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明时期,全世界都在干什么?小日子的四大金银矿!
作者:何以生      更新:2025-08-09 07:54      字数:5311
  这一刻,听著秦镇的讲述……
  歷朝歷代,诸天万界,无数人都乐了!
  ……
  大秦,始皇时空……
  “呵……”
  秦始皇都不由得乐了。
  “如此一张鞋拔子脸,竟又是朱棣搞出来的!呵……”
  他都笑了,简直是个大孝子啊!
  可紧接著,他又沉吟下来……
  “嗯……也不知道朕在后世的形象,又是什么样的?”秦始皇嘀咕一声……
  可別碰上哪个大孝子,將自己的画像也改的乱七八糟。
  是……
  脑门凸起是龙骨,頷下凸出是厚德载物。
  人家就会觉得,皇帝不是一般人,非是吾等这些凡夫俗子可以当的。
  但是,这放在自己身上,可就难受了。
  谁愿意看到自己被丑化?
  反正,秦始皇不认为那鞋拔子脸,猪腰子脸是什么异象,那分明就是丑化!
  ……
  同一时间,大唐贞观时空。
  “好一个大孝子,孝死朕了!”李世民乐了。
  可乐著乐著,又感觉有些不对劲……
  “观音婢啊,你说,朕的儿子,有朝一日,会不会骑兵造反,奉天靖难?然后,也给朕来个什么异象?”李世民忽然开口。
  要说李承乾……
  嗯,各方面的確都还好。
  但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四儿子李泰,在各方面,也是极好的!
  虽说四儿子李泰,不如朱棣那么能打能战,但是,他文采斐然,天资聪颖。
  他也很喜欢这个四儿子。
  还有三儿子李恪,他也很喜欢这个儿子,关键是,李恪能文能武,与他年少时颇为相识……
  好傢伙……
  李世民心里陡然一惊……
  如果……
  他是说如果啊!
  如果李承乾不幸早逝,那李恪与李泰,会不会爭皇位?
  不管是李恪得到皇位,还是李泰得到皇位,那自己这形象,以后是不是也得被这些逆子给丑化?
  这要是被后人看到了……
  李世民惊疑不定……
  ……
  而此时,大明洪武时空。
  “老四……”
  朱元璋瞪著眼,咬牙切齿:“好好好,本想著放你一马,你个小兔崽子,把你爹画这么丑?来人,给我把老四拖过来!”
  他人都麻了。
  本来以为这题最简单,直接秒了。
  却不想,那些鞋拔子脸,猪腰子脸,麻子脸,还都是他?
  之前,他还以为那些画像是山海经里找出来的插画呢!
  结果,是他朱元璋?
  朱元璋暴怒!
  这特么哪是美化?
  这他娘的是丑化啊!
  反正他不认同这是对他的美化。
  所以……
  此时,还没走出坤寧宫的朱棣,又被拖了回来……
  “呵呵,老四啊……”
  朱元璋狞笑看著如同死狗一般趴在地上的朱棣:“老子在你心里就是这副德行?!”
  “爹,別打,这是美化您呢!美化!”朱棣赶忙开口。
  “美化?呵呵,你怎么不给你自己的画像整这死出?美化是吧?那老子也给你美化美化,让你头角崢嶸!”朱元璋说著,也不用鞭子了,拎起拳头就朝著朱棣脑门上邦邦两拳。
  朱棣哪敢还手啊,只能任由朱元璋爆锤……
  那叫一个鸡飞狗跳,那叫一个鸡飞蛋打……
  看的朱標与马皇后都有些不忍了……
  ……
  而此时,大明永乐时空……
  “嘶……这不能赖我吧?”朱棣嘀咕一声。
  感觉脑门上隱隱作痛。
  说实话,他感觉自己也是冤枉的。
  我就说咱爹脑门有点大,谁让后来那些画师乱画的?
  这猪腰子脸,谁他娘的上上去的?
  袁忠彻?
  袁忠彻是谁来著?
