一片亚原子尘埃?”
  “我去这也太残暴了吧?”
  “我觉得,不太可能——有点过於科幻了。”
  他身边的小伙伴说。
  “完全有可能,”雪姐上前一步道,“因为这种武器我们已经发现了,有人甚至被它抽打过。”
  她调出了赤尘星殖民地地下深处的画面。
  “我们推测,刚刚这位同学所说的,就是这种翠绿色神秘死光”的杀伤作用机理。
  “正如同引力场会伴隨引力波展开,屏蔽电磁力的特殊零素力场,也会跟隨这道绿色光波一同前进,最终照射在目標物体表面。
  哦!
  眾人恍然大悟。
  难怪“死光”那么势不可挡。
  它撕裂装甲靠的不是灌输大量能量,是个机制怪!
  对於科研尚未进入第二阶段、还在跟物质和能量死磕的文明,根本就缺少防御手段。
  “所以强化键能的超级材料,也有希望防御死光?”
  “这个我们还说不好。”雪姐道,“这种新时代的甲弹对抗,本质上是一正一负,两股操控电磁力的零素力场之间的拉扯,最后比拼的可能还是谁的零素炉更先进、功率更大。”
  嗯,挺好的!
  大家心里都有了底,知道有应对策略,哪怕只是一种可能性,就比什么都强。
  至少有个努力的方向。
  这时,礼堂扬声器里传来了执行官的声音。
  “超级材料做出样品后,立刻可以投放到赤尘星进行战地实验,如果防御效果好的话,就顺便把那里彻底打下来。”
  人群一阵议论。
  確实,执行官高见啊!
  还有什么比拿著自己的新发明,攻克之前不敢踏足的高难度副本更令人振奋?这就是理工人设备党的浪漫!
  在三位科研主管的主持下,与会者们又吃著零食討论了几个小时。
  有人提议,既然咱们的最终目標是彻底驯服电磁力,那是不是意味著今后的灵能者都能像万磁王那样,隨意地控制所有金属?
  还真別说,这完全有可能实现。
  不过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想要像电影里的万磁王一样,站著不动,单靠电磁力把潜艇从海里拖出来,终究还是脱离科幻,进入了玄学领域。
  大家提出的点子越来越多,最后,600多名学者按照个人兴趣分成了12个课题组,分別攻关一项新科技。
  其中超级材料和分解射线,也就是“死光”的优先级最靠前,两个课题组的人数都超过了50。
  於此同时,深海號迁跃返回璃星星系。
  陆渊看到轨道上的沧源一號已经完全展开为巨型空间站形態,壮观到令人心旷神怡。
  它那四个环区的规模达到了新希望的75%,中轴甚至比新希望更加粗长,內部可以容纳大量无重力太空工业,比如合金的真空电弧冶炼。
  居住区內空间充足,可容纳人口无疑是千万级。
  陆渊已经可以预见到,在不远的將来,沧源一號將与新希望组成互动频繁的太空双城,共同走向繁荣。
  此刻,形形色色的货船、运输机和核火箭正环绕在这座新兴的巨型空间站周围,时不时停靠在缓缓转动的环区外侧,將建材、生產线设备等货物输送进去。
  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把空间站的“肚子”全部填满。
  安雅对此十分积极,亲自部署摩下的施工公司,帮助进行建设开发。
  她做事依然是那样滴水不漏,为了消除陆渊的顾虑,也邀请他对新希望进行同等强度的投资开发,甚至愿意为此提供无息借贷。
  陆渊欣然同意。
  “我们还计划对沧源一號进一步扩建呢!”
  总工黑烟带著满腔的雄心壮志,对观景的陆渊说。
  “未来的三个新船厂都会围绕中轴尖塔区,呈三叶草状展开!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小无人机往返运送原料的物流距离,以及太空工人上下班的通勤距离,提高工作效率!”
  “加上这三座船厂后,沧源一號的总体积,估计就要稍稍超过新希望了。”
  曾几何时,新希望也是只能仰望的存在,第一批去那里的员工就像是乡下人进了城。
  居然还被当地小女警没好气地提醒不要隨地大便,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都怪珈蓝人,估计是之前给城管搞应激了。
  谁能想到,半年之后,仅仅只是璃星轨道上的沧源重资產,就可以与这座三百年老站相媲美。
  所以说系统开掛还是夯啊——
  “不错,休閒娱乐设施也要跟上,高收入和好心情才是最能提升工作效率的。要多发掘一些擅长製造乐子的员工。”
  陆渊背著手发表重要指示,一群负责基建的工程师行会官员赶紧掏出pad和触屏笔,刷刷刷记录下来。
  “是老大!”
  半小时后,陆渊登上沧源一號,来到之前安装概率引擎的无重力中央大厅。
  “下午好执行官,欢迎回家!”
  夏洛特元气十足地上前敬礼,双马尾飘在脑后。
  “您不在的这段时间,我已经找到了董事会留下的绝密备忘,您隨时可以动用权限阅览。”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