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盛宴(求月票)
作者:悠然南菊      更新:2025-11-17 09:01      字数:2056
  第229章 盛宴(求月票)
  “罗参军,你带人,大张旗鼓地去查那个泼皮刁五!将他当年在汴京所有的社会关系,常去的赌坊勾栏,所有可能藏身的地方,都给我翻一遍!
  “动静不妨闹大些。”
  罗参军有些不解:“大人,那刁五消失五年,恐怕……”
  “正因为他消失五年,才要查。”
  裴之砚打断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们在拼命找这个关键人物。”
  这是故意打草惊蛇。
  差一个几乎不可能找到的人,看似积极。
  实则是在向幕后之人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他还在棋盘上,还在按照预定的方向在行动。
  接着,他看向吴光明:“吴书吏,你悄悄去办另一件事……”
  听完后,吴光明点头,“下官这就去办。”
  两条指令,一明一暗,一虚一实。
  裴之砚要在暗中之人紧密注视下,巧妙地调整自己的调查方向。
  罗参军领命而去,果然带着衙役在汴京城西市井间掀起了不小的动静,四处打听刁五的下落,引得各方侧目。
  数日后,吴光明率先带来了结果。
  “大人,您嘱咐我的事情查到了。文及甫文大人在元佑四年,也就是金水河工程后的第二年,便被调离了都水监,平调至工部担任了一个闲职,至今未得升迁。
  “反观赵元仁,则因河工有功步步高升。”
  吴光明低声道,“下官还查到,文大人离任都水监后,曾与友人在酒宴上发生过口角,似乎对当年石料之事仍耿耿于怀,曾言‘若非有人一意孤行,何至于此’,当时在场劝和的人中,就有时任御史的赵挺之赵大人。”
  赵挺之,又是他!
  当初为赵元仁请功的是他,出现在文及甫抱怨场合的也是他。
  裴之砚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文及甫被边缘化,赵元仁高升,赵挺之在其中又是扮演着什么角色。
  能指使赵挺之,或者说能让赵挺之心甘情愿为之摇旗呐喊的,所谓的上面人的身份,几乎是呼之欲出。
  必然是在文家地位更高,或者与文家利益捆绑极深的人物。
  不过一日,在罗参军大张旗鼓下,有人坐不住,主动“送”来了关于刁五的消息。
  一个在城西码头混迹的混混,通过层层关系,向开封府举报,说数年前曾见刁五与一个操着郑州口音,管事模样的人接触过,之后没多久刁五就离开了汴京。
  消息来得如此及时,仿佛生怕裴之砚查不到刁五与郑州还有管事之间的关联。
  裴之砚听着罗参军的禀报,心中冷笑更甚。
  这是在给他喂‘线索’,生怕他查不到赵元仁头上去。
  “既如此,将此线索与之前叶管事可能在郑州的消息并案。加派人手,沿着这条线,继续深挖!”
  既然对方希望他盯着郑州,那他就做出金鼎郑州的姿态。
  顺水推舟,将计就计。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契机。
  就在裴之砚碍于汴京的迷雾中谨慎前行时,一道来自西北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如同惊雷般传遍了朝野——
  宋军于平夏城大破西夏,取得了元祐年间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场胜利!
  捷报入京,举城欢腾。
  不知是不是因这个振奋人心的,还是其他缘故,大内也传出消息来,卧病许久的高太后,身子有好转之象,凤体康健了许多。
  不仅每日能起身处理些许政务,连胃口也好了不少。
  这个消息,对于期盼太后康复的旧档官员而言,无疑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很快,为了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大捷,并祈愿太后凤体安康,宫中颁下旨意:将于中秋之夜,于琼林苑设盛大宫宴,与文武百官,内外命妇共庆佳节。
  这道旨意本身,就是太后病情好转最有力的证明。
  若凤体仍沉疴难起,绝无此可能举行这般规模的庆典。
  得到消息时,裴之砚正与陆逢时对坐弈棋。
  “宫宴,”
  裴之砚拈着黑子的手停在半空,若有所思,“在这个当口。”
  陆逢时落下一子,声音平静:“太后病体转安,潮剧恐生变数。这场宫宴,还不知会闹出什么风波来。”
  “不错。”
  裴之砚正要将棋子落入棋盘,来安快速来禀报:“家主,夫人,宫中有旨意。”
  两人立时看向对方。
  这场声势浩大的宫宴,裴之砚只是从六品的府判,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但此刻旨意传来。
  两人隐约猜出这道旨意的内容。
  果然,官家让随侍传来口谕,允裴之砚在中秋当日,携家眷入宫赴宴。
  “臣(妾),领旨谢恩。”
  两人齐声道。
  内侍宣读完口谕,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裴判官,官家念你任职以来勤勉任事,特赐此恩典,届时与夫人一同入宫,共襄盛举吧。”
  说罢,便行礼告辞,并未多留片刻寒暄。
  送走内侍,院中一时寂静。
  秋风拂过庭院,带来几分凉意,也吹动了两人心中层层思绪。
  中秋之日,转瞬即至。
  这日天还未亮,裴府便已灯火通明。
  陆逢时身着按制准备的青罗蹙金翟鸟纹礼衣,衬得她气质沉静,姿容清丽。
  春祺为她梳理发髻,簪上符合身份的珠翠。
  裴之砚则是一身崭新绯袍,衬得他身姿挺拔,容貌清俊。
  他看着盛装后的陆逢时,眼中闪过一抹惊艳,随即化为关切:“宫中规矩大,跟紧我,随机应变。”
  陆逢时微微一笑:“放心。”
  前世祖国建国百年庆典的大阵仗她都去了,即便如今是规矩森严的宫宴,她也不惧。
  准备妥当,两人便乘着马车出发了。
  按照正常规制来说,中秋属于节令盛事,一般都是在晚上举行。
  但此次不仅仅是单纯的中秋宫宴。
  一来是庆贺这次大捷,二来是恭贺太后凤体,三来是中秋庆典。
  所以时辰上,较往日所有提前。
  午时左右,便有不少大臣排队入宫。
  他们自然也需要早早出发。
  越靠近宫城,速度越慢,到最后几乎是停滞了。
  陆逢时微微掀起车帘一角,看见宫门前已经停了不少车马,都在等候入宫。
  古代版的“堵车”,她倒是头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