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 存单不在了
作者:
抽的是徽商      更新:2025-10-02 09:35      字数:2066
 
  何雨柱跟小任外加郭磊,在四九城都属于高收入的。
  真要三人这种条件,对外开口说要找媳妇。
  那大把的黄大闺女,都会冲着上来求嫁。
  男女在这个上面,肯定是不平等的。
  男的到了四十,依然可以展示他们成熟的魅力。
  至少人家成个家,再生孩子这种事,是水到渠成,一点也不会惹什么闲话。
  但你让四十来岁的娘们,想着再生一个试试。
  不说能不能生,会不会伤身体,闲话满天飞是肯定的。
  就是送孩子去幼儿园,也会被别人指指点点。
  这算是戳到了刘婷她们这个年纪的软肋。
  所以何雨柱挨收拾,也就正常了。
  小任同志,看到大舅哥挨揍,第一时间,就端着茶杯,挪到了边上。
  他大舅哥要找死,他可不想引火上身。
  何雨柱揉着身上,他感觉自己腰间肯定好几块淤青。
  刘婷掐的时候,还知道留手。
  他的宝贝妹子,是公报私仇,真对他下了狠手。
  何雨柱委屈的说道:‘你们以为我不说,这种事就没有了。
  明摆着的事,以郭磊的能力,安排个人进供销社总归没问题吧?
  有房,有高收入,还能安排供销社的工作。
  就这条件,你们说街面上那些大姑娘,谁不动心?
  劝方娟两句,事情要有个度,郭磊要是诚恳道歉,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见好就收才好。
  真闹到离婚的地步。
  别怪我嘴臭,前脚他俩领了离婚证,后脚郭磊就会被人惦记上。
  妹夫,你说是吧?’
  雨水满脸不服,狠狠的瞪了小任一眼。
  小任同志刚才还想着回答,被雨水一瞪,立马缩脖子装傻。
  但大舅哥的话,又不能不回,他沉吟片刻,这才答道:“我妈还在的时候,我听说,我爸一个领导,刚进四九城,就把乡下的原配给蹬了。
  四十来岁的人,找了个二十岁的大姑娘,据说那姑娘还是宣传队的。”
  老实人的话语,最为致命。
  小任好像啥都没说,但现场气氛一下子安静了起来。
  “等方娟上班,我就跟她好好聊聊。
  不过,就这样轻易放过郭磊,方娟也太委屈了。”刘婷沉默片刻,却还是做出了最理智的回答。
  她跟方娟是真闺蜜,可不像那种塑料的友情。
  “想报仇还不容易。
  跟郭磊约法三章,以后郭磊身上除了零钱,所有收入,都得上缴。
  把郭磊身上的钱,全部搜空。
  以后要钱,都得说明办什么事。
  他就算想做烂好人,也是做不了了。····”何雨柱又出了个馊主意。
  说实话,何雨柱说到这些事的时候,很容易就联想到他上辈子了。
  上辈子的傻柱,不是没挣过钱。
  就是于丽开饭店的时候,何雨柱也没少挣。
  八十年代,一天八十,两天顶别人一个月工资了。
  但他身上钱,就全被秦淮茹给搜刮走了。
  男人身上没钱,那什么想法也没有。
  何雨柱这恶趣味,也算是对郭磊前面二十年的一个报复。
  谁让这小子,从他心目中的大英雄,变成了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的。
  想到郭磊抽烟都只能捡烟屁股的场景,何雨柱不由‘嘿嘿’傻笑了起来。
  现场三人,一起瞪大双眼看向了何雨柱。
  刘婷的想法,比较简单,那就是遇事还得看她男人,一语直指核心。
  倒是她对何雨柱这上面,没什么可惦记的。
  雨水若有所思的看看何雨柱,又瞅了一眼小任同志。
  小任感觉到了危险,立马表态说道:“媳妇,我每月工资你都有数,除了香烟钱,我身上一毛都没有。
  在这个原则性问题上面,我一直是跟大哥虚心学习。”
  好嘛,小任同志冷汗都下来了。
  他大舅哥这话,是群体性杀伤啊。
  要是雨水真听进去了,以后买包烟,都得跟她打申请。
  那该有多悲催?
  雨水相当无趣,她们家这上面一直都是她管家,根本就折腾不了一点。
  她哥也是,估计何雨柱连自己一个月挣多少钱,都是不清楚。
  听她嫂子的说法,就是每个月工资,都是司机老莫代领,然后直接交给刘婷。
  何雨柱根本就不管这上面的事。
  反正他没钱了,就问刘婷要。
  这个年头,妇女掌管钱财,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是郭家也是那样。
  何雨柱话语当中的核心在于,以后郭磊要钱,得有合适理由。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要一百方娟就得给一百。
  根本不会问郭磊,要这么多钱办什么事,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
  这才是最恐怖的。
  事实上,何雨柱身边的人,大多数都是自家娘们管钱。
  他们这个层次的人,钱财真不是生活当中的必需品了。
  但老院子的情况,却是正好相反。
  像是闫家就是闫埠贵掌管着家里的存折跟钱财。
  杨瑞华每个月,的一般是她做手工活的钱。
  要是不够了,才会跟闫埠贵申请。
  其他人家,也是差不多。
  也就马家的钱,是归妮保管。
  今天后院就吵了一架,不是别的原因。
  就是因为刘海中想着问他媳妇,拿一张小存单出来,但他媳妇却是吱吱呜呜的拿不出来。
  等到刘海中颤巍巍的自己趴床底下去扒拉。
  他媳妇眼见着隐瞒不了,这才对着刘海中说了实话。
  那张两百的小存单,早就被她私下补贴给刘光天了。
  现在城里居民,有钱存银行,已经成了惯性。
  这个年头的利率比较高。
  特别是三五年的死期,那利率能有十几个点。
  都说银行利率是经济的晴雨表,所以从这个年头的利率,也可以看出,现在社会的发展,还是非常高速的。
  不然银行给这么高的利率,它们总要有投资产生受益,才能付得起储户的利息。
  这是大事,但到每家每户头上,理财这个事,就是必须重视的了。
  一般家庭,会把钱财上面分成三块。
  平时生活要用的现金。
  短时间不用的大额资金,一般都会存三年以上。
  还有每个月的收入,凑整存个短期。
  这上面一安排,也就让每家每户,手上都有一张长期的大额存单,以及几张小额的短期存单。
  但现在,刘家的小额短期,都不在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