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猜疑
作者:
曲墨封 更新:2025-10-22 22:16 字数:2576
第275章 猜疑
霍存又压低声音对朱温道:“我还听说一桩佚闻。”
“小子,说来听听。”朱温按着霍存肩头道。
霍存续道:“有人说,戴寿本来可以不死的。但皮日休先生不喜此人,建议黄帅诛之。”
朱温讶然:“皮先生是有名的正人君子,怎会做这种公报私仇、落井下石的事情?”
皮日休作为天下闻名的大才子,是黄巢的文坛旧友。又靠自己的波斯王族后裔血统,拉了两百波斯遗民的铁甲武士加盟草军,因而深得黄巢信重。
霍存一板一眼道:“皮先生以韩文公传人自诩,厌恶释老之学。戴寿却是个虔信佛学的居士,身为武将,长期吃斋茹素,打坐参禅。两人多次因此争论,皮先生或是因此起了杀心。”
韩文公韩愈以排佛著称。他当年贬谪到岭南潮州,就是因为反对迎佛骨入宫,给宪宗皇帝上了一封《谏迎佛骨表》,结果“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朱温付之一笑。他想,皮日休那样光风霁月的大才子,该不会因为这种事起杀心。就算皮日休有杀心,黄巢知道皮日休和戴寿有矛盾,又岂会轻易被皮日休的进言所惑?
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朱温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
广州方向,传书岭南诸州,要求在州城内立韩文公韩愈的塑像。韩文公虽然在岭南声望很高,但塑像原只有他执政过的潮州才有。
另一桩命令,则是要求拆毁大部分佛寺,令僧尼还俗,参与到劳动当中。
皮日休不会因为私怨想要杀戴寿,黄巢也不会轻易被带着私怨的进言影响。
可诛杀戴寿的决策,带着政治目的又如何?
朱温想,岭南的庙宇并不算太多,废庙宇所能获得的税源和劳力,其实有限。
何况此前的战事中,许多寺庙还给予了义军帮助。这么做,容易落下过河拆桥的名声。
朱温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忽然心头一凛——莫非是针对于我?
朱温当然不是什么佛教的虔信徒,甚至对佛学没多少了解。
但两件令黄巢和朱温产生芥蒂的事,都与佛家轮回转世之说有关。
其一是朱温在福建时,为了反击钱鏐所传播的“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流言,事急从权,将黄巢塑造为地藏菩萨座下谛听神兽转世,声称目连僧为从地狱中救母,不慎放出了八百万恶鬼,这些恶鬼转世为士族门阀,贪官污吏,骄兵悍将,残害百姓,正要谛听神兽出马收伏。
朱温当时想的是地藏菩萨慈悲为怀,不好亲自杀人,才用了谛听一说。
却不想谛听再聪明神武,终是被毛戴角的兽类。黄巢未来做了皇帝,建立王朝,难道让百姓议论说咱们的太祖皇帝,乃是谛听下界么?
也是当初年轻气盛,不够成熟,又恃宠而骄,一时想岔了。
其二,便是李迢这个李建成后人,临死之前,宣扬朱温容貌与李建成画像神似,恐怕是隐太子转世回来复仇。
这件事,利用得好,可以转化为政治资源。王尤滴就觉得,朱温未来倘能取李唐而代之,可以借这个流言,让死忠于李唐的士人有台阶可下;这也是尤滴想要对朱温投怀送抱的缘由之一。
但正是因此,才能既引发唐廷的针对,又引发黄巢的疑忌。
朱温念头转到这里,突然想道:师尊如此打压佛教,难道是为了否定转世轮回之说?戴寿这个与我没多少交情的人,莫非是因我而死?
戴寿的人头,难道只是黄巢用来震我这只猛虎的工具?
