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粮食保卫战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更新:2025-04-08 01:11      字数:2030
  第105章 粮食保卫战
  左氏一族不屑与之为伍的三秦之地的流民。
  经过十余年持续不断的与陇西李氏一族的抗争,并没有被彻底消灭。
  相反,他们还在暗地里形成了一支,规模不低于十万人的破军。
  这些人手里都有铁器。
  比起南河府那一帮成立时间不足一个月的义军。
  破军与府军和关军们的战斗经验也更为丰富。
  就在不久前。
  破军首领就收到了,全国境内大小十多股农民起义的消息。
  尤其是隔壁南河府的义军,他们杀官员,开仓放粮的壮举,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
  破军之前一直都是小打小闹,也没给官府和地主们造成大损失。
  结果,还被李氏以及其他地主武装追着打。
  虽然跑得快,但实际心里头很憋屈!
  这一回,破军首领决定同隔壁的义军好好学习学习。
  让两位押解头目们担心的,被拦路抢劫和动辄杀害押解官差的事故,并没有在安西府一带发生。
  关中平原的官道宽敞又平缓,沿路六十里必有驿站。
  流放队伍也从日行五十里增加到了六十里。
  此时,时间已到了夏历九月。
  天高云淡,清朗澄澈。
  暑热渐渐散去,气温由三十度以上,慢慢递减到二十多度。
  雨水也渐渐地多了起来,时不时来上一场。
  官道两旁的稻田金黄一片。
  该秋收了。
  但,一眼看不到边的稻田里,竟然看不到收割的农人。
  曾经的地主.左氏族人表示不理解:
  “这秦川的农民怎生到了秋收还不积极?早日归仓不是就能早日吃上新粮么?现在的粮价都涨成甚么样了!”
  “潼关县的那个村长老汉不是说过么?关中的大部分耕田都是陇西李氏以及他们门下、姻亲的!”
  “谁家地主的田庄里没有佃农和长工啊?难道这些人辛辛苦苦一年,都到了收获季节还任由稻谷掉在田里?”
  “再下几场雨,田里的谷子可不得长芽了哦!”
  “糟践粮食,可是要得天谴的.”
  一众人走累了,就站在官道上,对着大地主家的田庄指指点点。
  他们不知道的是,眼前这一大片稻田的佃农和长工们,最近几日刚投奔了破军。
  一时半会儿,整个县城都找不到赋闲在家的劳动力。
  眼看着稻子就要烂在田里,田庄管事们急得头发丝都要冒烟了。
  大管事们对着大小庄头们喷火:
  “甚?一个庄子的佃农都跑了?”
  “长工呢?几十个庄子,难道还找不到几百个收稻谷的长工?把工钱给足,给够!”
  “真是反了天了!居然还想分走六成的稻子!把他们的话事人给我喊来.”
  佃农们仿佛都吃了秤砣铁了心,不同意他们的分配方案,他们就不答应收稻。
  长工和短工更离谱,开口就要拿一亩地三成的粮食做工钱。
  且对方油盐不进,不给庄子里的管事们半点谈判的空间。
  管事没有这么大的权利,只得将消息层层上报到了陇西李氏家主跟前。
  成熟的稻子到了后期,风势一大就会往田里掉落。
  更大的隐患还是秋汛。
  只要来几场暴雨,这一季都得白搭。
  如今,全国粮价哪怕已经超出了去年粮价的五倍,还在增长中。
  耽搁一天功夫,就要少收多少石粮?
  李氏家主大骂管庄子的旁支无能。
  随即下令,让该田庄所在的县衙衙役,务必给佃农和长工们一个教训。
  在关中平原这几百里土地上,李氏家主的政令可比布政司大人都还管用。
  当流放队伍再次经过一个村庄时,就看到了:
  几十个衙役和地主们家中的一百多名青壮护卫们,正在捉拿某个村子里留守的老弱妇孺。
  老人和妇人们的求饶声、哭喊声很是凄厉。
  “官爷,你们放开我祖父,我祖父都瘫在床上七八年了,他真的干不了田里的活儿。”
  “官爷,民妇肚子里的孩子再有半个月就要出生了,求你们放过我吧。”
  “啊!我不同你们去县衙,我不去,我不去.”
  “救命呀,救命呀!官老爷们滥杀无辜,枉顾王法啦”
  正当路过的众人不知如何是好,该劝还是该帮之际。
  官道另一头,忽然涌现出了上千个青壮男子。
  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还打着赤脚。
  手里的兵器也五八门。
  有长短刀、有斧头、有铁锤、甚至还有大锄头。
  他们所有人脸上的神情都很相似。
  是那种狠辣中带着疯狂。
  想要毁天灭地,推翻所有不平。
  果不其然。
  众人远远的看着,他们对上衙役官差与地主家的护卫后,二话不说上前就开干。
  刚还在喊救命的声音,马上颠倒了过来。
  两个头目吓得命令众人赶紧跑路。
  太吓人了,有木有。
  他们与那些县衙衙役官差身上穿的制服,大差不离啊。
  可别迁怒了他们才好!
  一千多个农民对上小二百的衙役和护卫,以多胜少,顺理成章。
  之后。
  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冲去了田庄里。
  把陇西李氏旁支家在此地的八千亩庄子的管事以及奴仆们,全给杀了。
  真真儿杀红了眼。
  凡是吃陇西李氏一族饭的,全都没个好下场。
  再然后,各个庄子里的粮仓陆续被这群人打开了。
  八千亩耕地去年秋收获的稻子和上半年收的小麦,全都在这些粮仓里。
  两季粮食,足够养活该县半数以上没有耕地的农民了!
  五十多个佃农村子和镇上的大街小巷,孩童们口中都欢快的唱起了童谣: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库,抢了仓!”
  “不徭役,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分粮,当然也是有讲究的。
  主持该工作的破军首领言明:
  只要家中有男丁入破军者,五口以上的人家一次可分五石粮!五口以内的能得三石。
  这可比他们给地主交完租子后,剩的粮食还要多。
  一时间,入破军者呈数倍增长。
  后知后觉的陇西李氏一族,马上驱使驻守该州府的府军出动。
  一场从佃农罢工到世家武力镇压的粮食保卫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