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也配不上辛弃疾!
作者:何以生      更新:2025-08-09 07:55      字数:7774
  此时此刻,秦镇还在说,在结尾!
  “三十年后,刘禪寿终正寢。”
  “在他手中,大宋不断涌现出治世之能臣,不断出现攻无不克之大將!”
  “灭金国,征西夏,横扫草原诸部,一统天下!”
  “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绍兴中兴。”
  “而刘禪,也在死后被封庙號,世祖,諡號光武!”
  “是为,大宋光武世祖皇帝!”
  这下,才是真正的结束了。
  此刻,伴隨著秦镇描述结束。
  诸天万界,无数人咂舌……
  大秦,始皇时空。
  “呵呵,虽然不知道这刘禪是个什么样的人,但这么看来,隨便一个皇帝,都能比这赵构强?”秦始皇微微扬起眉。
  由此可见,这赵构得有多菜?得有多垃圾?
  岳飞简直就是把泼天的功绩摆在了赵构面前,结果,这赵构,做出来的事情就像是一坨屎一样……
  垃圾,实在是垃圾!
  让他去评价这赵构,简直就是在侮辱他一样。
  ……
  同一时间,东汉末年……
  “嘶,我儿这般厉害?”刘备一脸的惊奇,心里直呼好傢伙。
  一个岳飞,一个陆游。
  就能开创中兴之世?
  而且,死后还能被称作世祖?諡號光武?
  好傢伙!
  他心里直呼好傢伙。
  这確定不是在开玩笑吗?
  这確定是自己的儿子吗?
  嗯,不对,这的確是自己的儿子,刘禪结拜岳飞时,拜的不就是关二爷么?
  关二爷是刘禪的二叔,这不是他儿子还能是谁?
  而且还反覆的提到了诸葛亮……
  石锤了,刘禪就是他儿子。
  “世祖,光武,嘿嘿,不愧是咱老刘家的种!”刘备一脸痴笑。
  妈的,有这么个儿子,简直是大汉之幸啊!
  “大哥,你將来,当了皇帝?”而此时,一旁的关羽一脸惊奇。
  虽然秦镇说的隱晦,但並不代表他们听不出来。
  只是,这听出来之后,才更加觉得不可思议。
  皇帝啊!
  这可是皇帝。
  现在可是大汉朝。
  皇帝还是有神圣性的。
  哪怕董卓敢废帝,却也不敢篡位。
  哪怕曹操敢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敢篡位。
  这就是大汉皇权的正统性。
  这就是天子的神圣性。
  除非你姓刘,是汉室宗亲,否则,你就別想称帝。
  特別是,袁术就算得到了传国玉璽,称帝之后,又很快被灭,这就让更多人加深了汉朝皇帝正统的神圣性。
  而现在……
  关羽他们竟然听到刘备竟然称帝了?
  这什么情况?
  “称帝好啊!称帝好!哈哈哈!这么说来,將来,大哥正如那光武皇帝一般,中兴汉室了!”这一刻,张飞大笑。
  听到自己大哥將来能够称帝,最开心的,自然是他了。
  皇帝啊!
  那可是皇帝!
  他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適合的。
  汉室宗亲的名头摆在那呢!
  “这……这……”
  刘备一脸苦笑,很是无奈。
  儘管他心里也有一定程度的兴奋,可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沉声对二人叮嘱道:“此事,以后莫要再谈,切不可被旁人知晓。”
  “嗨呀,大哥,你怕什么?人家天上都说你当皇帝了,那你是天命所归!”张飞不在意道。
  天命所归?
  刘备苦笑,没说出来,那是天命所归,可现在说出来了,那就不是天命所归了。
  鬼知道有没有谁想要去改变这天命?
  什么?
  你说天命不可逆?
  那既然天命不可逆,那宋朝的赵匡胤是怎么当皇帝的?
  那明朝的朱元璋,又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就连经过那些胡虏都敢当皇帝,別人凭什么不行?
  是,现在的確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大汉天子神圣性。
  当然,或许过不了多久,这神圣性就会一定程度上的降低……
  想法,是潜移默化的改变的。
  一开始,寻常百姓或许只是把天上的那一切当个故事来听。
  但上位者,已经看到了更多。
  “天命啊……天命……”刘备嘆了口气,神色复杂。
  如果这些只有他能听到也就罢了……
  可偏偏,所有人都能听到。
  这哪还有什么天命?
