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88:老夫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作者:老之鱼      更新:2025-01-25 08:04      字数:2093
  第88章 88:老夫只是老了,不是死了
  一刻钟后。
  萧延文举荐之人,被带到了朝堂上。
  此人身长九尺,身材甚壮,满脸横肉,俨如一座铁塔般,噗通一声,朝着女帝跪拜而下,声音粗犷:“末将萧成云,叩见陛下。”
  女帝闻得其姓为萧,不由挑了挑眉。
  审视的看向了萧延文。
  对此。
  萧延文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而是堂堂正正道:“陛下,此子乃臣一远亲,臣前些年回乡探亲时,见得此子武力甚伟,单臂一挥,便有千斤巨力,故将其带回了长安,好生调教,希望能为朝廷献上一份薄力。”
  “单臂一挥便有千斤?”
  萧延文的这一番话,让朝中一众武将,俱是面色微微一变。
  有些骇然的朝萧成云看去。
  就连武国公,此刻面上都带起了一丝讶然来,不通武道,便能有此等巨力,若修行几年横练之道,再放到战场上去,倒是一员罕见的猛将。
  至于萧延文此言会不会有假?
  这一点。
  众人倒是没有怀疑。
  毕竟人就在这,除非萧延文想被治上一个欺君之罪。
  否则,不敢当堂撒谎。
  “倒是不错。”
  女帝这时,也有些意外了。
  她倒是没想到,这萧延文还真给她举荐了一个人才。
  不过看起来,虽似一员猛将的料子。
  但能不能用还有待商榷。
  女帝想着,眯了眯眼睛,朝跪在殿下的萧成云问道:“你自称末将,可是有官职在身?”
  “回陛下。”
  萧成云回道:“承蒙先帝不弃,曾授末将进武校尉,今在执金吾效命,为一校尉,徼循京师,禁备盗贼。”
  听闻此言,女帝点了点头。
  心中已有计较。
  此人,不是不能用。
  但不能重用。
  有必要时,可让其引一支先锋军,任一先锋便已到顶。
  想罢。
  在萧成云的期待下。
  女帝不咸不淡道:“既是萧相举荐之人,那今后,便别在执金吾任职了,朕今日,封你为承信郎,便去禁卫军,先任一押正如何?”
  “谢陛下。”
  萧成云闻言当即拜谢。
  满是横肉的脸上,挂着一丝喜色。
  然萧延文听后,却是面色一僵,脸色也随之垮了下去。
  不过在女帝的目光扫来后。
  立马又换上了一副恭敬之态,看不出有丝毫的不满。
  “朕这般安排,萧卿可还满意?”将萧延文表情变化尽收眼底的女帝,缓缓道:“还是说,萧卿觉得朕给他的职位,太低了些?”
  “陛下,臣万万不敢有此意,此子能入陛下之眼,得以被陛下重用已是万幸,臣怎敢有如此对陛下大不敬的念头。”萧延文闻言心中微惊,作惶恐状恭声道。
  “如此就好。”
  女帝冷笑一声收回目光。
  萧延文此人,能力并不算差,不然也不能坐到左相之位。
  只可惜,太过于贪恋权势了些。
  甚至。
  生出了些不该有的念头来。
  不过眼下正值用人之际,女帝却也不打算现在就收拾他。
  而朝中诸多文武。
  见女帝如此安排萧成云,虽有些惊讶,但也不至于太多意外。
  毕竟此人,不过是有些蛮力罢了。
  至于萧延文之前所言。却也无一人相信,毕竟为自家后辈说一些敞亮话,实属正常。
  只不过萧相的吹捧,过于夸大了些。
  女帝收回目光后。
  看了一眼朝中依旧是无一人,对晋王造反一事有所谏言的大臣,顿感失望,摆了摆手道:“若无事,便退朝吧。”
  “这”
  满朝文武闻言微微一怔。
  有些茫然的看向女帝,晋王造反一事,这就不议了吗?
  “晋王造反一事,朕早有应对,无需尔等操心了,尔等只需要给朕,将自己的事情办好了就成。”女帝见状,狭长的眸子中,又是浮出了一抹愠怒来。
  冷冷道:“若是等你们来想办法,只怕是晋王都杀到长安了,你们这群酒囊饭袋之辈,也想不出个章程来。”
  “退朝。”
  女帝说完,当即拂袖离去。
  只留下了一众面露惶恐,惊疑的朝臣们,面面相觑。
  女帝之前的诸多布置。
  一直都在秘密进行,知者甚少。
  满朝文武,唯有武国公与兵部尚书,兵部侍郎,还有暂代户部尚书之位的大臣知晓,连左相萧延文。
  都不曾知晓半点。
  “走吧。”
  “既然陛下不需要我等老朽,我等老朽便也落得个清闲。”在女帝离开后,一个双鬓发白的老臣眯了眯眼,有意无意的说了一句话,便自顾离开了朝堂。
  其余大臣们。
  在闻得这话后,皆是瞳孔一缩,脸色齐齐沉了下来。
  如此大事,陛下早有布置。
  也就是说陛下早已知晓晋王会反,却闭口不谈,满朝文武一人不知也就罢了,如今事到临头了。
  陛下还来责骂他们废物。
  这是什么意思?
  这其中,又代表了什么?
  种种说明。
  陛下如今,根本不信任他们,甚至是在防备着他们,
  向晋王通风报信。
  一念至此。
  诸多自诩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大臣,顿感火冒三丈,吾以真心对陛下,陛下却视吾为细作,何其哀也?
  “诸位,走吧。”
  就在一些大臣怒火上头。
  满脸涨红着,就要开口向女帝讨要个说法时。
  武国公缓缓踱步至殿下,语气平淡道:“陛下这么做,自是有陛下自己的打算,我等身为臣子,便要有臣子的自知。”
  说着。
  武国公眯了眯眼睛,目光在群臣身上扫过了一圈道:“再者说,你们真的确定你们之中,无人通敌么?”
  此言一出。
  诸多大臣皆觉被辱,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了起来,怒气上涌。
  怒视向了宁天武。
  不过,也仅仅是怒视罢了,却也无人敢开口骂出声来。
  毕竟站在他们面前的。
  是大武朝,唯一一个活着的国公。
  其一生之功绩,只在北境那一位之下,说上一日也说不完。
  自是无人敢对其不敬。
  “记住,老夫只是老了,不是死了。”武国公说完,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诸多文武,此刻也是冷静了下来。
  苦笑一声道:“老国公说得,却也有几分道理。”
  “诸位,走吧。”
  “莫要被有心之人,当了枪使。”
  “陛下这么做,也是无奈而为之,我等身为臣子,应当谅解才是,岂能对陛下不敬,胡思乱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