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劳大人操心
作者:螃蟹慢爬      更新:2025-03-12 21:25      字数:3478
  第175章 不劳大人操心
  郜渊看着张游,眉头皱得更深了。
  原本按照约定,此时出现在府衙门口的因该是大贤良师。
  到时候,郜渊将会率领太平道游遍全城,威慑住杨家和安良弼。
  最终促成双方的再度谈判,将事情彻底平息下来。
  可如今好了,他把城门打开了,太平道也进城了。
  来听候郜渊发号施令的,却竟然只是一个什么方头祭酒张游?
  不过当下,郜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他直接对张游抱怨:
  “你们怎么回事?”
  “不是说好,让你们太平道自己进城就行了吗?”
  “怎么还带着这么多灾民一起进来了?这是还嫌城中的瘟疫闹得不够严重吗?还嫌这里不够乱吗?”
  面对郜渊的指责,张游先是微微行了一礼。
  然后他才嘴带笑意回答:
  “人祸猛于天灾。”
  “实在是百姓们苦杨家久矣,自发进城。”
  “还请大人不必在这些小事上纠结。”
  郜渊眉头皱得更深了:
  “什么叫小事?这大几万的灾民一下子全涌入城里,你跟本官说是小事?”
  “算了,跟你也没什么好说的。”
  “你现在去告诉大贤良师,让他赶快整顿太平道人马,随本官一同前往守备军营。”
  “只要先稳住军队不做乱,那么万事皆定。”
  杨家和安良弼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们将青州城守备发展成为了他们的人。
  而郜渊只需要依靠太平道的力量威慑住守备,剩下的人他自信可以轻易解决。
  张游却站着没有动。
  他依然保持着谦卑的姿态,回答道:
  “大贤良师法驾已经前往守备军营,不劳大人操心了。”
  “还请大人先回府衙里喝喝茶,小憩一阵。”
  “外头正乱得劲,在下是为了大人安危着想,并无他意。”
  “等今夜事情一定,在下自然会来通报大人。”
  郜渊闻言,眉头一挑:
  “你什么意思?”
  他的心中,忽然涌起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却见张游再度行了一礼,然后转身就率领身后几名太平道的人离去。
  “你给本官站住!”
  “你们就这样走了到底是什么意思?”
  郜渊指着张游厉声喝道。
  可张游却又怎么会听从郜渊的号令?
  他已经随着人群不断走远,消失在了人海之中。
  郜渊在这一刻,忽然意识到事情超出了他的掌控。
  太平道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愿来行事!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他明明已经给了太平道诸多允诺,承诺了不少利益。
  为何在这个时候,太平道竟然就将他给撇在一旁了?
  郜渊想要问个清楚。
  他站在府衙门前的石阶上,朝着大街上涌动的人群高声喝道:
  “太平道的人出来!”
  “叫大贤良师来见本官!”
  “快来人!叫大贤良师过来!”
  郜渊下意识就以知府的姿态叫喊。
  他当官太久了,这些年又一直坐在知府的位置上,所以这个习惯一时半会根本改不了。
  但也正是他的大喊,很快惹得大街上的灾民注意。
  夜幕之下,一双双眼睛朝着郜渊看了过来。
  一大群灾民,也在朝着郜渊缓缓靠近。
  “大家看!这里有个狗官,看他的官服应该是本地知府!”
  随着有人认出郜渊,这导致灾民们一下子起了骚动。
  有人立刻指着郜渊怒骂道:
  “原来你就是青州城的知府!”
  “好啊,知府大老爷,我倒是想要问问你,为什么把我们都抛弃在城外?对我们的死活不管不顾?”
  “我们也是爹娘生下来的人!我们不是地里长的杂草!”
  “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我们当你是父母官,你当我们到底是什么?”
  还有人更是一个箭步冲上石阶,一把揪住郜渊的衣领。
  在郜渊惊恐的眼神之中,来人等着郜渊厉喝道:
  “你这狗官!若是不能为民做主,还不如趁早滚回家卖红薯!”
  “你身为青州知府,为什么杨家能够在青州横行祸害这么多年?”
  “说!你这狗官是不是杨家最大的庇护者?你们是不是一伙的!”
  郜渊急忙开口解释。
  可是他一个人的声音,又如何压得住周围的七嘴八舌?
  尤其此时灾民们都只想要发泄,又怎会听郜渊的解释?
  郜渊忽然惊讶发现。
  他治下子民们,此时竟然没有一个人再敬畏他。
  这些灾民此时犹如一群狼,他们的目光仿佛要活活吃人一样!
  郜渊这才惊觉,原来这些平日里温顺的子民,竟然也有如此恐怖的一面。
  “啪!!!”
  有人一耳光狠狠抽在了郜渊的脸上,将郜渊头上的乌纱帽都给打掉。
  郜渊被这一耳光彻底抽懵了。
  脸颊上的疼痛根本不是什么事。
  而心里的震撼,才是让他感觉到无法接受。
  竟然有平头小百姓敢打知府?!!!
  郜渊一时之间,脑袋里不由得嗡嗡嗡作响,思维犹如浇筑了水泥一样陷入呆滞。
  随着有人敢对知府动手,下一刻更多的灾民不断涌了上来。
  “打死这个狗官!”
  “正是因为他的不作为,我全家才会跟着饿肚子,要不是太平道发粮,我全家都会被饿死!”
  “打他!让开让我来!”
