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包拔管子的
作者:一颗茶花糖      更新:2025-05-16 12:31      字数:4226
  第240章 包拔管子的
  “诶,栗子姐,你看过《天道》吗?”
  “好好开车,别跟我聊有的没的了。”
  “咱们已经进城了,比乡道好很多了。”
  “县城里面乱开车的更多,你还得注意那些三轮和电动车。”
  “知道知道。”苏澄顿了顿,“所以栗子姐你看过《天道》吗?”
  “看过啊,是不是就王志文演的那个,主角叫丁什么的?”
  “对对对,丁元英。”
  “看过一点,怎么了?”
  苏澄是因为聊到郑嘉伟,所以才想到了这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
  苏澄小时候没看过,是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看的。
  苏澄去补看这部05年的电视剧主要是因为某段时间短视频的切片特别多,评论区也有很多鼓吹的,好像一部特别特别火的电视剧,所以苏澄才去看的。
  但看了十集苏澄就看不下去了。
  他唯一的感受是:???就这?
  主角叫丁元英,全程都是他的装逼操作,什么四十万印象,女主一看,哇他住着出租屋,穿着破烂背心,破音响竟然四十万!
  类似的剧情还有很多,什么鸿门宴写诗,预测股票涨幅。
  原著小说苏澄没看过,但光看电视剧,这不就是一部装逼打脸的爽文电视剧。
  套路一般是网文里面的扮猪吃老虎,然后人前显圣。
  谁能想到,这部沉寂了很久并没有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电视剧,在十几年后竟然被短视频平台包装成了男人圣经。
  苏澄甚至觉得还不如老东西写的《狼性》有干货。
  只是王志文演的太好了,让很多观众感觉真像那么回事儿似的。
  这种人物完全不接地气,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丁元英这样的人,丁元英只能活在纸面上。
  不过有一段剧情苏澄还是认同的。
  那就是父亲病重回老家的那一段。
  父亲病危,有可能成为植物人,丁元英作为家里的小兄弟,还说出了那句太子“我怎么才能让我父亲死”,然后回到家提议确定老爹是植物人以后就停止缴费。
  编剧是想用这种道德上的抉择,来凸显丁元英的性格和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并且还理性的跟家里的兄弟姐妹以‘孝顺’为主题进行了一波辩论。
  丁元英的立场是:养儿如果只为了防老,那就不要提父亲有多么伟大。
  面对家里的重病号:孩子给父母拿不出钱也不是他们不孝顺,尽心尽力才是标准。
  假设只看这几集,水平还是有的。
  但后面就基本上是故弄玄虚了,碰到个事儿就让丁元英用他‘自成一派’的逻辑在镜头面前长篇大论有模有样的狠狠装一波逼。
  “我想问一下,栗子姐,假设你是丁元英,你会拔管子吗?”
  叶黎:???
  这什么史诗级难题?
  如果不考虑道德绑架的话,她肯定是会拔的。
  叶黎拔管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她可以脱离原生家庭的折磨。
  第二,植物人就算治好了后半生也是在病床上度过,纯粹给家里增添一个负担。
  就算植物人本人,有可能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还不如死了算了。
  “反正我到时候肯定嘱咐我的子女,万一我要是不幸成了植物人直接给我拔管子就行。”
  “栗子姐,你不会成为植物人的,你快呸呸呸。”
  “你呢,你会不会拔管子?”
  苏澄嘻嘻一笑:“包拔的。”
  “理由呢?”叶黎追问。
  他想了想,决定还是撒个小谎:“理由啊……和你一样。”
  苏澄肯定包拔的啊。
  他也是为了脱离原生家庭的折磨。
  准确点应该说是脱离生物爹的折磨,打碎那些怼在他脸上拍的镜头。
  不过。
  前世苏澄压根没机会拔。
  老东西在弥留之际,脑子都已经糊涂了。
  演了那么多年的愚昧老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死之前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都没到苏澄选择拔不拔管子的地步自己就噶了。
  叶黎会拔管子。
  苏澄也会拔管子。
  但叶黎觉得,苏澄的这个发小肯定不会拔。
  “那确实,他要是拔了现在家里的经济情况应该好得多。”
  苏澄不是很想用‘愚孝’来评价郑嘉伟。
  但是吧……大胖是真的愚孝啊。
  苏澄曾经不知道在哪看到过一个理论,出处他给忘了,但那句话苏澄记得很清楚: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或者一定的阶段,就会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愧疚感,觉得父母把自己养大真不容易,自己活了这么久没让父母享过福,然后竭尽所能的用余生去弥补。
  可是。
  这类人小时候基本上都是在打压式教育和道德绑架成长起来的。
  那些痛苦的记忆他们选择主动遗忘,脑子里留下的记忆都是父母对自己如何如何好。
  这是人的大脑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不遗忘没办法啊!
