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第597章 姑娘没事吧
作者:白露      更新:2025-02-21 12:54      字数:3028
  安安静静地好生休养了不少时日,顾婉觉的自己身子恢复的很好了,就算是在院子里多走几步,也不会觉的不适。
  日子过的平安顺遂,身边有周氏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有她坐镇,又有太后的保护,没人敢来惹了她不高兴。
  她现在能觉察出了,肚子好像比之前大了一点,小腹处已经开始微微鼓起来了。
  当看到这个变化的时候,顾婉心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一种即将为人母的感觉,让她激动不已。
  除了心中对宁卿越加的思念之外,其他的,没有不好的地方。
  眼见着,他都走了快两个月了,如今,都快到了年底了。
  府里的丫头们都已经开始忙年了,不知道他在那边,又是怎样一番情形?这个新年,又是谁与他一同度过?
  顾婉有些忧心,便吩咐了丫头拿来了笔墨,开始给他写信。
  计算着他到了台州之后,顾婉给他写过一封信,但现在也还没收到回信,不知道他是收到了还是没收到。
  但她还是会写,因为她放心不下,她很是挂念他。
  写信的内容,无非就是问他在那边怎么样了,又说了自己很好,让他不要挂心。至于她已经怀孕的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他在那边,需要忧心的事本就很多了,她一点都不想再让他分心,让他为她担心。
  所以,还是不提的好,等到他回来,也好给他一个惊喜。
  想着这些,顾婉的唇角微微上扬,似是看到了他回来时的一幕一样。
  写好了信,她将信仔细地装好了,便交给了丫头,让她送出去。
  她本来还想给他捎带一些东西,但路途遥远的,又觉的不合适。
  周氏进来,见她正在喝茶,上前摸了摸茶壶。
  “有点凉了,先别喝了吧。”她说道。
  顾婉摇摇头:“还不凉,温热着,正好喝。”
  周氏闻言,也坐了下来,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她抿了一口茶之后,说道:“年底了,不知不觉的,一年又过去了。”周氏说着这话,叹息一声。
  顾婉笑了起来:“母亲此话,倒是颇有些感叹流年易逝的意思。”
  周氏也笑了起来:“可不就是?流年最是抓不住了,就如同指缝里的沙,一个不注意,就溜走了。”
  说着这话,再次感叹说道:“不知不觉的,老了啊。”
  “不老,母亲一点都不老。”顾婉忙说道。
  周氏摇摇头,看了她的肚子一眼:“你都是做母亲的人了,槿儿也要商议亲事了,我哪里还叫不老?”
  顾婉笑了笑,周氏今年只三十多岁,要这么说的话,她可不也很快就老了?
  “槿儿最近在做什么?”顾婉突然想起了顾槿之,便问道。
  顾槿之一直愿意和她亲近,但最近着实奇怪,好些日子没有来了。
  周氏听她问,颇为无奈地摇摇头:“他还能做什么?”
  顾婉听她这话,便明白了。
  眼瞎正是年关,京城里热闹的很,想来顾槿之又出去四处溜达着玩了。
  要说他其实也没什么不好,顾婉很是喜欢他,只不过,就是爱玩,十分爱玩。
  说起来,也是小孩子天性,他毕竟才点点大,但凡是孩子,哪有不爱玩的?
  所以,顾婉并不觉的这是什么过不去的大事儿。
  但在周氏眼里,太希望他成才了,才会对他逼的紧了些,太过于恨铁不成钢。
  “母亲放心便好,我瞧着槿儿是个有分寸的,现在年纪还小,等到再大一点,自然就能明白您的一番良苦用心了。”顾婉劝道。
  周氏点点头:“但愿吧。”
  她们想的一点都不错,此时的顾槿之,正在大街上溜达着。
  “别跟着我!”顾槿之回头冲两个小厮一声怒喝。
  两个小厮对看一眼,皆有些神情讪讪。
  他们知道,自家少爷这是拿他们撒气呢。
  刚刚在街上,和崔尚书家的三公子走了个对面,由于年节下的,本就不甚宽敞的道路,变得更为拥挤了起来,只能容得一人通行。
  但那崔尚书家的公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两人谁也不肯相让,便吵了起来。
  好在没打起来,不过最后,输的却是自家公子。
  公子自然十分郁闷了,说是谁也不想看到,让他们二人赶紧滚回去。
  但照顾公子,本就是他们的指职责,如何敢走?
  然而谁料,他家公子今日的心情真的是不爽到了极点,一时犯了二愣清,转头又是一声大吼:“滚!让你们滚听到了没有?”
