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岗的考城隍!
作者:新果      更新:2025-06-21 11:01      字数:4233
  第156章 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岗的考城隍!(求订阅)
  很快。
  牛钧驾云来到了长山县。
  同郭北县不一样,长山县隶属于京东路的济南府,虽然不能说是穷山恶水,其繁华程度却是远远不能跟金华之地相比。
  最重要的是。
  如今的世道有些不太平。
  国运不稳,妖魔抬头,已有乱世之象。
  这一点在金华之地还没有彰显出来,如今来到长山县,却是极为明显。
  牛钧降下云头,进入县城之中,一眼看去,街道上满是萧条,十间店铺关了八间,还在营业的少之又少。
  街道上的行人,一个个彼此警戒,带刀佩剑,好似一言不合就会火拼。
  偶尔有流浪狗跑过,嘴里叼着残肢断臂,也不知道是谁留下来的,甚是苍凉。
  街道两侧,更是跪满了乞丐,不时的有收尸之人将瘦若枯柴的尸体丢到牛车上,然后送往城外的乱坟岗中。
  “大爷,行行好吧。”
  看到衣衫整洁好似贵公子般的牛钧,乞丐们就像闻到香味的苍蝇一样围了上来,更有一个个带刀佩剑的江湖之人,目光贪婪。
  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
  秩序崩塌,国运不稳。
  牛钧见此一幕,彷佛已经看到了王朝末年人间悲剧景象。
  然而。
  这些乞丐们虽然很可怜,牛钧却丝毫没有救济他们的想法。
  因为他以法眼看去,眼前这些乞丐一个个全都业力缠身,几乎没有一个是善良之辈,哪怕是孩童,眼中也有隐藏着一丝丝的血光。
  想想也能知道。
  长山县的乱象已经不是一日两日,哪怕真的有善良之人成为乞丐,恐怕也活不到现在,早就被人分而食之了。
  甚至你只要在这个时候露出一丝丝的善意,就会被整个街道的乞丐盯上,下场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站住,朝廷捉拿钦犯。”
  “抓逃犯,不要走!”
  “你过来……”
  正当牛钧心中感慨之际,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声的大喊。
  只见一名穿着皂衣的衙役带着四五名刀手,正在满大街的寻找通缉犯。
  “不是你,快滚。”
  衙役手上拿着一沓悬赏公文,见到形迹可疑之人就拦下盘查,顺便搜身一番,将人身上的钱袋直接夺走,风格简单粗暴。
  与其说是寻找通缉犯。
  还不如说是正大光明的拦路抢劫。
  看到这群人出现,原本想要靠近牛钧乞丐,顿时一哄而散,像是看到什么洪水猛兽一样。
  “前面穿白衣服的那个不要走。”
  那衙役却没有管他们,因为这些乞丐身上没有油水,反倒是一身贵公子打扮的牛钧,一看就是外来的大肥羊。
  “长得还挺英俊,不过看着有些面生啊,你从哪来的,来长山县做什么?”
  衙役带人追上牛钧,打量一番后,开口询问道。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几人见牛钧气质不一样,不像是普通人,肯定不会像对待底层百姓那般直接动手,而是想要摸一摸他的底细。
  “从金华府而来,到长山县访友。”
  牛钧面色平静回答道,说完,还不忘问道:“这位捕头,请问金玉胡同怎么走?”
  听到牛钧称呼自己捕头,那衙役显然很高兴,为他指路道:“从这里一直走,进入内城后,第三条街口左拐,靠近衙门的那个胡同就是。”
  “多谢捕头。”
  牛钧拱拱手,顺着指引而去。
  只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前往金玉胡同,而是找了一间客栈住下。
  事实上。
  在来长山县之前。
  他就已经知道了这一次的志异故事是哪一个,如今需要做的,不过是等待故事开始罢了。
  在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名叫宋焘的廪生,有一天,他生病卧床,见一个小官吏,拿着帖子,牵着一匹白顶门的马来找他,请他去考试。
  宋焘大感惊讶,问道:“今年的岁考还不到时候,为什么马上就考试?”
