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邱吉尔燃起了斗志
作者:文抄列文虎克一號机      更新:2025-10-28 21:04      字数:4192
  【jg52战斗机联队,欢迎来到阿拉斯!——虽然阿拉斯大概並不会欢迎你们。】
  1936年6月29日,距d-day已经过去五天。
  隶属於北方集团军、从比利时方向向法国南下的莱因哈特与他的战友们,伴隨著阿道夫·加兰德那轻快的声音,正式投入了第一次实战。
  【这里是司令部,在阿拉斯西南方向七公里处,发现多架疑似敌军战斗机。】
  【好,全编队出击。新兵们,不准分神,紧跟我!】
  【呵,总算到了这一天啊。莱因哈特,你来打头阵如何?】
  “我不会拒绝。”
  他们的任务,是在这片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二十年来,再次迎来德军铁翼的阿拉斯上空,夺取制空权。
  “全编队进入战斗阵形!守护阿拉斯,別让德国杂种踏进一步!”
  “为了法兰西的荣光!”
  仿佛为了回应那句吶喊,不久后,数十架法国空军的战机自云端现身。
  它们是“鸛”式战斗机编队,那是法国人在原有的德瓦蒂纳战机基础上,几乎照搬了英国內战时期的超级马林“喷火”战斗机设计而成的產物。
  他们怀著必死的决心,奉法兰西空军元帅吉內梅尔之命,誓要阻拦敌军推进。
  面对他们,率领jg52联队年轻飞鹰队伍的莱因哈特深吸一口气,手心沁出细汗,却又紧紧握住操纵杆。那是他第一次真正踏入杀戮的天空。
  若说不怕,那必定是谎言。
  但当他选择参军之日,便已立下杀人的决心。即便没有准备好,也只能相信身后的战友,迎向烈火。敌人已近在咫尺,他们不会在意一个年轻飞行员的恐惧。
  “拉尔,后方交给你!”
  【明白,开干吧!】
  莱因哈特猛然压下机头,喊声与无线电交织。与他结成“罗特编队”(rotte,小队单位)的京特·拉尔放声大笑。
  “金髮少爷抢先出手啦!”
  “全员攻击!”
  后方的巴克霍恩、基特尔、巴茨与鲁多夫等分队也隨之俯衝而下。
  这正是“鹰之战术”的精髓。
  卢夫特瓦费的教范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传奇,奥斯瓦尔德·伯尔克尔克与“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
  他们確立的空战准则,是以高度优势俯衝猎杀,如猎鹰击兔,快、狠、准。
  引擎怒吼——
  “......什么?”
  “妈的!上方有『女武神』!”
  而年轻的jg52飞鹰们早已將那些战术刻进了骨血。
  突突突突——轰!
  莱因哈特精准的射击让一架法国战机中弹翻滚,尾焰窜起,坠向大地。那是他生涯的首个击坠,第一枚“杀戮標记”。
  “让——他被击中了!”
  “杀了那混蛋!”
  但莱因哈特没有时间兴奋。愤怒的法国飞行员已燃起復仇之火,纷纷咬上他的尾翼。
  “拉尔,有傢伙在我后面!”
  【交给我!】
  突突突突突突——
  他们並不知道的是,这些年轻的德军飞行员,在后世都將成为战爭的怪物。
  拉尔、巴克霍恩、巴茨、鲁多夫,他们每一个都在真实的歷史中留下了200架以上的击坠纪录,其骇人的战绩几乎是空战史上无法企及的数字。
  “加斯东被击落了!”
  “这些傢伙到底是人是鬼?!”
  法国飞行员的怒吼渐渐带上了绝望。
  他们中不少人是临时徵召上阵,训练不足,只凭勇气与祖国的名义飞上蓝天。正如地面上的法军一样,空军的数量与意志都被仓促的战局撕裂。
  突突突——又一阵枪声划破长空。
  “真不愧是你们。”
  莱因哈特注视著战友们的身影,內心既骄傲又燃起新的斗志。
  从训练所时期起,拉尔、巴克霍恩、基特尔、巴茨、鲁多夫就显示出王牌飞行员的素质,而如今他们果然以惊人的冷静与精准撕碎了敌阵。
  他也不能落后。
  突突突突突突——又一架坠落。
  “莱因哈特那小子又击落一个!”
