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考上了
作者:大噢      更新:2024-12-15 12:53      字数:2033
  第152章 考上了
  大宋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虽说没有人认真地去统计过。
  但至少十万人,应该是有的。
  当然了,科举考试,你得首先通过州一级的考试,然后你才能来京师。
  不过即便如此,这来到京师的人,也怕是不少于两万人。
  考试以前是分了三天,赵昕也不改了。
  就让他们看着来考三天。
  等三天时间一过。
  便是他阅卷的时候。
  ……
  只见赵昕坐在讲武殿内。
  一张张地看着试卷,赵昕说多少分,欧阳修他们就写多少分。
  “狗屁不通,零分。”
  欧阳修等人:“……”
  “这个还行,三分,五分吧。”
  欧阳修等人:“……”
  还行才三分,五分!
  可这总共是二十分,加二十分,一共四十分啊!
  赵昕还跟众人道:“拿我刚刚说狗屁不通的那篇文章给挑出来,等放榜了以后,一并贴出去,帮他另外誊抄一下吧,别让别人知道他的笔迹跟名字。”
  两万份试卷。
  赵昕每份基本上最长不会看超过四十秒。
  就跟高考语文老师判卷一样。
  这字写得好看,当然有加分,只是……
  你这道理都说不通的,给你加分有啥用。
  对字写得好看有加分的,那是本来就写得不错的才加。
  还有一些满篇都引用奇涩的句子的。
  这种,赵昕也直接给零分。
  还特意写评语,请说人话。
  欧阳修等人全都汗颜。
  这一开始……
  欧阳修等人肯定是觉得赵昕这判卷判得也太随意了。
  不过……
  这随着赵昕判的卷子慢慢地多了起来。
  他们就发现,其实豫王殿下也不是乱来的。
  首先……
  写得有条理的,豫王殿下会给很高的分数。
  而那些写得很空虚、空洞,缺乏实际内容的,则会给一个低分,但还不至于是零分。
  而那些被判零分的,往往是多少有点炫耀,卖弄自己的意味在里面。
  其实……
  只要你是认认真真地作答,一条条地把道理都给说清楚,就能得到很不错的分数。
  尤其是对于那些思路清晰,给出做法的答卷,豫王殿下给的分数最高。
  甚至……
  都不强求对方的文采有多好。
  有一个幸运的家伙,可以说毫无文采,却依旧得了一个十三分,八分。
  再对比那些虽说有文采,内容却十分空洞的,只得了个三分,五分的,不要强了太多。
  就此,原本需要两个月才能看完的试卷。
  在赵昕这,三五一十五天便看完了。
  甚至……
  前面那百分之六十,都似乎还没有他快。
  于是……又等了几天,这才开始统计成绩。
  顺便……
  也提早张贴一下策论的评分标准。
  把那些满分作文,跟考零蛋的,都张贴出来,以供参考。
  第一道题,主要是必须要言之有物。
  第二道题,主要是必须要说理透彻。
  但凡只要抓好了这两点,这分数就绝对不会低。
  其他像什么字迹工整这些,文采好这些,就是附带的而已。
  当然!
  赵昕并不排斥你文采好。
  但是,不能为了展示自己的文采,而不顾真正要考的东西。
  所以……
  赵昕一口气张贴了十多份这样的答卷,这些全都是被他评为三分,五分的。
  而当这些答卷被张贴出来以后。
  那些写成这样的人,估计自己也该心中有数了。
  不过其实他们自己写得好不好,他们自己考完出来的那一刻,就应该是知道了。
  分数还在统计以及排名中。
  而欧阳修跟曾巩这边,仿佛便已经是知道能不能考得上了。
  欧阳修也不拐弯抹角地了,直接便问:“那张贴出来作为示范的,是不是你的文章?”
  曾巩却仍旧保持着谦虚,没办法,这一次的考试,不单单只有策论,还有前面的百分之六十呢。
  只见欧阳修却接着道:“能被豫王殿下打出十八分的高分,我看,也只有你能写得出来,要知道,这十八分已经是最高的分数,不过你后面的第二道题,分数差了点,只得了一个十五分,但似乎也没有比十五分更高分的了。很多都只在五分到十分之间。”
  曾巩知道那就是自己的文章,可这不得谦虚么?
  所以,接下来也是问欧阳修道:“欧阳学士,此次评卷为何如此之快,比往年至少快了一个半月。”
  欧阳修也不知道该不该说好,说了,别人说不定就会觉得豫王殿下轻浮。
  只能是回道:“因为这分数好下,凭感觉,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像从前,又要分个上下,有时候光是纠结一篇文章的上下,就得纠结许久。所以说……那篇张贴出来的文章是你写的?”
  曾巩这才回道:“是!”
  欧阳修便道:“我就知道是你!有很大的可能啊,以后,说不定就得同朝为官了。”
  曾巩:“不敢。”
  欧阳修便道:“这哪有什么敢不敢的!”
  果然!
  经过数日的排名之后,曾巩榜上有名。
  虽说并非是第一,但是,也是直接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曾巩立马跑回家告诉他父亲,他父亲一听这消息,也是直接高兴地去世了。
  欧阳修听到这消息,都无语了。
  顺便,也把这消息告诉了赵昕。
  当得知对方家里很穷,其实以前家里也当过官,只是被人给诬陷,然后就开始慢慢地变得穷困潦倒了,而且还有一大群的弟弟妹妹要养时,赵昕便个人赞助对方每月十贯。
  所以……
  对方这考上了,还得先守孝三年。
  真是可悲!
  不过有一说一,赵昕对其文章,还是挺欣赏的。
  没什么太多激烈的言语,就像是安安静静地给你提供解决方案,剖析历史的道理。
  赵昕觉得,在那么多的答卷当中,他看得最顺眼的,就是对方的了。
  最后赵昕便对欧阳修道:“让他好好地守孝吧,从他的文章当中便可以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一个肯踏踏实实办事的人,我如今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人啊!”
  欧阳修旋即便把话转告给了对方。
  曾巩直接痛哭流涕。
  甚至还跪了下来,朝着皇宫的方向拜了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