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阿肯色州
作者:
契丹水神 更新:2025-10-28 02:49 字数:4063
摄入的能量似乎能缓解基因改造过程中的痛苦,再加上淋雨后脂肪的消耗,以及长期生活于苦寒之地导致的对油混合物强烈的渴望,没用多久,陈舟就风卷残云般吃光了所有零食。
两盒牛奶被一饮而尽,小袋的咸豌豆也被陈舟倒进了嘴里,至于那盒齁甜的奶油饼干,更是被最早消耗完的。
吃到最后,陈舟就连果都不放过,将其一颗颗剥开,凑够一把塞进口中。
伴着嚼碎硬的清脆咀嚼声,陈舟把行李包完全倒空,然后从中挑选了两件布料比较吸水的衣物擦干了满头满脸的雨水。
忙完这些,他又弯下腰去看后排座椅下面有没有可用的物资。
在史前世界的生活消耗了陈舟身上为数不多的脂肪,使他变得更为消瘦。
然而再怎么瘦弱也改变不了他是个高达1.9m巨汉的事实。
20世纪中叶,作为二战战胜国,美国的经济达到了空前的繁荣,肉类、牛奶、谷物供应充足,儿童营养水平显著提高。
但已经成年的美国人却没享受到营养充足带来的优势,大多美国男性身高都在170~175之间,即使是好莱坞中形象出众的影星,也很少有达到190cm这种身高的。
与大多数美国人相比,陈舟都太高大了,以至于钻进车里的他活像个怪物。
当他费劲地弯腰窥探座椅之下,与小女孩的距离顿时拉近,昏暗的光线中,陈舟披散的头发,陌生的面孔,还有身上那股潮湿且带有血腥味儿的气味儿一下子使他带给人的压迫感达到了顶峰。
只看到座椅下面有根长而黑的“棍状物”,还没拿出来,陈舟就听到小女孩怯生生地说道——
“不要杀我,求求你了。
也不要杀我爸爸,他不是军人……”
没答理小女孩,陈舟伸手将那根“棍状物”掏了出来,发现是把雨伞,不由有些欣喜。
雨伞算是少数能派上用场的东西,有了这玩意,等待会雨势小些,他就能离开汽车,沿公路继续前进了。
把雨伞放在自己身旁,方便一会儿带走,确定车后排没有其它有用的东西,陈舟这才侧过头望向小女孩。
小女孩根本不敢直视这个仿佛从恐怖电影中走出的男人,陈舟的目光刚落到她的脸上,她就举起毛绒绒的玩具兔子挡住了脸,不敢再说话了。
然而陈舟并没有因为她畏惧的表现而放过她。
“我问你,这是哪里?”
有一段时间没说英语了,陈舟的发音语法有种很明显的“中式英语味儿”。
不过高度紧张的小女孩并没有捕捉到这些细节,她愣了一下,才怯生生地回答。
“美国。”
我还不知道这是美国。
默默在心里吐槽,念及小女孩年纪小,陈舟问的更具体了一些。
“今年是哪一年?
这里是美国哪个州?
附近有什么大城市?
你听没听说过安布罗斯?”