  唯有天上那位,唯有秦镇,才算得上是天命!
  “大哥,吾知晓你在担心害怕什么……可除了吾等,又有谁知道刘禪是您的子嗣?”这时候,关羽开口。
  这到也是……
  刘禪这个名,刘备甚至连甘夫人都没说。
  只是跟他们这些兄弟稍稍討论了一番。
  毕竟孩子还小,其实是可以不用取名字的,光用阿斗就行了。
  所以,只要不宣扬,谁知道刘禪是他儿子?
  唯一的问题就是,诸葛亮这个名字有点麻烦……
  只要是有心人稍稍一猜,就能猜到他头上。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
  而同一时间,蜀后主时空。
  “嘿,哎嘿嘿,朕是世祖,是光武皇帝!”此时的刘禪,一脸的傻笑。
  代入感太强了。
  他甚至都在幻想,自己君临长安,光武中兴的那一天。
  可惜……
  现在他没办法当光武帝了。
  光武帝是他先祖,他得避讳。
  世祖也不行了。
  或者,叫烈祖?
  唔……
  不行,烈祖也不行,他感觉,自己的品性有点不像烈祖,反而他爹,昭烈皇帝,更像烈祖。
  等將来,他君临天下,再造乾坤,就给他爹上烈祖尊號。
  而他自己嘛……
  “中祖?嘿嘿,对,就中祖!”刘禪一脸的笑呵呵。
  他庙號是给死人的,他也不嫌晦气,一脸的乐呵呵。
  同时,他还在想,给自己爷爷追封什么諡號、庙號。
  最后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们不是开国,他们依旧是大汉的法统。
  既然他爹都没有追封他爷爷。
  那他也没必要追封爷爷。
  这一刻,刘禪已经开始做起美梦了……
  嗯,或许以前,这美梦也只是美梦。
  可现在的话……
  这美梦,就不一定是美梦了。
  他还记得,相父手中那大黑铁疙瘩。
  一想到那大黑铁疙瘩的威力,他就有些不寒而慄……
  这不得杀穿曹魏啊?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呵,刘禪坐在赵构的位置,都能光武中兴,这赵构,呵呵……简直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李世民笑了。
  他也总算明白,为什么赵构身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这评分为什么还那么低了。
  就这废物,干啥啥不行,有那么多神將带著,竟然还能这样?
  这操作,属实没谁了。
  同时,他又仔细想了想秦镇说的那些的合理性……
  最后他发现,好像,还真他娘的合理。
  赵构那是不相信武將,武將打仗,他怕人家做大。
  同时,他还求和,还跪求,恬不知耻的乞和。
  然后,还听信奸臣,別人在他耳边吹两股风,他就软了。
  而刘禪……
  虽然吧,刘禪的確是庸君。
  但他不昏啊!
  刘禪也只是中等水平,没有什么大过,也没有什么凸出的功绩。
  最关键的是,刘禪捨得放权啊!
  而且,北伐是什么?
  北伐是刘备的遗愿,是诸葛亮的遗愿!
  对北伐,这刘禪自然有不一样的感情。
  而当刘禪得知了岳飞的忠心后,自然就会无条件的去信任岳飞。
  而且,那结拜的操作也很牛皮。
  或许,在刘禪看来,就算最后岳飞真的造反了,那刘禪还得乐呵呵的拱手让江山,理所当然的去当他的皇太兄,继续玩乐。
  而杀秦檜这一点……
  怎么说呢……
  李世民又想到了歷史上,刘禪杀的两个人。
  一个,是詆毁他清誉的。
  一个,是说诸葛亮坏话的。
  詆毁他清誉还好说。
  而说诸葛亮坏话的……
  那人说,诸葛亮北伐劳民伤財,西部边疆的战事可以停止,全国上下应该庆祝!