  【那傢伙家里净出怪物吗?】
  【巴克霍恩,你现在战果多少?】
  【闭嘴,基特尔。】
  然而莱因哈特完全没意识到,他口口声声说著“不能输给他们”,但在所有人眼里,他自己就是个怪物。
  他那冷静的射击与压迫性的飞行轨跡,连战友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汉斯大概都没想过莱因哈特竟然会变成这样。
  “撤退!快撤退!”
  “逃命啊——!”
  很快,法国空军在jg52的狂风攻势下彻底崩溃。
  【辛苦了,jg52。尤其是那些新兵,你们该不会是生下来就会开飞机吧?嘖,最近的年轻人真是可怕。】
  那一刻起,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红男爵”那样,新的王牌正在这片天空诞生。
  他们的名字,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篇章中,化为不朽的传说。
  现在便是传说的起点。
  ......
  “来自伦德施泰特司令官的报告!我军已成功占领阿拉斯!”
  “这样一来,法国的又一座城市落入了同盟国之手啊。”
  “是啊。不过,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我们的首要目標,仍然是完成对巴黎与拉罗克的包围圈,確保那傢伙逃不掉。”
  “当然,总理阁下。不仅我本人,伦德施泰特、博克、克莱斯特三位司令官也都牢记这一点。照目前推进速度,不久后您就能再一次听到令人振奋的捷报。”
  “很好,我会拭目以待。”
  拉罗克的结局,也终將如此吧。
  会像当年那个亲手杀死希儿的“阿道夫”一样,脑袋被子弹洞穿?
  还是苟活下来,举起双手投降?
  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无关紧要,但汉斯个人倒希望是后者。
  他想亲眼见到,一个怀抱妄念、甘愿化身世界最残暴独裁者的男人,最终如何坠入深渊。
  “西线战况暂时如此,那东线呢?”
  昨天,1936年6月28日。
  正如预料,史达林再次在东线发起了全面攻势。
  苏军总投入兵力超过三百万,连整个冬天几乎未有动作的铁木辛哥的高加索方面军也开始推进,可见苏联方面这次准备得极其充分。
  “看来那帮傢伙磨刀霍霍,这次攻势的猛烈程度超出预期啊。尤其是敌军的新型重型坦克kv-1,据说装甲防护力惊人。”
  这话说的没错,在原本的歷史中,这辆庞然巨兽与t-34並称为令德军闻之色变的“哀號之壁”。
  不过此刻的世界略有不同。多亏了苏军內部那位“军工灾星”库利克的影响力仍未削弱,数量本该压倒性的t-34几乎难得一见。
  对他们而言,这简直是敌人自己犯下的幸运错误。
  而且,对付kv-1的对策,他们也早已准备妥当。
  “88毫米炮该是昼夜轰鸣了吧,无论当防空炮还是反坦克炮,都被压榨得毫无空閒。”
  “多亏如此,我还被那位『红男爵』嘮叨了几句,说我把好东西都抢去打陆战了。”
  acht-acht,88炮。那是德意志的奇蹟。
  它是神,是无敌的化身,是战场上的万能钥匙。
  无论kv-1还是更笨重的kv-2,只要88毫米炮口对准,结局只有一个:毁灭。
  当然,如果像美军那样喜欢呼叫空军,也不是不行。
  正好,他们的新机型ju 87g“大炮鸟(kanonen-vogel)”已经投入战场,那是把俯衝能力取消,换装3.6厘米机炮的改良型“斯图卡”。
  苏联的坦克兵们,大概不会想到,他们面对的不仅是钢铁的怒吼,更是工业与战术的极限结晶。
  但不好意思,这场战爭,是你们的总书记亲手引起的。
  遭到他们的炮火,只能说撞上“国家级天灾”,算你们倒霉。
  “不过,总不能永远依赖88炮吧?我个人倒是迫不及待想让『老虎』登场。”
  “再等一等吧。等產量稳定,我就把那头猛兽交到你手上。”
  当那傢伙第一次驶上战场时,所有人都会惊愕。
  那是他们用时间与血打造的怪物,比原歷史上的“虎式”更强,更稳,更凶猛。
  “莫德尔司令官那边表现不错,接下来是——”
  “总理阁下!”
