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又是一条发财道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更新:2025-05-13 09:24      字数:2049
  第533章 又是一条发财道
  芦叶和虎头等五十个亲兵小子完成交接后,在伊里将军府睡了三天两夜才缓过劲儿来。
  他们这五十人,也是头一回出国。
  哪怕身手很经得起考验,哪怕还有五百多先锋营的兄弟随行,一年半时间,都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在没有把这一万三千多洋商带回八卦城前,他们都不认为是任务已完成。
  回到伊里,终于心安了。
  睡了个天昏地暗。
  醒来后,都开启了狂炫烤羊肉的模式。
  “还得是昂们西北的羊肉香,一点膻味都没有!”
  “走哪儿都想着这一口,吃不腻,永远都吃不腻!”
  眼见着,两只坑馕烤全羊转眼都被五十个小子给啃了个精光。
  田玖都忍不住咋舌:“你们这是多久没吃过肉了?”
  “田将军,您是饱汉不知饿汉饥!要说出这趟远门,最遭罪的就是昂们的嘴巴了。
  威尼斯这个城市据说已经是欧洲最富裕的了,马尔科利这样的巨贾,给我们安排的饭菜一般都是甜面包、腌肉和咸鱼。
  这些洋人饭,吃个十次八次的也就罢了,连续吃上大半年这些,都快把昂们吃麻了”
  被他们吐槽的洋人饭,还是威尼斯的贵族餐饮。
  平民食物,不是玉米粥,就是黑面包和马铃薯。
  想起马铃薯,芦叶抹了抹嘴上的油问:
  “田将军,昂们西征之前,还帮着主子在镇国将军府种了几亩马铃薯,不知道有没有种活的?”
  田玖一拍大腿:
  “种活了,还丰收了!马铃薯真是个好东西!和麦子一样,一年可以种两季,但人家的亩产能上五六千斤。
  做主食吃几个拳头大小就有饱腹感,当菜,煮着吃、炒着吃也很美味。
  你们等着,晚上让我府里的大厨给你们做一个大盘鸡,这道菜做熟后,里面的马铃薯比鸡肉还好吃。”
  “那就好!那就好!昂们从威尼斯商人手里,买了好些菜蔬种子。其中有一种可做观赏的蔬果叫西红柿,酸酸甜甜的滋味,生吃、煮熟了吃都可以。”
  芦叶把西红柿的美味,吹上了天。
  虎头却在一旁反驳道:“只有小娘子才爱这种酸甜口的,昂觉得辣椒的滋味儿更好,比茱萸的辛辣味儿强得多!吃上几口,全身都冒汗。冬天喝一碗辣汤可带劲儿了。”
  田玖:“.”
  两种都是他没吃过的,就很想尝尝看。
  可惜他现在是伊犁将军,不能像这帮小子这般,能跟着商队走一趟欧洲见世面。
  就很遗憾
  隔天。
  甘明兰就收到了一小袋,来自地中海沿岸的菜蔬种子。
  大多数蔬的种子,她还真的不认识。
  唯有玉米粒,没有一个后世人不识得。
  见到玉米粒,她高兴得不行:
  “好小子,要是在七八年前,你们就把玉米种子从欧洲带回来,高低得让陛下赏你们一个爵位。”
  送种子的两人,表示不解:
  “主子,这个玉米在威尼斯就是一种平民食物,磨成块煮粥吃,吃起来刮喉咙,但凡家里有点条件的,都会选择吃黑面包。
  听说产量也不行,比小麦低得多!种这个,还极容易引来老鼠,大部分农人都不爱种它!唯一的优点就是比较耐旱。”
  他们图新鲜,自然是体验过玉米粥的。
  这玩意虽然干上一碗很有饱腹感。
  但要说味道,完全比不得小米粥和疙瘩汤。
  反正自从关西有了高产小麦和水稻后,关西就没人再饿过肚子。
  甘明兰:“.”
  她没法给这两人解释。
  耐旱且不挑地,就是玉米最明显的优势。
  耕地年景不好的时候,农人就得靠这些粗粮续命。
  至于原始的玉米品种,有产量低和口感差的毛病,对她来说真不是问题。
  优化上十几代,包管变成人人都爱啃的玉米棒子!
  “你们大老远的带回来,都种种看,咱们关西的绿洲上不乏沃土,说不定还能种出惊喜来呢!”
  惊喜。
  都不用等上几个月。
  当天晚上,甘明兰就每个品种的种子挑了几粒出来做试验。
  很快,她就得到了,番茄、辣椒、卷心菜、菜豆、西葫芦、芥菜。
  呀!还都是她比较爱吃的蔬菜。
  这个季节好些都还能再种一季的。
  咦,这个芥菜好似有点问题!
  她把大疙瘩切开一看。
  还是红瓤的。
  果然不是芥菜。
  切了片尝尝味儿。
  怎么形容呢?
  有点像生的胡萝卜,但比胡萝卜更硬实,咀嚼时有明显纤维。
  还,甜滋滋的。
  是她前世没吃过的新物种。
  也不难猜,应该是甜菜无疑了!
  哪怕这个甜菜的果肉不算太甜。
  但,这也是甜菜啊!
  后世的白从哪儿来?
  南蔗,北甜!
  北方的疆省,恰好就是甜菜最大的产区。
  十七世纪雍泰朝的百姓大多吃的是蔗(黑)、麦芽和蜂。
  蔗(黑)大多都是从南越国进口的,价格不便宜!
  你问白?
  那是没有的!
  冰因制作耗时,还属于奢侈品,常用于药用或高档饮食中。
  甘明兰仔细品了品甜菜里的那一丝甜。
  认为,这个度还有很大的改造的空间。
  最后,她都忍不住感慨一句:“天时地利与人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合该咱关西发大财!”
  只需给她三年,甜菜就能种遍雪山南北!
  再借助被马尔科利猎来的那些技术人才,她明年就能把白给研发出来。
  说到技术人才。
  那六百多船匠和两个军舰设计师,已经在被送去江南船厂的路上了。
  这两年,倭寇和海盗并没有因为江南水军日益强大而停止骚扰。
  他们从大规模侵扰转为小范围袭击,还屡屡躲过水军的巡查。
  倭寇的行为彻底惹恼了都指挥使茅逸勇,这人早就憋着一口气想打去倭寇的老巢。
  奈何江南船厂造出的海船,不能当军舰使。
  乾武帝自是知道心腹焦躁心情的。
  在收到甘明兰“买”到了六百多个洋人船匠,还有几个大型军舰设计师的汇报后,一道密旨就让她把人全送去江南。
  至于,买这些工匠的巨额佣金。
  江南水军是补不上这个窟窿了。
  就用今年关西的商税抵扣吧!
  关西税课司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