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补偿方案,矛盾转移,继续拉扯
作者:东吉雨      更新:2025-04-05 20:29      字数:5314
  第518章 补偿方案,矛盾转移,继续拉扯
  “里昂,你应该知道,我们不可能赔付给你们这么高的金额。”
  约翰·迈克等了半天也没见张晨有下文。
  只能在一群银行总裁们疯狂的眼神交流中开了口。
  这也是没办法的,要是真等到他们手里的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cdo(债务抵押债券)继续爆雷,那他们根本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去赔付。
  张晨他们手上持有的cds面值价值超过了9000亿美元啊!
  摩根他们的银行总资产确实超过万亿美元,但不意味着他们的现金储备有这么多。
  哪怕真有这么多的现金流,也不可能赔给张晨他们。
  这根本就不现实。
  现在刚过完07年的第一季度。
  按照领头的三家银行来看。
  高盛的现金储备大约在690亿美元。
  其这种包括了现金及现金的等价物、短期投资等流动性资产。
  旗的现金储备大约在420亿美元。
  虽然当季净利润达到了51.4亿美元,比高盛的31.3亿美元要高。
  但旗的cdo(担保债务凭证)风险敞口达到了430亿美元。
  主要还是由于旗是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和担保债务凭证(cod)的主要发行方。
  他们将次级贷款打包成高评级证券(如abscdos),转移风险专区高额手续费。
  在前两年不说赚得盆满钵满,但也绝对尝到了甜头。
  而张晨的cds主要就是针对他们的这几种资产包进行投保。
  只要他们打包的证券违约,张晨就能从承接张晨cds业务的机构那里获得赔付。
  旗、高盛、摩根都是承接了不少。
  其中旗就单纯的认为,张晨是来给他们送钱的。
  他们敢打包这些次级贷款,自然不会相信这些贷款会有违约风险。
  这就又要说到漂亮国当初的楼市情况了。
  还不起钱?那就把购房者的房子拍卖了,银行照样不亏。
  这就是当时的市场情况。
  但现在大面积违约出现,二手市场的房屋交易量猛增。
  这种情况下但凡二手市场的房子价格支持不住,引发的就是一系列系统性危机。
  也是这次危机的主要“雷点”。
  摩根的现金储备比前两者稍好,大约是550亿美元。
  但是当季的净利润只有25.7亿美元,同比下滑了17个点。
  其中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持仓达到了260亿美元。
  但这是第一季度,也就是07年前三个月的情况。
  在张晨的《爱乐之城》上映后,很多观影的人都从银行里取出了自己的存款,投入到了这场风暴当中。
  这三家银行的现金储备绝对没有财报披露的这么富裕。
  保守估计各家都要再减少30%以上。
  这三家当中,高盛比较聪明。
  很早就通过一些途径了解到了张晨在做的一些事,偷偷摸摸的做了风险对冲。
  也是最早从威廉手里购买cg基金的银行。
  但由于高盛又是张晨等人cds的主要承接机构,所以他们虽然做了风险对冲,但未来的形势比旗和摩根两家没有好转,反而更危险。
  原本高盛应该是磁带危机中唯一盈利的华尔街巨头。
  但由于张晨的干预,他们也和其他银行一样,都陷入到了高额的赔付危机中来。
  按照原来的轨迹。
  旗由于现金储备不足叠加表外资产毒化,08年的时候接受了漂亮国政府的450亿美元救助。
  而摩根也是由于现金储备未能抵消交易亏损,08年的时候转型银行控股公司求存。
  这三家在漂亮国领头的银行都有如此下场,更不要说另外三十来家小的银行了。
  他们手里的mbs和cdo可不少。
  这些东西就像是烫手的山芋一样,没人敢在这玩意儿价格暴跌的时候接手。
  现在又有张晨等人从他们这里定制的cds需要赔付。
  可谓是一边资产在缩水,一边还要因为他们的资产缩水来赔付张晨等人的保险。
  可谓是两头堵。
  他们手上的cdo和mbs价值大幅度缩水,是因为《爱乐之城》和《当幸福来敲门》两部电影揭开了漂亮国楼市的遮羞布。
