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打就要打出气势
作者:
丛拾 更新:2025-11-16 15:23 字数:4321
第265章 打就要打出气势
太行山脉腹地,129师师部驻地,南庄村。
雨后,四处都是湿漉漉的泥土气息,混合着一股硝烟残留的焦糊味。
师部所在的小院仅靠一盏油灯提供着昏黄的光线,空气里弥漫着沉重的味道。
师长的身影笔挺如崖上青松,为了应付多田的围剿行动,师长连日指挥作战,疲惫之色,跃然于脸。
他的手指正缓缓抚过一张摊在破旧八仙桌上的地图。
这张地图异常珍贵,边缘沾着已经凝固成深褐色的血渍,几处褶皱诉说着它穿越火线的惊险,
这正是那只侦查小队用生命换回来的情报。
李铁牛他们的任务进行的很顺利,可在撤退的时候还是被巡逻的日本人发现。
日本人军队里面号称有个精通山地作战的专家山本崎,他率领一只特种作战小队一路追杀红党侦察兵。
李铁牛的队伍二十多人,最后,只剩下三人回到驻地!
除了这份地形图,刘师长手里还有一份绝密资料。
资料来源就连他们这些人都不清楚,是由曾家岩五十号派人秘密送出的!
房间内一片寂静,政委坐指尖的烟卷燃着长长的灰烬,缭绕的烟雾模糊不了他眼中的忧思,他操着一口川普:“老总”
“多田骏这次是下了大本钱,‘囚笼’……不得不说,还真是名符其实啊。”
“铁路、公路如藤蔓锁扣,据点,碉堡如狼牙密布,更兼纵深配属的快速机动部队,他想把我们分割,蚕食,最终困死于这太行山中。”
参谋长俯身靠近油灯,面前的军事地图上代表日军行动的蓝色箭头,密集圆圈在他眼中如同噬人的毒蛇。
“正面阻击?装备差距悬殊,鬼子手里的步兵炮和掷弹筒是家常便饭,飞机在天上盯着,装甲车在平原上横冲直撞,我们硬碰硬,正中其下怀。”
“所以,我认为我们要转变思路,这里,‘新设据点,柳树沟附近,守备薄弱,定为二级补给点’,老总,别忘记了我们的作战方针,‘敌进我退’,避其锋芒,击其惰归,这里就是我们破局的关键!”
“敌进我退,敌进我退,”沉默半晌,刘师长仿佛下了决定:“达之所言极是,‘敌进我退’,绝非消极避战,裹足不前!”
“退,是为了进!是为了在敌人前进的路上给予致命一击。!”
“这里就是敌人的命门!它告诉我们,敌人在哪里自以为安全,哪里其实是他们脖子上的破绽!敌进?好,我们就让他进,但每一步,都让他踏进我们挖好的血坑!”
师长重新坐下,手指在柳树沟据点附近的一片山地划了一个圈。“这里,情报说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利于隐蔽和转移,日军大部队难以展开,且是他们预设的快速反应路线必经之处。”
“铁牛用命换来的情报,我们不能辜负。第一步,就要在这‘囚笼’的薄弱处,敲掉多田骏一颗牙,让他知道,他画的这个笼子,关不住太行山的虎狼!”
“打,一定要打!”政委掐灭了烟头,果断地说,“不但要打,而且还要打出气势,打出我们129师的威风!要让敌人知道,我们的部队可不是那些少爷兵,土匪兵!”
“达之,立刻拟定详细作战计划,要充分利用图上每一个细节,精确到敌人换哨的时间,巡逻队的组成!”
“是!”参谋长立刻挺直腰板,眼中燃烧着战斗的火。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参谋长起身开门,却见门口站着的是一名熟悉的汉子:“树林,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前线指挥所的后勤部主任杨树林。
前段时间,山城那边又不知道哪根筋抽着了,老头子命令太行山附近的部队向红党进行突袭行动。
红党在参谋长的带领下进行了五天四夜的自卫反击战。
这一场战打下来,朱怀冰,石友三,鹿钟麟三部损失惨重…
特别是朱怀冰部,据说损失了十个团!