  实在太痛苦了。
  苏澄后来思考了一下。
  他觉得这就是愚孝这种感觉的主要来源之一。
  打压式教育和道德绑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哪怕小时候对孩子再不好,长大了再怎么吸血,孩子依旧孝顺。
  孩子余生都要生活在愧疚感当中。
  小时候愧疚,青年时期愧疚,成年以后直到埋进土里还是愧疚。
  这种作用的唯一好处就是:真的能够养儿防老!
  唯一的受益人是他们。
  苏澄觉得这可能并不是这些父母主观上故意这么操作的。
  以他们的认知水平,肯定是参悟不到这一点的,也不可能领悟到自己受益的这个结局。
  单纯就是人很坏,心很脏,只是变老了而已。
  在这种愧疚循环之下,只有少数人能逃离出去。
  有的逃了,但没有完全逃,只是对老人态度不好,但还是给一口饭吃,但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不孝顺,然后被外人狠狠抨击。
  有的人则是直接失踪,例如某亚历山大的博士。
  苏澄之前看到这类新闻的时候,觉得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儿女。
  但是现在,苏澄会第一时间认为,这老头老太太小时候一定对这个儿子或者女儿不好到了极点,竟然让孩子记了一辈子。
  “栗子姐,待会见到我那个发小以后,你可别提这个事儿啊。”
  “知道,我又不傻。”
  很快。
  苏澄到约定好的铜像下跟郑嘉伟碰面。
  “诶!澄哥!我在这儿!”
  郑嘉伟站在一辆白色宝骏730旁边,挥着手跟苏澄打招呼。
  “嘉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叶黎……”
  郑嘉伟很有情商地喊了一句:“黎姐。”
  这里不是京州职场,老家这些朋友之间的见面不讲究握手之类的,郑嘉伟热情很有情商的喊了一声:“黎姐。”
  叶黎也很热情:“苏澄跟我提过你,嘉伟是吧?”
  “对对对,是我。”
  三人先热情地聊了一会。
  虽然苏澄没有向郑嘉伟介绍他跟叶黎具体是什么关系,但只要不傻都能猜到,99%是澄哥的女朋友啊!
  不然怎么可能带回老家呢?
  郑嘉伟比老东西还要聪明,他第一时间就以对待‘苏嫂’的方式来对待叶黎。
  “选个地儿吧,之前说好的请你吃饭,想吃什么随便选。”
  叶黎此时看准时机报复苏澄:“嘉伟,你选个贵的地方,你澄哥在京州赚大钱了。”
  苏澄大大方方承认:“对,我赚了点钱,但就是一点小钱,你随便选,多贵的都行。”
  这么一说,把郑嘉伟给整不会了。
  “啊,我也不知道啥贵啊,再说贵的也不一定好吃。”
  “不行咱们去市里呗。”
  “市里就不去了,太远了,咱们就随便吃点得了,还是老地方吧?”
  “呃,也行。”
  在县城,人均80的馆子就已经是高消费了,能吃的很不错。
  郑嘉伟和苏澄说的老地方是一家人均50的家常菜馆。
  刚坐下以后,苏澄突然想起来问郑嘉伟:
  “诶,你女朋友呢?”
  “要不把她叫过来?咱们一起。”
  “她啊,今天还得忙。”
  “元旦也不放假?”
  “放假,但她回老家了。”郑嘉伟说他女朋友老家距离县城有十几公里,是某个乡镇村里的。
  “还是你说的那个女生?”
  “对。”
  “那你们谈了这都很长时间了啊,我没记错的话从高中就开始了吧?”
  “是的,八年了。”
  三人一边聊天一边点菜。
  苏澄点了六个菜:鸡蛋粉皮、葱烧豆腐、腐竹、木须肉、溜肥肠,最后一道是鲤鱼焙面。
  “澄哥,不用点那么多,咱们都吃不完,我最近在减肥呢。”
  “没事儿,吃不完你打包兜走。”
  苏澄把郑嘉伟当做自己人,所以才提出让他打包。
  除此之外,苏澄还点了几瓶啤酒,他要跟郑嘉伟喝点。
  “待会你车就停这儿,让你黎姐送你回去。”
  “好。”
  菜陆陆续续上桌。
  苏澄打听起了郑嘉伟现在的经济收入:“现在咋样啊?收入应该还行吧?”
