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你死我活!另一个香积寺!
作者:四月花黄      更新:2025-05-27 08:42      字数:4489
  第626章 你死我活!另一个……香积寺!
  这场于通天河上爆发的水战,远比所有人想象得还要惨烈。
  这倒不是说双方宝船厮杀得有多激烈。
  而是因为此战交战的一方,竟对另一方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境界碾压。
  就像修士,在高境修士面前,低境修士每一次挥刀与搏命都仿佛蝼蚁的挣扎,荒唐可笑中又带着难以言喻的悲凉。
  尤其是当黄天道的七境真仙怒而出手,却依旧奈何不了对方宝船的防护大阵。
  可以说,这一战之后,镇辽军的威名再一层楼,自不待言。
  早已没落多年的墨家机关术数,也会因此名震天下!
  ……
  “还行,打得不错。”
  当通天河上漂浮着无数黄天宝船残骸,鲜血、残尸渲染出一幕水上修罗炼狱的残酷场景时,韩绍只淡淡赞许了一句。
  “算是没有辜负孤的期望。”
  只是尽管韩绍表现得足够平静,可对韩绍早已颇为了解的军中老人还是从他的细微表情,看出了几分愉悦。
  尤其是中行固,从韩绍眉宇间捕捉到一丝如释重负的他,心情更是大好。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对于韩绍这些日子不断积蓄的压抑情绪,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受到的折磨甚至不比韩绍这个主君少。
  现在却是好了。
  见中行固龇着一口白牙,笑得如此之欢,韩绍有些奇怪道。
  “你怎么这么高兴?”
  中行固咧嘴一笑,答道。
  “君上高兴,老奴就高兴。”
  韩绍闻言先是一愣,继而莞尔。
  “老固啊,你这马屁是越来越信手拈来了。”
  不过虽是马屁,听得确实舒服。
  尤其是在这马屁确实是真情流露的情况下,越发能够令人心旷神怡,甚至是……迷失自我。
  心中暗自警醒了一句,韩绍收敛了心绪。
  北边初战告捷,确实让他心中稍安。
  但这还只是开始,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赵牧和姜虎依旧要面临庞大的压力、付出的无数牺牲。
  念及至此,韩绍心中重新被那股淡淡阴霾所笼罩。
  ‘慈不掌兵,打仗终究是要是死人的……’
  心中叹息着劝慰了自己一句,韩绍不再去想北路即将爆发的惨烈激战。
  而是将目光落在了远处那片越来越近的赭黄汪洋。
  现在他要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击溃眼前这支兖、豫二州的黄天联军,然后迅速挥军北上。
  最终一战抵定胜局!
  ……
  黄天漫漫,铺天盖地。
  从某种意义上,黄天道以黄天代苍天,并不是简单一句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改天换地。
  当那一杆杆上书【黄天】的高耸大纛,在黄天力士的手持之下,伴随大军缓缓前行。
  远远观去,苍天易色、大地也是一片赭黄。
  细看入目,却又能从那一片苍凉荒芜中有蕴含着一股股昂扬不屈的勃勃生机。
  矛盾吗?
  或许此道的诞生与崛起,本就是这世间众生意志被倾压到极限的暴起反扑!
  他们生来卑贱、形如蝼蚁,一生受尽苦楚、凌虐,哪有什么五彩斑斓?
  今日高举刀兵、欲要掀翻这个该死的腐朽世道,他们错了吗?
  不!他们没错!
  韩绍从来都觉得他们没错!
  甚至可以说,如果当初他从此世睁开眼的那一刻,不是在那片血腥残酷的战场,不是披着这一身镇辽黑甲,不是遇到公孙辛夷那个看似清冷孤傲、实则憨傻痴心的大娘子……
  而是作为一名平平无奇的升斗小民,于这个令人窒息的世间苟活挣扎。
  今日他或许根本不会站在这里。
  而是应该站在对面那片赭黄汪洋当中,甚至干脆手持那杆黄天大纛立于所有赭黄身影的最前方,然后振臂高呼一声。
  “世族高门!王侯将相!宁有种耶?!”
  只可惜啊,正应了那句老话,造化弄人。
  他终究是站在了这对面。
  并且是站在了这对面的最中央。
  ‘真是有够黑色幽默的……’
  将黑色面甲覆上面目的韩绍,半是唏嘘、半是无奈地露出一抹苦笑,等抬首时眸中已经是一片漠然。
  “冯参,去,让你的人先去冲上一阵,看看他们的深浅。”
  时局至此,说太多终究是没有意义的。
  立场不同,注定要拔刀相向,你死我活!
