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各省同行 守参大蛇
作者:百李山中仙      更新:2025-11-25 08:54      字数:4720
  第1824章 各省同行 守参大蛇
  昨天庞家父子就跟赵军说过,他们要来参加参王大会,没想到他们跟赵家帮来了个脚前脚后。
  此时的庞振东脸色苍白,想来是还未从昨天的打击中缓过劲来。
  赵军看到庞振东时,庞振东也看到了赵军。两人视线在空中碰撞,擦出无形的电火花。
  吴保国正过来跟庞振东打招呼,他感觉庞振东不对劲,顺着庞振东的视线望去,便看到了在自己斜后方的赵军一行人。
  “他们认识。”吴保国脑海中忽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等他扭头看赵军时,就想起来邵天鹏之前说过,这赵军同样来自黑省永安十八道岗子。
  这也就是说,这邵家帮、赵家帮和庞家帮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
  吴保国再观察庞振东看赵军的眼神,感觉这两帮应该是有矛盾的。
  不过吴保国对此并不见怪,不都说吗,同行是冤家。作为老江湖,吴保国见过太多参帮之间因为参货、老埯子发生冲突的事了。
  此时吴保国担心的只有一点,就是两帮别在自己的地盘上干起来。
  吴保国显然是想多了,庞振东瞪了赵军两眼后,便回头跟吴保国打招呼。
  庞振东不傻,他也是个识时务的,他知道自己斗不过赵家帮,或者说自己斗不过赵军。斗不过还要硬斗,那就是傻子。
  这时,邵天鹏看了赵军一眼,见赵军微微摇头,邵天鹏便带人上前跟庞振东客套。两家也是有交情的,在外碰着了,寒暄两句也属正常。
  但赵军不打算过去,或者说庞家帮不跟他说话,他是不会主动搭理庞振东。
  这不是赵军装,而是庞振东这个人的行事风格,让赵军不喜欢。
  虽然赵军心里清楚,昨天两帮换秘诀的事不可能就那么算了。但事情既然已经出了,赵军就不怕。他有信心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家外,只要庞瞎子敢冲自己伸手,自己就能剁下他爪子来。
  而与冲突相比,赵军更怕庞振东没完没了、又嚎又跪、追着车跑,外加道德绑架那一出。
  赵军带着赵家帮在旁冷眼旁观。就见邵天鹏和庞振东寒暄数句后,两人暂时没了场面话要说的时候,庞高明在暗中拽了他爹衣袖两下。
  庞振东转头,顺着庞高明的目光向赵军看来。
  庞振东瞎也不是两个眼睛都瞎,他刚才就看着赵军了。而庞高明的提醒,是想让他爹过来跟赵军打个招呼。
  相比庞振东,庞高明更理智一些,他知道自家如果跟赵军闹得太僵,整不好在永安都没得混了。
  庞振东也不傻,尤其他还吃过赵家帮的亏。
  所以在被庞高明提醒后,庞振东带着儿子和手下三个参丁,笑着向赵军走来。
  庞振东刚迈出两步,就见赵军笑着向他抱拳道:“庞把头,早知道咱一起来好了。”
  赵军很果断,能不主动就不主动,躲不开就先开口。毕竟自己在放山行里是晚辈,要尽量给其他同行留下好的印象。
  赵军此话一出,庞振东脚步一顿,呆愣了一秒。因为赵军刚说的话,正是他想说的。
  而就在庞振东愣神的时候,赵军看向吴保国,笑着说道:“庞把头我们是一个林场的。”
  “是,我知道。”吴保国点头道:“你们都十八道岗的么,那地方以前我还去过呢。”
  “是吗?”赵军闻言笑道,“那吴把头你下次再来的时候,一定得上家呀。”
  听赵军这话,吴保国刚要回应,却被庞振东抢了先。这老瞎子一撇嘴,对赵军道:“赵把头,你说啥呢?”
  “嗯?”赵军一怔,就见庞振东不顾他儿子庞高明的拽扯,自顾说道:“老辈人传下来的规矩,咱放山不能过界,自己的索拨了棒,不能伸到别人的埯子里。”
  这时不光赵军无语了,就连邵天鹏和吴保国也是,两个老头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庞振东说的规矩有吗?有。但那都是多年前的老规矩了。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结构则发生了大的变化。这些年,这些老派的参帮还会守山规。等再过十几二十年,禧年后打人吃官司的时候,即便是你包的山场,也挡不住人家进来晃荡一圈。
  到那时,这所谓的老规矩就跟笑话似的。
  “爹,你说啥呢?”庞高明刚小声提醒半句,就听赵军笑道:“庞把头,你是多想了。我是啥意思呢?
  我意思是吴把头啥前儿上咱家那撇来了,到咱家了,咱得好酒好菜的招待一下。”
  说完这话,赵军稍微有个停顿,随即追问庞振东道:“我这么说,还有错吗?”
