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生死存亡不得不战
作者:
天子 更新:2025-11-11 09:16 字数:4608
第873章 生死存亡不得不战
覃云的营帐外。
士兵们正在收拾一个刚被付之一炬的鞑靼人营地。
虽然没收获多少人畜,但还是有十几个俘虏被押送过来,那些鞑靼人还在叽里咕噜说着什么,似在求情……因为天色太晚,那些人又背对火光,王守仁远远地看不清楚。
“抓了几个活口。”
覃云解释道,“不过都是些老弱妇孺,来不及逃走……青壮年能跑的都跑了。”
朱晖笑道:“可以啊,咱的人马数量也不多,沿途过来,可说是烧杀抢掠……啊,这话说得不妥当,应该说王师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王守仁问道:“那位张国舅统领的人马,已经确定大致方位了?不知几时能会合?”
覃云道:“先前便跟二位讲过,要汇兵,大概就在这周边地区,并没有准确的地点,但看当下的地形,大差不差吧。二公子的人马还没开过来,我们得提前把地方清扫一下,为接下来的战事做准备。”
“真有远见啊。”
朱晖在旁边吹捧。
王守仁也不知他捧的对象是张延龄,还是覃云。
王守仁道:“鞑靼人会按照张国舅的设计,带兵到此处来吗?”
覃云道:“二公子给出的方略,就是我军各路人马切忌恋战,只需要击退当前的鞑靼人,无须穷追猛打,要把所遇到的鞑子往相约的地方引,等我方各路人马集结过来后……二公子说,鞑靼人自然会来迎战。”
“他倒是挺自信。”
王守仁疑惑地问道,“如果鞑靼人消极避战,甚至主动往漠北地区迁徙,等休养个几年再回来与我军一战呢?”
覃云笑道:“大战略方面的事情,在下怎可能会知晓得那么清楚?都是二公子怎么吩咐,我们怎么办罢了。”
朱晖凑过去道:“我倒觉得张国舅运筹帷幄,再加上他一家人都懂得预测天机,或许提前都把一切算好了呢?”
王守仁并没有理会朱晖的恭维之言,继续道:“如果鞑靼人并不按既定计划来战,是否还有别的什么应对策略?甚至是撤兵?”
“这个……”
覃云脸上带着不失礼貌的笑容,道,“二公子并未明言,如果您有疑问,何不等见到他本人后,亲自跟他问询呢?在下只是听命行事,实在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时候不早,还有明日的行军计划要安排,请恕在下不多陪两位了。”
……
……
“王兄弟,你都说了,那位覃千户不会跟咱说实话,你还这么去追问他?”回去的路上,朱晖非常不满。
我想跟他讨要火器,你却总在意什么战略不战略的……
不应该更务实一些吗?
王守仁道:“即便不将咱作为同路人,也该把咱当盟友……有什么问题不能对盟友如实相告呢?”
朱晖道:“我看他就是真不知情……张家人精明得很,为何要把这种事,跟覃千户讲呢?”
王守仁叹息道:“身为一军主帅,连具体计划都不跟下面的人说清楚,又如何能让下面的人死心塌地,唯命是从?
“隐瞒不报是何道理?”
“啊!?”
朱晖怎么都没想到,王守仁考虑问题的角度如此刁钻,他仔细琢磨了一下,煞有介事地说,“那可能就是他个人魅力太大,尤其是在军中,比较有威望吧。”
王守仁道:“不知威望来自何处?就是他曾有过带兵南下平定盗乱的经历?这也未免太过扯淡了吧!”
朱晖笑了笑道:“那得看他背后有谁当靠山……张二公子可是陛下的小舅子,且深得信任,谁敢小觑他?”
“就这个?”
王守仁皱眉。
“肯定不止咯。”
朱晖道,“他还财大气粗……据我所知,如今大明近半军饷,都是他们父子俩筹集出来的,连王军门都对他父子称赞有加。再就是他本人礼贤下士,编练新军时就跟将士们关系搞得很不错。”
王守仁道:“你还是没回答最核心的问题……他不对下面的人坦诚,如何保证将士们对他心悦诚服呢?”
“这火器,总归是实实在在的吧?旁人见到如此威力强劲的东西是他发明且制造出来的,还不佩服得五体投地?”
朱晖道,“军中的人就这样,他们只在意谁能帮他们获得军功,再或是能活着回来,得到他们想要的一切。
“至于领导他们的这个人究竟几岁,再或是什么出身,又有何资历,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在意。就好像王兄弟一样,你觉得……你跟张家二公子有什么区别吗?”
