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作者:淡竹枝      更新:2025-10-27 08:51      字数:2061
  两人到达两湖孙总督府时,夏大人正在抄家。
  “回稟钦差大人,孙总督府上抄出了金银珠宝二十万两,粮食……”
  金银珠宝正好用来安置灾民,粮食发放方式受到了当地官员的质疑。
  “大人,每户按户头按人数每天领粮,不如直接施粥。”
  “是啊,很多灾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哪还有户籍本?”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百姓有需要,就地处理,立即打开衙门,为他们建立户籍本,一人也是一户。”
  这……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快速的办差,为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一边重新核实户籍一边发放賑灾粮。
  还要安置百姓就地住扎下来。
  灾民流离失所最是容易被人利用,防他们造反。
  “另外,將所有的郎中召集起来,有偿徵用药铺的几种药材……”
  肖春寧和赵明朗分工明確,一个负责安置百姓,一个负责防疫,同时对灾后重建进行了协调。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以工代賑,壮劳力参与官府组织的救灾差事,每人每日可领一升粗粮。”
  “这是自愿参与,不强迫。”
  这不是抓丁。
  抓丁会激起百姓的反感,更可能会引起民愤。
  但是以工代賑,谁又与能活命的粮食过不去呢?
  这一公告一发出来,呼啦啦挤满了整个衙门的一条街。
  “大家都別慌,先报名,明日来上工。”
  衙役在本地当差了二十年,从来同见过这样的官员这样的措施。
  他们也有修堤筑坝的时候,那些劳工偷懒不说,还可能压根儿不想做。
  逃跑的都有可能。
  但是,这一次,这些百姓一个个都很兴奋,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十人一组,组长管好自己的人,每个月可多领两升粗粮,你们可以自由组队,也可以自荐。”衙役按照钦差大人制定的政策管理:“干得好,没有偷懒的组,每个月每人再加一升粗粮。”
  ……
  一条条政策都直接贴在了墙上。
  当然,有奖也有罚。
  如果偷懒,不听指挥,全队都得走人,且再不录用。
  这一招直接將他们拿捏了。
  “咱们得好好的干,干一天就有一升的粗粮,就能让一家子活命。”
  不用逃难就能活命,真正是来了一个青天大老爷啊!
  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不仅修堤筑坝,还要修桥铺路,还有挨家挨户为灾民无尝修建房屋;甚至,开荒种地。
  “每一个时节都有能种的物种,这会儿种下萝卜白菜青菜,也能改善百姓生活,这些菜总比野菜强。”
  开出来的荒,按每户人头分,每家每户都有田地可种。
  就是以前的穷得佃不上田土的,这会儿也分到了一两亩。
  所以,这次的洪灾,与其说是一场灾难,不如说是一次振救。
  “田土每年都要交捐税,是向朝廷交,不用交给东家。”
  “皇上体恤百姓,因为两湖地区受了灾,免税三年,三年后再向朝廷交税。”
  这个政策简直让百姓高呼皇上万岁。
  身在京城的皇帝得到了两湖的消息,看著摺子欣慰的笑了。
  “我朝自建立以来,受过无数次的灾难,从来没有哪一次有这次解决得这么完美。”
  “是啊,皇上英明,赵大人和肖大人配合得天衣无缝,处理得头头是道,一点儿后顾之忧都没有了。”
  “这两人,確实是栋樑之材,有此二人,是我朝百姓之福。”
  “还是皇上英明,慧眼识珠,知道二位大人有才,是可用之人。”
  福公公这话让皇上龙心甚悦!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皇帝也觉得自己是慧眼。
  只是,皇帝还没高兴到三天,又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两湖地区出现了疫情。
  “皇上……”
  福公公害怕皇上著急:“您別上火,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一旦疫情后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咱们吉人自有天相……”
  说著说著福公公自己都编不圆这个谎了。
  “朕不著急。”
  皇上放下摺子一声嘆息。
  “朕只是再次感慨用人用得好,阿福啊,你是不知道,肖春寧出发前向朕要了药材,要了太医,还要了布匹,都是为防疫所用。”
  所以,他没有很担心,因为这一切又在肖春寧的掌握之中。
  他也相信,这一次的疫情不会造成过大的损失和恐惧。
  总督府,肖春寧听闻两位太医都中招病了的时候直接戴上了白布。
  “春寧,还是我去吧,我比你痴长几岁,我是兄长,在外理应照应你。”
  都知道染上瘟疫不是什么好事,有可能就有去无回。
  要说不怕是假的,但是赵明朗是堂堂男子汉,自然不能把这么危险的事儿交给肖春寧去做:“我是钦差大臣,疫区內的情况我更应该亲自去看,然后写出摺子呈上去。”
  没有调查就没发言权。
  发现疫情后,肖春寧就迅速的划了区域,將生病的人都安置过去。
  有一例算一例,安置区里有吃有喝有药,全是免费的。
  这倒让生病的灾民很安心,也很配合。
  两位太医在疫区看诊治病,这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
  谁知道,两位太医相继传出生病的消息,甚至倒床不起了。
  肖春寧和赵明朗就得进去一个人看看,留一个人在外面主持大局。
  “赵二哥,这次你就不用和我爭了。”肖春寧道:“你是钦差大臣,更多的重要的事情需要你去主持大局,很多事都离不开你;第二,我出身在杏林之家,祖父和阿姐都医术精湛,我也相对来说比较了解疫情的处理情况。”
  “还有一个,阿姐给过我两个方子,我要亲自去看看里面的情况,了解一下他们的状態,然后选择哪一个药方更合適。”
  “春寧……”
  “赵二哥,你放心,我知道怎么防疫,我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他还服用了阿姐特意给她制的药丸子,增强体质更不易生病。
  所以,他进疫区比赵明朗更合適。
  赵明朗听他分析得头头是道,將他置於危险之中,既感动又內疚。(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