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权威
作者:
一颗茶花糖 更新:2025-10-22 22:18 字数:4236
第365章 权威
今天会议室满满当当坐著三十四號人,他们全都號称帝豪集团精锐中的精锐。
总不能一个人都看不出来该怎么办吧。
甚至就连总负责人苏晟今天都出席了这个研討会。
不过这个案件苏晟只是旁听,不具体负责,苏晟的定位大概是督办、监製一类的角色。
案件还是由苏澄主管。
他大可利益薰心地把所有意见都压下去。
虽然麻烦点,不过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苏澄才不上龙妈这个套呢。
当然。
也有可能是苏澄想多了。
经过了澳岛的事件,苏澄不得不谨慎!
不是圈套还好,就当苏澄自己疑心太重了。
如果是圈套的话,那他的下场可能会很惨很惨。
从澳岛抽水的资金经过秘密运作和漂白,在地球上已经走了好几圈,已经非常非常乾净了。
苏澄承认,unv拥有非常好的投资潜力。
但他没必要因为这点利益,从而暴露自己的资金盘。
即便不是圈套,苏澄也不打算动手。
风险太大。
不在苏澄可承受的范围之內。
成了,每年也就多赚几个亿。
但万一中招,那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期间。
苏晟一直在默默观察著苏澄的神情。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他突然叫住了苏澄:“苏主管,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苏澄此时才从刚刚的思绪中抽离出来。
“嗯……晟总,unv这个案件我们可能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一下。”
“可以。”
苏晟愿意给苏澄更多的时间。
这个卷宗其实是龙若璃翻找出来的,已经提前给苏晟看过了。
苏晟认可这个unv这个案件,他觉得难度適中,对苏澄来说並不是什么问题。
只要仔细的研究一下,就能拿出来完美的解决方案。
会议结束以后。
苏澄主动向苏晟介绍起了秦奋。
“晟总,这就是我跟您提到的那位同事,秦奋。”
秦奋微微弓著腰。
昨天晚上苏澄已经告诉他,是yh的老总同意,才把他调过来的。
所以秦奋对苏晟特別客气。
“晟总,您好您好,我是秦奋。”
“今后我会在yh努力工作的!”
苏晟没给太多的反应,態度甚至可以说有点冷漠。
在昨天因为调任秦奋,被父亲责骂了以后,苏晟实在对秦奋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
他甚至自己也担心,会不会因为这个调令让小澄分心。
两人如果真的像同桌那样说悄悄话、做小动作、传小纸条什么的,那老师在台上讲解的数学题基本上就被当做耳旁风了。
苏晟更多的是礼貌性的回覆,他像一位刚刚上任的班主任嘱咐学生:“嗯,好好干,调来上沪不要太兴奋,把玩心收起来,儘快进入工作状態。”
“好的晟总好的。”
当天下午。
苏澄、秦奋、刑雨媛、刘佳佳聚集到了一个小会议室继续开会。
这一次就只有他们四个人。
苏澄是该案件的总负责人。
刑雨媛抽调的是yh国际諮询部的1组和刘佳佳的5组,作为諮询部副主管,她担任是联合小组的组长。
5组组长为刘佳佳,她在本次案件中担任联合小组副组长。
和上次在晟跃7组和2组临时联合解决案件大差不差。
苏澄没有给秦奋安排正式职位,所以他暂时让秦奋担任专案联合小组的副组长。
是的没错。
秦奋的级別没有变化,仍然是k6,但是在这次案件中临时担当的职务很高。
“苏主管,这是我整理出来的同事们的意见和思路。”
这也是下午这次小会的目的,他们四个小头头探討现行想法的可行性。
经过简单的梳理。
苏澄发现yh这帮人几乎上没有把想法瞄准营销,更多的是改善经营,改善產品线,以及研发新牙膏,还有说打价格战的。
unv的资金情况不像上次的那个案件,时间要更宽裕一些。
所以说,这些方案要说有用嘛也確实都有用,但治本不治標。
不是那种立竿见影,而且治標治本的最优解。
这个案件的最优解肯定是营销,这个是没跑的。
因为卷宗上的各项数据和实验反馈证明,產品没有任何问题,就单纯的是卖不动。
原因可能是之前的推广力度不够,或者营销理念和方案出现了错位之类的。
尤其是新品牌,推广的黄金期就是刚刚上市的那段时间,错过了这个黄金窗口期,后面再想推广起来就很难了。
刑雨媛收集的这些思路当中,也確实有同事提出了不碰公司的经营策略和產品,就单纯进行营销。
不过由於时间关係,这几个同事都还没有给出具体能够落地的方案,只有一个大致模糊的加大推广和营销的思路。
刑雨媛看著苏澄认真思考的样子,有点点小帅,她询问:“怎么样?”