  听赵军这番话,庞振东嘴唇微动,却说不出什么。而这时,吴保国向赵军抱拳笑道:“先谢谢赵把头,赵把头你说的对,咱以后常来常往。”
  若非吴保国是主办方,他都得怼庞振东几句。他吴家帮不像邵家帮,邵家帮原来是从十八道岗子迁到岭南的的,邵家帮对岭西那边熟,而且邵家还传有十八道岗子那一片的老埯子分布图。
  可吴家帮对那边人生地不熟,而且吴家帮本身就在抚远抚松这个人参之乡,更是守着老黑山那片宝地,干啥要舍近求远去十八道岗子啊?
  当然,吴保国知道庞振东那句话是冲赵军去的。可当时赵军正跟他说客套话,庞振东当啷来那么一句,既是不给赵军面子,也是不给他吴保国面子。
  只是吴保国不知道的是,他没心思去赵军的地盘放山,赵军却想来抚松转转。
  赵军记得,四年后抚松继吉林厅那苗参王后,又出了一苗绝世奇货——一苗重三百四十克的夫妻参。
  那奇货两参连体、互相缠绕,周围还有其参籽所出的十一苗野山参,这些参是六世同堂。
  更让人惊讶的是,那苗野山参的参龄达到了五百年。这是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大会堂吉林厅里藏的那苗参王,其参龄也不过二百年呐。
  赵军记得那参也是被药材公司收走了,那就是说那参没上过邵天鹏、吴保国他们组织的参王大会,也就是说那参不是吴家帮抬出来的。
  既然如此,赵军就有了想法,他想跟吴保国接触一下,看看这个人性格、品性如何。
  如果吴保国要跟庞振东一个揍性,那也就算了;如果这人可交,赵军愿意跟他来一场强强联手。
  此时庞振东不知道赵军的想法,看到吴保国对赵军的回应,庞振东脸色微沉,而一旁的邵天鹏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当年他邵家帮回十八道岗子放山,被庞三眼子以山规为由赶了出来,然后才有了路遇邢三、邵天鹏被捅、丢失大仙童等一系列的后续。
  此事过后,邵天鹏既埋怨邢三,也埋怨庞家。要不是庞三眼撵他们走,他们也遇不上邢三。
  往事已过去二十年,不提也罢,但由此可见庞家的独性。以前庞三眼子就守着他那一片一亩三分地,不光驱赶外来参帮,还排挤本地参帮。
  “老三啊。”这时,吴保国回头对他的手下道:“你带着庞把头他们去住的地方,完事到二楼找我们。”
  交代完手下,吴保国又对庞振东道:“庞把头,那你们先去,先把东西啥的撂下,完了咱到楼上喝茶,戴把头、于把头他们都到了。”
  庞振东应了一声,跟着吴保国手下往西侧那片厂房改的宿舍走去。
  送走了庞振东一行,吴保国招呼赵邵两帮,往那三层办公楼走去。
  进到楼里,第一层已经摆上了桌椅,赵军扫了一圈,有六张桌。
  显然,今天的晚餐是要在这里进行。
  吴保国引着两帮人往二楼去,一上楼梯就听到二楼传下的阵阵说笑声。
  吴保国带着两帮人上到二楼,赵军看到二楼很大一部分空间都被打通,大概有五六十平。这里有沙发、茶几、坐凳,还有烟雾缭绕下的三十多个老爷们儿。
  看到赵军他们上来,屋里的说笑声瞬间收起,众人纷纷起身,为首的几人更是直接跟邵天鹏道起了辛苦。
  邵家帮是放山行里的老资格,邵天鹏更是参王大会的发起人之一。这些跟他熟悉的参把头看见他来,自然要跟他打招呼。
  与同行打过招呼后,邵天鹏手往赵军这边一比划,对众人说道:“来,我给大伙介绍介绍,这是黑省山河十八道岗子的赵把头。”
  赵军抬手向众人抱拳,后边王强、李宝玉等人也是如此,代表他们是赵家帮众。
  接下来,邵天鹏为赵军挨个介绍在场的三位把头。
  其中一个留八字胡的黑脸汉子,邵天鹏介绍他时,对赵军道:“赵把头,这也是你们黑省的,于把头。”
  “通河于万山。”黑脸汉子向赵军抱拳,道:“赵把头辛苦。”
  “于把头辛苦!”赵军抱拳回应。
  华夏野山参分布在长白山山脉和大小兴安岭,因大小兴安岭参少,品质、药用价值略微低那么一点。
  所以提到野山参,大家更多的还是会想到长白山山脉。
  但这并不是说,小兴安岭就没有放山文化。
  如果赵军没记错的话,去年通河铧子山境内还出过一苗重达五百零五克的野山参,那苗野山参被誉为“野山参之王”,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享有国宝级待遇。
  后面还有两位把头呢,赵军也没工夫跟于万山客套,就听邵天鹏为他介绍下一人道:“赵把头,这是辽省的戴把头。”