  对於这一点,其实是事实。
  诸葛亮北伐的確劳民伤財。
  而停止战爭的话,也的確可以休养生息。
  所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那人的確没有说错。
  可奈何,刘禪把北伐看的比生命还重要,把诸葛亮,也是打心底的尊敬,崇敬。
  他忍不了別人说诸葛亮一点不是。
  哪怕只是说一句劳民伤財,也不行。
  所以,那李邈被下狱了,然后死了。
  而放在岳飞身上,情况也是一样的……
  当刘禪知道,岳飞这人,不仅打仗勇猛,还忠心与他,再加上与刘禪结拜。
  可以说,刘禪已经开始无条件相信岳飞,並且,在逐步把岳飞往诸葛丞相身上靠。
  那秦檜过了那么久,才被下狱,他都感觉有些不符合刘禪的人设。
  在他看来,就应该是,在结拜后,秦檜在说第一句坏话的时候,就该被下狱了。
  什么政见不合?
  刘禪从来都不需要政见不合。
  他在位的时候,只需要一个证见。
  他只要,所有人都支持他支持的那人,也就是诸葛亮/岳飞!
  一旦有不同的声音,那就杀!
  什么?
  你说大宋皇帝不杀士大夫?
  呵呵……
  大宋皇帝不杀士大夫,关我大汉后主皇帝什么事?
  李世民笑了……
  同一时间,他也在想,要是自己穿越成了赵构……
  呵……
  不用说了……
  別说岳飞北伐了,他都要亲自跑到前线去打仗。
  ……
  同一时间,大宋时空!
  “好好好……”
  这一刻,赵匡胤的眼神越发的阴沉。
  伴隨著秦镇的讲述,当说到最后,刘禪为绍兴中兴,被称为世祖,大宋光武世祖的时候,他的心,就更疼,更冷了。
  刘禪都能当光武帝,都能当世祖的!
  你赵构都干了什么?
  废物,简直就是废物啊!
  “噗嗤!”
  他猛地一斧头,直接在赵光义的胳膊上划开一个大口子……
  鲜血,瞬间喷洒。
  赵光义惨叫……
  此时的他,已经被虐的体无完肤。
  赵匡胤是打完拳,就拿棍子打。
  长拳都不需要怎么摆开架势,都不需要用什么招式,光是轮著拳头打,赵光义都没有还手之力。
  而盘龙棍更是如此了。
  此时的赵光义,那是要多悽惨有多悽惨。
  最后,更是用斧子,在赵光义身上写『精忠报国』!
  眼看著赵光义只是进气多出气少。
  他冷哼一声,將手中的斧子一丟,淡淡对身旁的小黄门吩咐:“去,带他找御医治疗去!要是治死了,朕拿你是问!”
  “是,是!”
  一旁,那小黄门鬆了口气,毕竟是手足兄弟,果然啊,官家还是念旧情的!
  然而,一听这话,那两眼青紫,肿的只剩下一条缝的赵光义,眼中满是惊恐。
  这哪是什么顾念旧情啊?
  这分明就是在等御医治好他之后,继续打他。
  “呜呜,呜呜……”
  他拼命的挣扎,想要说话,情愿一死了之。
  可惜,他说不出来。
  只能被小黄门带下去找御医治疗……
  ……
  同一时间,南宋绍兴时空。
  “胡说八道!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赵构脸色阴沉。
  在他听来,秦镇说的那些,全都是胡说,全都是扯淡。
  “如果真的有说的那么简单,那先祖们为何还没能收復燕云十六州?”赵构不爽。
  这分明就是在贬低他,极致的贬低。
  没有体会过金人的强,后世人又怎么可能想像得到金人的恐怖?
  按理来说,看到自己被追的难逃,逃海,就应该能够看到金人的强大才对……
  对!
  是敌人太过强大。
  朕还能在金人手中保住大宋的半壁江山,已经足够厉害了好么。
  而同一时间的北方。
  营帐中。
  “父亲,您看到了吗?就算是刘禪,都比赵构好!隨便牵条狗放在那个位置,您都能封狼居胥了!可那赵构!”岳云握紧拳,眼中满是不甘心。
  他不甘心被那狗皇帝杀掉。
  也不甘心父亲如此,也被那狗皇帝弄死。
  还有那秦檜!
  简直该死,该杀!
  “父亲,咱们反了吧!咱们再立新君!那个什么宋孝宗,不是个中兴之君吗?咱们辅佐宋孝宗!那完顏构,不值得咱们卖命!”岳云再次开口道。
  “放肆!”
  岳飞脸色铁青。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如此直呼圣上名讳?
  还说什么完顏构?
  这简直是大不敬!
  “父亲,您就让孩儿放肆一回!”
