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又遇和尚
作者:小二拿笔      更新:2025-07-15 01:23      字数:2178
  “慢著!”
  秦淮听到这句话,身形一滯,缓缓转过身来。
  卢焰指了指桌子上的爆竹:
  “秦县令刚刚著急见我,见到我又这么著急走,甚至东西都忘了拿。怎么,是我生的太过丑陋,嚇到县令了吗?”
  “娘子说的哪里话,娘子之美貌,恰如瑶台群玉,云想衣裳。”
  秦淮一把抓起桌子上的爆竹,告了声罪,拉著高历本,匆匆离开。
  这次没有再被拦下。
  顺利走出小院,来到了大路上。
  “附近哪里有吃的,带我去吃点。”
  高力本有些不明所以,秦县令今天的表现也是有点奇怪。
  “往县城方向走吧,那边有家食坊,他们家的汤饼非常不错。”
  看到秦淮点头,高力本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秦县令,您不是一直要找製作爆竹的人吗?怎么今日找到了,反而这么著急就离开了呢?”
  “男女授受不亲,我先前並不知道这个製作者是个小娘子,你都看到了,她把所有上门的男人都当成求亲的打发掉了,我堂堂男儿,岂容她这般羞辱。”
  秦淮也不管高力本信不信,胡乱解释了一通。
  真正的原因自然不是这样。
  本来秦淮想找这超前时代一步的爆竹製作者,是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製作者极强的动手能力,好再提升一把战力,用於即將组建的大关军。
  就像他跟杨潜、蒋干莫那样的组合一样。
  他负责提供理论和设计,对方负责实现。
  可是这次,他觉得不能这样合作。
  因为刚刚听这小娘子的自我介绍,姓卢名焰。
  焰火的焰。
  只解释了名,没有解释姓。
  为什么不介绍是哪个lu?
  卢、路、鹿、鲁、陆、擼。
  这么多同音字呢。
  这就基本上只有一个解释。
  她对自己的姓氏太过自信,从小就养成了不用单独介绍姓氏的习惯。
  所以哪个lu最容易让人养成这种习惯?
  再结合二人对他这个一县之长的態度、举手投足的习惯、內藏乾坤的农家小院。
  答案呼之欲出。
  大概率是从汉朝一直沿袭至今的大族。
  五姓七望之一的范阳卢氏。
  所在之地,河北三镇。
  一个这种出身的喜欢搞炸药的小娘子。
  秦淮选择帮她提升炸药强度,那简直就是给自己掘坟。
  不对,掘的是整个唐王朝的坟。
  高力本见秦淮又是神游天外,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秦县令,莫非是在想刚刚的小娘子?”
  “嗯?”
  “想也正常,小娘子生的著实漂亮,您的夸讚非常到位。”
  秦淮心里发苦,我確实是在想她。
  想的是如何远离她。
  “这次確实鲁莽了,还没调查清楚就噼里啪啦暴露了一大堆,等这小娘子回过味来,怕是还会有纠缠。”
  秦淮有些懊恼。
  见到美女就喜欢显摆的臭毛病,还是没改。
  不知不觉,二人已经来到了食坊。
  点了两碗汤饼,还有一份秋葵、鱼烩。
  高力本难得起了八卦之心,又问道:
  “秦县令,今日说到求亲一事,倒是让我想起来,您为何一直不曾婚配?”
  “以您之才华相貌,哪怕是望族,也並非不可结秦晋之好。”
  秦淮笑了一下,这高历本平时的木头样子大概也是装出来的,至少,没有摆脱人类喜爱『八卦』的本性。
  “我呢,只忠於大唐,恐结亲误国,愿效汉时汲黯,独身以全忠节。”
  秦淮说的一本正经,义正言辞。
  要不是他先绷不住笑了,高历本差点都要相信他的『忠节』了。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秦淮的前身,在长安看到了朋党之爭残酷的一面。
  刻意选择不婚,就是为了防止被误认为联姻世家大族或者站队,这样虽然少了另一半家族的支持,但是风险也少了一半,不会因为另一半的原因受到牵连。
  这一点,前身倒是想得挺开的。
  一心搞钱,不搞政治站队。
  一人搞钱,不搞男女关係。
  在党爭日甚一日的当下,这反而是一种比较好的自我保护的手段。
  只不过大多数人看得不会这么透彻,还是想著能靠联姻多积攒自身的势力为主。
  秦淮二人吃饭的地方在食坊的外面凉棚下,他正准备再叫一份鱼烩,突然看到从食坊里间,走出来一个和尚。
  竟然是来自倭国的本二和尚。
  “本二和尚?”
  本二猛地听到有人喊他,嚇了一大跳,看到秦淮,他觉得很眼熟,可是竟然叫不出秦淮的名字了。
  “我是丹徒县令秦淮,上次在棲霞寺见过的。”
  本二恍然大悟,有些尷尬的说了一句:
  “秦县令,没认出来您,还请恕罪。”
  “想来是那日见面时间甚短,我此刻又是身著便服,倒也正常。”
  秦淮帮著解释了一下,就看到从食坊陆陆续续走出五六个身材矮小的男人,站在本二和尚的身后。
  让秦淮略显奇怪的是,这几个普通百姓打扮的人,头上幞头都很大,不是特別搭配。
  本二和尚指了指东边,表示自己遇到了熟人,让他身后的几个人先走。
  “本二和尚怎么来了丹徒?刚刚那些是什么人?”
  “秦县令,小僧听闻丹徒西郊的景色宜人,传闻玄一主持曾在这里悟道,便来这里游歷。”
  秦淮手指了指刚刚走开不远的几个人,示意他继续说。
  “他们是我的船工,跟著小僧顺道一块来此地游览。”
  “来此地,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也好尽地主之谊。”
  “我既为悟道而来,自然不愿意打扰秦县令,还请勿怪。”
  秦淮摆了摆手笑道:
  “无妨,无妨。”
  “既如此,就不打扰本二和尚悟道了,您请便。如若需要帮助,尽可去县衙寻我。”
  本二诵了声佛號,转身离去。
  望著本二和尚渐行渐远的背影,秦淮脸上的笑意尽消,对著高力本严肃说道:
  “高县尉,我信不过这个和尚,劳烦你加个班,跟著他们,看看他们的船在哪里。”
  高力本闻言,疑惑道:
  “秦县令,有什么异常吗?”
  “哼,这个本二是个倭国人,他那几个同伴身材矮小,幞头过大,全程更是一句话没有说过。”
  秦淮將疑点指出,高力本瞬间瞭然。
  这分明是倭国人假扮唐人,用幞头遮去了原来的髮型。
  这几个矮子,要么是结髮髻於顶的平民,要么是两鬢束髮垂肩的美豆良武士。
  不管哪种,既然选择了隱匿身份。
  自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高力本紧了紧自己的乌皮履,悄然跟了上去。
  “不要惊动他们。”
  “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