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北京欢迎你,去BJ,看奥运。(求订
作者:天下第一白      更新:2025-06-13 08:57      字数:3535
  第194章 北京欢迎你,去bj,看奥运。(求订阅)
  暑假两个月,陈扬也不完全就是在家里码字。
  08年的暑假,还有一件举国沸腾的事要发生。
  这个事,正是奥运会。
  此时虽然还只是7月,但奥运会早就已经开始热身。
  很多的一些老外,早早的就先行一步来到国内。
  陈扬呢。
  也在这时跟父母说:“妈,今年奥运会,我带你们去北市看奥运会开幕式。”
  父亲倒是有些心动。
  不过母亲却说:“去啥啊去,电视里都能看到,别浪费钱。”
  陈扬说道:“妈,赚钱不就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嘛。再说,您看你和老爸从来都没去过北市,还没见过首都呢。你们就不想看看长城,故宫,天安门,颐和园……”
  虽然陈扬去过北市。
  上次在鲁院的时候,陈学薇还带陈扬逛了一些景点。
  不过父母没去过啊。
  重活一世。
  不只要自己活得好一些,也要让父母去感受到大好中国。
  见母亲有些犹豫。
  陈扬却是说道:“妈,你看,我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都买到了。”
  “啊,你这孩子,说了不要浪费钱。”
  “那怎么办,票都买了,3000块一张呢,你和爸要是不去,6000块就没了。”
  “3000块一张,你臭小子也太浪费钱了吧。”
  陈美华目瞪口呆,拿过陈扬递过来的门票,说道:“哪有这么贵的门票?”
  父亲这时却说道:“当然贵了,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全球无数人都会来我们国家。我们国家又这么多人,开幕式就那么一点位置。别说是两张6000块,我听别人说,最高都5000一张。而且,还有很多人买不到。”
  陈扬更是补枪说道:“幸好我买得早,听说外面黄牛都炒成2万块一张门票了。”
  陈美华张着嘴,仍是不敢置信。
  过了一会,陈美华说道:“2万块一张,要不……我们把门票卖了,这不是赚了好几万?”
  “噗嗤……”
  陈扬差点跌倒。
  老妈这脑回路,当真是厉害。
  父亲也是目瞪口呆。
  不过陈扬脑子转得快,说道:“晚了。前一段时间要是卖还可以,现在奥运会开幕式登记了身份证号,也就是说,这三张开幕式门票就只能我们用,别人不能进。现在就算拿去卖,别说2万一张了,2块一张估计都没有人要。”
  千说万说。
  最终。
  陈扬和父亲一起说服了母亲。
  父亲则是偷偷给陈扬竖了一个大拇指,陈扬笑笑。
  男人之间,就不需要说什么了。
  ……
  7月下旬。
  陈扬提前存好搞,然后带着父母前往北市。
  之所以提前。
  主要还是不想在8月8号开幕那一天才去。
  一来到时候人流量太大。
  二来飞机票,铁路票也不好买。
  父母对于奥运会其实没有太多概念,就是想看看。
  开幕式结束之后,再看一场足球比赛就可以了。
  陈扬还查了一下奥运会国足的比赛时间。
  更巧。
  7号就开始了。
  这样也好。
  提前去,带着父母先去看看北市,再逛下各个景点。
  大概十天左右,也差不多能将北市逛完。
  “陈扬,什么时候来趟北市。”
  正计划着,这时高冈给陈扬打来了一个电话。
  “高总,什么情况?”
  “我这边想在奥运开幕之前给你搞一场签售会。”
  “一场啊,要多久?”
  陈扬有些犹豫。
  他要陪父母,不是特别有时间。
  “放心,不会太多时间,就是斗破卖得很好,多少得露下脸啊。对了,平步青云也快上市了,不知道销售会怎么样?”
  “呵呵,你都首印了50万册,你会觉得不好?”
  “就是首印了50万册,万一没卖出去,我得亏惨了。”
  “那我不管,反正你印了50万册,那就得给我50万册的稿费。”
  “我靠,没卖出去也要钱,你比我这个奸商还黑。”
  “哈哈哈……奸商兄,你自己看着办。”
  这当然是开玩笑。
  陈扬会不知道高冈。
  这家伙不做赔本的生意。
  要不是早就打探了市场,他怎么可能首印这么多。
  当然。
  陈扬对此也是十分的期待。
  前世小桥老树的官场小说一出,直接就让他进入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更不用说。
  自己这一本还是加了buff的官场小说,更能刺激一众书友一把。
  甚至。
  高冈也算是看出来了。
  只要将网文拿去出版,都会取得不小的成绩。
  就是上面对于网文出版审核比较严格,并不允许大规模出版网文。
  “那行,我明天就到北市。”
  “太好了,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我带了父母来北市玩,先玩个几天,5天之后吧。”
  “ok,等你。”
  ……
  “原来这就是故宫啊。”
  “长城,老头子,你不是一直念叨着要来长城嘛,现在来了吧,心愿了了吧。”
  “儿子,给妈拍一张照。”
  虽说母亲陈美华之前说着不来不来。
  可真正来了之后,陈美华比陈扬和父亲都更为兴奋。
  看到故宫,母亲更是激动的叫了起来。
  陈扬一路陪着,全程当起了照相师。
