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下饺子计划
作者:
节能自明灯 更新:2025-11-19 08:49 字数:3184
第354章 下饺子计划
隨后,摩托又简略介绍了沧源护卫舰的產能状况。
接下来的40天里,沧源2號造船厂里的四座400米级太空船坞,將生產出8艘“南岭”级护卫舰。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记者们的欢呼。
帝国在星联作威作福的日子,就要一去不復返了!
想想就在一周前,帝国居然还叫囂著要给沧源作“民主指导”,这大起大落,真是让人直呼刺激!
而“南岭”级,还仅仅只是今天沧源要公布的几种战舰里的其中一种而已。
黑烟操作全息投影,將“南岭”级的相关信息缩小,同时放大下一款体积更大的战舰全长850米的“兴安岭”级护航航母。
当然,按照星联標准,这属於“超级航母”。
这种航母的大部分体积被机库占据,反应堆和超导电容的数量都不多,只用来供给动力系统和护盾系统,没有了来自武器系统的额外压力。
因此,“兴安岭”的密度要比“南岭”级护卫舰小很多,空载质量47万吨,搭载各种功能的新式太空战机128架。
这些战机,实际上都有著星联炮艇级別的体量。
它还有4个无人机机库,內部共可容纳2000架蜂群无人机。
最开始设计“兴安岭”的时候,热情满满的玩家们想要模仿诸多科幻作品,把它设计成一款融合战舰和航母功能的强大“航空战列舰”、“载机巡洋舰”,或者“强袭航母”。
原因没別的,就是帅,时髦!
包括陆渊本人,也曾有过这种想法。
不过,更有实际造舰经验的摩托,最后还是成功说服大家冷静下来,放弃了这个看似美好的计划。
原因很简单。
在参谋部给出的所有太空交战预想中,航母这一角色都更適合坐镇后方,与火线拉开至少一光秒,即30万公里的距离。
甚至可以躲在隔壁星系释放航载机。
这时候,“航战”的强大直射火力,根本没有发挥机会。
就算真的上了前线,一艘“航空战列舰”能干的活,两艘“南岭”加一艘纯血航母也只会干得更好、更从容。
而且后者的造价还更低。
去掉能耗巨大的主副舰炮之后,航母就可以將更多反应堆电力供给其他系统,可以安装更大的雷达,为整个舰队提供高质量的防空探测,特別是6点钟方向上的预警,对防止敌人绕后意义重大。
最终,“兴安岭”只保留了高性能雷达、机库、弹药库,还有足够跟上舰队的动力系统,虽然个头很大,但產能消耗並不是特別高。
与现实中的航母一样,它真正需要钱的精华部分,是肚子里的那128架太空战机。
“兴安岭”级航母將在800米级船坞中同时开工两艘,预计60天后完工。
第三种战舰是沧源的首款两棲登陆舰,“玉山”级。
“玉山”就像是缩小版的“兴安岭”,但体型要更胖一些,外表光洁,舰宽而扁平,呈鸭嘴状,不像战舰那样尖锐凌厉。
它全长660米,空载质量35万吨,內部有多个机库,每个机库都有联通外界的舱门,可在10分钟內向星球表面空投5000名动力甲步兵,超过500辆不同型號的高速地面载具,80-110架大气层內作战飞行器,以及12架空天炮艇机、20架用於人员撤离和营救的大型穿梭机。
这大致是沧源未来一个地面合成旅的配置。
所有空投的人员、载具和物资,都有一个专门设计的流线型鈦合金空投舱保护其进入大气层。
空投舱具备乘波体滑翔功能,会在接近地表时会发射大量智能飞弹,清理登陆场周边。
接著,空投舱点燃反推引擎,平稳落地,舱壳爆炸式弹开,里面的动力甲或者战车无缝开赴战场,分秒必爭。
“玉山”级登陆舰將在两个800米级船坞中同时开工四艘,预计50天后完工。
沧源一下子开工这么多先进登陆舰,让星联记者们尤其感到“惊喜”。
为什么这么急呢?
这些登陆舰,是准备拿来登陆谁家殖民地的呢?
好难猜啊!
