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十分显眼!(求月票)
作者:我叫排云掌      更新:2025-09-25 21:07      字数:2034
  第470章 十分显眼!(求月票)
  此时的老家县城,才有一个城镇的摸样。
  而不是之前那样,妥妥的城乡结合部风格。
  县城招待所餐厅,浓浓的早点香味勾人食欲。
  不要说饥肠辘辘的三舅,就是县里的头头脑脑们,都吃得津津有味好不享受。
  怎么说呢,此时的官员还是比较朴素的。
  十分爱惜自家羽毛,对于吃吃喝喝的事情,还是比较克制的。
  等吃饱喝足,就说到了正事上。
  “关于投资建厂的事儿,我和武总讨论过!”
  “因为各种条件限制,县里这边最好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
  “服装纺织厂就不要想了,现在外头的竞争实在太过激烈,倒是一些特色食品有些搞头!”
  “比如矿泉水,这玩意眼下相当的时髦,要是做得好的话,甚至能够搞出一个产业链!”
  “可还是那个问题,交通运输费用太高,在市里那边弄,怕是更加方便,恐怕市里也会争抢!”
  “倒是县里的药材,可以好好的规划下,公司那边的医院需求量极大!”
  三舅并没有卖关子,而是将心中想法摊开了说。
  这是现实原因,不是工厂集团不想帮衬家乡。
  事实上,因为老家地处三省交界处,属于名副其实的山林腹地,许多地方还保留了原始风貌。
  那一大片,里头的野生药材极多,可惜还是因为交通还有销路的问题,眼下开发的难度极大。
  这些,在场的头头脑脑心中有数,可还是想要争取一下。
  “有没有办法,工厂医院那边,直接收购炮制好的成品药材!”
  “行啊!”
  三舅毫不犹豫答应下来,轻笑道:“最好请相关药厂的老师傅帮忙把关,而且质量一定不能出问题!”
  这下,一干县里的头头脑脑开心了。
  在他们看来,这都是小问题。
  只要能赚到钱,县里能够动员的当地百姓可是相当多的,甚至整个乡镇的人都动员起来也不难。
  谁不想过好日子?
  谁不想成为下一个龙湾村的村民?
  龙湾村,就是武锋姥爷和姥姥居住的村子。
  原本,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就连电都是最近两年才通的,可见那里的偏僻和穷困。
  可不过两年多时间,龙湾村就大变了摸样。
  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洋楼,还有干净整洁的石子道路,让这里看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山村,就是比起县城的街道也更加赏心悦目。
  没别的原因,龙湾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只要没有考上大学或者中专的,基本上都去了工厂集团上班。
  毕竟是真正的乡邻,该照顾的时候武锋不说,三舅都会安排得妥妥当当。
  只要不是偷奸耍滑的性子,又受不住外头世界的诱,惑迅速堕落,两年时间积攒五千以上的存款,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九零年的五千块,在乡下农村能够做的事情,那就太多了。
  加上武锋的一点支助,龙湾村就变成了眼下这种,和周围村镇格格不入的现代化摸样。
  当然了,村子里还没有哪一家有汽车或者摩托车的,但是二八大杠自行车已经彻底普及了,哪家都有一辆。
  因为在外面见过世面,有些都通过夜校或者技能培训中心,成为了技工之类的技术人员。
  在他们的指点下,龙湾村家家都养鸡养猪,有的甚至连牛都买了,可以说相当的显眼。
  不仅只是加大家禽家畜的畜养,在后代读书培养方面,更是舍得下血本。
  能跟着前往工厂集团下属学校读书的,一个不落全部都带过去了。
  不能的话,那就在镇上或者县城读书也成。
  每次年节回家,都要重点检查成绩,有的甚至还要亲自跑去学校打探情况。
  实在是,他们在外头见识过了,有文化的好处了。
  不说考上大学和中专之类的了,单单就是能够从工厂集团的内部培训学校拿到合格证书,在粤省的工厂圈都是十分吃香的存在。
  可有的人,因为小时候学习基础太差,学技术的时候自然就更慢了。
  而那些有些基础的学生,在培训中心规定的时间内,基本都能拿到相应的技能合格证书。
  有时候,差距是以年为单位!
  换算成工资奖励以及福利待遇的话,一年起码差出三千块,一点都不夸张。
  亲身感受过,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之间的差距,怎么可能让弟弟妹妹或者侄儿侄女重蹈覆辙?
  再说了,工厂集团为了鼓励职工上进,也是经常进行广播,还有电视方面的宣传,力度一点不小。
  事实上,大家心中都有数!
  不管进什么厂,基础工资都是大差不差的状况。
  可若是能够顺利成长为技术员,或者技工也行,那工资待遇方面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同样干十年,辛辛苦苦甚至劳累出一身毛病,手里能够积攒一两万已经相当了不得啦。
  可按照打工地所在城镇的发展速度,房价肯定要超过工资的增长速度的。
  要是换做技工或者说技术员,十年时间要是存不到五万以上,都是失败者。
  有五万的存款,起码在工厂所在郊区买个房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也是有了亲身体会,工厂集团的职工们,对于家人的上学情况才那么重视。
  这在当地,甚至整个县里,都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说什么怪话的都有,却也没谁敢于当面嘲讽。
  等三舅回到龙湾村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八,整个村子都翘首以盼。
  毕竟,三舅可是龙湾村走出去的大人物,至于已经加入港岛的武锋,已经被他们自动开除了。
  反正,三舅自从回村后,基本上都是在参加村民家里的酒席,直到大年那天才彻底消停下来。
  然后,就是自家人关起门说悄悄话了。
  外人,谁也不清楚他们一家子究竟说了什么,反正等大年初一出门拜年的时候,武锋的几个舅舅和堂哥堂弟们,再也没有拿他的名头说大话了。
  而武锋,此时却是遇到了个头疼的事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