  哦,想起来了……
  当年他当燕王的时候,袁忠彻就跟他父亲前来拜见。
  当时,这袁忠彻与他爹就在相面。
  说姚广孝是一代妖僧。
  说他朱棣有九五之尊位格!
  后来他倒是也重用袁忠彻,每次出征都带著袁忠彻,每次打仗,还要袁忠彻算上一卦……
  只是,后来袁忠彻他爹年龄大了,告老还乡。
  但在永乐八年的时候,袁忠彻他爹死了,朱棣就让袁忠彻回去奔丧。
  到现在,袁忠彻还在老家呢……
  一般官员奔丧,都是三年左右。
  也就是说,得等到明年的时候,这袁忠彻才会回来……
  这个袁忠彻……
  说实话,朱棣也知道袁忠彻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点阴险,没有他爹那般忠厚友善。
  但是吧,这袁忠彻每次又都算的很准。
  每次打仗,他说哪边会贏,哪边就会贏,唉,就是这么神!
  人家问他怎么回事,他就神神秘秘的说,这是我沟通神灵,算出来的。
  人家疑神疑鬼,怀疑这老小子真的有什么算术之能。
  结果呢?
  朱棣很清楚,这老小子其实就是个偽装成神棍的军师。
  这老小子对军事很懂,每次假模假样的算,其实就是在推测敌军走向,不知道的他绝对不说,知道的,他就开始大吹特吹。
  但凡这老小子把心思放在正事上,也不至於被罢官。
  但话又说回来,当军师,哪有装神魂赚得多?
  最最关键的是……
  这狗东西,造谣他爹是猪腰子脸。
  造谣也就造谣了,反正寓意是好的。
  但,这千不该,万不该,被人家说出来了……
  而且,那画像,几乎已经传遍诸天万界了!
  这一刻,朱棣疑神疑鬼,生怕朱元璋忽然从洪武朝过来打他一顿……
  艹……
  都怪这袁忠彻。
  不行……
  以后绝对不能让这老小子说什么异象不异象的!
  他老爹有个凸起的额头,已经够了,不需要那猪腰子脸……
  主要他也是怕啊!
  生怕晚上做梦,老朱又来找他!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恭喜您,回答正確!】
  相比较前面的问题,这问题其实也算是简单的。
  但需要知识面足够广!
  问题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不需要大书特书……
  就在秦镇想的时候……
  就见,眼前的屏幕之上,再次出现新的题目……
  【诸天问答第七题,请听题……】
  【请问,在明朝时期,全世界的国家都在干什么!】
  “嗯?”
  秦镇一愣。
  好傢伙……
  这是直接从明朝歷,跳到了世界史上?
  这……
  秦镇麻了……
  他才刚说,先前的问题不过是个小问题,不需要大书特书。
  结果,一转眼,就给他来了波大的?
  不是……
  这特娘的也太坑了吧?
  关键是,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他也记不住啊!
  艹……
  要不,这一题,放弃算了?
  秦镇想了想,不由询问道:“是全都要说完吗?”
  【答题者可以回答大明版图周边的国家,以及全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就行了!】
  原来如此……
  秦镇鬆了口气!
  那就好!
  大明周边的国家……
  以及一些重要的国家……
  秦镇开始思索……
  ……
  而此时,大秦,始皇时空……
  “全世界的国家?”
  秦始皇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了!
  一时间,他也来了兴趣!
  他也很想知道,大秦的周边,都还有些什么?
  “也不知这世界到底有多大?”
  秦始皇低喃,同时,眼中,也闪烁著金光:“想不到,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国家,如果……”
  听著秦始皇的低喃,李斯嚇了一跳。
  “陛下,您这是打算……”李斯小心翼翼。
  “呵呵……”
  秦始皇笑了:“以前,寡人不过是井底之蛙罢了!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率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寡人也要设奴儿干都司!寡人也要设百越布政使!还要將那狼居胥山也纳入寡人的版图!北至北海,南至西洋,东至东海,西至崑崙!”
