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狸猫换太子,被黑的刘太后!
作者:何以生      更新:2025-08-09 07:55      字数:2185
  “宋朝被黑的最惨的人?”
  秦镇微微一愣,继而扬起眉,笑了。
  好傢伙,问这个问题是吧?
  那是不是接下来,就要询问宋朝的阴谋论了?
  不过,既然都这么提问了,那也的確该好好想一想都有谁被黑了……
  被黑……
  嘖,好像,还不少啊!
  他沉吟半晌,旋即开口道……
  “那就说说第一位……”
  “刘太后!”
  “刘太后,刘娥,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宋真宗赵恆第三任皇后。”
  “她被黑的地方,是因为元杂剧的一些內容,后来被改编入明代小说《包公案》,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之中。”
  “最出名的,就是狸猫换太子了!”
  “在狸猫换太子故事中,因为宋真宗的皇后郭皇后薨逝。”
  “而此时,宋真宗前面几个儿子都早夭,现在,就连郭皇后都死了。”
  “那么,接下来,谁生下儿子,谁就有可能被扶为正宫,成为皇后。”
  “恰逢刘妃与李妃都怀有身孕。”
  “现在只需要等,等谁生下儿子就行了!”
  “而刘妃早就怀有嫉妒之心,怕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於是就与找来宫中的总管都堂郭槐定计。”
  “很快,一条计策定下,然后,又去找来接生婆尤氏。”
  “在三个月后,李妃即將临盆,刘妃急忙招来接生婆尤氏,在接生婆的配合下,趁著李妃分娩时由於晕血不省人事的时候,將一只剥了皮的狸猫,血淋淋,光溜溜的换走了刚出生的太子!”
  “而太子,很快就被抱出了玉宸宫,奔金华宫而去。”
  “一看到这刚出生的太子,刘妃眼生发狠,也不管咿呀乱叫的小小婴孩,竟命寇珠到销金亭用裙絛勒死,再丟到金水桥下。”
  “寇珠不敢不应,可看著那孩子,她又有些於心不忍,暗中將太子交付宦官陈琳,陈琳將太子装在提盒中送至八贤王处抚养。”
  “而另一边,当宋真宗看到李妃生下来,那被换掉的太子后,以为妖孽,大怒,將李妃贬入冷宫!”
  “而刘妃那边,很快,她也临盆了,恰好,她生下了一个儿子。”
  “而这儿子,自然而然的就被立为了太子,刘妃,也被册立为了皇后,为刘皇后!”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六年后,刘皇后的儿子病逝夭折。”
  “宋真宗再次没了儿子,没办法,就只能將其皇兄,八贤王的儿子收为义子,並立为太子。”
  “当然,这个太子,其实就是当年被换走的皇子,也就是宋真宗的亲儿子。”
  “只不过,此时的宋真宗还不知道。”
  “而之后,有一天,在机缘巧合下,太子在冷宫之中,看到了李妃。”
  “母子天性,太子见了李妃,竟莫名的泪流满面。”
  “而刘皇后那边得知之后,心中惴惴不安,就开始拷问寇珠。”
  “可任凭刘皇后如何拷问,寇珠自是不说,所有说辞,还是与当年一样。”
  “刘皇后不信,打算继续加大刑罚,而寇珠,视死如归,竟一头撞死在槛阶之上。”
  “儘管寇珠什么都没说,但刘皇后已经起疑,於是乎,就在宋真宗吹耳旁风,说李妃心怀怨恨,每天焚香诅咒,宋真宗大怒下令刺死李妃。”
  “好在,有小太监慌忙之下,穿上李妃的衣服,替李妃去死。”
  “李妃也被人救出,送到了陈州。”
  “可李妃虽然活了下来,却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
  “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將李妃带回开封。”
  “此时,真宗已驾崩多年,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
  “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將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並道出了真相。”
  “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
  “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由於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丞相。”
  “总之,在这个故事中,刘太后那叫一个心狠手辣,为爭夺皇后的位置,简直不择手段。”
  “然而,歷史上的刘太后,实际上並非如此。”
  “宋真宗本来就想要立她为皇后。”
  “只不过,因为她出身寒微,被大臣坚决反对。”
  “但宋真宗一意孤行,就是想要册立刘娥为皇后。”
  “但群臣那叫一个不待见,脸色那叫一个难看,甚至,拒绝起草册立皇后的詔书。”
  “然而,这些人不起草詔书,有的是人起草。”
  “宋真宗也不搭理那些人,换別人起草,册立刘娥为皇后。”
  “刘娥身为皇后,不但处置宫闈之事有理有据,未有大的疏失;而且真宗皇帝退朝后,阅览天下的奏章,多至深夜,刘娥总是陪伴左右,参与国事的处理。”
  “刘娥处理政事,“周谨恭密”,越来越被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而刘娥,本身是无法生育的,宋真宗这才临幸刘娥身边的一个侍女李氏,也就是后来的李妃。”
  “而这李妃,果然就给宋真宗生下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刘皇后对仁宗也是视如己出,关怀备至。”
  “等到刘娥死后,之前,因为畏惧刘娥的权势,不得不装疯卖傻的八王爷,这才告诉了仁宗生母真相!”
  “说仁宗的生母其实是李妃,而李妃死的不明不白,恐怕是刘娥害死的。”
  “仁宗大惊,想到自己的生母与至死都没有与自己相认,就赶忙去查看。”
  “结果,却发现,李妃是以厚礼下葬,在水银的养护下,面貌更是栩栩如生。”
  “仁宗也感慨,別人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真的!”
  “或许是因为仁宗年幼,刘太后临朝称制,垂帘听政,如同皇帝一般,还穿著帝王龙袍,权倾朝野。”
  “再加上並非是宋仁宗的生母,自然而然就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臆想空间,自然而然就將刘太后给黑成了心狠手辣的存在!”
  “公平而言,刘太后垂帘听政十一年,政令严明,恩威並用,內外赐予,也有节制。”
  “她没有以权利祸害天下,所作所为,也可圈可点,就只有不让仁宗知晓生母是谁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李妃死后,刘太后也的確以皇后的规格厚葬。”
  “总而言之,刘太后或许的確有手腕,在宫廷之中,就没有善良的。”
  “但也远没有故事中描述的那般不堪。”
  “以上,就是刘太后被黑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