面对陌生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尽管小女孩很是畏惧,但她还是强忍着哭泣的冲动,一一回答了陈舟的问题。
原来今年是1947年,这里是阿肯色州,至于是阿肯色州哪个县小女孩倒是回答不上来,她只知道附近最大的城镇是普雷斯科特。
关于安布罗斯,小女孩摇了摇头,没给陈舟提供任何与其相关的有价值的线索。
毕竟只是一个小孩,能从她这里得到具体年代和地点陈舟就已经喜出望外了,根本没指望能从她这里获取所有情报。
攥紧雨伞,摇下车窗,见外面的雨势已经有明显减弱,担心过会儿公路上有车辆经过,陈舟打算就此离开。
不过在离开之前,他还得检查一下汽车的后备箱。
这种老式汽车上总共也没有多少储物空间,在整辆车上能找到的最大也是核心储物空间就是后备箱。
据陈舟了解,由于这种老爷车车身足够宽大且采用前置引擎后驱布局,使得它的后备箱又深又宽又高,据说能塞进一辆小尺寸摩托车。
在一些老恐怖电影中,杀人者使用这种车抛尸,甚至能一次性处理四具尸体。
倘若司机有长枪,也很有可能放在后备箱里。
已经确定自己所处的年代枪支泛滥,在身体素质严重下滑的时候,陈舟急切地需要枪械来为他提供安全感。
除了枪之外,其实汽车也是非常方便的工具。
可惜他黄种人的面貌在这个年代的美国实在太显眼,同时他还是个没有身份的跨时空“黑户”,一旦因为无证驾驶遇上警察,那就是黄泥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别看契约上写了他的目标是杀人魔家族,显得警察像是能为他提供帮助似的。
实际上真的发生冲突,警察帮谁还是个未知数,说不定第一时间就掏出枪清空弹夹把他给击毙了。
在找到路子合法地弄到车之前,陈舟并不打算冒险开车。
不过如果有摩托这种更灵活方便的交通工具,他还是不介意用一用的。
正了正腰间的长刀,推开车门,拿起雨伞,陈舟刚准备离开汽车便又听到那小女孩的恳求。
“求求你不要杀我爸爸,他真的不是军人。”
微微一愣,转头看了看小女孩,陈舟这才反应过来。
原来这个小丫头把他当成印第安人了,他们都有相同的肤色,而小女孩因为年龄太小,还无法正确分辨东亚人和印第安人长相的区别,这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理解一下美国的时代背景,很容易找到小女孩说这句话的原因——
19世纪中叶到南北战争期间,将世代居住的土地割让给白人的印第安人流离失所,而这只是噩梦的开始。
随后印第安人不仅没要回自己的土地,还惨遭屠杀,曾经遍布整个北美的主要种族接近绝迹。
许多眼睁睁看着家园被毁,同胞被杀的印第安人都留下了对美国人的诅咒,由此产生了种种恐怖传说。
在这样的雨夜,看着一个“印第安人”打破玻璃,闯进车里,小女孩把他当成伺机报复的印第安人也情有可原。
至于为什么再三恳求不要“杀她父亲”,应该是在告诉对方,她父亲和印第安人并没有血仇,没必要报复吧。
不过陈舟觉得,印第安人几近灭绝,每一个生活在北美的外来者基本都称不上无辜,哪怕他们不是屠杀的发起者,也在背后默许了这种行为。
只是这些事与他并无关系,因为他既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美国人,双方的血海深仇不需要他这个“第三者”掺和。
他也不想去做什么“正义使者”为印第安人抱不平,眼下重要的是找到安布罗斯,找到杀人魔家族。
一言不发地关上车门,陈舟根本没有解释。
他希望小女孩的父亲苏醒后,听到的说辞就是“印第安人”打破玻璃,抢走了他的钱然后扬长而去,那样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
撑开伞,撬开汽车后备箱,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固定在底板上的全尺寸备胎,还有诸如千斤顶一类的紧急维修工具。
稍微翻找,陈舟没有看到他最想要的枪械,倒是发现了一件肥大的表面沾染了机油的蓝色呢子大衣,在大衣旁边,厚厚的报纸包裹了螺栓,上面同样有乌黑的油渍。
难得能看到带字的东西,陈舟小心翼翼地打开报纸,倒出里面的螺栓,然后用大衣包裹住报纸防止其被淋湿,随后夹着大衣离开了抛锚的汽车。
至于他走后小女孩会不会获救以及司机有没有可能因耽误伤势而死,他并不关心。