王守仁摇头道:“我背景远不如他。”
“那不就得了?”
朱晖笑道,“你不照样把我们这支兵马打理得好好的,且军中上下对你都很服气。当然,对于身份背景什么的,你也不必妄自菲薄,您府上那位是馆阁出身,跟他父亲也没多大区别……当然人家是皇亲国戚,未来是必然能得爵的。
“论自身实力,那位张二公子也不弱,至少他做的事情,全都很靠谱。一来二去,既有背景,还有能力,且是个能工巧匠……在他麾下立了功立即就能被上面看到,甚至直接上达天听。
“你说这么厉害的人物,上哪儿找去?”
……
……
草原上又是一场大雪降临。
再一次经历极端天气,但之前连续遭遇各种艰难险阻,明军将士从上到下早已经适应了。
因为前路难行,再加上覃云所部已经抵达约定的地方,为谨慎起见,覃云决定暂时驻扎,等待大雪停歇,并派出斥候前去探路。
王守仁主动派人前去传话,承揽此差事。
“王兄弟,他们打探他们的,咱们理会他们作甚?”朱晖道,“咱自己的弟兄,这天气下也难熬啊。”
王守仁道:“咱总得做点儿什么吧?不然别人不是拿咱当做吃干饭的了?”
“就怕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不会因为咱帮他们探查过敌情,就给咱记上一功。军中还能作战的弟兄,得注意保存体力,这样大战来临时也能出上一份力。”
朱晖这时候,充分呈现出他功利的一面。
王守仁显得很焦虑,道:“眼下仍旧没有张国舅的消息,也不知他那边情况如何了。草原上形势变幻莫测,再加上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
“你是怕……他们来不了?”
朱晖一脸迷惘,摇头道,“不会吧?别到最后张小国舅统领的本部人马没来,就覃千户带着队伍过来了……这玩笑可开不得!”
听到这里,朱晖脸上涌现几分紧张之色。
如果真如王守仁所说的那般,张延龄分出的几路人马全部折戟沉沙,那他们就要担心是否能活着回去了。
鞑靼人拿出优势兵力,优先解决张延龄的中军,回头再逐步收拾这些散落的人马……
想想都觉得可怕。
……
……
原地驻扎只持续了不到一天。
第二天大雪停了,虽然周围白茫茫一片,但夜不收已经探明了方圆数里的情况。
“周围暂时没有发现湖泽。”
朱晖前来汇报情况,“就算有,应该也上冻了,大雪覆盖之下,无从发现。咱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远不及那些鞑子。即便有山川险阻,鞑子也如履平地一般,天时和地利方面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
王守仁点了点头,道:“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吧。”
“啊……要走?”
朱晖很意外。
王守仁抬头看着另外一边,距离也就两三里地左右的覃云营地,此时覃云那边的人马也在收拾行囊。
王守仁道:“刚传来消息,友军的中军已就位……在距离此处不到二十里的地方,我们得赶过去跟他们会合。”
“终于来了啊。”
朱晖显得很振奋,朗声道,“这是真要进行大决战的节奏啊……覃云没说送咱几条新式火器?当作犒劳?”
王守仁瞪过去一眼,好似在问,你在开什么玩笑?
这时候还有心思光想好事呢?
正说话间,覃云那边礼节性地派人前来通知:“小公爷、王将军,我们覃将军说,已经把二位留滞此处的消息,找人通知到张少帅那边,估计会对你们有具体安排。”
朱晖笑着道:“这么说来,张国舅很快就知道我们在这儿了?不过,既然要给我们委派差事,那就得给我们装备新火器。要不然,光凭我们这点儿人,很难跟几十倍于我们的鞑子交战。”
对面传令兵显然无法在这种问题上给予朱晖任何回应。
“卑职会把您的话,原原本本带回给覃将军。”
随后传令兵翻身上马,飞快远去。
等人离开。
朱晖嘲弄道:“还少帅呢,年纪轻轻,就想当元帅?手下也没几个兵。”
王守仁却问:“朱将军,你年岁是大,但这种烈度的战事,你有胆量打吗?”
“这叫什么话?”
朱晖显得很傲气,“好歹咱军旅出身,手下弟兄没一个怕事的……”
王守仁用促狭的眼神看过去,显得很不客气。
就差揭朱晖的老底了。
先前你一再推诿,一直嚷嚷着要回大明,这么快就忘了是什么人干出来的孬事?
