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西行东渡,杀王刺驾
作者:弦知音      更新:2025-07-10 18:13      字数:2569
  纵观整个盛唐,佛门有两件名留青史,即便在蓝星的后世教材之上都出现的大事件。
  那便是“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看起来是有什么东西,不得不去天竺取回,也许是经文,也许是其他的什么。
  鉴真东渡,不论是如今还是后世的记载,姜明空看来,都像是不得不送什么东西到东瀛。
  玄奘一行六人,身后竟无一兵一卒护送,除了数十骆驼,与它们背上的木箱外,再无其他。
  西域都护府的上一任大都督乃是侯君集,即便如今大都督换了人。
  “李承乾”这个身份在西域都护府依旧有著举足轻重的分量。
  原本大都督郭敬,郭孝恪(註:歷史上的第二任安西都护府都督,就是此人。)
  打算亲率两队玄甲军护送玄奘,可惜姜明空的一句话,本该浩浩荡荡的队伍,却变的冷冷清清。
  佛门打算藉助西行而归的大势,也因姜明空一言,而变了味道。
  玄奘不知发生了什么,了空这位曾经与双龙为敌的静念禪院上一代禪主却清楚的很。
  静念禪院四大护法之首的“不嗔和尚”,上前一步,运足內力,玉门关下佛门狮子怒吼出声。
  “我等乃唐皇亲封静念禪院禪主与护法,还请守关將军开门!”
  李淳风看向守关將军李孝恭:“李將军,人家连你的名字都不愿意叫呢!”
  姜明空则出口询问李孝恭:“静念禪院这些人,在出关的时候。”
  “可曾有洛阳府的报备文书以及玉门关的通关文牒?”
  李孝恭摇摇头:“佛门行事霸道惯了,尤其慈航静斋自师妃暄闭关后,整个佛门以静念禪院为首。”
  “他们又哪里会在意这些面子上的功夫!”
  他一下子想到什么:“大公子,你该不会是想要……”
  姜明空冷然一笑:“我记得十四年前,玄奘也是没有通关文牒,偷跑出去的吧!”
  “依我大唐律,无通关文牒而私自出关者,该当如何论处?”
  不待李孝恭出言,袁天罡却率先开口:“依《唐律》,越度缘边关塞者,徒二年。”
  “然冒险强度者,徒十年。”
  姜明空有些意外的看了袁天罡一眼,心中却很是讚赏。
  “不愧是日后的不良帅,竟然年纪轻轻就对《唐律》了如指掌。”
  显然,此时的“大帅”已经有了入仕之心,只是还差一个契机。
  姜明空再次出言询问:“若是强闯边关重镇的同时,还袭击朝廷边军呢?”
  袁天罡闻听此言,不禁多看了姜明空两眼,心中腹誹不已。
  “这位大皇子显然是不想放过这群和尚,还打算利用他们做些文章了。”
  他回答的毫不含糊:“袭杀边关守將,意图混乱玉门关防御,乃十恶重罪之一。”
  “罪同谋大逆,按律当判死罪!”
  姜明空看看向李孝恭,李孝恭无奈又看向自己的副將:“听到了吗?还不去做!”
  副將对著城关之下的六人高喊:“此地乃玉门重镇,若想通行,还请出示通关文牒。”
  不嗔和尚闻言,嗔念大起,他们静念禪院行事,什么时候需要如此麻烦了。
  “李孝恭,你可看清楚了,我乃静念禪院四大护法之一,身后乃是我禪院禪主。”
  “禪主身旁更是我佛门圣僧,玄奘禪师!”
  “还不速速开门,放我等过去!”
  李孝恭的脸色很是难看,他没想到静念禪院的和尚竟然如此不给他面子。
  眼前的举动,跟直接指著鼻子骂他,有什么区別?
  副將再次开口,要求眾人出示通关文牒。
  这一次,不仅不嗔动了嗔怒,不痴、不贪、不惧同样动了嗔怒。
  “李孝恭,你欺人太甚!”
