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作者:爱吃咸蛋黄      更新:2024-12-17 09:07      字数:3146
  招人误会的事情, 许黟向来防微杜渐。
  他想要在家中开医诊是不行了,只能是换个法子,从旁入手。
  春寒料峭三月天, 许黟在书房里写完几个医案,手指头越发冰冷僵硬。
  无奈搁下毛笔,搓了搓手,起身在房中活动, 顺带给火盆中丢入几块新炭, 推开房门,许黟唤阿锦过来。
  见着阿锦小步快走, 往他跟前欠身, 许黟垂首一点, 说道:“你跟着我学了这么多年,是时候该一人去行医。”
  阿锦听了心中惊喜,连忙问:“真真让我去?那哥哥呢, 哥哥可要与我一起?”
  “只你一人, 你哥哥我另有打算。”许黟淡笑摇头,“到时候你只管治妇人科,若是有男子问你会治别的,你不要管,让你哥哥来。”
  阿锦垂眸思索:“是只接待妇人和小娘子?”
  “是的。”许黟道。
  听着那婶儿们的话,许黟知晓这蕲水城有卖妇人药的药婆, 但这些药婆的水平有限,治不了多麻烦的病证。
  当年他在教导阿旭和阿锦时, 除了同时教导的部分, 其余等,都是按照他们俩不同的情况来酌情上课。
  想到此处, 许黟笑着对阿锦道:“赶明儿起,我让二庆来帮你,你只管看病写药方。”
  阿锦喜然道:“明白了。”
  两人在讨论着如何在家中开医诊时,蕲水城外王家村,杨修谨听闻这处有一人家得了痢疾,便带着药箱赶过来。
  他来到王家村村头外,那户人家的哥儿已经在树下等候,见着他来,立马引着他去到家中。
  杨修谨问道:“是何人病了?”
  这王家哥儿焦急回话道:“杨大夫,是家父,从山上回来后就吐泻不止,现下腹胀还溺不出来了。”
  杨修谨皱着眉问他:“这情况有多久?”
  “三天了。”王家哥儿叹息地说,“我在城中做活,直到我爹病情严重,才打发人来告知我,我就比杨大夫早来家中两个时辰,便托人来请你跑一趟。”
  杨修谨面色肃冷点头,没有多言地跟着王家哥儿进到屋里。
  屋中躺着的中年男瞧着四十来岁,与正常人不同,面部肤色潮红,整个人怏哒哒地躺在床上。
  看到大夫前来,他低声惨嚎,盖在肚上的被褥挣脱开来,露出有些鼓起来的腹部。
  杨修谨连忙放下药箱为他诊脉,一面喊他张嘴吐出舌头。
  看到他舌质苔黄,且闻着阵阵臭味扑鼻而来,杨修谨拧眉闭住呼吸,接着又诊出这中年男的脉象滑数。
  从这情况来看,像是得了署证。
  可三月天哪里来的署证,这病症和时节对不上啊。
  不多时,杨修谨转念一想,除了署证会有此反应,其乱吃毒物也会有这情况出现。
  他当即问道:“你在病前可是吃了什么?”
  “没……什么都没吃。”中年男虚弱地开口。
  杨修谨眉目看着更加凝重,斟酌半晌,还是决定给他开个止吐泻的方子。
  “先抓两剂药回来,服下若是无效,立马打发人来找我。”他写完方子,交代这王家哥儿。
  王家哥儿不敢耽搁,拿着杨修谨给的方子,跑去找里正家,借了他家的牛车赶去城里医馆抓药。
  在离着中年男房屋不远处一间茅草屋,同村的王癞子已经在木床趟了大半天。
  从昨日傍晚时,他食过晚食后就莫名其妙地吐泻不止,到后半夜,人已经恹恹地躺在床榻,有气无力地喘着气儿。
  已经是连喊人的力气都没了。
  而他家人只剩他一人,同村并未晓得这事。
  ……
  此时从王家村出来的杨修谨,依旧对中年男的病情耿耿于怀,他思索再三,还是打算去浠水南一趟。
  半晌,他来到医馆。
  “老师不在?”杨修谨看到守着医馆的只有庞敏才,轻皱起眉梢问他。
  庞敏才抬眸打量他:“我爹出诊去了,杨师弟是有事找?”
  杨修谨来到他跟前,轻叹口气:“我今儿在王家村见一病人,他那病有些奇怪。”
  庞敏才问:“哪处奇怪?”
  杨修谨便把他诊断出来的病情讲给师兄听。
  他道:“从断出来的情况而言,那病与署证极为相似,可如今才三月天,这般天气何来暑气。”
  “奇怪奇怪。”庞敏才狐疑地深深皱眉。
  他像是想到什么,对杨修谨道:“我爹手里有本疑难杂症病论,我记得里面有一医案提到的就是这吐泻证。”
  “可老师不在,我们不能乱动老师之物。”杨修谨摇了摇头,拦住了他。
  庞敏才笑着反问他:“我爹的医书,我们师兄弟几人,谁没看过?如今拿来一看,有何问题?”
  杨修谨:“……”这听着怎么像歪理?