  秦始皇概念中,最北边,也就是北海了,最东边,也就是东海了,最南边,也就郑和下西洋给了他一些概念启发,不然他还得叫南海,而最西面,也就一些崑崙山的记载。
  反正,这些,就是他想像到的,最远的地方了!
  始皇的雄心很大……
  但……
  李斯苦笑一声:“陛下,非臣认为大秦实力不行!只是……这么远作战,耗费的粮草又怎么算?恐怕我大秦加起来的粮草,也无法征服匈奴!就更別说其他了……”
  路途远了,行军就久。
  行军久了,耗费的粮草就多!
  一路上,人吃马嚼的,等到了地方,粮草又还能剩下多少?
  还有……
  政令也是个问题。
  你下个令,十天半个月才抵达都算晚的了。
  更別说一年半载了。
  大秦征服全世界,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
  而此时,大汉武帝时空!
  “唔……全世界……”
  汉武帝眼眸微眯,下意识的开始敲打桌子……
  “张騫……”
  他现在都还记得,之前秦镇介绍朱棣功绩的时候,顺带提了一句『张騫出使西域通丝绸之路』,对张騫,他自然不陌生。
  之前吧,张騫是打通了河西走廊。
  目的也不是为了出使西域,而是为了更好的对匈奴人下手。
  还別说,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直接把匈奴赶回了北边。
  之后,他就任命张騫继续去出使西域。
  不过,这一次的目的,是为了招回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部落,同时,也为了宣扬国威,让西域诸国,都与大汉联合,灭掉匈奴。
  迄今为止,张騫还没回来!
  也不知道张騫啥时候回来……
  就是不知道,这世界之上,还有多少个国家?
  除了西域那些,是否还有更遥远的地方?那大洋之外,是否还有国家?
  汉武帝眼神闪烁……
  ……
  而此时,大唐贞观时空……
  “世界之上,国家……”李世民微微眯起眼……
  现在的大唐,远没有到最强盛的时候。
  不过……
  “哼,朕迟早有一天,要將尔等罪邦小国统统灭了!”李世民冷哼一声。
  当然,他主要针对的还是突厥与吐谷浑。
  高丽的话,他还没想法。
  至於其他西域诸国,那他就没有概念了……
  “陛下,应当是与番邦交好才对,我大唐是礼仪之邦,若是灭国,与那野蛮突厥何异?”长孙皇后不由下意识开口。
  “呵呵……”
  李世民一笑,不置可否!
  ……
  同一时间,大明洪武时空……
  “世界上各国……”
  朱元璋一脚將朱棣踹开,继而眯起眼,眼神闪烁片刻,又看向朱標,询问道:“標儿,你可知道?”
  “咱大明时期,世界上各国……”
  朱標想了想……
  对大明周边的藩国,朱標还是了解的……
  分別是,高丽、小日子、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国、三弗齐国、渤泥国等等……
  这些国家,基本上都算是与大明有所往来。
  同时,因为一些国家朝贡,一些国家不曾朝贡,一些国家诡诈,一些国家图谋不轨等等……
  “父皇,对周边番邦小国,大体上还是了解的,但对一些更远的地方,是否还有更大的国家,就不知道了!”朱標开口道。
  的確,很多国家,听都没听过,就更別说知晓了。
  “罢了……”
  朱元璋摇头,也跟著思索起来……
  世界到底有多大?
  大明时期,全世界的国家,又都在干什么?
  ……
  同一时间,大明永乐时空……
  “全世界……各个国家……”朱棣不由眯起眼……
  说实话,小国,他並没有兴趣。
  但大国,他就感兴趣了!
  可是……
  纵览周边各国,却並没有见到什么大国!
  在他看来,大明,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了!
  但是吧,既然诸天问答问出这个问题了,那就说明,还有更大的国家……
  所以……
  “老和尚,你可有曾听闻,周围还有什么大国?”朱棣看向姚广孝,不由询问道。
  “贫僧也不知道!”姚广孝摇头。
  “罢了……且听听天上那位怎么说!”朱棣凝神看向天穹。
  ……
  而此时,问答空间之中……
  秦镇也终於整理好了思绪,不由开口道……
  “既如此,那就先从周边的附属国家说起!”