  不嗔怒吼一声,手持钢杖率先向著玉门关城楼飞去。
  不痴、不贪、不惧见状同样飞身而起。
  升至半途,不嗔后劲已失,双足下瞪,恰巧踩到了不痴的棍头。
  不痴下坠的时候,不贪、不惧同样踩在了不嗔棍头,两人借力向上,再次成为不嗔的垫脚石。
  四人配合默契,最终不嗔站在了玉门关的城楼之上,双目圆睁,好似怒目金刚。
  “李孝恭,不敬我佛,吃我一棍,以示惩戒!”
  钢棍高高扬起,似要碎山裂石,向著李孝恭肩头而去。
  李孝恭乃堂堂李唐皇室宗正卿,可算是陇西李氏大长老。
  又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更是天子亲封“河间郡王”。
  哪里忍受得了一个野和尚的如此羞辱,即便这个野和尚出身佛门之首的静念禪院也不行。
  身经百战的他,刚要有所动作。
  却感觉到一股真气立场钻入自己体內,束缚了他的动作。
  他瞪大双眼,有些不敢置信。
  他想扭头看向此事的始作俑者。
  可他的头却转不动,还不待他运功抵抗,河间郡王殿下就觉一股钻心剧痛,袭遍全身。
  咔嚓!
  骨头碎裂的声音响在眾人耳中。
  不嗔再次瞪大双眼,同样不敢置信的盯著李孝恭。
  两人那瞪大如铜铃的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敢置信。
  咚!
  不嗔手中钢棍断裂,有著金箍模样的棒头掉落在地,发出沉闷的声响。
  姜明空冷然开口。
  “静念禪院护法僧,勾结外族,袭杀玉门关大都督、大唐皇室宗正卿、河间郡王。”
  “谋反之心,昭然若揭!”
  “凡我大唐子民,人人得而诛之!”
  说话的同时,姜明空撤回刚刚护在李孝恭经脉中的黄天真气,反而向著城下的其余三僧覆压而落。
  李孝恭只觉一阵清爽,自己的肩膀似乎没那么疼了。
  更是感觉到有一股真气盘旋於断裂的肩骨两侧,锁住了不嗔刚刚的真气。
  到了此时,李孝恭哪里不清楚,姜明空这分明就是想要灭佛。
  而自己的分量也勉强够格成为灭佛的导火索。
  他眼神复杂的看著轻鬆重创其余三僧,正与了空对峙的姜明空。
  “承乾啊,承乾!”
  “你若早早表现出这份杀伐果断与谋算周全,这李唐江山又哪里轮得到別人说三道四!”
  二十年前,慈航静斋为了给佛门造势。
  当代圣女师妃暄,以传国玉璽之名,欲要代天选帝。
  最后选择了当今圣上,唐太宗·李世民。
  彼时传国玉璽由当时道门明面上的第一人,也是隋末乱世,中原明面上的第一人。
  散人·寧道奇,亲自交到静念禪院禪主·了空的手中。
  传国玉璽本是以和氏璧雕刻而成,和氏璧拥有一种异力,若是真气不够纯粹之人,一旦接触了和氏璧。
  必然短时间內功力尽失。
  为了保存和氏璧,静念禪院特意建造了一间全部由纯铜浇筑而成的殿阁。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魔门与佛门为了爭夺和氏璧,展开惊天大战。
  双龙寇仲与徐子陵,原本扬州街头的两个小混混却横空出世,最终夺走和氏璧。
  禪主·了空在那一战,为了对付双龙之一的徐子陵,破了修持二十年的闭口禪。
  如今,了空再修闭口禪二十年,可他的对手却从当初的徐子陵换做如今的姜明空。
  了空看著姜明空那与徐子陵极其类似的气质,心头有些恍惚。
  但他手下,却毫不迟疑。
  厚重如巍峨大岳的压力向著姜明空压迫而来。
  不知何时站在姜明空身后的道门双秀,只感觉自己好似站在湍急的瀑布之下,全身如千刀万剐。
  在如此恐怖的压力之下,两人的衣袍,却无半点异常。
  甚至关外狂风,依旧能捲起两人的衣袍下摆。
  心高气傲的道门双秀,在此等压力之下,別说战斗,甚至连继续站著,都很吃力。
  “这就是佛门的气量吗?”
  “二十年过去了依旧只能欺辱后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