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寻呼机
作者:
炒腰果      更新:2025-07-15 09:41      字数:3163
 
  第344章 寻呼机
  “寻呼机啊.”罗恩眼睛闪亮,他差点忘了这玩意儿。
  在没有手机和大哥大的年代,它就是最佳平替。
  不,目前手机也不影响bb机市场的迅猛发展。
  手机当然好,但太贵了,年轻人没几个买得起。
  bb就亲民许多,它的价格只有手机的十分之一不到,算是平价电子产品。
  “boss,有了牌照,寻呼机业务就变得顺理成章。”亚什很积极。
  “你考察过国内的市场?”
  “是,根据电信部的规定,寻呼机业务属于电信行业的增值服务。除了国营公司外,私营企业去年才准许申请电信牌照。
  目前印度虽然有寻呼机市场,但还没大规模铺开。我们的速度得快,其他拿到电信牌照的公司肯定会注意到这个市场。”
  亚什既然对寻呼机感兴趣,那也是专门了解过国内的政策。
  国外早在八十年代中期后,就风靡过寻呼机浪潮。东大90年代的时候,也慢慢开始流行。
  印度却慢了一拍,直到前两年电信局才推出这种新式的通信产品。
  这和印度91年才开放经济政策有关,起步太晚,方方面面都发展迟缓。
  技术不提,民众手里也没钱,毫无市场根基。
  93、94年的时候,有电话的家庭就算是中产阶级。
  老父亲去世,遗嘱里赫然把固定电话当作家产分配给两个儿子。
  想想吧,固定电话都能被当作家产,就知道印度那几年有多穷。
  就这种情况,寻呼机什么的,有市场才是见鬼了。
  所以这两年电话局虽然有寻呼机卖,但太贵且服务态度极差,月租费也十分不亲民。
  不过从去年开始形势就变了,私营牌照的发放,必然会在电信行业引入新的竞争。
  国营电话公司在服务上完全没法和私营企业比,那些有编制的公务员都以官员自居,态度傲的不行。
  不用想也知道,只要双方开始竞争,私营企业一定把国营公司打的落流水。
  最重要的是到96年,印度国内的经济情况比以前好太多,这从电视机销量上就可以看出来。
  亚什觉得不管是从政策、还是市场角度考虑,现在都是进入寻呼机业务的大好时机。
  “寻呼机技术难度怎么样?”这是罗恩首先关心的问题。
  “核心是射频接收技术,这主要通过芯片来完成。生产工艺的关键是表面贴装技术,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难题。”
  寻呼机的技术分析是由印度理工大学的辛格教授负责,他是苏尔电器特聘的技术顾问。
  自从苏尔园区建设完成后,罗恩还特地划了块地皮,成立了苏尔研究所。
  里面做的不是普通的研发工作,而是高端的技术研究。
  很多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想要投入到实际应用中,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就是罗恩制定的两条路走路战略中的另一条,一方面大规模进军基建、能源行业,一方面开始在研发领域投入重金。
  技术研究就是这样,你不投入,永远不会开结果。
  但钱了,可能几年、十年后才能看到成果。
  苏尔研究所目前攻略的重点方向,就是移动通信。
  因为罗恩想做手机业务,这只是前期积累,五年、八年后总归会有明显的成果。
  辛格教授所带的团队,全是由博士、硕士组成,代表着苏尔电器的最高技术水平。
  他说寻呼机的制造难点是射频芯片和贴片工艺,那罗恩自然相信他的判断。
  “芯片可以考虑采购成熟的产品,表面贴装工艺呢?”
  “我们的电视机生产线,就有表面贴装工序(smt),内部完全可以自主解决。”辛格很有把握。
  “也就是说,寻呼机的制造对我们没有门槛?”
  “差不多,重点是设计。技术论证通过,工厂就可以考虑建设配套的生产线。”
  严格来说,寻呼机的技术难度还没有电视机高。
  因为它就是一块电路板,再配个显示屏和电池仓就完了。
  哪像电视机,光零件就有几百上千个。各种输入输出信号,比寻呼机复杂太多。
  “既然这样,内部就先完成设计工作。工程样机出来后,我们再开一次会议。”
  “可以,两个月完成设计,争取年底前做出工程样机。”辛格点点头。
  这件事还得研究所牵头,苏尔电器的研发部很难在短时间内搞定设计问题。
  对寻呼机罗恩还是有点信心的,苏尔电器在研发上也投了不少钱,更是培养了一批人才。
  这次不靠东大,搞定小小的bb机问题不大。
  只要搞定信号的接受和抗干扰问题,后面的事顺理成章。
  当然啦,收集国际上的成熟产品,参考一番,那也是正常操作。
  别提什么知识产权、设计专利之类的话,这些词和印度犯冲。
  作为一名合格的阿三,罗恩太懂这里的规矩了,放心大胆的抄哦不,是参考!