  来的官吏也不多说,只是催他赶紧上路。
  宋焘没办法,只好带病跟他走了。
  然后。
  他就来到一个城池,进入一个王府之中,王府内的宫殿非常辉煌华丽,正面大殿内坐着十几位官员,他一个都不认识,其中一个官员很像关帝神。
  殿外屋檐下摆着两张桌子,两个坐墩,已经有一个秀才坐在那里,宋公便与这人并肩坐下,桌上分别放着笔和纸。
  不多时,就发下试题来,试题只有八个字:“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一会儿,两人的文章就作完了,呈交殿上。
  宋焘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诸位神人传着看完,称赞不已,便传叫宋公上殿。
  坐在主位上的一个很像帝王之人下令道:“河南府还缺一个城隍神,你可以前往任职。”
  宋焘听到这话,才知道这是在考城隍,当即叩头在地,哭着说:
  “大神错爱我,叫我去当城隍,不敢推辞。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岁了,无人奉养,请求大神准我侍候母亲去世后,再去上任。”
  那神灵叫人取来宋焘母亲的寿命簿来查看,一个长着胡子的官吏捧过簿子来翻看一遍,禀告说:“还有阳寿九年。”
  诸神都犹豫了,一时拿不出主意。
  关帝神说:“不妨先叫张生代理九年吧!”
  说完,又对宋公说道:“本应叫你马上去上任;念你有孝心,给你九年假期,到时再叫你来。”
  然后关帝神有勉励了另外那秀才几句,便让两人离开了。
  等离开王宫之后,另一个秀才握着宋焘手送到郊外,自己介绍说是长山县人,姓张,还给宋焘作送别诗一首。
  其中一句便是:“有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宋焘到了家,像是做了一个梦醒来,那时他已死了三天了。
  他母亲听见棺材中有呻吟声,打开棺材见他醒了过来,就把他扶出来,后来到长山县打听,果然有个姓张的秀才在这一天死去。
  九年后,宋焘的母亲去世,宋焘料理完丧事,便前往河南府上任城隍去了。
  这就是《聊斋志异·考城隍》的故事。
  牛钧此次前来长山县,便是为了见证这考城隍之事,从而获得神话之力。
  至于说他要怎么做才能参与到这则神鬼志异故事之中,获得神话之力?
  牛钧觉得,自己还需要从考城隍的考题和解题方面入手。
  当然,他没想过跟宋焘一样去考城隍,而是准备在宋焘考城隍之际,前往那都城隍的神域中拜访,当一回裁判,然后跟宋焘,以及众阴神辩论一场。
  一人二人,有心无心。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对这样的观点,牛钧并不是很认同。
  因为在他看来,有心为善也是善,有善就要赏。无心为恶也是恶,是恶就要罚,赏罚不是靠人心,而是要靠法度。
  如此辩论一番。
  哪怕那都城隍等阴神不赞成他的观念,只要宋焘考城隍的故事能成为神鬼志异,他就能有出场,并且还能成为主要配角,借此来获得神话之力。
  说白了。
  结果不重要,重在参与。
  只要参与了就能有神话之力拿,跟演戏一样,戏份越多,在一场志异故事和神话故事中,最后能分配到的神话之力也就越多。
  ……
  长山县,内城。
  金玉胡同!
  不同于刚入城时看到的悲惨景象。
  金玉胡同乃是长山县权贵居住所在,距离县衙不远,周围几条街道上更是有着兵丁和衙役巡逻,入目所见,看不到一个乞丐。
  在这里,哪怕是看门的门房仆役等,也都红光满面。
  更有不少府宅之外,仆役护卫牵着一条条膘肥体壮龇牙咧嘴的大黑狗,让人望而生畏。
  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
  无疑是最真实的写照。
  在金玉胡同,有一张府,便是牛钧此行的目的地。
  这张府可是不简单,乃是长山县中的名门望族,耕读传家数百年,每一代都有人获得秀才,乃至是举人功名,是真正的书香之家。
  “真的是来的早,不如来得巧。”
  “我观那张秀才寿元已尽,最晚不过今夜便会有鬼差前来请人。”
  “如此一来,这考城隍之事便是在今晚了。”
  牛钧站在张府外,张开法眼,看了眼张府上空。
  只见张府上空已然有着死气盘旋,预示着其家住命不久矣,最多不过今夜,便会有鬼差前来勾魂。
  只不过这张秀才是几分气运的,竟然能获得济南府的郡城隍举荐,前往大松神朝都城隍的神域参加城隍考核。
  这事情,不啻于真正的撞大运。
  当然。
  很多事情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考城隍这事,也不是谁都能去的。
  在《聊斋志异·考城隍》故事中,那些阴神决定一个府的郡城隍之位,竟然只让两个秀才去考试,这里面没有猫腻才怪。
  用前世的话来说,那就是萝卜岗。
  一个萝卜一个坑,先有萝卜,才会有萝卜坑。
  否则大松神朝几十亿生灵,单是举人,进士,大儒等,便有十几万,为何那都城隍在征召河南府城隍之位时,就选了这张秀才和宋焘?
