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稳定
作者:大噢      更新:2025-02-03 09:09      字数:4109
  第337章 稳定
  黎元六十四年。
  秋。
  当大部分的美洲作物被种下,而且有的已经可以看到正在发芽。
  另外……
  还有科学院的人在照看着。
  赵昕随后也就安心多了。
  其实……
  这种地也是可以水论文的。
  比如说什么土壤,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水,以及每亩地施多少斤的农家肥。
  还有若是发生了病虫害,你得找出相应的原因,避免下一年再次发生相应的事故。
  这些无疑都有讲究。
  就更别说选种、育种的问题了。
  干这个,你虽不能说像沈括那样,发明出钟表,进而分走一小部分的利润因而暴富。
  但是对于一些在研究新鲜科技事物上,没什么天赋的科学院的学子而言,踏踏实实地搞这方面的研究,按部就班地做相关的工作,每发表一篇论文,也能获得不错的额外的收入。
  当赵昕把如何对农作物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论文的写作方法告诉他们的时候。
  他们也都有些傻眼。
  不过……
  赵昕毕竟是官家,是科学院的权威,他们竟然也不敢反驳,赵昕这样做对不对。
  只是觉得……
  果然不愧是官家!
  就连种个地,都能有这么多的门门道道。
  赵昕也给他们说了化肥的概念。
  只不过化肥的合成,是一项更难完成的事。
  “就好比是人都要吃东西,然后吃肉,才能长得壮实,才能长胖。”
  “那肉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同理,农作物要吃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能找出这种东西,而且利用化学的方法,像是做化学实验一样,去大量地合成。”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天天盯着那些猪粪、马粪、牛粪了。”
  “还有,为何百姓千百年以来,总是种一次小麦,然后接下来便要改种大豆?”
  “然后明显,就比一直种小麦的田地收成要好上许多。”
  “事实上……这些都是学问。”
  “若是能研究出种植大豆为何能增加小麦的产量,并且根据这原理,发明、合成出一种新型的肥料。”
  “那大宋的小麦亩产千斤,估计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将会是一件足以改变这整个世界的发明。”
  “你们好好努力!”
  “到时候,你们说不定就是世界粮食之父。”
  赵昕就尽可能地往大了,去给他们忽悠。
  不然……
  一个个都觉得种地没用,到时候,这些美洲作物,还是发展缓慢,而且难以发展得起来。
  同时……
  赵昕也必须得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赏罚制度。
  比如说,种出了红薯,可以拿到街上去卖,到时候,赚到了钱,可以分一点给他们。
  赵昕也是把相关的提议,都写成了书信,让人送到了幽州城去。
  不过有一说一。
  这样乱投资,失败的可能性,也是会非常地大。
  赵昕现如今所做之事,倒是没什么问题。
  因为赵昕做的基本上都是在预期之内,必然可以赚到钱的买卖。
  可以后没有了赵昕,这朝廷要是还要对这些人的研究进行投资,那大宋会不会成为第一个因为涉足各种不可预料的投资,结果全都投资失败,而灭亡的政权?
  更别说……
  这朝堂上下,大部分肯定都还是贪官。
  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赵昕也是不得不在书信上,又加上了专利法、公司法,以及银行,投资人等等的概念。
  专利法,解决研发积极性的问题。
  公司法,解决投资人的问题。
  而像是银行、投资人,也是从公司法中延伸出来。
  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一些民间的资本,也吸引进来,去对各种科学研究进行投资。
  给他们一个三十年的专利期。
  让大宋那些沉睡着的财富,都更快,更大地流动起来。
  当然了!
  你说要不要现在搞,那只能说,我大宋也有点太过于开放了。
  而且……
  你要是真的这么搞,大宋全国上下,就有可能会出现无数个财团,而且,这些财团在掌握了财富后,会不会跟朝廷争权?
  虽然,这么做肯定会让社会更加地进步,甚至,说不定还会让大宋更快地,大踏步地走入资本主义社会。
  可对于维持封建王权而言,那绝对是不利的。
  因此……
  这一招要在什么时候,才能使用?