  “首先,就是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矮寇!”
  “既然是说大明周边,那就从洪武元年,也就是1368年开始说起!”
  “1368年,大明建立,而此时,位於大明正东偏北方向的樱国,正处於幕府时代,由室町幕府执政,此时的菊王朝已经开始摇摇欲坠,大概百年之后,就会进入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时间一直持续到天启末年与崇禎年左右。”
  “总的来说,樱国的歷史没有什么好说的,屁大点地方,还分裂出各种政权,各种割据!”
  “所谓的战国时代,所谓的国与国之间的战爭,放在咱们神州大地上,不过是村与村的斗殴罢了!”
  “甚至,一些在华夏混不下去的和尚,去了樱国,都能搅风搅雨!”
  “特別是战国时代,和尚不仅拥有巨额的財富,还可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为什么古代有很多皇帝都要灭佛?原因很多,但主要一方面就是,和尚太有钱了,而且,不用交税,当了和尚还不用服劳役,总之,不管你在外面如何杀人放火,一句放下屠刀,就可以逃避一切!”
  “樱国那边也是一样,很多人活不下去了,或者犯了事,就去当和尚。”
  “这些和尚就像是土匪一样,一点点的壮大,到了最后,更是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都產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这些和尚的权利,都超过了当时地区的国王!”
  “当然,此时樱国的军事战力肯定是无法与大明相比的。”
  “但樱国,却有个神州无法比擬的优势!”
  “在这屁大点地方,有一座堪称世界级的银矿——石见银山!”
  “此银矿,位於岛根县大田市区,岛根县西面高丽海峡,以前古代也叫出云国!”
  “根据推算,这银矿的產量,曾高达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
  “根据记载,早在1309年的时候,该地区的石见国就有开採银矿的记录。”
  “只不过,那时候,他们开採银矿的效率很低,不仅开採效率低,连出白银的產量也很低。”
  “还是因为他们技术太落后了!”
  “到了1526年的时候,大概在嘉靖5年,总算提升了开採的效率,开始挖掘地下的银矿脉!”
  “之后,到了1533年的时候,这里的人又开始侵扰大明,同时,又从大明学习了精炼技术吹灰法,才大幅度提升了银的產量。”
  “当时,见到银產量大幅度提升,周围那些国有开始爭夺银山的主导权,爆发了很多次战爭。”
  “银矿开採活动,一直持续了三百多年。”
  “有人估算,当时流入大明的白银,至少都有两亿两!”
  “除此之外,还有金矿!”
  “金矿被称为——佐渡金山。”
  “此金光,位於新潟县佐渡市,新潟县位於樱国中上区域沿海附近。”
  “这地方,有个金银矿山群,只不过,等到当地人发现这里有金银矿的时候,已经到了战国后期左右的样子!”
  “这金银矿也很富,开採了四百多年才枯竭!”
  “根据记载,此地一年最多的时候,要开採八千两黄金,八十万两白银!”
  “后来,有了西方的技术加持,开始机械化开採,当年的黄金產量最高甚至达到了三万两!”
  “最后根据计算,这里的金矿枯竭时,一共產出了一百五十六万两黄金,与四千六百六十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还有个菱刈金矿,该金矿位於樱国鹿儿岛县,到了后世,樱国一半以上的黄金都来自这里!”
  “黄金的储藏量至少有六百三十万两,放在全世界,都是屈指可数的!”
  “甚至超过了佐渡金山!”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金矿,乃是北海道的鸿之舞,大明时期还没发现,由后世开採,五十多年时间,积累產出了一百四十六万两黄金,与二千四百万两白银!”
  “以上,便是樱国的四大金银矿,地方不小,钱贼多!”
  “当然,可不仅仅是金银矿,在这些矿脉之中,铜与铁的比例也不少,而且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