  正当汉斯与曼施坦因交谈之际,一道熟悉的嗓音忽然震入耳中。
  他转过头,庆幸不是那个每次开口都预示灾厄的秘书,而是雷德尔海军上將。
  “什么事,雷德尔?”
  “法国舰队——开始行动了。”
  “那英国的『纳尔逊』號和『皇家主权』號呢?”
  “是的,確认都已出港。”
  “呵......邱吉尔怕是高兴坏了。终於等到他梦寐以求的那一刻。”
  这些年来,邱吉尔为了处理那位“叛国王子”爱德华赠予法国的舰船,几乎动用了所有手段。
  如今终於盼到这一刻——
  古人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他只等了三年。
  此时此刻,想必他已在唐寧街十號,对著海军诸將怒吼下令。
  那就是邱吉尔。
  顽固、执著、狡猾,却又充满著那种让人不得不承认的英伦式疯狂。
  ......
  “是时候夺回被法兰西人践踏的皇家海军的尊严了!我以神之名起誓——我们必將!一定要!彻底歼灭法国海军!”
  一如汉斯所料,事態的发展分毫不差。
  当情报传来,法国海军正在准备出击的消息时,温斯顿·邱吉尔立刻將英国本土舰队总司令罗杰·巴克豪斯(roger backhouse)及一眾海军上將召集到唐寧街。而他,依旧像往常一样嗓音洪亮,声嘶力竭地呼喊著“歼灭法国海军”的口號。
  “是,首相!”
  “那些青蛙一个都別想活著回到布雷斯特港!”
  平日里多少还会有几分犹豫的海军將领们,这一天却无人反驳。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次邱吉尔说的不只是政治上的口號,而是所有英国海军军官的共同心声。
  法兰西人,竟然掠走了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豪的战舰。
  那是英国在《华盛顿海军条约》重压下,凭藉“外交与智谋”才得以保留的16英寸炮巨舰,是英国人最后的荣耀。
  更令全体舰员愤怒的是,那艘战列舰的名字正是以特拉法加海战的英雄、“大不列顛海神”霍雷肖·纳尔逊命名的hms纳尔逊號。
  而法国人不仅將其如海盗般掠走,还公然將舰名改成“维尔纳夫”,那位曾在特拉法加惨败於纳尔逊麾下的法兰西上將的名字。
  这等侮辱,如刀刻入每一个英国海军军人的心。
  从甲板上擦拭铜器的普通水兵,到身披金肩章的上將,无一不誓言要用血清洗耻辱。
  而现在那一天终於到来,向那群与“叛逆者爱德华”同流合污、让皇家海军蒙羞的法国海军復仇的日子。
  “听说德意志那边也派了舰队,以希佩尔级、德意志级重巡为主。”
  “没有战列舰和航母?是要把主角位置让给我们吗?”
  “我看是这样。那贪心的总理汉斯·冯·乔也多少懂点分寸吧。”
  其实真相併非如此。
  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德意志的“俾斯麦级”已有四艘成军,唯一仍留在欧洲的“齐柏林伯爵號”航空母舰也因支援芬兰、围困列寧格勒的波罗的海舰队而无暇西顾。
  “这不仅是皇家海军的復仇,更是全英格兰雪耻的时刻。特別是纳尔逊与皇家主权號,这些曾象徵我们荣光的舰艇,必须由我们亲手送它们走得体面。”
  “理所当然,首相。”
  当然,他们心中都渴望能夺回被劫走的舰艇,可这已不是那个可以攀绳冲入敌舰、短兵相接的旧时代。
  现代海战早已进入雷达与航空的纪元,钢铁巨舰在数十里外便被飞弹与鱼雷击穿。英国人比任何人都清楚:除非法国人投降,否则要想重新夺回那些舰艇,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替被掠走的舰船送行,让她们在英吉利的怒火中安息。
  比起被“青蛙”继续侮辱,葬於大海反倒更像是皇家的体面。
  “法西斯的法兰西是撑不过今年的,”邱吉尔冷笑,“就让他们的海军先一步下地狱去陪葬吧。”
  “aye, aye, sir.”
  在邱吉尔那如黑帮教父般的微笑下,巴克豪斯与一眾上將举手敬礼,低声回应。
  这可能是欧洲战线上最早、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大规模舰队决战。
  一场以荣耀与仇恨为燃料的復仇之战,终於在北海的灰色浪涛中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