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应对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更新:2025-04-08 01:13      字数:2046
  第242章 应对
  有争议不是什么坏事。
  反正最终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赵总兵手里。
  郑总兵在派亲兵前来运树回榆林卫期间,表明了态度,他们会紧跟边城的步伐。
  一切行动听指挥!
  赵总兵又是怎么做的?
  他代表了边城五大卫所,将漠北鞑靼二十万大军来袭屠村边城遭受的损失,以及支援西京城损兵折将后,又被二十万难民纠缠,并跟回边城的几个重大事件,给朝廷发了一份详尽奏报。
  奏报内,还附带了一份边城军田近十年来的收支。
  最后还提交了军饷申请,一口气申请了十年没发的数额!
  就问十万边军十年来被拖欠的军饷有多少?
  那真是一笔,把现在所有国库搬空了都凑不齐的巨款!
  好大哥边城打了样。
  小弟榆林卫自然有样学样!
  且榆林卫在不久前还惨遭了一回屠城之灾。
  除了军饷,抚恤金,朝廷总该表示一下的吧?
  总之,西北两大重镇的总兵主打一个据实以告!
  用桩桩件件事实告诉朝廷:
  他们哪怕将家里所有的粮食都带齐了,也不够抵达商都路上吃的量。
  更何况,鞑靼前脚才刚吃了败仗离开的,谁知道后脚会不会再杀进来?
  那可是对中原虎视眈眈且会屠城的鞑靼!
  边军和榆林卫算是对圣旨还有点子回应。
  九连城、渔阳、上谷、平城、偏关等其余重镇,却在收到圣旨后犹如石沉大海。
  报意思!
  边关重镇肩负的只有抵御外敌的重任。
  谁会管皇位上坐着的是老皇帝还是小皇帝?
  你们掐你们的!
  咱只负责守国门!
  整个边防静悄悄。
  摄政王与玉太后气急败坏,却也无可奈何。
  军饷的大坑,他们是真填不了半点!
  万般无奈之下,摄政王与玉太后居然把同样求助的圣旨,发给了几大流民军首领!
  这无异于承认了流民军的合法性。
  且招安的诚意之大。
  一出手就是个异姓王的爵位!
  异性王!
  有封地,可传五代人的那一种!
  算得上是邶国建朝以来,都未有过的殊荣!
  但想要得到这样一个爵位,就是帮着新皇肃清挡在皇位道路上的魑魅魍魉!
  之前还闹着反朝廷、杀贪官杀权贵的那帮子流民头目们,心动且付之于了行动。
  各路牛鬼蛇神刹那间都涌向了商都。
  路上遇到王位的竞争者们,当然是要争个高低立下。
  打的打。
  杀的杀。
  队伍打残打缺了,就原地抓壮丁。
  本就民不聊生的各州府、村镇上,想要活命的穷苦百姓们又是一轮大逃亡。
  逃亡路上,小道消息不断的传来。
  有人说:
  “胆子大、有勇且孔武有力的兄弟们,你们尽管奔那商都去!小皇帝已经昭告了天下,谁有能耐保住他的皇位,谁就能享尽那世间荣华!”
  这是啥?
  这就是妥妥的改命!
  难民们却又摇头又摆手:咱可没有那般大的能耐,也没有享福的那个命。
  见此情景。
  有见识且心善的人就提点了这群怕死党:
  “那你们就往九边重镇去吧!邶国如今能打硬仗的兵力全都集中在边境上,其中又以渔阳城最富庶!
  但,要说各大总兵最待见难民的,还得是西北的宁阳侯!据可靠消息,之前有二十万难民哭喊着跟去了边城!”
  众难民:“可不敢去那与鞑靼交界的地儿!两军打起来,咱也是那上战场填坑的命!”
  善心人没好气道:
  “前不久漠北鞑靼有二十万骑兵往边城去了!边城在被抽调了大半精兵去西京城剿贼的情况下,还将鞑靼打到没有招架之力!老朽今日就把话撂在这儿,十年之内鞑靼都不敢再打边城!”
  十年之内无战事?
  听上去就很有诱惑力!
  难民们进入了艰难的抉择中:
  “去幽州好!渔阳城富庶不缺粮!”
  “不不不,咱去西北!越偏远越没有人上赶着去抢地盘。”
  “.”
  难民们在行动。
  离西北比较近的,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毫不知情的赵总兵,这会儿照样还在为大军的粮食犯愁。
  手里有银子也买不来米面。
  青黄不接的季节,就是这么难捱。
  五大卫所自从把军田的种植任务交给职业农人后,当前只负责守防线和练兵。
  赵总兵之前不过是把右卫营派去了草原上抓野兔。
  现在,索性把大部队练兵的地点都放到了草原上。
  用他的话来说。
  练兵最费粮!
  就让兵卒们在消耗体力的同时,顺带抓些野兔、狍子、黄羊之类的猎物来吃。
  吃不完的,再送回边城来。
  也不知那些偶尔送回来的草原羊、草原牛,是在哪片草原上抓到的?!
  隔三差五,就有大量的猎物从草原上送回来。
  军属们在粮缸快见底的时候,还能隔天就吃上一回肉。
  七八文钱一斤的猎物肉,你敢信?!
  不说味道如何,反正炖煮一大锅全家也能吃上一两天。
  马家堡的仔兔养殖现在是大营的重点赚钱项目之一。
  规模已经发展到了数万只!
  老猎户不愧是养活过野兔子的能人。
  他在圈舍的四周都捆上了厚厚一层干草,防止活泼好斗的野兔们在蹦跶期间撞墙。
  起初,最让人担心的问题就是仔兔太小断奶后不会开口吃草。
  及时雨.甘队长送来了狗米草。
  这个品种的牧草仔兔们很爱吃!
  还没断奶的小兔子,吃了这草都没有过拉肚子现象。
  圈养仔兔的计划顺利进行中。
  西麓牧场的建设速度也不慢。
  梭梭树原计划该怎么种就怎么种。
  变化最大的是被圈起来的那万亩牧场。
  半沙漠地带以前看着还不明显,如今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尤其是在立夏过后,连续下了两场小雨。
  牧草仿佛在一夜之间,都从沙层里钻了出来。
  从稀稀疏疏到肉眼可见,到连成了一片绿色汪洋只用了不到十日。
  看得边城新移民们不停的感慨:
  这老黄风到底破坏了多少个天然牧场!
  要是鞑靼地盘上的草场都有梭梭树护体,他们哪里犯得着去中原劫掠,靠放牧早就富得流油咯!
  夜里疯狂撒草籽催生的某人,深藏功与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