  如果一切顺利,寻呼机就是苏尔电器明年的重点产品。
  就像亚什说的,有了电信牌照,不做这门生意太亏。
  倒是后苏尔电器负责生产寻呼机,另外再成立一家公司开通电信服务。
  嗯,罗恩决定了,就叫印度移动通信。
  私营公司并不是不能以“印度”开头,而是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首先要获得新德里公司事务部的批准,其次企业要达到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规模。
  以苏尔电器的巨头地位,相信新德里那里会给这个面子的。
  实在不行罗恩还可以组建苏尔集团,把苏尔电器、苏尔建材公司、苏尔矿业、苏尔电力、苏尔港口都并入到集团业务中。
  以苏尔集团的名义,去申请电信业务,起名印度移动通信就很合理了吧。
  还别说,随着摊子越铺越大,罗恩还真想把所有业务都整合到一起,成立集团公司。
  前面为了灵活管理,基本是四处出击。
  到了一定规模,罗恩自己应付起来越来越吃力。
  他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最好聘请职业经理人来分管其他业务。
  至于传媒业的太阳娱乐、太阳电视、红香肠经纪公司,则另外再组建太阳传媒集团。
  其实苏尔电器的体量已经够大,它完全可以自成一家。
  比如以消费电子和移动通信为核心业务,组成苏尔科技集团。
  这样就把罗恩名下的生意分成三大块,科技、基建、传媒,都是集团规模。
  啧,有点复杂,最好请国内外的专业团队来整合。
  印度移动通信的成立另说,苏尔电器的会议开完后,罗恩已大体规划好未来几年的发展。
  除了寻呼机,今年还会上马微波炉业务。明年开始布局vcd、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
  vcd这玩意儿,完全是基于电视机此时的市场保有量,而做出的决定。
  光苏尔电器卖出的电视机就有上千万台,其他品牌再算一算,少说几千万。
  这么多的电视机用户,撑起vcd市场已经足够,何况每年电视机的销量还在猛增。
  电冰箱更不用说,印度次大陆天气炎热,它几乎是中产家庭的刚需。
  洗衣机嘛,它的优先级排最后,市场需求并不是很迫切。
  这三大件的技术难度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档次,有的比电视机还难。
  自研的话,有点点不划算。
  字研就快的多了。
  不过也不能为了吃快餐,就荒废自己的研发能力。
  罗恩还是觉得,走技术引进,再自主生产这条路比较靠谱。
  vdc技术哪家强啊?当然是苏尔电器的老朋友,东大啦。
  论开源技术引进,罗恩是专业的。
  他在东大的名声出奇的好,想买一套vcd技术根本不是事。
  原时空vcd在印度并未得到井喷式的发展,原因就是引进的太晚。
  90年代末期才进入印度,那时候dvd技术已经成熟,没泛起什么水就被替代。
  可以说vcd生不逢时,印度直接跳过了这个阶段。
  现在有了罗恩这只蝴蝶,不扇一下翅膀那太可惜了。
  vcd画质差、功能落后不假,但便宜啊。
  印度人又尤其钟爱宝莱坞,对电影的追求远远超过东大。
  这种便宜又好用的影视播放设备,没道理流行不起来。
  如今有了苏尔电器这样的性价比公司,vcd的普及重任,自然当仁不让。
  哎呀,罗恩这两天就得给东大打个电话,联络联络感情。
  这是苏尔电器除寻呼机之外最要紧的产品,电冰箱能在98年推出,那就算不错。
  到时候是引进东大的技术,还是找小田再和nec合作一把,罗恩还没决定。
  话说如今苏尔电器已经进入爆发式的增长期,拖欠nec的那点尾款其实不算啥。
  算了,要不改天把账清一清,然后和小田好好聊聊冰箱的事。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罗恩看上了nec更好的东西。
  至于洗衣机,说实话在印度并不是那么刚需。
  因为印度有仆人啊!
  有钱人家、中产阶级家庭,全都有自己的洗衣工。
  就连苏尔电器的员工,都开始雇佣仆人干些打扫卫生、洗衣的杂活。
  印度庞大的人口、低廉的人工成本,完全抢了洗衣机的市场。
  离谱!
  所以这件产品排在苏尔电器内部计划的最后,目标是千禧年左右上市。
  会议开完,罗恩又开始忙活电信公司的事。
  他拿了牌照之后,还没开始营业,现在可以先做前期准备工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