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章 父女隔阂终难消
作者:抽的是徽商      更新:2025-07-22 09:03      字数:2053
  个子不高的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迭大团结,递给了闫解娣。
  围在前院的几十号街坊邻居,都堵在闫家门口看着这一家子。
  “解娣!”惊呼出来的不是闫埠贵,也不是杨瑞华,而是兰。
  她也不知道,闫解娣竟然在这关键时候,迸了一个大的。
  而闫埠贵的脸色,刹那时间,已经由刚才的红润,变为了铁青。
  闫解娣并未答理任何人,她这个时候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世界里面。
  其实闫解娣跟父母的矛盾,从下乡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当初要是闫埠贵舍得给她点钱,其实闫解娣原本可以留在城里的。
  毕竟她家两个哥哥,在下乡这个事情上面都是标兵。
  闫解放当年是主动下去的,
  而闫解旷则是去了最艰苦的地方。
  所以当初闫埠贵哪怕给街道管这个事情的领导,拿两条烟,拎几瓶酒。
  那闫解娣的安排,街道都要多考虑一些。
  闫解娣在乡下受过那么多苦,连如今选择这个对象,都可以说是受了下乡的影响。
  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了她挑三拣四的资格了。
  上回狗蛋媳妇介绍的时候,闫解娣没怎么说话,也不是别的原因,就因为这个男的除了沉默寡言之外,就是个子太矮。
  跟闫解娣差不多的个子。
  这一点,闫解娣其实很不满意。
  但她也清楚,这已经是她能遇到的条件最好的对象了。
  不然的话,要是再拖两年,那她就只能找那种离异带孩子的男的。
  这些事,她都可以揉揉肚子,把委屈收进心里。
  今天闫埠贵做这些不靠谱的事情,却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五百块钱的事,她在跟这个男人确定关系之前,就跟对方透过底。
  她倒是没想着指望男人,给她消债。
  而是她了解闫埠贵,以后肯定要在这些事情上面找麻烦。
  所以,闫解娣必须早点给她以后要一起过一辈子的男人,打好预防针。
  闫解娣跟男人说的,就是结婚后,近两年的工资,她不能交给家里,需要先还债。
  到了后世,女人挣的钱,别说要全部归到小家庭了。
  就是老公问一下去向,都要被那些集美们痛批一顿。
  这不是指所有婚姻家庭,而是后世网络上流行的一种病态家庭组合方式。
  在那种家庭里,所有的责任,义务都只是男人的,跟女人一点关系没有。
  在那种家庭里,女人嫁给男人就是施舍。
  而男人天生就该做牛做马。
  不用怀疑,这并不是普通人的良心坏了。
  而是舆论引导的结果。
  这就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娘性文化’一样。
  都是外国某些媒体,为了阉割咱们血性与上进心,特意引导宣传的。
  当然,各种资本,因为有利可图,也成了这些玩意的帮凶。
  但在现在来说,女人嫁人,那么她婚后所有的收入,都该是以自己的小家为主。
  哪怕就是娘家揭不开锅了。
  女人也是该跟伴侣商量着帮衬一下,而不是必须帮衬。
  不过一般来说,男人也不会说见死不救。不会说自家天天好酒好菜,却是任由丈人家连锅都揭不开。
  要是真有那样的,只能说女人选错了对象。
  要男的真那么做了,那么这个人,以后在社会上,也是混不下去。
  这个年头,好像是以男性利益为主。
  实则上,这是责任与权力对等的一种公平。
  闫解娣为了解释为什么两年工资不能交给家里,不得不说她爹给她了五百安排工作的事情。
  甚至在说那些话的时候,闫解娣还特意解释了一下闫埠贵的为难之处。
  也就是她三哥到现在还没成家立业,两个哥哥以后说不定也想着回到四九城这些事。
  可以说,闫解娣在她男人面前,是尽自己最大的肚量,在维护着她父母的面子。
  如果没有今天闫埠贵做的这个恶心事,那闫解娣肯定也是另一种方式解决这个问题。
  她一开始想的,就是偷偷摸摸的,把那笔钱,塞给闫埠贵他们,说不定还要说几句感谢父母的话语。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闫解娣从自家男人手里接过了钱,一张张的数着,她嘴里念数的声音,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哭腔。
  “32,33····49···50.
  爹,这是您帮我安排工作的五百块钱。
  今天我们两口子,一分不少的还给您。
  多多少少,您也别嫌弃。
  谁让您生我一场呢?
  当父母的,上辈子就是亏欠儿女,这辈子是您跟我妈该应受这个苦。
  爹,女儿走了。”闫解娣泪流满面,她把钱递给闫埠贵。
  闫埠贵一时失神,也是忘了接。
  闫解娣直接把钱往桌面上一放。
  她身边的男人一脸懵逼,到现在还没看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闫解娣轻拉了一下她男人,夫妻俩对着闫埠贵夫妇鞠躬致谢。
  到了兰闫解成两口子身边的时候,闫解娣依然拉着她男人鞠躬致谢,所不同的是,闫解娣指着闫解成夫妇对着她男人说道:“这是我哥,亲哥,这是我亲嫂子。
  这是我大侄女。
  以后可别认差了。”
  而这个刻意的介绍,刚才闫解娣对上父母的时候,却是没有来上一回。
  刘海中唏嘘不已的回到了家。
  都是老社会人了,闫解娣今天搞的这一场,他肯定看出来点什么。
  父子反目很常见,但父女反目的事,在整个四九城都是不多。
  父子反目,哪怕闹得时候,是老死不相往来。
  但说不定什么时候,那些怨恨就散了。
  吵的再厉害,老子依然是老子,儿子依然是儿子。
  也没别的,男孩子总有个成长的过程。
  等到他们真正长大,就算不会原谅父母,至少会选择包容。
  就像刘海中跟刘光福一样,现在刘光福在外面遇到什么人,说到自己家里的时候,依然把轧钢厂的刘海中是他爹,挂在嘴上。
  最多也就跟外人抱怨一下刘海中的臭脾气,以及对老大的偏心。
  但外人要是说刘海中什么坏话,刘光福说不准还会跟别人打上一架。
  而女儿要是跟父母有了隔阂,那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