  就不能公布天下,搞一个公平竞争?
  尤其是那宋焘。
  如张秀才一样,通常都是死亡之后,才会前往参加郡城隍的考核。
  结果就因为宋焘所谓的需要尽孝,便允许他在母亲死后,再去河南府上任城隍。
  这就相当于不仅给了宋焘一个郡城隍的职位,更有为了添加了九年的阳寿。
  你说这里面没有问题。
  谁信啊?
  所以考城隍这个故事,表面看似是公平公正,赞赏了宋焘的善恶奖惩理念,实则这故事背后的水深着呢。
  “让我看看,这张秀才为何能获得都城隍的青睐。”
  牛钧看着张府上空凝聚的族运,借此来推算考城隍的背后隐秘。
  然后。
  他就沉默了。
  因为他在这张府族运中,有看到了足足的七个郡城隍,二十八个县城隍的身影,更有诸多城隍手下的阴神若隐若现。
  换句话说。
  别看这张府在大松神朝没有太大名气,仅是一个郡县望族。
  但人家张府自大松神朝立国以来,足足有诞生了七个郡城隍神和二十八个县城隍神,还有数百个判官,日夜游神之类,乃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城隍阴神世家。
  正所谓:朝中有人好办事。
  整个大松神朝,撑死也就八百个郡城皇,这张家足足有占据了将近百分之一。
  如此一来,为自己的后辈运作一个郡城隍的萝卜岗考试资格,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惜。
  这张家虽然是城隍阴神世家。
  但是较比那宋焘,肯定是差了一筹不止。
  要不然那宋焘也不会获得大松神朝都城隍神以及一众阴神,乃至是关帝神的看重,甚至主动为他添加九年阳寿了。
  尤其是,这张秀才未能比过宋焘,只获得一个代理城隍后,竟然对宋焘没有一点的怨恨和不服气,反而礼待有加,将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
  这就更能说明那宋焘跟脚来历不简单了。
  “莫非是某个地府高层的直属后辈?”
  牛钧沉吟想道。
  因为除了这个原因外,他真的很难想到其他的理由。
  不过从考城隍这个故事中,也能看出,地府的鬼神和人并没有太大区别,想要在鬼神,或者仙神中混的开,还是要靠背景。
  “真要这样的话。”
  “自己参与考城隍这一故事时,就需要慎重,不能将人得罪死了。”
  不是牛钧喜欢胡思乱想。
  而是那宋焘能让关帝神开口,为其讨人情,你要说他背后没有大人物支持,显然是不可能。
  毕竟在幽冥鬼神一系中,关帝神的地位可不低,为东岳大帝手下的四大护法之一,地位仅次于东岳大帝。
  尤其是在《聊斋志异》中。
  关帝神的地位,恐怕在十殿阎王之上,权力之大,可以左右十殿阎王的直接行动,类似于钦差大臣,其言行很多时候都代表着东岳大帝。
  说句不客气话,关帝神开口,大松神朝的都城隍根本就不敢反驳。
  这也是《考城隍》故事中,关帝神开口后,其他阴神全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的原因。
  没办法。
  关帝神的格位摆在那里。
  根本就不是这方世界的神灵能比。
  这也是牛钧猜测宋焘背后有地府大人物支持的原因。
  至于说为什么是地府一脉的大人物,而不是天庭一系的大人物?
  原因很简单。
  真要是天庭一系大人物的话,就不是考城隍,而是直接飞升成仙,或者考山神水神等天庭神职了。
  城隍只是阴神,哪有直接成仙来的舒服。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