朱温腾地感到一股凉意从脊柱升腾起来,寒彻骨髓。
在乱世中,这种事,本该早有心理预期。
朱温仍然感觉到一阵彻骨的疲惫和苍凉,仿佛被冰水没顶,寒意让他皮肤泛起一阵阵鸡皮疙瘩,小腿肚子忍不住微微颤抖。
戴寿可能因自己而死,突然让兔死狐悲的情绪,增加了千百倍。他似乎亲眼看见行刑的场景,看到鲜血喷薄开来,将整个视野染成一片无涯的殷红。
为什么会这样呢?朱温暗想——自己来投奔黄巢,不也是为了出人头地么?
三年来的时光,化为一道道浮光掠影,在脑海中闪烁而过。
初识赠刀的慷慨豪迈,收徒后的温和亲切,为王仙芝复仇时的悲愤壮勇……
那道金盔金甲的身影,在朱温眼中,早已变得顶天立地。
就如同——父亲。
朱温早年丧父,自幼孤独畸零,原需要一个人来填补父爱的空白。
黄巢却又是个性情中人,这些年对朱温的宠爱,显得那么情真意切,不似作伪。
真正意识到双方间猜忌的可怕时,朱温突然如堕冰窟,毛骨悚然。
帝室权门当中,那些与父亲反目成仇的儿子,面对猜忌带来的密不透风压力,恐怕也是如此心境。
天上的密云,亦仿佛要飞下来,化成一团团木,堵住他的口鼻,让朱温艰于呼吸。
霍存也察觉到朱温的不对劲:“老大,你怎么了,好像不大舒服?”
“今天劳作狠了,有些累罢。”朱温强作从容。
“那不若泡个热水澡,好好休息。”
朱温点点头。
他却在晚间把兰素亭找了过来。
成大事者,难免多疑。外宽内忌,几乎是成功政治家必备的优点,外宽,才能海纳百川,容忍手下人才偶然的张狂和僭越;内忌,才能从心里认识到这些人的局限和危险,并且根据情势审时度势做出判断。
但面对猜疑,终究要与信任的人商量,不能一个人钻牛角尖。
兰素亭既有相当的儒学造诣,又懂佛经,曾多次唱经为战死和病逝的战士们追福。
朱温希望得到她的看法。
幽迷的烛火,在屋内摇曳。朱温望着烛芯爆出的灯,缓缓向自己心中的猜疑向兰素亭和盘托出。
兰素亭纤秀的眉微动,垂首沉思。
过了一会,她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素亭以为,盐帅确有抑佛之意,诛杀戴寿,大抵也与此有关。但绝对不至于为了震慑都将这个不懂佛学之人,费此周章。他和皮先生真正的政治意图,在于继承韩愈韩文公的理念,扬儒门道统之论,以此作为大旗与朝廷对抗。”
“儒门道统?”朱温头回听到这个说法,他发现自己虽然读过一些书,和兰素亭这样的文学之士终有太大差距。很多事情,的确不宜一个人独自瞎想。
“儒家的势力本来相当雄厚,但韩文公之前,没有人提出道统的说法,也就缺乏整合。韩文公提出孔孟并尊为二圣,才将这个道统整合起来。”兰素亭声音虽轻,谈吐却相当清晰:“韩文公认为要建立儒家道统,就必须排抑佛、道两家,向僧侣、道士介绍儒家学说,如果用浮屠之言、神仙之说和他们相应酬,等于向他们缴械投降。”
“皮日休先生昔年在朝廷为官时,曾上过《请韩文公配飨太学书》,又上书请在太学和科举中废《庄子》《列子》之学,以《孟子》为主。如今高门士族,所信非佛即道,盐帅用皮先生之说,承韩文公之言,是想表示,儒家道统,在寒士而不在门阀,义军代表寒门向被门阀把持的朝廷挑战,自然要排抑佛、道之学。”
听到这话,朱温才觉得吃了一颗定心丸,长舒一口气。
他毕竟远没做好与黄巢反目的心理准备。
“那芷臻你觉得,此策究竟怎么样呢?”朱温继续询问道。
女孩子心软,更容易信佛,兰素亭常为战士唱经追福,也是有些信的。但正是如此,她的看法才有说服力,不至于偏袒儒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