苏澄看了她一眼,反问:“邢主管,你觉得怎么样呢?”
刑雨媛特意瞅了苏澄一眼。
哦?
这个新来的主管在考她了吗?
刑雨媛简单说了说她的想法,
她其实更倾向於用营销来帮助unv打开局面。
在讲完自己的想法以后,她观察著苏澄的神色变化。
这个表情……应该是认可她的思路了?
苏澄也是想营销吗?
“嗯嗯。”
他既然不打算收购unv,那就把这个事儿做好就完了,不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苏澄给unv的案件定了基调,在营销的基础上展开討论。
其他的想法一律pass掉。
基调和方向是定下了。
但怎么进行营销是个难题。
刑雨媛等人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苏澄看著三人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得不吐槽:“不是,这营销很难吗?”
其实苏澄最不喜欢用的就是营销手段。
因为营销在一定程度上欺骗消费者,他不喜欢欺骗客户。
c'est la vie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白领有那个需求,只有抱著一杯昂贵的咖啡,他们才能感觉自己属於这个城市。
所谓杯子战术起到的作用也並非全都是欺骗消费者营造火热的假象,这个不如直接僱人排队。
苏澄当时用杯子战术,主要是想告诉那部分人群,有c'est la vie这么个东西存在,他们自然就去买了。
还有打火机请贝爷做宣传片,拍极限运动,是因为大部分客户都喜欢“性能溢价”,我可以不去南极但你的打火机必须要在南极打著火。
苏澄只是找准了他们的需求,並且满足了而已。
从一开始他加入晟跃以来,就没有用过欺骗消费者的手法。
“肯定难啊澄哥,你看他们之前做的营销方案。”秦奋把资料递了过来。
苏澄一看。
嗯……
確实让人觉得头大。
因为unv基本上什么营销方案都尝试过了,但效果微乎其微,几乎全都失败。
而且每一次失败,都会加重消费者们对这个品牌的印象。
就好像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精,自然也就很少有消费者选择这种中不溜求印象的牙膏。
因为印象很杂,就代表著质量和『功效』不一定好,很有可能也是中不溜求的。
可以说。
unv这家公司,就是败在了营销上面,他们不懂得包装自己。
所谓的『包装』,不一定就得欺骗消费者才可以办得到。
只要把自己的產品定位和功效宣传出去就好。
高端你就说你高端。
去火你就说你去火。
美白你就说你美白。
有什么特殊成分你就把成分標出来,这就完了,很简单一个事儿。
苏澄打算先从牙膏下手。
在此之前,苏澄问了他们一句看似题外话的问题:“你们最近有看什么书吗?”
秦奋抬头想了一下:“嗯,漫画算吗?如果算的话我最近在看……”
苏澄立马打断了他:“漫画不算,我说的是纸质书,什么类型都可以。”
一听说漫画书不算,不只秦奋,刘佳佳也泄了气,两人都摇了摇头。
刑雨媛说她最近在看《影响力》。
“那你的书在哪里啊?”
“呃,我的工位上?”
“你能拿过来看看吗?”
“行?”