  ……
  当年青州渠帅领青州黄天军北上,尚且动用了五十万大军。
  今日东进的黄天军合兖、豫二州之力,只会在这个数量上翻倍。
  而这至少上百万的庞大数量,单独一处战场是绝对铺不开的。
  毕竟这些由黄天弟子与信众组成的大军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当初被韩绍一掌覆灭的那些行尸走肉。
  而这同样也给了镇辽军机会。
  说到底,尽管神机营已经崭露头角,打出了镇辽步军的威风,可镇辽军终究是起于边地,骑军依旧是他们的根本。
  仗着座下生来高大的辽东大马,来回如风,迅捷、勇猛如虎狼,才是他们的本色。
  所以一连数日下来,还没等双方真正接触,那些如狼似虎的镇辽铁骑纵横驰骋,便给黄天军造成了大量死伤,不少方渠损失惨重。
  可在这过程中黄天军近乎疯狂的悍不畏死,同样也给镇辽铁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甚至是心理阴影。
  这不,就连冯参这个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夯货,在目睹了几场战事后,也忍不住骂骂咧咧。
  “疯子!这帮家伙简直……神经病!”
  跟在韩绍这个异数身边这么年了,嘴里偶然蹦出一两个新词,并不稀奇。
  真正让冯参惊叹的是。
  此刻的他才猛然意识到早在当年黄天道尚未起事前,自家君上便展露出前所未有的郑重与关注,甚至一度超过了当时迫在眉睫的始毕之患。
  对此,他除了在感慨自家君上近乎神明的高瞻远瞩,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不过就算对面表现出的战斗意志再是恐怖,也只不过是让镇辽军有些震惊与不适应罢了。
  说是动摇军心却是有些夸张了。
  反倒是激起了这些尸山血海里趟过来的虎狼凶性。
  柔弱羔羊龇牙怒吼、横冲直撞,展现出来的勇猛,固然惊悚。
  可与草原上那些从冰天雪地厮杀出来的真正群狼相比,在爪牙锋利上,终究还是差了许多。
  在逐渐适应了这种打法之后,那些虎狼铁骑可谓越打越猛、越打越凶。
  出手之狠辣与绝情,有时候甚至就连韩绍也忍不住暗自皱眉。
  可他终究没有说什么,甚至不时亲自露面予以嘉奖,对有功之人当场擢拔。
  这是你死我活的战场,不是展示仁慈的舞台。
  就算需要,那也是此战决出胜负之后的事情。
  现在,不行!
  ……
  整个十月末与十一月上旬,二十万镇辽军就这么与兖、豫二州的百万黄天大军,在这片青、兖交界的茫茫战场上彼此来回攻伐、互相试探着厮杀。
  看似每次规模大都不大,动用的人数最多也不过数万人,镇辽军那边则更少。
  可烈度却是很是惨烈。
  很多时候明明双方只是互相试探着接触,可打着打着便打成了不死不休。
  非要决出个生死、胜负不罢休!
  直至一方彻底全军覆没。
  别说在这种情况下,彼此双方的大神通者不出面施以援手。
  事实上,随着大战的不断爆发、推进,整片战场的天地灵机早已被双方所扰乱,冲霄的恐怖煞气与死气更是让上三境的大神通者轻易不敢散布神念,以免神魂被污,陷入癫狂,最后反倒是在己方大阵中陷入疯魔大杀四方。
  “看来……当年济水一战,公冶缙输得不算冤枉。”
  十年前,原中枢郎将公冶缙假持节加领荡寇将军、统神策、天策十万禁军甲骑,奉帝命征讨祸乱八州之地的黄天逆贼。
  初始势如破竹,可谓一时无两。
  可最终却是在济水之畔一败涂地,神策、天策两支禁军全军覆没、就此除名。
  当时,包括镇辽军在内的不少军中武人为此还嘲笑过那公冶缙。
  可等到今时今日,自己亲自与之交上手,方才明悟。
  非是那公冶缙太过废物,实则是因为黄天道的实力确实不弱。
  听着李靖的这声感慨,一众镇辽军将沉默附和。
  没办法,这些日子的大小战事打下来,尽管己方取得的战果可谓斐然,但损失同样也让他们心中滴血。
  这些儿郎可都是他们从幽州带出来的啊!
  如今就这么葬送在异乡陌土,他们如何能够不心痛。
  待来日班师返回故土,这些儿郎的父母、妻子跟他们要儿子、要丈夫、要父亲,他们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君上……或许咱们真的该扩军了……”
  事实上,在拿下并州、涿州后,韩绍隐约就流露过准备在各地招募新军的意思。
  但在稍稍试探后,却被一众镇辽军将不着痕迹地顶了回来。
  韩绍懂他们的心中所想。
  除了那些无法喧诸于口的利益得失外。
  更有【镇辽】这两个字的缘故。
  简单来说,一旦大量招募幽州之外的新卒,镇辽军还是镇辽军吗?
