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高风亮节魏世子!
作者:一条沙鱼      更新:2025-07-31 13:43      字数:2012
  无数道目光集中到魏冉身上。
  几位官家小姐娇声细语议论著。
  “你们说,魏世子会不会作诗?”
  “那当然,魏世子长得如此俊美,瞧著又文文弱弱,一看就是满腹经纶的才子。”
  “那可不一定,魏世子出身凉州,北凉民风彪悍,尚武轻文,长相俊美可不一定会作诗。”
  “对对对,长相俊美还会作诗,那还让不让京城那些自负才华的世家子们活了?”
  “就算魏世子不会作诗,我也愿意嫁给他,嘻嘻……。”
  “王小姐,你才喝了一杯就醉了?”
  “……”
  太后笑吟吟望著魏冉。
  陈雯儿也回过头来,嘻嘻笑道:“魏世子,到你作诗了。”
  魏冉屁股都没抬,淡然一笑道:“公主殿下,我不会作诗,甘愿自罚一壶。”
  他说著就要对著酒壶一口乾。
  太后、皇后略显愕然。
  三公主陈雯儿眼眸流露出几分失落,隨后自嘲一笑,原本还有些期待的心,这下彻底死了。
  这魏世子,果然是个不会作诗,白长了一副好看皮囊。
  但是。
  独孤能文的一句话,直接让魏冉將喝到嘴里的酒全部喷了出来。
  只见独孤能文站起来,一脸正气瓮声瓮气道:“启稟太后、皇后、三公主、方才那首诗不是我作的,是,是魏世子所作。”
  噗!
  魏冉一口酒喷了出来,丹凤双眸盯著独孤能文。
  这混蛋,刚帮了你,转头就把老子出卖了?
  憨货就是憨货,朽木不可雕。
  魏冉无语至极。
  独孤能文却一脸感激道:“魏世子,我知道你写这首诗是为了帮我解围,这份恩情,我独孤能文记下了。”
  “可是你把自己提前想好的诗给了我,自己却要被罚酒,这不公平。”
  “祖父在我幼年时便敦敦教导;男子汉大丈夫,当顶天立地,虽无文气,但也要一身正气。”
  “所以,这首诗的荣耀是你的,我不能抢,否则我就是不仁不义之徒。”
  魏冉嘴角微抽;天底下怎么还有如此耿直的人?
  这是罚酒不罚酒的问题?
  虽然出风头对现在的魏冉来说是好事,但木秀於林风必摧之。
  风头太盛反而不好。
  毕竟閔王世子的身份在这里摆著,朝中无数双眼睛盯著。
  先不说魏无忌的那些仇家,皇帝也不可能容忍閔王有个妖孽般的儿子。
  將来这个妖孽世子承袭王位,那就真成了裂土封疆了。
  陈雯儿此刻杏目圆睁。
  原来……独孤能文那首诗,是他所作?
  可他为何把诗给了独孤能文,自己却要罚酒一壶?
  这让陈雯儿对此產生了浓烈好奇心。
  独孤能文从袖口里拿出丝帕,撑开给眾人过目上面的內容。
  太后身边的一位侍女走上前去,將丝帕取走交给了她。
  太后看著上面的红色字跡频频点头,又隨手交给了侍女。
  不过不等侍女將丝帕送回来,就被陈雯儿给截胡。
  陈雯儿借著观摩的名义,將丝帕瞧瞧的揣进袖口。
  就连看向魏冉的眼神都是亮晶晶的。
  不光是她,其余不少官家小姐们的眼神也都流露出爱慕、崇拜之色。
  “醉臥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好诗,真是好诗,魏世子真是好文采。”
  “魏世子不光文採好,还颇有善心,见独孤能文下不来台,暗中出手解围,真是心善。”
  “不光心善,还有胸襟,为了帮独孤能文,自己甘愿罚酒,天吶……。”
  听著周围官家小姐的议论,魏冉一阵汗顏。
  他高风亮节、捨己为人的形象,一下就被塑造了出来。
  太后板著脸道:“独孤能文、魏世子,你们竟然联合起来欺骗本宫?”
  “哼,不光骗了母后,连本宫都骗。”
  皇后也板著脸,看上去很生气。
  太后轻拍桌案:“独孤能文,念你心性秉直,为人刚正,本宫不予你处罚。”
  “但下不为例,坐下吧。”
  独孤能文擦了擦汗坐了下去。
  太后再言:“魏世子,你誆骗本宫罪不可恕,念你是初犯,本宫不为难你。”
  “酒令继续,你以此赋诗一首,此事就此作罢。”
  “对,必须赋诗一首。”
  皇后抿唇一笑,眼神狡黠与太后对视一眼。
  两人一唱一和。
  魏冉岂会看不出?
  “那可不行。”
  陈雯儿娇哼道:“皇祖母,他欺骗的可不是一两人,他欺骗了我们在场的所有人,作一首诗怎能行?”
  “至少也得两……不,三首诗才行。”
  魏冉拍著桌子道:“三公主,你当这诗是口水吗?这是说有就有的?”
  陈雯儿狡黠一笑:“那就两首。”
  魏冉睨了对方一眼道:“就一首,爱要不要。”
  陈雯儿呆住了。
  这还是第一次有外人敢对她用如此恶劣的语气讲话,顿时感觉有些下不来台,小脸涨红。
  太后见此一幕,赶紧打圆场:“一首就一首,大家都等著你呢,快开始吧。”
  魏冉这才不情不愿的喝了杯酒。
  沉吟片刻后,他才朗声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本是两首诗,如今被魏冉这位剽客缝合成了一首诗,拼凑在一起竟能完美融合。
  言罢,他开始自斟自饮,看似真有几分落寞。
  刚才,他真的想起了远在地球的父母亲人,这也是他此时情感的真实写照。
  此诗一出,宴厅再次陷入寂静。
  就连太后望著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同情。
  皇后嘆息一声,联想到魏世子孤身一人远赴京城,离家千里,举目无亲,每每深夜思念父母亲人,顿时就莫名心酸。
  这本不该是一个十七岁少年该承受的命运。
  陈雯儿更感性,目中含泪,有些后悔了刚才的咄咄相逼。
  一些心善的官家千金,也有许多感同身受,有几个更是潸然泪下。
  所有人都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陈雯儿喃喃自语。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究竟是怎样的落魄境遇,才能作出如此落寞萧索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