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藩王告急乾坤挪移(上)
作者:星辰玖      更新:2025-10-23 02:38      字数:2654
  第292章 藩王告急乾坤挪移(上)
  十一月中,京畿便已是冰封天地。
  这会儿造船厂那边是不用急了,皆因冰封这几个月造船厂也就能把一批船体给造出来,根本不能下水去试,而一批船体撑死也就两个月便能造出来了,时间那是富余得很。
  朱觉那又开始考虑打造火炮的问题了。
  他想把南洋开发起来那就得先把荷兰殖民强盗给赶走才行,还有英法这两个后来会居上的,他也得将人家堵在南洋之外才行。
  这就等于是跟欧陆殖民强盗开战了,他自然要赶紧想办法增强武力。
  而海上的武力就是楼船炮舰。
  这会儿他们造船是没多大问题了,火炮的产量却是个大问题,打造楼船炮舰需要的火炮太多了,如果没有足够的火炮,那造出楼船来也是个空架子而已。
  现如今大明的加工水平可不是一般的高了,火炮的产量为什么上不来呢?
  这天上午巳时许,朱觉刚处理完奏折,又带着郑芝龙、王承恩和方正化等坐上马拉轨道车,来到了位于原来通州城的火炮厂里。
  此时,毕懋康、宋应星和孙元化等那都已经在最新改造的厂房里等候多时了。
  这厂房就是用来锻造火炮炮管的,就这一个流程,那就需要一个硕大的厂房。
  皆因这会儿他们打造的都是五百斤的火炮了,那炮管足有大腿粗,长度更是达到了半丈左右。
  这么粗这么长的炮管人力根本就不好搬动,是故,厂房里用的都是吊葫芦和轨道车来搬运,还有那加热的熔炉和锻打的设备那一个个也大得吓人,一个厂房那都塞不下几套来。
  朱觉细细看了一阵,这才问道:“孟侯,这一个厂房一天能锻造多少根炮管,火炮厂一天能生产多少门火炮?”
  这么大的炮管锻造起来慢啊。
  毕懋康细细解释道:“陛下,这炮管太大,光是加热就需要费很长时间,再加上来回搬运也麻烦得很,是故,我们锻造一根炮管最少需要三个时辰。
  这一个厂房里面是三套锻造设备,十二个时辰轮流不停地锻造总共也就能锻造出十二根炮管来。
  现在我们是五个厂房锻造,五个厂房加工和组装,一天总共也就能打造出六十门火炮来。”
  这一天打造六十门火炮貌似已经够快的了。
  至少跟建奴比起来是够快的了。
  建奴一个月还不一定能打造六十门火炮出来呢。
  问题,他们打造火炮的速度就不是跟建奴比的,而是跟欧陆殖民强盗比的。
  这会儿欧陆殖民强盗其他方面的加工水平可能还不行,但是打造楼船炮舰的水平却是跟大明有得一拼,甚至可以说他们的速度比大明还要快。
  皆因这年头的殖民强盗就是一门心思发展武力,其他的都不管!
  荷兰那么小小一个国家,总人口也就一百万左右,那一年都能打造五六百艘远洋巨舰啊。
  若是以欧陆的总面积和总人口论,那其实跟大明差不多,特别是人口,不说上亿,七八千万肯定是有的,若是欧陆各国都跟荷兰一样发疯,那产量最少也能翻到荷兰一国的五十倍。
  也就是说,这帮殖民强盗如果全力打造远洋巨舰,那一年足能打造两三万艘出来,相应的火炮产量那最少是上十万门。
  这个并非夸张,后面英法的迅速崛起就是明证,这帮殖民强盗为了到处抢钱抢资源,那就是一门心思发展武力,对于打造楼船炮舰那是热衷得很,热衷到疯狂。
  现如今大明一天也就能打造六十门火炮,一年也就能打造两万多门火炮,这样肯定不行。
  这速度跟欧陆殖民强盗是没法比的,他们可是十多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每个国家哪怕一年打造两千门就能超过他们现在的速度。
  而且,他们打造火炮的速度如此之慢,建造楼船炮舰的速度也会受到影响。
  这会儿的海河造船厂若是打造小型镇远战舰,那一批就能打造两千五百艘,哪怕打造中型镇远战舰,那一批也能打造一千两百多艘,一年不说多了,打造两批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镇远战舰那可是一艘就能装载五十多门火炮,一千艘那就是五万多门,两千艘那就是十万多门,五千艘那就是二十多万门!