  ……
  民愤汹涌,群情激愤。
  眼看还没能从震惊之中回过神来的郜渊,就要被愤怒的灾民给活活打死。
  这时。
  几只大手急忙将郜渊给拉得朝后退去。
  原来是府衙里的衙役见到情况不对,急忙提着水火棍冲了出来。
  “大人,快走!”
  他们一边挥舞水火棍,将靠近的灾民给打翻,一边急忙带着郜渊退入了府衙之中。
  “保护大人!”
  “快关闭大门!”
  有人在郜渊耳边大喊。
  郜渊已经分不清楚是谁。
  随着大门关闭,门闩插好,外头的吵闹声仿佛被隔绝了一样,干净了不少。
  但下一刻。
  “嘭!嘭!嘭!嘭!嘭!嘭!”
  府衙大门剧烈响了起来。
  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奋力拍打敲砸着府衙的大门。
  这样凶猛的拍门声,更是让郜渊心头随之颤动。
  怎么了?
  这一切到底怎么了?
  安良弼那样的朝廷命官开始作乱也就罢了。
  为什么就连这些灾民也开始变得肆无忌惮,殴打知府,冲撞府衙。
  他们竟然连王法都不怕了!
  若是民不畏惧王法,那么……
  郜渊思到此处,不由得便体冰凉。
  今夜,青州城里恐怕将会血流成河!
  要么,是这些灾民被朝廷军队给屠戮。
  要么……是城中杨家集团,会被灾民屠戮!
  郜渊茫然的双目,瞬间有了聚焦。
  他知道自己现在不该在乎谁被谁屠戮,这些事他已经阻止不了。
  他该面对的,是屠杀过后如何收拾残局。
  他身为知府,这一点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
  郜渊挣开搀扶住自己的衙役,自顾站稳身形。
  他环顾一周,只见府衙中的官吏衙役们缩在大门后头,拼命抵住正在遭受冲撞的大门。
  府衙防御十分完善,那些普通的灾民短时间内根本难以攻入。
  可即便如此,这些官吏一个个也被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这些平日里跺一跺脚,就可以震得青州百姓跳三跳的人物,此时竟然也在害怕。
  对,他们是该怕。
  郜渊也该怕。
  但他不能怕!
  他身为知府,还有太多事等着他去做。
  郜渊当即清了清嗓子,对着一众官吏高喝道:
  “都给本官打起精神来!”
  官吏们闻言,不由得看向了郜渊。
  只见此时郜渊满面威严,仿佛又回到那个一州之主该有的姿态。
  郜渊指着众人说道:
  “本官不管你们平日里,收了杨家多少钱,拿了杨家多少好处。”
  “但今夜现在是什么时刻,你们心里多少都应该有数。”
  “若是还看不清形势的,好好从门缝里看看外头有多少人,好好听听他们在喊的是什么?”
  一众官吏当然心知肚明。
  城外数万灾民和太平道,已经尽数涌入了城里。
  他们要做的事,在口号里喊得很明白:诛羊妖,平瘟疫。
  可若是大乱一起,谁能幸免?
  隔壁阳州叛乱爆发之时,阳州县衙和府衙之中,不知道多少官吏被叛军屠戮残杀。
  若是这件事在青州上演,那么后果众人自然不难想象。
  在场的官吏,自然也不想死。
  但只要上官还能镇定,那么众人便有了主心骨。
  “大人,我们该怎么办?”
  官吏们不由得开口询问。
  郜渊说道:
  “本官有两件事,需要你们帮忙办好。”
  “第一,起草一份奏章,用于揭发杨家在青州恶行。杨家所犯之罪,没有人比你们更清楚。你们即便绞尽脑汁,也得找出足够的证据把杨家的恶行做实!”
  “并且将一众证据准备好,等今夜过后随时准备用于向全城百姓展示。”
  一众官吏听到这话,不由得互相对视一眼。
  郜渊继续说道:
  “第二,再起草一份奏章,用于揭发太平道的恶行。太平道的事情你们也都清楚,作乱谋反的帽子扣在他们身上最为合适。”
  “同样,太平道的罪证也准备好,时机一到便能随时拿出来用。”
  “你们放心,只要我们还有用,今夜的灾祸就暂时波及不到我们身上,那些灾民也会有人约束。否则这府衙,此时早已经不存在了。”
  “多的就不用本官多说了吧?”
  官吏们听到这话,已经明白了郜渊的心思。
  两份奏章,两份证据,相当于两手准备。
  且看今夜杨家和太平道恶斗,最终是谁分出胜负。
  太平道赢了,那么一切黑锅都往杨家头上扣。
  杨家赢了,那么所有脏水都朝着太平道身上泼。
  也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够保全府衙之中的所有人。
  “我等,听令!”
  官吏们说完,当即迅速行动起来。
  事关性命,他们如今也不敢怠慢。
  郜渊看到众人终于认真忙碌,这才满意点点头。
  他的视线,不由得看向夜空。
  那震耳欲聋的叫喊声,还在夜空之中回荡不绝。
  “那大贤良师,究竟想要做到什么程度?”
  “他就这么毫无顾忌吗?”
  “亦或者……大乾气数衰落,以至于一个个野心家都开始冒出头来了。”
  “阳州的平叛总兵大将,不也携叛自重?他不仅不用心平定叛乱,反而借机向着朝廷不断勒索要挟。”
  “还有……”
  郜渊的心中满怀担忧。
  但他很快无奈摇摇头。
  他很清楚,今夜最该担忧的人不是他。
  现在这青州城里,还有太多人比他更担忧,更害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