  当然。
  去了北市,也不能只是看北市各个景点。
  陈扬还带着父母去吃了北市的各类小吃,大餐,还品味了北市的京剧。
  甚至陈扬带了父母去了潘家园,就是淘古董的地方。
  虽然父母看不懂,但没关系啊,看个热闹也行。
  时间很快。
  转眼5天时间过去了。
  陈扬带着父母前往了北市太古里书店。
  今天这一次签售会的地点就在这。
  之所以带父母来。
  一方面是连续五天都在逛景点,父母也要休息。
  休息两天,然后再逛一下。
  另一个。
  陈扬希望父母看到自己努力奋斗的一面。
  父母生儿育女,不就是希望儿女们健康成长,年轻有为嘛。
  陈扬目前虽然不算是什么大文豪,比起那些几百上千亿的土豪也不算什么。
  但现在至少生活上过得去,也算是拿得出手,能给父母脸上争点光彩。
  “高总,这是我父亲与母亲。”
  三里屯书店,高冈早早的前来。
  陈扬带着父母进入书店。
  高冈一看到陈扬父母,激动的说道:“叔叔阿姨好,这边喝茶。”
  父亲陈厚光有些不好意思:“高总,我们就比你大几岁,担不起叔叔阿姨。”
  高冈说道:“怎么会,我和陈扬是好兄弟,我是他大哥,他是我弟弟。我不叫你们叔叔阿姨,叫什么啊。”
  陈扬笑看着高冈。
  这家伙的嘴真是6的飞起。
  “来来来,这里喝茶。”
  高冈一边带着父母往里走,一边说:“叔叔阿姨,你们知道吗,你儿子可是我们出版社头号作家啊。我们出版社光是有您儿子一个人,就完成了一大半的任务。”
  “啊,你们还不知道你儿子这么厉害?知道一点点啊……来来来,我跟你们详细说一说你们儿子的厉害。”
  陈扬在边上哭笑不得:“高总,别吹好不好。”
  高冈一本正经的说道:“陈扬,你看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平时干了这么多大事,还不跟父母说。你一边去,别挡着我和叔叔阿姨聊天。”
  好吧。
  陈扬拿高冈没办法。
  不过他现在没时间了。
  书店一开门,陆陆续续就有一众书友前来。
  陈扬便跟父母招呼了一声,然后便前往了签售的位置上。
  ……
  “不扬大大,原来网上的照片是真的,您看起来真的好仙啊。”
  “不扬大大,我是您的粉丝。”
  “不扬大,斗破写得真好,我想问一下,叶尘大大什么时候会真正出现啊。”
  一番签售了四个小时,终于结束。
  母亲在旁边一直看着陈扬,看着看着,情不自禁都哭了起来。
  父亲陈厚光却是说道:“美华,怎么还哭起来了。”
  “这不是看儿子高兴啊。”
  “高兴应该笑才对。”
  “是是是,我老糊涂了,儿子这么有出息,我应该高兴,高兴。”
  不时擦着眼泪,陈美华内心无比的欣慰。
  8月7号。
  陈扬带着父母看了国足的比赛。
  今天这一场国足打得很不错,中国队终于射进了一个球。
  虽然最终仍然是打平。
  但这一个进球却是让全中国人民都是彻夜难眠。
  多少年了。
  不说打赢了。
  中国队终于进了一个球。
  陈扬也是有些激动。
  他其实一直是足球迷,更是国足迷。
  喜欢国足不是喜欢国足那些球员,那些球员烂得很。
  喜欢国足,完全是缘自于对于国家的喜爱。
  谁不想自己国家的国足能进球。
  谁不想国足冲出亚洲。
  但可惜。
  08年这一射可能是最近20多年最后的辉煌吧。
  往后在国际上这样的大比赛当中,国足再也没射进一个球。
  8月8号。
  陈扬带着父母观看了奥运开幕式。
  整个鸟巢简直人山人海。
  看着好几万的人群,父母也是激动的不能自己。
  更为让两佬激动的是,竟然有记者对着他们进行了采访。
  这可把父母给乐的,平生第一次采访。
  更为让他们想不到的是。
  两佬的采访竟然还上了央视。
  虽然只有几个镜头而已。
  但当后来回家从亲朋好友那里知道,两佬又是高兴了好几个星期。
  好吧。
  什么采访,什么上电视。
  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有的。
  哪怕看起来这样的采访是随机的,是有电视台会随机采访一些观众。
  可采访是采访,谁能上电视,谁不能上……那就有的是选择了。
  他们却是不知道。
  在这里面,最大的功劳就是陈扬了。
  要不是陈扬。
  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哪有这么好买的。
  要不是陈扬。
  哪里有开幕式的时候,给了陈扬一家三口的镜头。
  要不是陈扬……
  一连在北市玩了十来天。
  陈学薇听说陈扬来了,也是请陈扬父母吃了一顿饭。
  父母不时劝说不要浪费。
  陈扬却对父母说道,现在薇子是小富婆啦,她被某个科技巨头看中,每个月哪怕就是兼职都有1万块以上。
  这让父母目瞪口呆,一直对陈扬说,要向陈学薇学习。
  陈学薇瞪着陈扬,一幅下回收拾你的样子。
  8月10号。
  一家三口准备返城。
  父母很是感触的朝着bj挥挥手:“bj,再见,”
  陈扬则是笑道:“爸妈,以后随时再来。”
  母亲说道,哪有天天来的。
  陈扬指了指飞机场的歌声:“你听,北京欢迎你。”
  “北京欢迎你……这首歌真好听。”
  “不过还是老家更好。儿子,我们回家吧。”
  “好的。”
  陈扬点头。
  另一边。
  高冈首印50万册的《平步青云》,正式向全国发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