说到底他只是拿了几张钱,吃了些东西,对这场车祸的结果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更重要的是,他根本不能提供帮助,拨打报警电话,那只会给他招来数不清的麻烦。
……
打着伞,把报纸塞进怀里,陈舟穿上了大衣——
他刚刚注意到,自己这身现代作战服与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主流服饰风格格格不入,为了不引人注目,他决定对自己加以伪装。
不过除了衣着相貌外,他的身高也是个很大的问题。
满大街一米七出头的人中突然出现一个高达一米九的大个子,必然会引来众人的关注。
身高自然是无法改变,陈舟只能想办法避免在人流量较高的时候出行,省得暴露自己。
……
雨声淅淅沥沥,陈舟一边前进一边清点战利品,包括他抢来的钞票和报纸。
可能是司机收入低,清点过后陈舟发现这些钞票虽然数量多,但是总值却没多少,加在一起仅有455美元,感觉上根本不够。
“看样子还得再搞些钱,不知道这些钱够我住几天旅店……”
正默默想着“再干一票”的陈舟根本没意识到,其实455美元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这时候的美国南部农业州,普通工人一个月都赚不到150刀,偏僻小镇的房子一个月租金最贵也不会超过50美元,一个汉堡甚至只需要0.15美元。
光是他手里这些钱,就够他舒舒服服地待两个月了,前提是他能解决身份问题。
……
数清楚自己现在有多少钱,陈舟又迫不及待地看起了报纸。
用来包裹螺栓的报纸一共有四张,可惜的是其中三张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那张还是个汽修专刊,上面尽是些没用的汽车维修知识,对机械专业的陈舟来说,上面写的东西实在都过于落后了。
而报纸上的其它内容,大多也是没有用的政治选举,明星边儿,关于地区形势和各个城镇的信息少之又少。
陈舟的英语说起来不算流利,但读起来却没什么问题。
以最快速度浏览完两张报纸,又检查了一遍,他最终确定,这里面并没有任何关于安布罗斯的介绍,甚至连安布罗斯这个词汇都没有出现过。
除此之外,“杀人”或是“连环杀手”一类的词汇也没有出现,撰写者只是写了在新任镇长的英明领导以及一系列明智的新政策下,整片区域正欣欣向荣。
在这种背景下,镇上的治安方面自然毫无瑕疵,别说杀人强奸,就连街上的飞车党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了。
“这他妈连安布罗斯在哪都找不到,我怎么对付杀人魔家族。
难不成时空管理局又搞错了,把我送到其它世界了?”
面对困境,陈舟一筹莫展。
比强大的对手更可怕的是根本找不到对手。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虽然找不到杀人魔,但这也算个好消息,既然找不到他们,就可以暂时隐藏起来,等药剂副作用消失再动手,到时候把握也大一点。”
安慰着自己,陈舟继续沿公路向前。
他从报纸上得知,自己目前处于阿肯色州内华达县。
这个县非常偏僻,虽然面积广大,但地广人稀,主要土地大都为农田,居住在这里的人基本都是农场主。
沿着66号公路一直往前走,他就能抵达小女孩提到的普雷斯科特。
那是内华达县的行政中心,一个不算大的镇子,整个小镇大约只有四五千常住人口,不仅地处偏僻,镇上的民风也比较淳朴。
陈舟打算在普雷斯科特休整一段时间,等待副作用消失的同时打探情报,为后续行动做准备。
如果可以,他还想搞到几把枪用来防身,最好再弄辆车子和有效的身份证件,这些都方便他快速转移,尽早找到安布罗斯。
在史前世界那是没办法,只能用两条腿走路,如今来到现代社会,总不能拿腿跟车轱辘比赛。
况且这里土地辽阔,镇与镇之间距离较远,万一打探到情报后没有交通工具,等他赶到现场估计黄菜都凉了。
……
读完报纸不久,雨势渐已步入尾声,瓢泼大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就连天上的阴云也被风吹散。
见雨势不大,陈舟便收起了雨伞。
还没等他系上伞上用来束缚伞骨架的带子,前方稍微向上的坡道顶端突然传来一阵引擎轰鸣,紧接着伴着两道白光,一辆破旧的皮卡车驶了下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