刑雨媛疑惑地回到工位,把自己那本刚刚买的书拿了过来。
为了不让苏澄误会自己只看了寥寥几页,觉得自己是个『看书如抽丝』的人,所以她还特意解释了一句:“我前两天才买回来,刚刚开始看。”
“嗯嗯,行的。”
苏澄的注意力完全没在这里。
他把这本书的扉页和封面背部展示给了三人。
“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什么?”
三人盯著苏澄展示的地方看了好久。
但並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最后刑雨媛小心翼翼地提出:“很多人推荐?”
“是的。”
“你们看这里。”
苏澄指著书的扉页。
《影响力》的扉页是折叠的,拉出来差不多小半米的长度了。
上面密密麻麻地標註著推荐人的身份、职业、所取得的成就。
不是诺贝尔奖的得主,就是沃顿商学院的教授,要么就是mit行为设计实验室创始人,还有某国际知名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ceo之类的。
然后下面则是他们这些大佬们作为推荐人写的推荐语。
“你们看完了这些东西,是不是觉得这本书的內容应该很值得一读?”
秦奋毫不犹豫:“对啊,这么多的大佬都推荐,那內容肯定好。”
“那你就被骗了。”
秦奋、刑雨媛、刘佳佳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啊?”
这些人的身份都是真的。
取得的成就也是真的。
但在这里特意標註出来的用意是什么呢?
別无其他,唯一的用意就是加强这本书的“权威性”,让这本书卖的更好。
除此之外。
“你们怎么知道这些大佬是不是真的推荐?”
“他们或许曾经推荐过,但现在还推不推荐呢?”
“还有啊,这些推荐语真的是他们自己说的吗,还是出版社的编辑替他们写的。”
“这些都是问题啊。”
本来他们不觉得有什么,但被苏澄这么一说,反倒有些细思极恐。
好像確实是这个样子的。
让大佬们为这本作品来背书,能够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增加这本书的影响力,起到1+1>2的效果。
“我跟你们说,就这种人文社科的作者最功利了,他们都是相互给对方写推荐语的,甚至还写序。”
“就是为了卖得更好,版权费更高。”
国內的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苏澄压根都不想说,比这些原著作者更没底线。
为了沽名钓誉,一些“小有名气”的臭鱼烂虾上赶著给人家的作品写序。
还理直气壮的叫“推荐序”。
真的太不要脸了。
值得一提的是。
《影响力》这本书苏澄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读过两遍了。
其中第5章就是专门讲“权威”这个东西的影响力。
无论男女,只要长得帅,长得漂亮,那就会被脑补出一些美好的品质。
无论是谁,只要穿上白大褂,那就增加了很高的可信度。
只要有一大堆头衔,那这个人就是牛逼,接下来说的话全都可以信以为真。
原著作者的正文里面並没有【推荐序】这种东西。
他自己就在书里写了这个东西,总不能搞一大堆,然后让读者读到第五章的时候反过来去骂他,哦原来你也用了啊!
苏澄扉页这个展开页,还有封面的背部,这些应该是出版商给原著作者整的。
原作者知不知道自己这本书是这种装订,苏澄猜测应该是知道的,是一种默认的態度。
因为在出版这个圈子里,尤其是国外那种写人文社科的作者,基本上大家都这么搞,你不这么搞就卖不出去。
最大的反抗可能就是不让別人给他写“推荐序”,也不在封面正页印各种推荐人,而是放在背面?
刑雨媛听了苏澄的解释,感觉突然进入了一种顿悟状態。
这个东西一直都有,只不过她没发现。
“那这本书我还能不能看了?”
“能看啊,这本书挺好的。”
“你看过?”
“对,大二的时候我已经读完了。”
刑雨媛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
她大二的时候在干嘛?
好像自己那会还在为绩点发愁?
就好像现在一样。
“所以我们要用『权威』来做营销吗?”
“是的,对於牙膏这个商品来说,权威是最合適的。”
“你们在淘宝上有没有刷到过,5个牙科博士录的小视频,联名推荐某个牙膏?”
“好像有点记忆,是不是说北大口腔医学博士,然后五个女孩子穿著白大褂站在一起拍的视频?”
“对,就那个。”
“等等等等,我好像也有印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