  也就是说,若是他们全力建造镇远战舰,那现在这火炮打造速度根本就不够看。
  怎么办呢?
  朱觉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长庚,这些打造火炮的设备现在我们能批量制造吗?”
  这个自然不是问题。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没问题,陛下。”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孟侯,现在卡壳的主要就是厂房不够是吧?”
  毕懋康连连点头道:“是啊,陛下,为了保密,这火炮厂还只能建在通州城里。
  问题,这通州城早就塞满了厂房和匠户的宅院了,火炮厂根本就没地方扩建了。”
  这保密的确是重中之重,但他们也不能为了保密而影响火炮的打造速度。
  朱觉琢磨道:“这会儿其实火炮厂也不一定要建在通州城里才能保密,其他地方也行,只要我们多派点京营将士轮流看守就行了。
  这样吧,北外城和东北外城那边的锅炉厂和铸造厂我们逐步改造成火炮厂,所有厂房都用来打造火炮。
  至于锅炉的铸造和生产,我们逐步向蓟州镇那边转移,反正那边有得是地方,建多少厂房都没有问题。
  我们必须尽快提升火炮产量,明年一年就必须提升到六百门一天,有没有问题?”
  您要把北外城和东北外城那边的锅炉厂和铸造厂全改成火炮厂!
  毕懋康愣了一愣,又看了看宋应星,这才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他们正商议着呢,方正化突然疾步而入,拱手躬身道:“陛下,杨大人回来了。”
  杨嗣昌?
  这小子总算是回来了。
  朱觉闻言,那是毫不犹豫道:“让他进来吧,这里没必要对他保密。”
  方正化连忙疾步而去。
  很快,杨嗣昌便疾步而来,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微微点头道:“文弱,这些年辛苦了,怎么样,陕西那边情况如何,还有没有灾民挨冻受饿?”
  呃,这辛苦倒是谈不上,这些年您就没让我们干什么啊。
  杨嗣昌细细解释道:“陛下,陕西那边情况应该算还好,至少比之中原和山西要好不少。
  这会儿那边受灾严重到没饭吃没衣裳穿的那几乎都迁徙走了,剩下的基本能自己谋生计,是故,那边还算安稳,并没有什么灾民闹事。”
  很好。
  张献忠恐怕以为窜过去之后不但能抢到粮食和金银财宝还能大肆扩充人马吧。
  粮食和金银财宝这家伙的确能抢到不少。
  至于扩充人马,那就不要想了,若不是饿得没办法,谁会干造反这种杀头的买卖啊。
  现如今那边饿得活不下去的灾民那都被他们给迁徙的差不多了,这家伙就扩充不了多少人马,那实力就起不来,纵有再多的钱粮,那也没多大用处。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吴襄和祖大寿他们呢,有没有嚷嚷着要回辽东?”
  这个怎么说呢?
  杨嗣昌想了想,随即小心道:“这刚一开始他们倒是时常嚷嚷着想要回辽东去,不过,嚷嚷了几年没用,他们也很少嚷嚷了。
  微臣觉着,他们应该不是死心了,或许,他们还在琢磨其他法子东山再起吧,总之,这两个家伙想要独霸一方的脾性怕是很难改掉了。”
  这当惯了土皇帝自然不想受制于人。
  吴襄和祖大寿的确在想办法,吴三桂来参加武举会试就是他们想出来的办法之一。
  不过,没用,朕不可能给你们独霸一方的机会!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挥手道:“走吧,我们回玉熙宫详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