  这种被全球市场看到了这种资产繁华背后的肮脏,没人敢接手这种已经开始发愁腐烂的资产。
  这些银行面对全球人的不看好和看空,也没有什么办法。
  但是另一方面,张晨他们的cds赔付款,却不需要去考虑全球几十亿人的态度。
  他们只需要搞定以张晨为首的cds持有方就可以。
  这才是三十几家银行总裁来华的主要目的。
  只要张晨他们肯松口,起码能保证他们在资产缩水的情况下,不需要再赔付比资产缩水更恐怖的“赔款”。
  虽然他们的的结局也会因为资产暴跌好不了。
  但只要能稳住张晨等人,起码能让马恩有喘口气的机会。
  至于最终的结局,也只能看上帝了。
  现在,他们也用看上帝的眼神看着对面一脸轻松写意的张晨几人。
  只要张晨能松口,他们奉张晨几人为上帝也不是不可能。
  “迈克先生,做生意讲究一个诚信。”张晨敲敲桌子,让几人回了神,“要是连最基础的诚信都没有了,还怎么让你们的储户相信他们的钱还是他们的?”
  这句话,让约翰·迈克几人的脸又变成了猪肝色。
  银行,算是所有行业里面,最需要“诚信”二字的行业之一了。
  要是丢失了储户的信任,那他们的业务绝对会受到最严重的打击。
  “里昂,你也要知道我们的难处。”
  “迈克先生,当初在接受我24亿美元保费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样的。”张晨单手撑桌,探身往前盯着对方的眼睛,“我每年付3.2亿美元保费的时候,也没有拖欠过吧?”
  “这”约翰·迈克语塞。
  他倒是期望张晨拖欠过保费,这样他们就理由不赔付。
  但张晨就像是了解漂亮国的保险行业似的。
  他们找国际最顶级的律师早就研究过。
  根本就找不到当初签订合同的时候,能让他们钻空子的漏洞。
  要怪,就怪他们贪张晨那24亿美元和每年每家大几千万的保费。
  看合同的时候虽然认真研究了,但从没认真考虑过如果mbs和cdo出现违约后,他们需要承担的后果。
  因为这在他们看来是完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里昂,你也知道现在我们的现金储备根本就拿不出钱来赔付你们的保险。”
  约翰·迈克像是破罐子破摔一样,眼睛一闭就开始打算耍无赖。
  “我们几家的现金储备加起来也就上千亿美元,这还是包含在一些能短期套现的资产。”约翰·迈克咬着牙表示,“哪怕你要我们赔,我们也赔不出来。”
  “我当然知道你们的现金不够。”张晨撇撇嘴。
  对于这几家的情况,他早就通过威廉和自己的印象了解了七七八八。
  何况这几家当中,还有自己的不少存款和其他一些资产。
  这笔钱虽然每家银行都不多。
  但这三十家银行加起来也不少。
  要是这些银行全倒了,他的钱也会出问题。
  “我们来的时候,做了一份补偿方案,你看看。”
  见张晨有松口的迹象,约翰·迈克赶紧从包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
  但张晨看都没看,又给退了回去。
  约翰·迈克错愕的看着被退回来的补偿文件,不解的看着张晨。
  张晨只是笑笑,朝着他的公文包抬了抬下巴:“我要最有利于我的那一份。”
  这种商业谈判,张晨根本不相信这些人不会做一些“planb”。
  他自己就是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
  对于谈判中,看情况给方案的事情早就轻车熟路。
  虽然,他这辈子没有用到过。
  但不妨碍他懂。
  当初他和谷歌两位创始人、苹果的乔帮主,还有华纳、迪士尼等人谈判的时候,早就领教过多次。
  “我”约翰·迈克脸色苍白,下意识的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公文包。
  但在张晨那不苟言笑的表情下,还是败下了阵。
  轻轻叹了口气后,约翰·迈克和其他银行家门对视了几眼。
  最后还是在一旁旗总裁查克·普林斯的眼神催促下,重新打开了公文包。
  旗,如今是最着急的。因为他们手里的cdo和mbs持有量是所有银行里最多的。
  所以这么一大群银行总裁,有人能稳得住。
  但架不住总有人已经到了火烧屁股,想要赶紧上岸求生的地步。
  “你们确定这是你们能拿出的最高诚意了?”