  岳云沉声道:“咱们要为天下百姓负责,要为黄河两岸,长江两岸的汉家儿郎负责!而不是对他一个狗皇帝,昏君,庸君负责!他不配!”
  岳云说的很有道理……
  这一刻,饶是岳飞,也有些动摇了。
  自己到底忠的是君?还是这天下的百姓?
  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天下的百姓,为了扭转这乱世,为了重新制定秩序,所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而自己……
  为了天下的百姓,就算不兵变,不黄袍加身,那也应该扶持一个明君,一个圣君!
  而不是让这昏君,庸君霍乱天下?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就在秦镇说完这道题之后,经过诸天问答判定,很快就通过了。
  同一时间,就在他的回答通过了之后,面前的屏幕之上,也跟著浮现出新的题目……
  就见,一行行文字凝聚显现……
  【诸天问答第二期·第六题,请听题……】
  【两宋之中,请说出十个评分最高的文臣名家,请说出十个评分最低的文臣名家!】
  【ps:请列举他们的代表事跡,及后世评价!】
  “嗯?”
  秦镇微微扬起眉,好傢伙……
  是个评分最高的文臣名家?以及是个评分最低的文臣名家?
  666……
  他直呼六!
  这特么的算一题?
  这至少是两题的工作量啊。
  秦镇深吸口气……
  好在,在前一个月,他不仅想著跨时空贸易,还想著这一期的题目……
  在他看来,这大概率就是宋朝了!
  当然,以防万一,他对元朝也去了解了一番……
  而这一题的十个文臣……
  的確有点难度。
  但他也的確在一些软体上,看到过相应的评分与评价,其实就像是之前的宋朝皇帝一样!
  既如此……
  那就可以直接开始了!
  “先从十个评分最高的文臣名家开始吧……”
  “排名第一:文天祥,评分:10.0!”
  “文天祥,南宋末年丞相,文学家,民族英雄!”
  “宋理宗时期,二十一岁的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德祐元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財,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
  “在援救常州时,因內部失和而退守余杭,后来被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
  “奉命与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主帅被拘留,於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不久后在福州参与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又自赴南剑州聚兵抗元。”
  “1277年,景炎二年,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
  “1278年,祥兴元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
  “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
  “1283年1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
  “而文天祥的主要代表作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在被俘虏之后,被押解途中写下的诗,可谓千古名篇,传世经典!充满了苦难与无奈,让人唏嘘感嘆。”
  “其次……”
  《正气歌》·节选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当然,这不是全文,只是节选,全文有点长,就不一一细说了!”
  “文天祥一生做了一千多首诗,真正做到了忠君爱国。”
  “其中,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激励了无数后人!”
  “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已经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代表。”
  “后世评价:”
  “丞相忠魂可千古!”
  “文人真正的气节。”
  “先生忠肝烈骨,慷慨赴死,诗词流传百世,后人不得不敬之!”
  “先生,是宋朝配不上你!”
  此时,伴隨著秦镇的讲述……
  无数人都怔怔的听著……
  继而,倒吸口凉气……
  之前,无数人其实已经听到过文天祥的名,但始终不知道文天祥到底干了什么。
  也不清楚文天祥是个什么样的人!
  直到现在……
  ……
  东汉末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嘶,如此人物,千古流传也!”刘备倒吸口凉气,继而神色复杂。
  宋庭如此软弱,怎么还蹦出个如此刚毅烈骨的文人来?
  文人,不都是那些没有骨头的傢伙么?
  这文天祥……
  “可惜了,如此人才,竟不能为我刘备所用!实在是可惜!”刘备感慨。
  千古气结啊!
  光是这一首诗,这一句,就已经足够让人把这文天祥捧上神坛了。
  10分拉满,不得不说,这文天祥,值得!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10分?这文天祥,竟然有10分?这是直接拉满了?不错,不错!如此人才,可惜了,可惜了啊!”李世民很是感慨。
  十分啊!
  这就是满分了。
  光是听到那一句诗,李世民都已经能够想像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真不知道,朕的大唐,可否出现过此等惊才绝艷的任务?
  ……
  同一时间,大唐玄宗时空。
  “太白兄,此人,当真千古!”孟浩然一脸震惊。
  绝了!
  这诗,简直绝了!
  不是孟浩然做不出好诗来,而是,这诗,已经顶死了!
