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让布狗再被恐惧支配一次
作者:
浙东匹夫 更新:2025-11-11 09:17 字数:4318
第206章 让布狗再被恐惧支配一次
南线莫德尔和迪特尔带领数千“僱佣兵”和两万希腊军队苦苦支撑、拖延时间的同时o
在北线保加利亚和奥斯曼边境的斯特兰贾山脉附近,鲁路修.里特尔.冯.亨特准將,已经把他的装甲师,以及跟隨他一起陆续来南线增援的几个军,都秘密机动到位了,並且隱藏在了保加利亚重要港口城市布尔加斯附近的斯特兰贾山林当中。
保加利亚和奥斯曼的边境,西段三分之一是平原地形,也就是保-奥-希三国交界的那片三角地带。而保-奥边境东部的三分之二区域,全都是被斯特兰贾山脉所覆盖,一直延伸到黑海岸边。
斯特兰贾山脉並不是什么很高峻的山脉,但覆盖面积挺大。最北边一直到保加利亚重要海港布尔加斯,南边一直到奥斯曼的克尔克拉雷利。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80公里。
斯特兰贾山脉以侵蚀地形为主,千万年来黑海的海风和注入黑海的雨水河水,把山势侵蚀得相对低平,大片大片的岗岩和麻片岩裸露在外。没有石头外露的地方,就多半覆盖著茂密的原始森林。
只有几条小山道从密林间穿过,连接著布尔加斯港和克尔克拉雷利等地而这些山道也是挺有名的,在拉丁文里叫“viapontica”,一半音译为“庞度斯大道”或是“本都大道”。
玩过“罗马全面战爭”之类游戏的玩家应该都不陌生,在古罗马时期,小亚细亚半岛北部有一个“本都”或“庞度斯王国”(pontus),后来被凯撒的政敌庞培征服、变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
“本都大道”顾名思义,便是从古代色雷斯地区通往本都地区的商贸古道。
今时今日,隨著鲁路修带著他的大军来到这片地区,还实地观察了一下周遭的地形,他便决定利用斯特兰贾不算高峻的侵蚀丘陵地貌、结合当地茂密的森林和勉强能穿越林区的本都古道,搞一点大事情。
“这地方的地形,倒是跟西线的卢森堡还有色当山区很像,山势並不是很难走,仅仅只是侵蚀丘陵的程度。但森林却特別密,很適合藏兵隱蔽行军,又有几条商贸古道能確保穿越丘陵林区——”
鲁路修在实地考察完地形后,脑袋里忍不住就冒出了地球上曼施坦因的黄色方案。
以及后来阿登反击战时、某统帅指望坦克穿越阿登山直插安特卫普港的计划。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竞能如此相像。
有了思路之后,他就开始详细制定一个从斯特兰贾山脉突破过去、一路切到马尔马拉海边、把围攻伊斯坦堡地区的布军全部斩断的作战计划(註:如下图)
作为集团军参谋长,鲁路修当然不可能全部事必躬亲。
他本人只负责抓大放小管主要战略,而很多细节则需要下面的普通不带长的参谋来隱秘完成。
大家之前几天也都很努力,做出了一份原理上和西线后世突破阿登山区直插敦刻尔克的作战方案类似的详细计划。
无非把阿登山换成了斯特兰贾山脉,把北海换成了马尔马拉海,把敦刻尔克这个最终切到海岸边的合围点、换成了奥斯曼国在马尔马拉海畔的重要城市泰基尔达。
计划的其他细节,也都做得很扎实,包括到时候让炮兵部队快速提供急促的火力掩护、隨后先让相对擅长山地作战的轻步兵部队打先锋,先完成最初对斯特兰贾山脉北麓沿路的仰攻。
等步兵取得突破,打通最初的敌军山区警戒防线后,一旦进入濒临马尔马拉海的泰基尔达平原地带,再让坦克快速推进、担任整个援军的先锋尖刀,一直插到海边。
同时,跟隨鲁路修一起来保-奥边境增援的几名德玛尼亚军长、一名奥利奥集团军司令库斯马內克中將,在跟他简单开了个军事会议后,也都支持鲁路修的计划。
鲁路修虽然只是准將,论军衔远不如那几个中將军长高。但他作为集团军参谋长,提出的很多作战方案,还是可以请示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批准、然后要求各军长执行的。
这次来之前,鲁普雷希特公爵本人抽不开身,他要在基辅主持大局、完成对露西南方面军的最后围歼工作。他就给了鲁路修临时的便宜行事之权。
在部队开拔之前,鲁普雷希特公爵私下里找了那几个南调的军长,一一跟他们交代,说到了保加利亚和奥斯曼战区,鲁路修参谋长有什么隨机应变的计划,你们直接执行就是了,视为我已经批准过。
除非有特別紧急、双方意见明显相悖的情况,再无线电远程请示,这样儘量减少长途联络,也是为了减少泄密风险。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如今,几位军长都觉得鲁路修参谋长的计划没什么问题,也不算太冒险,就没必要非闹到司令那里了。
======
为了確保行动的突然性,为了確保突袭前布军不会跑掉,鲁路修做的铺垫工作还有很多,並不是简简单单做一份作战计划就行的。
如何让部队提前抵达斯特兰贾山脉北麓相对隱秘的密林地带、然后隱藏起来不被布列顛尼亚人立刻发现?