  张晨拿起对方递过来的一沓厚厚的文件,没有翻开。
  而是拿着文件看着对面的三十几人。
  “是!”约翰·迈克等人的脸色像是吃了死苍蝇一样难看。
  张晨看着对面三十几张“死猪脸”,轻笑一声后低头看了起来。
  好莱坞制片厂的罗伯特·艾格等人全程没有说话,一副以张晨唯首是瞻的模样。
  只是在对面那些平常他们不怎么能见得到面的几位这么吃瘪后,心里像是大夏天的喝了一杯冰镇汽水一样爽快。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平日里他们制片厂定下一部电影的项目后,都会拿着项目书去找这些银行进行贷款。
  别以为所有的制片厂都会像张晨这样全部都由自己垫子完成电影拍摄。
  对于一年会开几部,十几部,甚至几十部电影的好莱坞制片厂来说。
  这种动辄一年几十亿美元的现金投入太大了。
  只有将项目打包,从银行那里贷款才是各大制片厂的主要资金来源。
  当然那华国和漂亮国有所区别。
  但漂亮国的好莱坞的电影资金来源,一般都是通过银行。
  同时也是转移风险的一种途径。
  电影赚钱,分给银行几个点的利润。
  要是电影亏钱,大不了电影的利润全给银行。
  不过银行也不会这么傻。
  他们也会找专业的人来考察项目。
  例如张晨持有的《哈利波特》电影版权,绝对是这些银行们最喜欢的项目。
  只要拿这个系列的电影去找银行融资,绝对能拿到最好的利率。
  但明摆着赚钱的项目,张晨和华纳自然没必要再分利润出去。
  这也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好莱坞把最赚钱的项目捂在手里,让银行赚不到大钱,让他们羡慕的牙痒痒。
  另一边好莱坞要受到其他项目融资时,因为赚不到大钱而被各种刁难。
  双方虽然没有天大的恩怨,但也绝对算不上关系融洽。
  但一般来说,好莱坞制片厂毕竟是上门求投资的一方,天然处于弱势。
  但这回张晨带着他们干的这事儿,属实是替他们解气。
  让你们平时刁难我们!
  罗伯特·艾格等人在心里暗骂。
  同时还不忘在心里给张晨竖个大拇指。
  里昂这人,够哥们儿!