  单从情感上来说,对于这些一直将【镇辽】二字视作毕生荣耀的他们,就接受不了。
  当时,韩绍并没有勉强,甚至就此暂且揭过不提。
  而此刻,他们却是主动提了出来。
  说白了,死的儿郎太多了,他们已经受不了了。
  毕竟这里面不止有寻常军伍人家的子嗣,还有着他们的子侄、儿孙啊!
  再这样下去,要是整个镇辽军的血都流干了,他们还顽固地守着一个【镇辽】之名,又有什么用?
  而对于这些人的态度转变,尽管韩绍这些日子的心情同样也差,却还是依旧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算不算得上‘不见棺材不掉泪’?’
  而他这一笑,顿时让整个军帐中的气氛一松。
  迎着那一双双似笑非笑的眼神,提议‘扩军’的那军将老脸一红,颇为尴尬。
  因为当初扩军流言出现时,就这家伙跳得最欢。
  “我……我这不是为……为君上大业计深远么?”
  听着这厮的强行自辩,军帐中不少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气氛快活起来的那一刻,有军将感慨道。
  “这才对嘛!咱们又不是打了败仗!”
  “相反!最近每场仗儿郎都打得不错,干嘛都阴沉着脸?”
  这话倒是实话。
  虽说这段时日儿郎们损失不小,但不论从总体、还是细节上算,他们镇辽军都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战损比远小于黄天道不说,战线更是在不断向前推进。
  好吧,说起来,最近这出死气沉沉、好似吃了多大亏的风气源头,其来源不是别处,正是他们的那位好君上!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将帅,就有什么样的将兵。
  他们的君上素来都是只想占便宜不想吃亏的主,久而久之,他们自然也被传染了。
  回想一下,过去大将军公孙度掌权时,哪次与乌丸部死磕,不是死伤无数?
  怎么到如今,一个个都如此精贵起来了?
  还不是他们的君上给惯的!
  当然,这话他们就算意识到了,也没人敢实话说出来。
  除了敬畏外,更因为谁会不喜欢将自己当人、把自己的命当命的上位者?
  一番笑闹、活跃气氛后,将紧绷的心神稍稍松懈了几分的众将,总算没有忘记正事。
  包括一众行军参谋的老将,全都围着那副巨大舆图不时建言。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群策群力,查漏补缺,总好过一意孤行。
  渐渐地,他们忽然发现一直沉默不言的韩绍,目光却是无声盯着舆图上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所在。
  香积寺?
  寺名倒是普通,算得不什么名寺古刹。
  可看着看着,其中一名老将却是陡然惊呼一声。
  “好地方啊!”
  这一惊一乍的,骇了不少军将一跳。
  正欲喝骂两句,可随着他们目光的不断偏移,开始纵览全局,他们终于渐渐看出了几分门道。
  片刻之后,一连传出几道惊叹。
  “确实是一处妙地!”
  经过这一解释提醒,剩下那些原还有些不明所以的军将,很快便也露出了明悟之色。
  继而对着一直盯着此处的韩绍,忍不住又敬又佩地感慨道。
  “君上果然不愧是君上!英谟天赐!”
  “是啊!是啊!可笑我等这么些人一通叽叽喳喳地瞎琢磨,却抵不过君上一眼洞彻。”
  说着,有人目光不离舆图,在目光越来越火热后,甚至断言道。
  “此地看似不起眼,实则有如灵蛇之七寸!”
  “只要咱们占据此地,纵然他黄天道再来百万大军,依旧会被咱们彻底钉死!”
  这阵阵惊叹,虽免不了有吹捧的成分,却没有半点枉顾事实的阿谀。
  可听得这些话的韩绍,面上却没有多少笑意。
  片刻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他,终是开口道。
  “你们又没有觉得此地有些……不祥?”
  不祥?
  听到韩绍此言,一众军将神色愕然,都有些不明所以。
  扭头盯着舆图上那处再寻常不过的佛寺所在半晌,全都没有看出那地界不祥在何处?
  对此,韩绍自是心中叹息,那种冥冥之中的宿命感越来越强烈。
  ‘香积寺啊……’
  尸山血海的代名词!
  一处葬送盛唐的关键节点。
  现在它又出现在自己面前,于自己而言又会意味着什么?
  韩绍一时间也有些看不透。
  可在沉默了良久之后,他还是有了决议。
  “进兵吧。”
  今,天命在我!
  当——
  百无禁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