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安排(下)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更新:2025-04-08 01:13      字数:2100
  第335章 安排(下)
  亲兵家属们,大部分还陷在家主亲手烙的大饼中。
  也有少数有见识的。
  这不,就有人请教自家家主:
  “家主,桑树除了江南和巴蜀那等富庶之地,西北缺水,小树很难种活的。昂觉得吧,还是种梭梭树比较好。”
  有西麓牧场的梭梭树成功案例在先,人家对大面积种植桑树表示质疑。
  甘明兰对此十分笃定:
  “离这里不远的火焰山山沟里,就长着一整片的桑树林。”
  对方兀自摇头:
  “可江南和巴蜀养蚕的气候多好呀,这里又干又热!蚕怕是不好养活的。”
  “我既然敢这么做自然是有所仰仗的,之前在寻神仙掌的时候,我就在片桑树林里找到了好些野生的蚕卵。
  有野生的蚕说明甚?说明人家就适合这个地界儿的气候,哪怕一个冬季能活下万分之一,那够一代代繁殖下去。咱也不养江南那种需要精心伺候的家蚕,就养这种野生的!”
  野蚕!
  谁见过?
  甘明兰立即掏出了她的杀手锏——几个破壳了的七彩蚕茧。
  “那你们瞧瞧,这是甚么?”
  鸡蛋大小的彩色蚕茧,瞬间就让这些男人和妇人们炸了锅。
  “老天爷!还真像是蚕茧呢!怎生这般大!来上这么十来个蚕茧都能抽出二两丝的吧?”
  “昂滴娘哎!天底下还有这般鲜亮、颜色这般多的蚕丝?织造成绸布都不用染色了哟。”
  “稀罕,太叫人稀罕了!家主,这野蚕,昂想养养看。”
  “昂也想”
  甘明兰:看吧,事实胜于雄辩!
  谁见这样的稀罕物,谁不迷糊?
  别说妇人们,就是各家的当家男人都心热得不行。
  拿在手上反复研究。
  不多时,就确定已经肯定这野蚕蚕茧没有染色的痕迹。
  “以往见过的家蚕绝对不是一个品种。”
  那么,问题又来了。
  这些野蚕会不会食量很大?
  头年,得种多少棵树苗才能把一只蚕养成蚕茧?
  想一口吃成大胖子?
  甘明兰却不是这般打算的,她明确表示:“好东西贵精不贵多!即使以后桑树成林了,每年这些彩绸的产量最好也要控制在五百匹之内。”
  当即就有那聪明的人大声附和道:
  “合该如此,甚么东西多就价钱就贱,如此与众不同的野蚕怎是那些家蚕可比的!一匹在西域各国,就是卖上一千个金币都不为过!”
  好好好!
  是个有想法的,回头就让你卖布去。
  甘明兰接过大旗,继续给大伙儿画饼:
  “你们说,那些胡商不远万里去到西京和东京,贩卖的商品里什么东西最多、最贵重?”
  “当然是丝绸了!”
  “去一趟西京要走上几个月,如果能在咱哈密城买到更好、更稀有的丝绸,他们难道还会舍近求远?”
  “必不能!”
  众人:想想就知道,现在关内各种乱,只要他们守好关西这片关口,任那江南还是巴蜀的丝绸都卖不到西域来。而自家家主的这个野蚕彩绸,绝对是独一份的买卖。
  还别说。
  到时候说不定还真是千金都难求!
  出了隔离点,就让自家男人和小子赶紧跟着去那火焰山取桑木树枝去。
  比起牛羊和那养生葡萄酒,所有人都更看好这植树养蚕的买卖。
  你问会不会织造?
  几十万移民里难道还找不出几个能耐人?
  他们坚信一点,家主好,他们的日子才会更好!
  会议的气氛再次热烈了起来,男人们感觉自己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这个年头就没有一个懒人!
  桑木插阡真不难。
  只要插阡的土质保持湿润就行。
  有人马上出主意:“就在地窝子的炕床上用泥砖围起来,然后在炕上铺上几尺厚沙就能用。下大雪也不怕,夜里可以烧炕”
  看看,这不就上心了么!
  男人们从现在开始,都不愁活儿干。
  但妇人们想养蚕,最快也到明年夏天去。
  还有大半年时间呢!
  想要在哈密城安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甘明兰看着那些妇人,问道:“你们都会做鞋子的吧?”
  这还有啥不会的?
  谁家婆姨闲下来,手上不是为一家老少做衣裳、做鞋的?
  “那你们会做雪地靴吗?”
  众妇人:甚么是雪地靴?闻所未闻!
  “就是一种鞋面和鞋帮用羊皮毛缝起来,鞋底用软木做的,可以在雪地里行走、皮子和鞋底都不会湿脚的靴子!”
  听上去,很不错的样子!
  手里拿着去掉商标的高帮ugg,摸着里面的羊毛就知道有多软乎。
  妇人们爱不释手,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
  “好宣软的羊皮,这黄色的毛色也好看!哟,鞋底还有一层毛,这光脚穿着该有多暖和呀。”
  “看着这靴子用的皮子不算多,一整张羊皮估计能做上大人的四双!这么好的鞋,一双卖一两银子不过分吧?”
  “不过分!羊皮好寻,但这鞋底板的软木却很难得!如果皮子和鞋底足够,昂一日做个十来双没问题。”
  “.”
  喧喧闹闹,又是半盏茶的功夫。
  甘明兰最后又为这桩买卖,指了一条明路:
  “哈密新城的那帮人现在以羊肉为主食,每日宰杀的羊好几千只,我会让军需部的人联系我指定的作坊掌柜。
  鞋底的木料好办,大漠中的红柳木不仅木质轻软,韧性还好,不易变形。关键还不要本钱!
  到时候我会以给你们置办冬衣的名义囤十万张羊皮。
  你们只管关上房门鞣皮做雪地靴!存上两三个月的鞋,等最冷的时候再一股脑的拿出来卖。
  三十几万移民干上几个月的活,谁手里还能没有点闲钱?
  但这雪地靴没有甚技术含量,旁人一看就会,所以在卖鞋子之前你们得保密,且只能做一季卖个新鲜。
  也不让你们白忙活,一应成本都算我的,到时候赚到的银子我分你们三成!做得越多,挣得越多。”
  照关西的行情,最好的羊皮一张才一两银。
  而一张羊皮可以做四双成人雪地靴。
  如此暖和又防滑的雪地靴,卖价一两银真不算多。
  一天做上三张皮的靴子,就能挣上二两七!
  一个月可就是八十一两。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难怪人人都称自家家主是财神爷。
  随便给他们漏一点财,都能让他们快速发财致富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