  有好处是真想着他们。
  如果没有“淘票票”这种妨碍他们电影“圈钱”的玩意儿,就更好了。
  在罗伯特·艾格等人打量对面三十几位银行总裁们“精彩”脸色的时候。
  张晨也在一字一句的看着约翰·迈克递来的文件。
  这厚厚的一沓文件,内容概括起来就那么一些:
  1.全额现金支付替换成“现金赔付+资产补偿”
  接受卖方20%-30%的现金赔付。
  声誉部分转换为卖方核心资产(如房地产、知识产权)等未来收益分成权。
  2.展期与收益挂钩协议
  将赔付义务延后8-15年,约定“赔付金额+浮动利息”,大致是libor(伦敦同业拆借利率)+3%
  libor是大型国际银行愿意向其他大型国际银行借贷时所要求的利率。
  它是在伦敦银行内部交易市场上的商业银行对存于非美国银行的美元进行交易时所涉及的利率。
  libor常常作为商业贷款、抵押、发行债务利率的基准。同时,浮动利率长期贷款的利率也会在libor的基础上确定。libor同时也是很多合同的参考利率。
  也就是说利息是按照这个浮动利息+3%来进行计算。
  这也是他们不得不拿出来让张晨等人同意的一个条款。
  毕竟这笔钱,在他们这些人的手上,能创造出的财富绝对高于libor的利率。
  3.联合投资+利益绑定
  张晨等人于这三十几家银行分别签署成立盒子实体。
  共同投资危机中低估资产(如不良房地产、破产企业),卖方以cdo赔付权作为出资,卖方(银行)提供运营资源。
  收益按买方60%,卖方40%分配。
  这一条算是拿出了各家银行们的看家本领。
  做银行的,最拿手的就是投资。
  如果张晨等人同意,那么今后这些投资实体绝对是“下金蛋的母鸡”。
  如果按照cds普遍最终赔付面值的60%,也就是5400亿美元来计算。
  上述所有方案中,三十几家银行同意拿出大约1080亿到1600亿美元的现金。
  另外的资产用他们的部分核心资产来折算。
  其中第二条和第三条还需要具体谈。
  要看张晨他们愿意投入多少“赔付款”来和各家银行们成立“合资实体”进行投资盈利。
  剩下的“赔付款”则是按照每年高于libor的利率3%的标准来计算利息。
  同时这笔钱还要分8年以上的时间来还清。
  “里昂,如何?!”
  整整一个小时,张晨才看完所有的内容。
  他不需要看具体的条款和细节。
  因为这是他法务部门的工作。
  他只需要看自己一方能拿到多少利益。
  但哪怕是看这些内容,就对方罗列的一系列“资产表”和“投资方向规划”等条目,都让张晨看得头昏眼。
  说实话,张晨对于这两者的具体实施方案不是很懂。
  他只能粗略估算对方给出了多少价码。
  但看不懂,不妨碍他发动华国人谈生意时的“传统艺能”。
  “迈克先生。”张晨有些遗憾的摇摇头,“我好像没有看到你们的诚意啊。”
  一瞬间,约翰·迈克的脸色变得苍白一片。
  这是他们能拿出最优质的方案。
  不说其他,让这三十几家银行拿出上千亿美元的现金,已经就让他们伤筋动骨,甚至处于破产边缘。
  这还不满意?
  “里昂.”约翰·迈克一咬牙,一字一顿道,“你也不想一分钱都拿不到吧?”
  面对对方近似威胁的话,张晨咧嘴一笑。
  “迈克先生,我听说.”张晨眯眼看着约翰·迈克,“漂亮国有本漫画叫《驴象之争》?”
  话音刚落,对面的三十几人面色一沉。
  那脸色比死了爹妈还难看。
  矛盾转移。
  这是张晨早就想好的方案之一。
  怕对方不还钱怎么办?
  打折卖给这些银行们的对手们。
  他相信那些手握枪杆子的大老粗们,会很乐意拿着枪杆子上门去讨债的。
  就是张晨不希望自己赚到的钱大幅度缩水。
  同时引入另外的资本,也容易横生枝节突生变故。
  但这不妨碍他将这一条拿出来迫使约翰·迈克等人让步。
  漂亮国的资本,大体可以分为两派。
  一方就是以华尔街为首的“驴”。
  一方,就是以军工复合体为首的“象”。
  每年的“驴象之争”,就是这两方的斗争。
  现在临近08年大选,要是张晨送上这么一份“大礼”。
  “象”们绝对会乐得笑掉大牙。
  “里昂.”约翰·迈克和身后的人小声交流了片刻后,颓然道,“再谈谈吧,说说你的看法。”
  他也是没想到,张晨会拿出这么狠毒的计谋。
  这是算准了他们对于08年的大统领之位有想法。
  候选人他们早就准备好了。
  这也是他们最有信心的一届。
  不能在这个节骨眼出了岔子。
  这关乎到未来近10年,他们能不能再全世界赚到更多的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