  还没等他想出反驳的话,庞敏才绕过他身旁,去到医馆后院。
  杨修谨愣然片刻,极快地跟上去。
  “师兄,等等我。”
  ……
  顷刻,他们来到庞家书房,庞敏才还未打开书房的门,身后杨修谨已然跟上。
  两人还未推门,突然,后方传来脚步声,是庞阳煦闻到声音赶来。
  见着是他们,庞阳煦狐疑地行礼:“小叔,杨师叔,你们在这作甚?”
  “我……”
  杨修谨欲要开口,庞敏才即刻打断他的话,笑着说:“前头馆里缺了纸张,我来拿些。”
  “嗯???”庞阳煦愣住,“我昨儿不是才拿了一刀纸放在柜里,怎么就用完了?”
  庞敏才暗道失策,连忙换了别的借口:“适才说得太快,给说错了,是没墨块了,我来取些。”
  他这话出口,庞阳煦便不信了。
  旋即,他呵呵笑着说道:“小叔,你这说谎都不想想我是谁。老实交代了要做什么,不然我跟祖父说去。”
  他说罢就要转身离开。
  “诶别……”庞敏才急忙拉住他,在他耳边小声地嘀咕几句。
  庞阳煦听后,说道:“原来是这事,小叔你早说嘛,不过是本医书,小叔和杨师叔想看,哪有不同意的。”
  杨修谨硬着头皮干笑,只能是把这话接了。
  不多一会儿,三人进到书房,把那本疑难杂症病论找出来。
  将其放在日光之下,三个头颅凑到一块,找到了那篇论吐泻证的医案。
  “这人是秽浊撩乱胃肠,遂成洞泄呕吐?”庞敏才轻声呢喃。
  他旁边的杨修谨听到这话,脑袋嗡了一下。
  紧接着,他瞪大双眼,急促地喊道:“坏了!出事了!”
  庞敏才和庞阳煦齐刷刷地朝着他看去。
  “什么坏事了?”
  杨修谨深吸气道:“要是王家村那人是因秽浊缭乱胃肠,岂不是很有可能引起瘟疫?”
  庞敏才震住:“!”
  ……
  次日,一辆驴车匆匆来到王家村。
  从车厢里出来两个清朗郎君,这两人正是庞敏才和杨修谨。
  两人不顾他人眼光,快步朝着王家而去,还没到他家门,先在邻居家前闻到异味。
  顺着木栅门望去,他们惊恐发现,有人抵着门处晕厥过去,身上衣裳满是污秽恶臭,竟是屎溺失禁。
  来不及嫌弃,两人匆忙在袖口里抽出帕子系在脸上,推开木栅门,查看这村民情况如何。
  这王癞子靠着求生意志,爬着来到房屋门前,还未来得及呼救,人已经失去意识,等他重新醒来,已是傍晚黄昏时分。
  他迷迷糊糊地感受到身上那黏腻恶心的东西被人清理干净,闻不到什么恶臭味道。
  “是谁?”他挣扎地起身,发现自己还在家中。
  旁侧小桌,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
  他家没有油灯,这油灯显而易见是救命恩人的。下一刻,外面的木门咯吱打开,杨修谨端着碗黑乎乎的药汤回来。
  瞧见他清醒过来,杨修谨轻叹地说道:“幸好我和师兄发现了你,要不然你这命怕是救不回来。”
  “你是……”王癞子借着油灯的亮光打量一番,很快就认出来这人是谁,“你是隔壁郭乡杨家庄的杨大夫。”
  杨修谨点头承认:“是我。”
  他把药汤端来给王癞子喝下,一面说着他得病的事,说完问他可是吃了什么坏东西。
  王癞子回想着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儿,犹豫地说道:“这乡下的哪有什么好吃食,我也就这几日在河里捞了点河蟹河虾。”说到这里,他猛地想到什么。
  “哦对了,那日隔壁的老王家也在,他当时好像在河里洗衣裳……我想起来了,他洗的衣裳有股臭味,像是泻肚子了。”
  听着他描述,杨修谨一言难尽地盯着他看。
  无法想象当时那画面,这王癞子是如何忍着把河里的虾蟹捞回家吃的。
  但也正是这一事,让杨修谨意识到两人得病的因果不简单。
  冥冥之中,他好像觉得有什么大事发生。
  要是真的如同书籍中所言,这病就是“秽浊撩乱胃肠”,恐怕王家村还会有人得病。
  他和师兄两人,得在病情爆发之前,将这消息告诉村民们。
  “你先好好休息,那河里的虾蟹莫要再吃了。”杨修谨交代他。
  王癞子不解:“我这病是吃了那虾蟹?”
  “是也不是。”杨修谨说着,思忖一会儿,半迟疑地说道,“村里那河可能受到污秽,吃了那河水和河里的东西,或者会吐泻不止。”
  不需他多言,王癞子也晓得这吐泻不止很容易便能死人!
  猛然间,他毛骨悚然地激起一阵恶寒。
  “多谢杨大夫告知。”
  王癞子虚弱起身,朝着杨修谨弯腰一躬。
  杨修谨把他扶回床上,心事重重地从他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