参战大军超过20万人,那么多人是分批南下的,最后一批和第一批之间,前后能相差十天。
这十天里,先到的部队如何隱藏自己、躲避敌人的空中侦查?
这些课题都需要解决。
如果不解决的话,此战虽然还是有可能打贏,但战果却不会太大,会导致大量的敌人成功逃脱。
面对这些问题,德第6集团军的其他军长们,和不带长的参谋们,一开始也没有太妥善的办法。
好在鲁路修作为穿越者,脑子里比別人多了太多战史和阴谋素材。他当时很快就想到一条毒计,首先,就是让德玛尼亚国铁公司的人儘量维持东南欧铁路的正常运营、不要因为加塞军列而调整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地区的日常铁路时刻表。
並且要儘量把铁路时刻表这些公开信息、变得更容易被敌军间谍或探子窃取。
鲁路修之所以这么做,显然是受到了地球位面巴巴罗萨行动前的一些细节启发。
地球位面的歷史上,史泰林最后没有提防巴巴罗萨的诱因有很多,但其中一项就是因为低估了德玛尼亚人的铁路时刻表管理能力。
史泰林认为:德玛尼亚人真要东调几百万大军以及战备物资,肯定会不得不打乱铁路时刻表,为这些加塞的列车让路。
但德玛尼亚人就是可以做到“在加塞150万节额外火车皮的情况下,確保原有火车一趟也不停运不延时”,以至於史泰林的间谍都没察觉到敌人的铁路运营发生剧变了。
鲁路修今天也是这样,他寧可援军南下慢一点、低调一点、让南线的友军再多咬咬牙、多苦撑几天。他也要確保援军的南下足够低调。
即使敌人预判到他有南下,但至少也指望敌人误判这个具体的时间节点。让敌人误以为要圣诞后甚至元旦后、才会充分南下並做好反攻准备。
鲁路修调集了20多万大军以及配套的装备、物资南下,全程1100公里,同样没有造成原列车时刻表上哪怕一列火车的晚点。
当然,这不是鲁路修的功劳,他只是提要求的人。他给前阵子刚去了国铁公司当二把手的、原先的老上司卡尔.柳德波特中將打了个电话(就是鲁普雷希特公爵的二弟)。
卡尔.柳德波特中將也特別重视鲁路修的需求,亲自关照了下面的各级管理层要全力配合。剩下的活儿都是国铁公司的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完成的。
总之,德玛尼亚国铁特有的严谨守时,帮助他完成了这一环。
而鲁路修麻痹敌人、隱藏自己的第二个招数,就是让第6集团军的战斗侦察机部队最近行动勤快一些,多多在斯特兰贾山脉上空巡逻,拦截搜杀进入保加利亚南部的布军侦察机。
斯特兰贾山脉的主岭如今在布军手中,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这条山岭,觉得可以据险而守,所以才疏忽大意,胆敢把大量主力投入到对伊斯坦堡的攻城战中。
否则但凡这条山脉的主岭在保加利亚人或是奥斯曼人手里,给布军主帅汉密尔顿上將借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像现在这般头重脚轻地全力攻城伊斯坦堡。
布列顛尼亚人在控制斯特兰贾山脉主岭后,也经常派出侦察机北上,侦查保加利亚军控制区內的军事动向。
不过他们的提防重点,主要在斯特兰贾山脉蔓延不到的、原保奥边境西段的平原地区,也就是保-奥-希三国交匯地带。