杨树林走进会议室拍了拍身上的灰,接过邓政委递来的香烟,美美的吸了一口。
“我来当然是有好消息。”杨树林拿出左参谋长批复的文件道:“前线指挥所知道你们准备打硬仗。”
“这一次沪市那边的同志弄来了一批重要物资,参谋长特意留了一部分给你们。”
师长跟政委看着文件上的弹药武器以及各种补给物资嘴都合不上了。
特别是看到文件上面记载的十二门迫击炮以及数挺重机枪,十二门迫击炮啊。
咱们129师什么时候打过这么富裕的战。
李参谋长连忙喊来卫兵:“去把老张头叫起来,看看咱还有什么好吃的,今天一定要好好款待杨主任。”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阳光刺破薄雾,将柳树沟东侧一个无名高地照得清晰无比。
高地视野开阔,山脚下蜿蜒的土路,正是地图上标注的日军巡逻主干道,通往新设的柳树沟据点。
“咣!咣!”清脆的伐木声突兀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
129师特务营一排排长耿大壮,一个精瘦结实、脸庞棱角分明的汉子,抡着大斧头,正使劲砍着几棵碗口粗的杂树。
他身边的战士动作麻利,将砍倒的树干拖到显眼的位置,另外几名战士则将砍下的树枝、枯草堆积在一起。
“排长,动静够大了吧?这动静,五里外都能听见了!”新兵王小根一边费力地拖树枝,一边有些紧张地问。
他还是第一次执行这种“引蛇出洞”的任务。
耿大壮抹了把脸上的汗,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眼神却锐利地扫视着山下:“小根子,这动静不够!咱们就是要让‘客人’听见!”
“都精神点!地图上标得明白,这小高地在他们巡逻线眼皮子底下,我们砍的是他们特意划为‘清障区’的树!这帮鬼子,最看重这些表面秩序!点烟!”
两名战士立刻点燃了那堆枯枝杂草。浓烟滚滚,如同烽火,在清晨澄澈的空气中笔直上升,清晰异常,十里之外恐怕都能看见。
“撤,注意隐蔽!”耿大壮大手一挥。
二十多名战士如狸猫般迅捷,带上装备,迅速消失在预设好的伏击点。
根据地图详述,这个位置不仅能避开山下大部分火力直射,还能俯瞰巡逻路和即将成为屠宰场的山谷入口。
耿大壮自己则趴在一块巨大的滚石后面,架起了他那支刚分到手的狙击步枪。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汗水顺着王小根的鬓角滑落,握着老套筒步枪的手心黏糊糊的。
就在紧张快要凝固成实质时,伏在崖顶观察哨的战士猛地扯了一下身后预先系好的草绳,危险信号!
“来了!”耿大壮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传递到每个隐蔽战士的耳中。
通过狙击枪的瞄准镜,他看到地图上标注的那条巡逻路上,尘土飞扬。
三辆插着膏药旗架着歪把子机枪的边三轮摩托车,如同嚣张的爬虫,正加大油门冲在最前面。
后面跟着一个完整编制的小队,大约五十名日本步兵,排成战斗队形,黄褐色的军装在尘土中若隐若现,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速度极快地向高地扑来。
“排长,来了这么多?图上说巡逻队一般是三十人左右,今天有点多……会不会?”潜伏在耿大壮身边的班副陈石低声提醒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担忧。
“不怕!”耿大壮眼中寒光一闪,“地图标注了这是通往柳树沟的要道,附近据点有快速机动中队常备增援。
这阵势,正好说明他们反应快,完全按照地图上的‘规范流程’走!正好,让他们全尝尝咱们的硬菜!通知下去,三辆摩托!先打掉他们的眼睛!看我信号!”
他轻轻将瞄准镜稳稳盯住了第一辆摩托上负责了望的鬼子机枪手头盔。
日军的摩托车轰鸣声越来越大,发动机的咆哮在山谷间回荡。
五十多个鬼子在少尉吉田福城的指挥下,沿着地图上标注的“巡逻标准路线”,毫不犹豫地涌入了谷底。
这条山谷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两侧陡峭,利于隐藏,出口狭窄,一旦被堵,那就是瓮中捉鳖……
“打!”耿大壮的吼声如同霹雳,在山谷中炸响!
“砰!”几乎与吼声同时,耿大壮的步枪枪口喷出愤怒的火焰!
第一辆摩托车上负责瞭望的机枪手头盔被精准地贯穿一个血洞,哼都没哼一声就栽了下去。
失去了控制的摩托车咆哮着撞向旁边的岩石,在猛烈的撞击中油箱轰然起火,火星四溅!