  两个小厮面露为难,小声地唤了一句“公子”。
  但顾槿之四处看了看,竟然直接从地上捡起几颗小石子,一股劲儿地朝他们那边丢去。
  两个小厮见状,一边躲,一边回身走了。
  既然公子偏偏不让他们跟着的话,他们还是走吧。
  赶走了小厮,顾槿之一个人在街上游逛着,但他并没有感觉心情舒畅分毫。
  不知不觉的,他竟然走到了城门口。
  “也罢,既然来了,那就出去走走吧。”顾槿之叹息一声,直接出了城门。
  此时腊月寒冬,城外的风景也没什么看头,不像春天的时候绿草如茵百怒放,也不像秋天的时候红叶接天。
  放眼望去,只能看到远处光秃秃的山,和白的道路。
  顾槿之心烦的厉害,便拣着一条人烟稀少的路走了过去。
  然而谁料,就在他走着走着的时候,他突然听到前方传来女子嘤嘤的哭泣。
  顾槿之心下一个激灵,这荒郊野外的,是谁在哭?
  不会是那等冤魂吧?
  听了太多的说书的,又看了太多的闲话本子,他不由自主地便往这上面想。
  他停住了脚步,但那嘤嘤的哭泣声,却并没有停住。
  顾槿之本想一走了之的,但又耐不住心里的好奇,便壮了壮胆子,继续往前走去。
  反正现在是大白天的,况且此处离城门也不远,有什么好怕的?
  心里如此劝慰着自己,顾槿之便继续迈着脚步。
  随着他的近前,那哭声果然越来越清晰了。
  “是谁在哭?”他又往前走了几步,出声问道。
  然而,他的话音落下,那哭声却戛然而止了。
  顾槿之心下狐疑,又接着问了一句:“刚刚是谁在哭?”
  仍然没有声音。
  顾槿之有些不耐烦了,正想转身回走,却突然看见在他左前方的枯草丛里,露出一角衣袍。
  那一角衣袍是淡黄色的,估计是个年轻的姑娘。
  淡黄色的衣裳,是顾婉常穿的,因此顾槿之一看见这个颜色,便觉的熟悉,不由自主地上前了。
  等到他走到那个地方的时候,见草丛里,果然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
  那姑娘见了他,忙瑟缩了一下身子,欲往草丛里面躲
  顾槿之忙说道:“姑娘别怕,我不是坏人,你没事吧?”
  女子又抬头,怯怯地看了他一眼。本不相信的,但犹豫了一会儿,她这才问道:“真的吗?”
  她问的可笑,哪里有坏人自己承认自己就是坏人的?
  不过她忘了,顾槿之也忘了。
  他点点头,又问道:“姑娘怎的一个人在此?又为何哭泣?”
  女子看上去年岁不大,和他差不多的年纪,孤身一人在此处哭,可是奇怪了。
  那女子一听他的话,眼泪瞬间又掉了下来,一边啜泣着,一边说道:“小女子从他乡而来,父母亡故之后,便来京城投亲,但谁曾想,就在这里,遇到了劫道的,将我身上的东西全都给劫去了。并且,我的脚也扭到了。”
  说着这话,女子又呜呜地哭了起来。
  顾槿之闻言,眉头皱起,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说道:“这些该死的盗贼!”
  眼下到了年底,人人都需要过年,那些盗贼也不例外。虽说这是京城,是天子脚下,但鸡鸣狗盗之徒,也不是没有。尤其是见她一个弱女子,更是容易上手了。
  顾槿之又说了几句话,表达了一番内心的愤怒,看向那女子问道:“不知道姑娘要投奔的亲戚,是哪一家?或许等会儿,我可以帮帮你。”
  女子一听这话,自然感激不尽。
  “真的吗?”她眼含泪,一脸惊喜地问道,见顾槿之点头,便又说道,“我舅父李岩,说是住在西桥头一带。”
  顾槿之点点头:“那行,我带你去西桥头一带找找吧。”
  女子点头,忙道了谢,一脸感激地看着他。
  顾槿之将这女子扶了起来,因为她扭到了脚,行走不便,便搀扶着她往前走。
  “等进了城之后,我叫辆马车送你过去,你这样走着不方便。”顾槿之又热情地说道。
  他天性善良,见了眼前的弱女子有难,断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况且,这女子身着一袭淡黄色的衣衫,让他看了,总是觉的亲切,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亲姐姐一样。所以,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他还是多帮一点吧。
  女子感激不尽,一边借着顾槿之的力往前走,一边说道:“小女子名唤淑儿,以后必定报答公子大恩大德。”
  她说的虔诚,但顾槿之只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小事一桩,不足挂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