在场唯一一位珈蓝记者顿时成为目光焦点!他咽了口口水,突然觉得浑身都不太舒服第四种舰艇是沧源的第一款战场后勤支援舰。
它全长510米,內部有物料仓储、工业补给和农业生產模块,腹部还搭载了一个可摺叠的移动船坞,船坞展开后长700米,配备有两套巨型3d印表机,可快速维修战舰。
战场后勤支援舰將在800米船坞中同时开工两艘,40天后,与8艘“南岭”同步完工。
最后一种舰艇是沧源的第二代工业舰,全长800米。
与第一代工业舰相比,它除了个头增加70%外,落地后的展开也更彻底。
登陆行星表面之前,第二代工业舰会先在轨道上释放出四个抽屉式模块。
这四个抽屉式模块占据了工业舱段体积的一半,负责最基础的矿业和重工业,將在等登陆区挑选合適的位置独立降落、独立展开,工业舰主体只展开为製造业超级工厂。
同时,之前矿业和重工业所占据的主舰体空间,后续可以按照当地实际需求,填充为特种工业模块。
如果想优先发展人口,就可以填充上无土农业、建筑业和家电製造业模块;如果当地环境恶劣,生物危害严重,则需要填充为额外的传染病实验室、製药工厂、无人机工厂和战车工厂。
此外,在类似翠星这种零素含量极高的行星,可以填充为零素冶炼厂。
刚好夜行在不久前偷到了蓝图!
总之,第二代工业舰可以部署布局更灵活、更合理的完整工业园区,並且显著减少超级工厂內部,各层之间的垂直物流拥堵,升降机和电梯的压力大大减轻,可以將更多宝贵的空间释放给厂房。
第二代工业舰在800米船坞中同时开工两艘,80天后完工,之后立刻送往翠星和废墟星,支援那里的地面营地建设。
看完这五种舰船的介绍,在场的所有记者都意识到,沧源即將迎来一轮超大规模的开疆扩土。
执行官的野心,昭然若揭!
沧源前进的脚步,难以阻挡!
任何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再给沧源半年,他们绝对可以征服整个星联。
不等仪式结束,记者们纷纷在自己的pad或者其他型號的便携智能设备上操作起来,指尖快速敲击触屏,將新闻先编辑成文字和录音,通过璃星上新落成的超光速通讯基站,以简报的形式传回家。
动作必须要快,因为这將是一场电视台收视率的大战!
“等下,那——那是什么?”
突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呼,埋头工作的记者们隨即全部抬起头来。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今天的重头戏,居然不是“南岭”、“兴安岭”和“玉山”这三型战舰。
黑烟脸上带著贼贼的笑容,遥控全息投影仪,在自己身后的空间里投影出一个表面极其黯淡、看不清楚任何细节的战舰模型。
“这是沧源下下个阶段的主力重甲驱逐舰,『太行”级,全长880米,总质量300-350
万吨,目前研发进展顺利,进度已经超过75%。”
黑烟的一句话,让全场鸦雀无声。
什么?
你们居然还藏了个大的?!
一段至少5秒的沉默之后,反应最快的一位记者举手提问。
“总工程师先生,这种战舰的体积看样子是『南岭”的10倍左右,这是不是意味著,它能在体积和质量更小的情况下,做到输出功率与帝国战列舰持平?”
“你的心算挑不出毛病,”黑烟含笑回答道,“但是很可惜,结论却是错误的。”
“为为什么?”
“因为『太行”级將不再使用传统的核聚变反应堆,而是会使用六台巨型冷聚变反应堆!这种反应堆可以在腔体內部生成一颗微型白矮星,並源源不断地將星体能量转化为纯净的电磁能。
“受益於这种全新的反应堆,『太行”级驱逐舰的动力舱要比帝国战列舰小得多,最大功率输出却可以达到3.5pw,即莱曼皇子座下旗舰『幽冥”號的3.5倍。
“未来,每一艘『太行』,都可以打出消灭帝国第二舰队的一炮。”
反应堆內,有一颗微型恆星—
记者们的大脑立即进入高度亢奋状態。
锻造恆星,掌控恆星!
太疯狂了!
这是灾前人类才有的想像力和魄力啊!
三个世纪以来,“黄金时代”对星联宙域的人类来说,都只是一张黯淡发黄、脆弱到一碰即碎的故纸,上面的文字早就模糊难辨,无比陌生。
而今天,在那残破的书页上,伴隨【沧源】两个古文字首先变得清晰可见,一抹温暖的金光,再次投射出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这种战舰的產量是多少呢?会在多少天內完工?它的主武器也是粒子炮吗?”
另一名记者,声音颤抖著问。
他说不清自己的声音为什么会发抖,也许是因为太激动,也许,是真真正正感受到了敬畏。
“目前,这是不能公开的秘密。”
黑烟沉声说。
“为了完成『太行”,我们需要建造第三座更先进的造船厂,產能上会面临很大的考验。
“但请各界朋友们相信,沧源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