  “还不错,今年差不多就能把窟窿给还完了。”郑嘉伟笑着说道,“往后省着点,一年应该能攒个三四万的样子。”
  “不错不错。”苏澄称赞道。
  郑嘉伟能从一个卖杂货的小卖铺,自己发展成一座生鲜超市,这是郑嘉伟的本事,还是蛮值得称赞的。
  “诶澄哥,黎姐,你们那个车是迈腾吗?”
  “对。”
  “330还是380啊?”
  “380,是你黎姐的车。”
  “那开着咋样啊黎姐?”
  叶黎不是很懂这方面,于是把话题让给苏澄:“平常我开的少,你澄哥开得多,让他给你说吧。”
  苏澄自然而然接过话替郑嘉伟解惑:“挺好的啊,很不错,德系车在高速上的隔音尤其好,几乎没什么噪音。”
  “可以!”
  郑嘉伟眼中满是羡慕之情。
  他现在的车还是老款宝骏730,还是手动挡的,也想着换车。
  不过今年是没办法换了,明后年可能会考虑贷款换一辆车。
  但也不一定就换迈腾,这车即便是330落地也要十几二十万。
  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很多,他估计也就买一台十万左右的suv,他看哈佛h6和长安cs75就不错。
  苏澄针对郑嘉伟的需求和情况,给出了他的主观建议:“那我觉得你还是买瑞虎8吧,价格也差不太多。”
  “奇瑞的吗?”
  “对。”
  “不是说,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吗?会不会很容易坏啊?”
  “那都是老黄历了,人家做的挺好的啊。”
  “行,到时候我看看,今年肯定是换不了了。”
  “澄哥,你在京州咋样啊?”
  “还行吧,还是那个工作,没变动,只是转正了,拿了点奖金。”
  “澄哥,我叔是不是开了个装修公司?”
  苏澄眉头一皱。
  嗯?
  郑嘉伟咋知道的。
  苏澄都没给他说过啊。
  “我上次路过那个装修建材一条街看到叔叔在那弄那个开业仪式了,还请了人舞狮之类的。”
  县城很小。
  基本上隔三差五就能碰到熟人。
  尤其是那些产业都是聚集在一起的。
  装修一条街,饭店一条街,甚至修手机卖手机的都能整一条街。
  “对,他现在当老板了,不过我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估计得赔好多,没办法,我劝不住啊!”
  苏澄不是没劝。
  他是真劝了。
  但老爹铁了心要从他这里套钱,那苏澄还有啥办法?
  只能给呗。
  不过让苏澄感觉到很意外的是,这次回家老爹竟然一句话都没提他那个装修公司的事儿。
  “我跟你说嘉伟,像他这个岁数再创业的,80%以上都是想当老板,带着一些积蓄一个猛子扎进去,然后把底裤赔掉才能出来。”
  “啊?叔叔应该不会吧?”
  “不好说。”
  饭桌上主要是苏澄和郑嘉伟在聊,叶黎在一旁闷头干饭吃饭,时不时地给苏澄当个捧哏。
  聊着聊着。
  话题就到了郑嘉伟老爸身上。
  “你爸咋样啊?”
  “就还那样呗,没啥好转,去年医生说可以把康复停了,因为没有好转的可能性了,往后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唉……”
  郑嘉伟说着叹了口气,一下闷了杯子里的酒。
  “没事儿,看开点,待会吃完饭,待会我们送你的时候,顺道去看看你爸吧?”
  “可以啊,我爸这会在店里看店呢。”
  苏澄扭头看向叶黎:“咋样啊栗子姐?好吃吗?”
  叶黎给予这家菜馆很高的评价:“不错啊,挺好吃的,感觉比上次聚餐时候老张订的桌还好吃。”
  吃完饭。
  叶黎开车载着喝了酒的苏澄和郑嘉伟前往他家的生鲜超市。
  “黎姐,就这里,你随便找个地儿停就行,咱们这儿没人贴罚单。”
  苏澄提醒:“别了,这快过年了大家都缺钱,还是停车位上吧,那那那,那儿就有个车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