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绥靖政策
作者:
梦入山河 更新:2025-07-24 12:01 字数:1995
寧虎不肯离开,至少在秦风最需要兄弟陪伴的时候,寧虎不愿意扔下秦风一人,独自面对梁帝权衡之术下的苟且。
秦天虎一边担心永安侯那边著急,一边又颇为欣慰。
秦风能有这般出生入死的兄弟,也算是他的福分。
就在这时,大门外传来一阵密集的脚步声。
紧接著,一同返回京都的秦小福,便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公子,外面来了不少官员!”
“有礼部官员,也有光禄寺的,足有十几人。”
现场所有人,甚至包括秦天虎,都不由將视线投向秦风。
秦风却眼神无波,似乎根本就没把这大阵仗放在心上。
“礼部和光禄寺,皆与丧葬有关,此番前来,自然是针对李郎下葬一事,不必太过在意。”
秦风深吸了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愤慨与怨恨,转身看向秦天虎:
“父亲大人,礼部和光禄寺不少官员,皆是您的旧友,不如请您先迴避一下,此事交给儿子便是。”
秦天虎没有任何迟疑,当即转身回到后院。
与此同时,礼部和光禄寺官员,在秦小福的恭迎下,迈步走了进来。
起初,眾官员仗著『人多势眾』,脸上颇有几分傲气。
但是当看到跪坐在棺木前,眼神冷厉的秦风。
以及周遭凶神恶煞的卫士。
眾官员的气焰,瞬间熄灭,纷纷换上一张笑脸。
在场官阶最高者,乃是光禄寺卿陈友。
陈友使了个眼色,眾官员,纷纷装模作样地为李郎行礼祭拜。
礼成,眾官员纷纷退到两侧。
只剩下陈友一人,站在秦风面前,强行挤出一丝真诚。
“秦千户,你率领北境將士,击退北狄蛮夷,立下奇功,圣人龙顏大悦,已经下令封您为万户侯。
“自我大梁建国以来,还尚未封过万户侯,您可是独一份恩宠。
“这万户侯,虽然仍旧是侯爵,但也算得上天下第一侯。
“待三日后庆功宴上,圣人便会昭告天下。”
当初梁帝为了羞辱和敲打秦风,封了一个史无前例的“一户侯”。
如今,居然又要破格封秦风万户侯。
秦风非但没有半点喜悦,反倒尽觉讽刺。
只要梁帝高兴,莫说万户侯,十万户侯,百万户侯,又能如何?
一个爵位,就想抹平北境將士们流的血,未免也太可笑了。
“陈大人,圣人还跟你交代了什么,一併说了吧,不必拐弯抹角。”
陈友不动声色地注视著秦风。
此人素有大才,无论是商贾之道,还是奇谋兵略,都是信手拈来。
否则秦风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为北境拥兵自重的豪强。
凡是手里有兵权者,皆要小心应付。
更何况还是“耗死”北狄的秦风?
“秦公子与李郎的情义,即便是圣人也极为动容。”
“只是……这其中有些往事,不便讲明,今日你我之间的交谈,只限於这大堂之內。”
“出了这个门,便要忘得一乾二净。”
“不知秦公子可曾听过一句老生常谈的话?”
“江山,向来只有爭夺,绝无禪让的道理。”
“龙乃翱翔天空之物,无论圣人还是明王,便於我等凡尘螻蚁不同。”
“同样筑巢於高空,永不落地的雄鹰,鹰生双子,必有一亡,只有最强壮的后代,才能继承广阔的天空。”
“明王天生將才,当年戎边时,曾与北狄数次鏖战,立下战功,无人能及。”
“但明王却不是一个好君主,至少对於大梁而言,他不是。”
“当今圣人,权衡之术登峰造极,也正是在圣人的治理下,大梁才有今日鼎盛。”
“若恢復李郎身份,圣人的位子必將动摇,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说到这,陈友双手平伸,再次对李郎的棺木行了一礼。
举手投足,儘是敬意。
此举深意,也再明显不过了。
恢復李郎的身份,这在名义上是不可能的。
但在实际上,却可以给予李郎『世子』的待遇。
礼部官员,光禄寺大臣,皆已经来到灵位前祭拜。
已经与“世子”无异。
礼毕。
陈友自袖子中取出一封密信,递到秦风面前。
“秦公子,这封信,乃是圣人亲手签发,只要你肯高抬贵手,放弃恢復李郎身份。这京都六部五寺,除了一二把手,官身隨你挑选。
“听闻秦公子最怕麻烦,我这礼部倒是有不少閒差。
“以秦公子的年龄,若是能做到员外郎,必然会促成一段佳话。
“至於北境诸事,只要秦公子忠於圣人,圣人自然不会多做干预。”
陈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已经足够展现诚意了。
只可惜,秦风的眼神,自始至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隨手接过密信,秦风没有半点迟疑,顺手扔进了火盆里。
此举令陈友愣了半天。
“秦……秦公子,你可知烧了这封信,意味著什么?”
现场所有官员,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就在寧虎,也不由眉头微皱,要知道这封信,可是圣人签发。
烧了信,无异於欺君罔上,这是死罪!
就在这时,一声冷笑响起。
“陈大人,你是真傻,还是故意装糊涂?在圣人身边谋事这么久,你难道还不了解圣人?”
“你回去且告诉圣人,这一手绥靖,用错地方了。
“至於圣人与明王之爭,我向来三缄其口,就是担心惹火烧身。
“只是,这火终究还是烧起来了。”
事已至此,秦风已经没有退路。
若是连李郎的公道都討不回来,那秦风也无顏面对北溪父老。
“圣人一心只知权衡,却不明白,得人心方得天下。
“这大梁今日兴盛,真是由圣人治理的,而非先皇先贤们的遗產?
“若圣人真有此雄才大略,北狄怎会虎视眈眈?
“北境三位將军,怎会一去不返?
“三公之一的高太尉,晚节不保。太傅至今不归,太保只在乎爭权夺势。
“南境豪族虎视眈眈,各地的天灾人祸,这诸般劣跡,还真要多亏了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