  妥妥的天板存在。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诗,好诗!”李白品味著这一句,眼中异彩连连。
  可好诗的背后,他又感觉有些悲凉与无奈。
  如此人物,最后竟落得那般下场?
  人家是爱国诗人。
  而他呢?
  又算什么?
  洒脱诗人吗?还是浪漫诗人?亦或者,只算个鬱郁不得志,只知道满腹牢骚的穷书生?
  呵……
  李白苦涩一笑,又低头饮了一口酒……
  “白髮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一旁的孟浩然眼睛一亮,赶忙吩咐旁边的人:“快,快记下来!”
  李白无语,却也不管他们,只是自顾自的饮酒,自顾自的看著苍穹……
  ……
  同一时间,南宋末年。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低喃著,有些愕然。
  他现在,自然还没有做出这首诗来。
  只是,听著自己未来的诗句,从別人口中说出,只觉得心头不是滋味。
  如果有的选,他其实不想死。
  他更想让大宋重新收復中原,重新定鼎天下!
  可惜,无力回天!
  好在,他们现在已经开始造船。
  只要时间来得及,先离开中原,在图谋回来……
  这或许会很对不起中原的百姓。
  但,他们已经別无选择。
  投降?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
  就算是死,也不可能投降!
  他只是也没想到,后世之人,竟对他如此推崇?
  10分啊!
  这可是十分!
  这沉甸甸的十分,直让他心中有压力。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继续开口了。
  “接下来……”
  “排名第二:辛弃疾,评分:9.9!”
  “辛弃疾,南宋的官员,將领,文学家。”
  “辛弃疾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號称『辛党』,青年时期,参加耿京起义,並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
  “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未被朝廷採纳。”
  “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眾议,创製“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
  “由於他主张北伐,与当朝的主和派不合,屡遭弹劾,最终心灰意冷退隱山林。”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试图启用辛弃疾,但已经看透南宋朝廷的糜烂,辛弃疾数次推辞。”
  “1207年,开禧三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
  “他临死前,口中还大喊著:『杀贼!杀贼!』”
  “辛弃疾一生以恢復旧山河为志向,可惜,命运多舛,壮志难酬。”
  “他文武双全!”
  “文能斗酒诗百篇。”
  “武能上马定乾坤。”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顏亮大举南侵,欲灭亡南宋,统一江南。”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毅然决然的集结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起义军。”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但就在辛弃疾与朝廷接洽成功,准备返回军中之时,义军內部却发生了重大变故,叛徒张安国、邵进等谋害耿京,带领一部分人投降了金朝。”
  “辛弃疾听闻,大怒,带领著五十人驰赴金营。”
  “当时,张国安正在与金將饮酒,辛弃疾出其不意,突袭金营,抓捕张安国!”
  “而面对五万金军的包围,辛弃疾也毫无惧色,手持长刀,身披铁甲,杀出敌营,摆脱追敌,急驰而归,又將张安国带到临安,后,张安国被斩首!”
  “当时,朝野震动,就连赵构,也一连三嘆,感觉很是不可思议!”
  “以上,就是武功方面,说实话,任谁看了,都觉得不可思议。”
  “而在文方面……”
  “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復中原的信念,將满腔的情怀,和对国家的兴亡,全部寄託於诗词之中!”
  “其中,他的代表作有……”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眾里寻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次……”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节选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其次……”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髮生!】
  “再后……”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节选。
  【事无两样人心別。】
  【问渠儂: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后世评价:”
  “完美的詮释了什么叫做: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为什么喜欢辛弃疾?因为他六十八岁的时候,依旧在坚持做十八岁想做的事情,所以,永远觉得他是少年,是我们最爱的少年模样!不管是十八岁,还是二十八岁,亦或者六十八岁,他都是民族的脊樑!”
  “他是名將,是诗人,也是文学家,真正的文武双全,真正的全才!”
  “曾有弃疾似去病,奈何宋皇非武帝!”
  “五十人进五万人的军营,活捉叛贼首领,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如此天降猛人,可惜,可惜……”
  “大宋配不上文天祥,更配不上辛弃疾!”
  “辛稼轩千古!”
  “文臣名人不足以描绘他万一,他应该是当世名將,当世猛將!可惜,朝廷腐败,竟然一位当世猛將,以诗人的身份享誉后世,不得不说,简直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