紧接着,又是两声精准的点射,第三辆摩托的驾驶员和机枪手也应声倒下,失控的摩托翻滚着将几名躲闪不及的日本兵卷入轮下,惨嚎一片!
“哒哒哒!”“砰!砰!砰!”埋伏在两侧崖壁以及石缝里的战士们的火力如同开闸的洪水,泼向山谷中的日军。
老套筒、汉阳造、三八枪齐鸣,子弹如同雨点般扫向日军队列。
几个鬼子刚端起枪试图寻找射击目标,就被来自刁钻角度的冷枪撂倒。
日军瞬间被打懵,一片混乱,惊呼和咒骂声响成一片。
“八嘎!反击!机枪手!压制两翼!”少尉山田拔出军刀,嘶声力竭地大喊,试图稳住阵脚。
残余的鬼子兵纷纷卧倒,依托第二辆摩托车和有限的掩体仓促还击。
歪把子机枪对着崖壁方向盲目扫射,打得火星四溅,碎石乱飞。几个日军掷弹筒手开始慌乱地装弹。
但耿大壮要的就是这个混乱!
就在此时,“轰!轰!”两声沉闷而巨大的爆炸声撕裂山谷!
这不是手榴弹,而是预先埋设在地图标注的“最佳阻击点”处,针对日军轻型装甲车辆和人员设计的反坦克地雷和集束手榴弹!
它们被精确地起爆在第二辆摩托车和卧倒集中的日军小队中间!
剧烈的爆炸将第二辆摩托车连同躲在它后面的三四个鬼子炸上了天!
破碎的零件和断肢残骸四处飞溅,炙热的火焰裹挟着致命的破片横扫而下!
浓烟和烈火瞬间吞噬了山谷入口附近的一片区域。
惨叫声此起彼伏,山田少尉只来得及发出半声绝望的吼叫,便被一块巨大的爆炸碎片削掉了半个脑袋!
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杀伤,让日军的混乱和恐慌达到了顶点!幸存的士兵抱头鼠窜,找不到任何安全的方向。
“呜呜……”就在这时,山谷外传来了凄厉刺耳的哨音,紧接着是装甲车履带碾压地面的沉重轰鸣!
“排长!敌援兵!装甲车!”士兵通过草绳信号再次传递出敌方动向。
“好!来得正好,就是要钓它出来!”耿大壮眼中没有丝毫慌乱,嘴角噙起一丝冷酷的笑意,“全体注意,按原计划!交替掩护,撤!”
信号一出,崖壁上的火力骤然变得稀疏而精准,几个暴露身体的日军被精准点名放倒。
谷口的爆炸点也适时腾起几股烟雾弹的浓烟,阻隔日军追击的视线。
战士们如同训练有素的影子,迅速收枪,背上装备,动作迅捷而无声,沿着预先开辟好的隐秘小路,分成三路向后撤退。
陈石和两个战士猫着腰,飞快地爬向谷口预设的几处关键位置。
那里早已埋好了诡雷。
他们熟练地布置了拉发和压发装置,并用浮土和枯草仔细伪装。
为了进一步迷惑敌人,他们还在通往南面另一个小村庄的主要岔路口,刻意留下了明显的撤退痕迹!
散落的破布条以及几个空弹壳,甚至还有一只“不小心”掉落的边区造手榴弹的木柄。
这是情报显示日军最熟悉的“土八路”装备,那个方向地图标注着“地形开阔,易于机械化追击”,实际也确有一条适合车辆的大路,但其尽头是,另一个预设的绝地。
当浓烟稍稍散去,增援的日军部队已经抵达谷口。
为首的是一辆八九式轻型坦克,笨拙的炮塔转动着,机枪口警惕地扫视。后面跟着七八辆满载士兵的卡车和更多步兵。
带队的柴崎中队长跳下卡车,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山谷内一片狼藉,三辆摩托车扭曲燃烧着,二十多具日军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
大部分死状极惨,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焦臭味。而敌人,早已不见踪影!
“八嘎雅鹿!”柴崎中队长脸涨得发紫,脖子上的青筋暴起,一脚狠狠踹在烧焦的摩托车残骸上,
“一群废物!连几个土八路都挡不住!”
话音落下,他拔出指挥刀,狂暴地指向南面岔路口那些“故意”留下的痕迹,“他们向南逃了!有装甲车支援,怕什么!给我追!用车轮碾碎他们!为死去的帝国勇士复仇!”
“哈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