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谁也不敢怠慢!(求月票)
作者:我叫排云掌      更新:2025-09-25 21:14      字数:2075
  第589章 谁也不敢怠慢!(求月票)
  刘海中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
  就算他限於修理厂的硬体不够,无法做出武爱国需要的东西,也可以向轧钢厂的徒弟们寻求帮助。
  这又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儿!
  事实上,他做得很好。
  当半个月后,武爱国再次来到农场的时候,刘海中拿出来了让他满意的齿盘。
  “刘部长,这次做得很好!”
  仔细检查了一下成品,武爱国相当满意。
  在修理部部长办公室里,他直接问道:“能不能开模做到量產?”
  “问题不大!”
  刘海中自信道:“虽说图纸上的齿盘尺寸和正常自行车齿盘有些差异,可技术还是不差的!”
  显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他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好好好,若是这次的新型自行车成功了,刘部长你的功劳可是不小,甚至可能直接更进一步!”
  武爱国满脸开怀,倒也不介意透露一些信息。
  “原来是新型自行车!”
  刘海中恍然,眼中也露出希冀的光芒。
  他对於升迁,可是特別感兴趣的。
  事实上,在农场工作这段时间,他也不是没有了解过修理厂那边的情况。
  有些公开的秘密,是瞒外不瞒內的。
  厂子里的那些產品,原来不是厂长提出来的,而是保卫科武科长率先提出来,然后由厂长鼓捣出来的。
  要是换个人,估计工厂內部就有閒话了。
  可武爱国的话,那就只有佩服了。
  什么叫做上阵父子兵,这就是最好的詮释了。
  谁能想到,作为鼓楼修理厂立厂根基的手工制煤器,是武爱国这么个小年轻想出来的。
  事实上,蜂窝煤早就出现了。
  京城这里,甚至还有专门的蜂窝煤厂。
  只是,追求机器化大生產,结果產量却很一般。
  將北方邻居在工业方面那一套学得很足,自家鼓捣出来的制煤机器粗糙笨重,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能源的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
  在这之前,没谁想过蜂窝煤的製作,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工机械完成,只能说太不接地气了。
  当然了,武爱国有想法还不行,必须得有人帮忙打造出来,才能看出实用性如何。
  偏偏,亲爹武志是一位五级钳工!
  然后,就有了鼓楼修理厂的开门產品!
  接下来,武爱国又提出了人工以及机器联合的方式,通过修理厂鼓捣出了小型的联动制煤器。
  这玩意,家庭使用不合適,却是相当適合街道小作坊生產製作蜂窝煤。
  再一次走在了別人前面,修理厂就靠著这两项產品,足足红火了好几个月时间。
  据说,单单东城区这边,去年最后几个月,手工制煤器就卖出去了上千台!
  很显然,不管是大杂院还是四合院,又或者新兴的筒子楼宿舍,都不缺明白人。
  但凡有正当的赚钱机会,根本就不可能错过。
  要说,那段时间除了鼓楼修理厂,最赚便宜的就是京城的板爷了。
  手工制煤器的突然出现,使得蜂窝煤的出產数量暴增,可之前制定的生產计划却没有改变。
  再加上煤炭供应,还有票证供应,以及街道煤铺的反应迟缓等等因素,蜂窝煤的价格並没有多少波动。
  板爷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占了不少便宜。
  一个蜂窝煤,最高可以赚到一分钱!
  等到年后京城计划部门,制定了新的蜂窝煤生產计划,加上东城区起码数十家小作坊的出现,还有煤炭供应的加大,使得蜂窝煤的价格下降迅猛。
  就算鼓楼煤铺对票证要求不严,一个蜂窝煤的利润最多只有零点一五分,差了近乎十倍收益。
  同样是年后,不仅是鼓楼街道,其它街道也开办了不少的蜂窝煤生產小作坊。
  每家来两三台联动制煤器,那就是上百台的订单。
  难怪,年前修理厂那般红火!
  街道需要安置的,可不仅仅只有应届初中毕业生,还有高中毕业生。
  像是九十五號院里的贾张氏还有秦淮如婆媳俩,起码得安排一个吧。
  整个街道,像是她们婆媳这样,还是农村户口的居民,真心不在少数。
  还有寡妇,鰥夫这样的,没有工作的同样需要安排。
  据说,一个蜂窝煤生產小作坊,起码能够安置十人,那就是十个家庭啊。
  可以说,修理厂的產品,真心帮了街道大忙!
  武爱国和武志这对父子,配合还真是默契!
  也不知道,武爱国的脑子究竟是怎么转的,竟然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而且还相当的贴合实际。
  偏偏武志这个当爹的,不仅没有斥责他异想天开,反而还通过自己的技术帮忙完成武爱国的想法,结果自己也跟著成为了一厂之长!
  本来,有了之前两项產品,修理厂已经活得相当滋润了。
  换做其他厂子,肯定是加大生產力度,扩充生產规模,要抢夺这两项產品的主要市场份额。
  谁知道,武爱国的脑子並没有停止探究。
  竟然通过蜂窝煤的使用,藉助修理厂又搞出了蜂窝煤炉子,又是一个相当红火的项目。
  就刘海中所知,眼下的鼓楼街道,但凡家里条件不是差到了极点,家里使用蜂窝煤的话,都会买上一个蜂窝煤炉子,实在太好用了。
  节省著用,三个蜂窝煤就能用上一天!
  修理厂內部传言,单单去年最后几个月时间,差不多卖出去了五千个以上个蜂窝煤炉子。
  就是现在,已经有了其它工厂专门製造蜂窝煤炉子,可修理厂每月依旧能够生產上百个蜂窝煤炉子。
  单单围绕蜂窝煤,鼓捣出来的使用工具,就让修理厂彻底腾飞了,上升势头有目共睹。
  事实上,这些东西並不难琢磨!
  只是以往,很少有人专门琢磨这个,结果就叫武爱国,以及武志父子俩占了极大先机。
  还有三蹦子和手扶拖拉机,其实也是一个情况。
  都不是什么技术难度很大的產品,可愣是没有几个想过,又有实力將之製造出来。
  这不,修理厂又多出了这两项拳头產品!
  可以说,武爱国的脑瓜子,已经得到了修理厂上下的公认,不仅好使而且还十分接地气。
  但凡他有什么想法,谁都不敢怠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