  这就很讲究时机。
  当然!
  事实上……
  你也可以在专利法、公司法当中声明,发明人以及公司所有人,不能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来。
  问题是……
  你要如何才能保证,他们一定做不出来?
  这绝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一点,大概在大宋快要亡之前,或者是财力确实已经不足以再支持开发时,才可以这么做吧。
  最后……
  赵昕又写了一些有关如何从一个封建社会,安全和平地,转入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设想。
  当然了!
  不管你是什么社会,你要想保证自己有权力在,你就得控制军队。
  枪杆子里出政权,其他所有东西,都是虚的。
  “我大宋,可以一直拿着为了天下黎元的这支大旗,进而顺利地过渡到即便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会彻底失去权利。”
  “然而……这也就要求我们赵家,必须得做到以身作则,至少在亿万百姓的面前,是真的有一颗,想要对他们好的心。”
  “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成为我们未来的依仗。”
  ……
  幽州城。
  当赵哲看完了赵昕的书信后,都不禁觉得自家爹爹的脑洞实在是太大。
  连将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都在书信上说了。
  随后……
  立马叫来了皇孙,让皇孙好好地读读。
  其中有一些问题,赵昕也没能解决了,也让对方好好地去想想。
  不过有一说一。
  确实!
  虽说大宋这些年来,在海外的确是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可真正的大宋的财富,却并没有真正地调动起来,还有着相当大的潜力。
  书信上说,当地主、官员有钱了以后,都只知道兼并土地,只知道放贷,这明显对这个社会,是不利的。
  这不就跟人吃人是一样的?
  王朝之所以会灭亡,也是因为这样而引起。
  应该尽可能地,把他们的目光,都引导到海外去。
  别再让他们再去糟蹋自家的百姓了。
  然而……
  不得不提一句是,资本的力量是恐怖的,一旦放开了这道闸门,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就难以预料了。
  如今还不是信息时代,像幽州城到三佛齐,一年最多只能往返一次。
  外面的人在外面干了些什么,谁又能知道?
  不过如今还好的是,这三佛齐、朱罗、印度,都是他们赵家的子孙在经营着。
  倒是可以利用这个,对他们进行一定程度的约束。
  “所以……我常常想跟你们说,我赵家的子孙后代,必须要团结。”
  “唯有这样,才能最终达成全天下都姓赵,而你们,以及你们的后代,也能永保权力与财富,一直到世世代代。”
  皇孙赵立看完过后。可以说感触良深。
  甚至有一种,以前所读的那些破书,都白读了。
  读什么仁义礼智信,读什么唐太宗,喜欢虚心纳谏,读什么汉文帝汉景帝,休养生息。
  都是放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如何才能正好地掌握利,分配好这些利,这其实才是治国的关键。”
  “治国,即是满足大部分的人所求。”
  “让所有人,都尽可能地能混上一口吃的。”
  “不至于去造反。”
  ……
  由于赵昕去了泉州。
  倒是让他跟陈圆圆的书信,不得不暂时中断。
  当然,赵昕也有跟她在出发去泉州之前说了。
  这也让陈圆圆不得不感慨:
  唉~他终究是一个没法管束的孩子。
  就喜欢到处跑。
  ……
  黎元六十四年这一年。
  西遮娄其王朝,超日王六世病逝。
  而随着超日王六世的病逝,其国内,自然也是发生了一系列的权力的更迭。
  甚至,随着朱罗,以及索兰吉两方的介入后,偌大的西遮娄其王朝,也是迅速瓦解,变成了由若干个城邦组成的小国。
  而这些小国,在经过朱罗、索兰吉的商量决定后,最后还是归朱罗来管辖。
  那些小国,为了避免被西遮娄其王朝跟朱罗的双重剥削,也是选择了只接受朱罗一国的剥削。
  这对朱罗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毕竟……
  如此一来,也算是将本来赵昕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如今给彻底地解决了。
  现如今,朱罗跟索兰吉,已经没有东西可以进行阻隔。
  接下来唯一需要去处理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集权。
  只不过……
  像是这种事,也只能是慢慢来了。
  索兰吉能那么搞,是因为索兰吉本身就有那样的条件,而朱罗这边,从文明发展的程度而言,明显比索兰吉那边还是要慢了半拍。
  就好比在三佛齐,赵昕也一样没有完成中央集权是一样的道理。
  但赵昕也给位于朱罗的老二,提供了建议。
  这集权嘛,不就是拉一个,打一个。
  可以尝试着从这个方向去入手。
  当然!