对於斯特兰贾山脉东北方的密林区,布国侦察机关照得不是很多,当德玛尼亚军加强了战斗机巡逻截杀任务后,布军侦察机屡屡被击落,他们为了减少损失、收缩侦查区范围,也就把空中侦查限缩到了边境西段。
在布军航空队指挥官看来,明明有平原缺口可以进攻,怎么可能会有人非要费劲翻山穿过密林来进攻嘛。
既然侦察机被德玛尼亚人打得不太够用了,当然要集中兵力,优先保障重要地区。
而且集中使用侦查战斗机后,就算遇到敌机拦截,好歹还有一战之力,可以求个自保。如果分得太散、各自落单执行任务被逮到,那就是十死无生了。
这一切的因素,都让布军对德玛尼亚援军的估算严重低估了。
他们也料到,德玛尼亚人肯定会在彻底收拾掉基辅大包围圈里的敌人后南下。
但觉得一切不会那么快,可能还要多那么少则五六天、多则十来天的工夫。
布军也有在进攻伊斯坦堡的同时、加强北线的防御,但既然总兵力不足,这个防御就得有轻重缓急。
保希奥三国交界地带以平原为主,那里最容易被突破,北线防守力量的八成以上,也就自然而然堆到了那里。
而斯特兰贾山脉那堆密林地区,防御兵力只占到总防御兵力的两成而已,暂时只能起到一个监视的作用。
12月23日,保加利亚境內的布尔加斯港。
城內的德第6集团军临时指挥部里,鲁路修的面前已经摆好了一张標註了敌我各军位置的详细地图。
鲁路修亲自拿著教鞭,给到时候具体负责装甲突击任务的隆美尔副师长、以及库斯马內克司令、另外几个军长,讲解著最终的敌我形势:
“各部都做好准备了么?没有问题的话,明晚就是总攻的时候!我们已经探明敌军大致的兵力部署了。
敌人自八月份登陆加里波利半岛以来,总共已经投入90多万兵力用於奥斯曼-希腊战区了,其中布国本土的士兵20多万,意呆利军也有30万,澳新军团20万,坎拿大兵8万,阿三兵15万(含锡克兵和廓尔喀兵)
之前三个月的血战,已经永久性战损20多万了,最近这半个月来的激战,他们在各条战线应该又损失了5~6万人。
现在剩余的总兵力,应该在65~68万人。其中有十几万,被莫德尔吸引在希腊前线。
保-奥地区的总兵力,估计还剩52~55万。
其中约有40万人正在主攻伊斯坦堡方向,不计代价狂攻猛衝那种。还有12~15万,就是用於北线防御,或是作为二线总预备队。
北线防御的部队,至少有10万人部署在了西段的保-奥-希三国交界平原区,並且过去半个月里,他们在那段平原地带挖掘了纵深非常深厚的堑壕网,几乎是比照西线战场的防御工事密度在建设,显然他们早就料到我们有可能南下进攻他们,这才严防死守。
但是在防线的东段、斯特兰贾山脉的密林地带,包括自古罗马以来就著名的本都大道』等翻山通道附近,他们的防备很鬆懈,一线只有最多两三万或者三四万守军平铺监视。
而我军如今已经集结了德第6集团军的3个军、奥第3集团军的2个军,总计5个军13个步兵师,外加3个骑兵师、1个装甲师,总兵力27万人。
只要行动足够突然,突破敌北线防御部队应该是很容易的。而只要我们能突破进去,將敌人前后切作两段,那么就算他们那40万攻打伊斯坦堡城的部队立刻掉头回来进攻我们,也是不足为惧的!
我相信在转入就地防守后,我军27万人堵住敌人40多万人的突围,是绝对做得到的!
哪怕背后还有几万敌人接应。家要有信,明晚就按计划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