王守仁看着西北方向,道:“也不知那边的情况如何,鞑靼人是否按照预想那般,已经集结!
“从兵马数量上来说,我们处于绝对的下风。但因为有新火器加持,这场战事……算得上是势均力敌。”
朱晖道:“不是优势在我吗?鞑靼人空有兵马数量上的优势,但论正面交兵,他们远不及我们。”
王守仁摇头道:“如果鞑靼人自认无胜算,又怎会前来应战呢?我想,张国舅既设计好了眼前一战,就是要给鞑靼人能取胜的错觉。让鞑靼人认为,必须要扼杀大明研发新火器的进度,否则的话……等大明再发展个几年,他们还有什么机会?”
朱晖也叹了口气,道:“既然新火器这么厉害,那为何不能多等几年再出兵呢?非得现在就开战?等将来全军装备新火器,都可以不战而胜了。”
“谁不想建功立业呢?”
王守仁道,“与其经历岁月演变,水到渠成,还不如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且大明要发展火器,受到的制约太多,并不是说区区一个外戚就能改变的。”
朱晖先是一怔,随即便明白王守仁所指。
大明又不是张峦父子能完全做主的。
张家说发展火器,朝中人谁会同意?
总不能全靠张家对大明输血吧?
未来让朝廷调拨钱粮来改进火器,以那些文官的尿性,会出这笔款项吗?
没有胜利作为依托,朝中人会对新火器各种挑刺,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空有新火器技术,却因为缺钱制造而不能派上用场,最后打仗的时候多还是用那些旧火器,或者跟鞑靼人肉搏。
历来中原王朝打仗,打的都不是装备精良与否,而是严重依赖政策……
大明官兵想要打胜仗,受朝廷大环境制约太多了。
打仗已经不是打仗,而是在玩政治。
王守仁道:“希望这一战,能改变未来大明疆域格局。恰逢此战,深感荣幸。”
……
……
王守仁和朱晖统领麾下兵马,紧紧地跟在覃云所部后面,沿着之前踏出来的雪痕,一路往西北方向行去。
等越过一片地势较高的丘陵后,眼前呈现一片六七里长的河谷地带,远远就看到连成片的营帐。
“那是……鞑子?”
朱晖显得很震惊。
王守仁赶紧用望远镜查看前面的情况。
随后王守仁道:“是的。鞑子连营,这至少……是几万人乃至十几万人的营地。”
“那我们……”
朱晖本想说,我们可以发挥优势,直接带兵冲杀进去,抢上一波。
不过当他看到大批鞑靼军队在雪地中活动的踪影,瞬间感觉到,羊入虎口,他们好像才是那只羊。
王守仁道:“鞑靼人已将我们前路给封锁了。”
朱晖咋舌不已,道:“王兄弟,果然被你给言中了,鞑子这是感受到自己能取胜,所以才会搬出这么多兵马来,想将我军扼杀在崛起之前啊。此番要是让张国舅取胜……他们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
王守仁点头道:“这正是我担心的地方。鞑靼人如果倾巢而出,且各部族因此而拧成一股绳,对我们将很不利。”
朱晖道:“就算我们有全新的火器,但子弹始终不是无限的吧?而且射击久了,枪支总会有炸膛的时候吧?几轮下去,如果被鞑靼人冲到近前,这一仗还怎么打?”
这下王守仁没说什么了。
随后远处看到覃云的队伍,开始用放炮的方式,跟河谷对面散落的大明哨骑取得联系。
“这是作甚?”
朱晖问道。
王守仁道:“所料不差的话,张国舅所部,或是哪一路人马,就在对面的山包后面。”
“那为何不见开战的迹象?”朱晖道,“明明大战在即,为何给人一种……很安静的感觉?”
王守仁摇了摇头,表明他自己也难以理解眼前的状况。
朱晖道:“也是,这一战情况太过特殊,鞑子也怕死,知道谁先冲谁死的道理。而张国舅那边的人马,也知道并无直接冲击敌营的实力!但他们中有不少骑兵……就是不知道他们的火器,在马背上使用效果如何……”
王守仁道:“大概双方都在备战吧。”
“在对方眼皮底下备战,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回去后跟别人说,别人一定会以为我在吹牛逼。”
朱晖自嘲般道,“之前跟咱打仗的时候,我以为鞑子已经窝囊到极限了,未曾想,现在他们还有更窝囊的时候。”
王守仁评价道:“比当初跟我们交战时好一些,至少眼下他们还知道生死存亡,必须全力一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