  这事你也不能做得太过于拙劣。
  被人一眼就看穿,是你在推波助澜。
  选择那些子嗣比较少的,挑动跟周边的矛盾。
  到时候……
  打起来,这子孙后代都没了,那么那块地自然也就是你的了。
  或者……
  你可以给对方赏赐美女,让对方沉沦,甚至以至于无法生育。
  还有就是……
  挑动他们的子嗣,进行相争。
  这办法有的是。
  具体的话,可以参考汉朝是怎么做的。
  毕竟……
  汉人的中央王朝的集权,其实,就是从汉朝开始逐步地稳固下来的。
  像汉武帝的推恩令。
  这就是很厉害的谋略。
  不过前提是,你得很能打才能这么做。
  不然……
  你随便跟别人说,你现在要实行推恩令,那别人说不定就会立马反叛。
  就算是要用推恩令,也得找个合适一点的理由。
  第二年。
  这西遮娄其王朝解散的消息,便传到了幽州,自然,随后也传到了赵昕的耳中。
  与此同时……
  还有一个从日本来的消息,也传到了赵昕的耳中。
  那就是日本国王赵熙病逝。
  只能说……
  差点发生了兵变。
  还好赵熙在快死之前,还没有老糊涂,知道压制一下老二的实力。
  每一次的皇位更迭,都会伴随着各种血腥之事。
  赵昕也是无所谓了。
  只要接下来,这日本国王还是他赵家在掌权,而且拥有着相当大的权力,那赵昕也就满足了。
  而事实上……
  有着大宋这样的强有力的靠山存在,这日本内部的群臣,也不太敢去作乱。
  如今,交趾已经换代了,日本也换代了。
  接下来……
  高丽赵衡应该也差不多快了吧。
  又或者是……
  是赵哲更快一些。
  想了想。
  赵昕便是给赵哲写了信,让赵哲自己称帝吧,他当太上皇。
  赵哲收到了信,讲道理!
  他都这把年纪了,称帝不称帝的,又有何区别?
  而且……
  称帝后,就要改各种规章制度,干脆,赵哲也是给赵昕回信道,不称了,儿臣嫌麻烦。
  而且称帝后,必然要增加不少的费,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钱财。
  赵昕也是不得不感慨道:“我赵家,果然比过往的任何一个朝代,都要仁德、开明。”
  第二年。
  船只继续出海前往美洲。
  毕竟……
  如今所带回来的,只不过是美洲的冰山一角。
  关键是……
  赵昕的橡胶树的种子,都还没有带回来。
  赵昕也对他们,进行了一点的提示,比如说,他需要一种割开了树的树皮之后,就会流白色液体的树的种子。
  当地人,拿这些白色的液体做成小球玩,而且这个小球还十分地有弹性。
  其实……
  橡胶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而他们现在,还没到那呢。
  你得再往南,然后上岸,看看能不能得到。
  当然了!
  说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可随着一些当地土著的活动,也有可能会把这些橡胶带到别的地方。
  因此……
  赵昕也只能是祈祷,真的有人能把橡胶带到其他地方,而恰好,又是他们能够到达的。
  之后……
  可以委托当地人,给他们去采集橡胶树的种子。
  这自己人就没必要亲自去了。
  毕竟那可是亚马孙河流域啊,多少人进去了估计都不够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