  邵天鹏口中的戴把头,是个四十多岁、一脸淳朴的东北汉子,此时他向赵军抱拳道:“丹东宽甸戴春华,赵把头辛苦。”
  “戴把头辛苦。”赵军抱拳回应时,心里已经开始了盘算。虽然赵军没文化,但他脑瓜可好使。
  前世在参行里混,少不得跟同行吹牛逼,所以赵军将历年各省各地出土的参王、奇货都记得一清二楚。所以在跟同行唠嗑吹牛逼时,赵军从来不少话题。
  通河铧子山那苗参王是不用想了,去年就已经被人抬出来了。
  可在丹东宽甸境内,有一苗宝贝未曾被人发现呢。
  那是一苗重四百六十九克,四芦并发、一体多腿的稀世珍品。
  “赵把头。”邵天鹏继续着他的介绍,他指着一个比张援民略高一头的矮瘦男人道:“这也是辽省的,李把头。”
  李把头虽个不高,但满面红光,声音洪亮。此时他冲赵军抱拳道:“抚顺李镇江,赵把头你辛苦。”
  “李把头辛苦。”赵军抱拳回应,心中暗想这些来参加身王大会的,都不是一般人呐。
  赵军是没见过他们的手段,但单看他们的出处就知道,白山抚松、冰城通河、辽宁抚顺、丹东宽甸,这都是野山参的大产区。
  只有大产区有足够的野山参供参帮练手,才有可能出优秀的参把头和参丁户。而赵军、邵天鹏,同样出自野山参的大产区——张广才岭。
  赵军与三位把头互相认识过后,大伙纷纷落座。可他们屁股刚挨上凳子,庞振东五人便上到了二楼。
  刚坐下的于万山、戴春华、李镇江,紧忙带人起身与庞振东见礼。这几人显然都不是第一次来参加参王大会,他们之前就认识。
  此时,二楼聚集了将近五十人。其中赵家帮七人,邵家帮六人,庞家帮五人。
  吴家帮包括吴保国在内是十人,于、戴、李三帮皆是五人。
  吴家帮是坐地户,来多少人都不稀奇。
  庞、于、戴、李四帮来开会的都是五人,是因为他们都是坐大吉普、桑塔纳来的,抛出行李啥的,一辆车坐五人是最适合的,六人就挤了。
  邵家帮来六人,是因为邵军跟解臣挤解放车副驾驶一起过来的。
  至于赵家帮,那就不用说了,他们财大气粗,不光有两辆车,加油还不花钱。
  三位把头跟庞振东打招呼,赵军在旁看着,他能看得出来,庞振东的人缘不是怎么太好。
  于万山、戴春华对他都比较冷淡,唯有性格开朗外向的李镇江,很热情地跟庞振东寒暄着。
  等众人再次落座,这时于万山看向赵军问道:“赵把头,卖给京城大老板的琥珀龙、小白龙,都是你的吧?”
  “嗯呐,是我。”赵军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就听李镇江道:“赵把头年纪轻轻的,本事可不一般呐。”
  “还行还行。”赵军很谦虚地回应,而一旁的邵天鹏道:“李把头,人家赵把头不光放山厉害,人家打猎也厉害。”
  听邵天鹏如此说,除庞家帮五人外的其他人都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赵军。
  东北跑山行里,放山比打围高一级,但放山里武力远不如打围的。如今放山行出了这么伙强人,大家可不得多留意两眼么。
  华夏人讲谦虚、内敛,所以此时赵军只以微笑回应众人的注视。
  这时,戴春华看向赵军问道:“赵把头,你打围厉害,那你知不知道遇上大土球子咋整啊?”
  赵军闻言,脸色一变。土球子又叫乌苏里蝮,是东北常见的毒蛇之一。因它平时会盘缩成一团,皮肤颜色像一团泥土,所以得名为土球子。
  这蛇有毒,但毒性不是那么烈,处理不好,严重的才会导致死亡。
  赵军怕蛇,没毒的蛇他都怕,何况有毒的蛇呢?但戴春华问他了,赵军又不能不答。
  赵军笑道:“戴把头,那哪是土球子啊?那不是钱串子吗?”
  放山行里规矩多,吃饭不叫吃饭,叫拿饭。休息不叫休息,叫拿墩。蛇也不叫蛇,而叫钱串子。
  看这名就知道。放山时遇着蛇是一种好的兆头,所以放山人看到蛇不能打,要么躲开它,要么就用索拨了棒将其拨走。
  “不行啊,赵把头。”戴春华却是摇头道:“那土球子可猛了、好咬人,而且它毒性还大。让它咬一口,三个人死一个、残废俩。”
  “啊?”赵军皱起眉头,旁边于万山道:“啥土球子啊?这么邪乎?”
  “哎呦,那土球可……”戴春华说话直摇头,还面露后怕之色,道:“一米来长的土球子,你们谁见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