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凉国公回京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5-10-30 03:11      字数:4895
  第997章 凉国公回京
  翌日清晨,十月的晨雾尚未消散,
  京城外二十里的官道上蒙着一层薄纱,
  水泥路面略显潮湿,仿佛刚下过一场小雨。
  陆云逸身披黑甲,手掌按在腰间刀柄上,连呼吸都尽量放轻。
  从寅时等到辰时,在场众人皆站得笔直,未有半分懈怠。
  “大人,您要不要先喝口热茶?”
  巴颂从马背上解下铜壶,声音压得极低。
  陆云逸摆了摆手,目光依旧望着官道尽头:
  “再等等,大将军赶路急切,说不定快到了。”
  话音刚落,远处的晨雾中传来一阵马蹄声。
  起初是零星的嗒嗒声,
  渐渐变得密集,像雨点砸在水泥地上。
  亲卫们瞬间绷紧神经,手按在兵器上,
  直到看见雾中升起的黑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才缓缓松了口气。
  陆云逸快步上前,甲片碰撞着发出清脆响动。
  雾渐渐散了些,能看见一队精骑疾驰而来。
  为首的中年男子身披亮黑甲,身形挺拔,
  鬓角多了些白发,风霜刻在眉宇间,眼神却比两年前更显锐利。
  见到此人,陆云逸紧绷的脸上露出笑容,上前两步,躬身一拜:
  “末将陆云逸,拜见大将军!”
  自两年前蓝玉离京赴四川建城,二人便再未相见,
  如今重逢,心中颇有几分岁月流转的感慨。
  蓝玉勒住马,翻身跳下,动作依旧利落。
  他大步上前,见是陆云逸前来迎接,
  紧绷的五官渐渐舒缓,随即化作大笑。
  还未走到近前,便伸手抓住陆云逸的肩膀,力道十足:
  “好小子!两年不见,还是这么年轻!”
  陆云逸直起身,嘴角也扬了起来:
  “大将军倒年长不少,都有白发了。”
  “少跟我来这套。”
  蓝玉笑了笑,目光扫过前来迎接的五军都督府官员,最后又落回陆云逸身上,
  “建城开荒本就是最累的活,幸好有水泥,建城进度快了不少。
  若是放在以前,再耗一年,我也回不来。”
  说完,蓝玉脸上的笑容收敛,将声音压低:
  “京中,不太平?”
  陆云逸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有些人心怀不轨,但如今局势已初步稳定,逆党掀不起什么风浪。”
  陆云逸接过巴颂手中的铜壶,递了过去,
  “大将军一路辛苦,先喝口姜汤暖暖身子。”
  蓝玉接过水壶,仰头喝了一大口,
  心中悬着的大石稍稍落下,
  他之所以日夜兼程赶路,正是怕京中出大乱子。
  “太子府出了什么事?
  这些日子收到的信,总藏着掖着,不肯说透。”
  陆云逸沉默片刻,知晓蓝玉性子直率,最容不得拐弯抹角,
  便收起笑容,沉声禀报:
  “回大将军,太子殿下吃了尚食局送来的蛤蜊,险些中毒。
  属下后来查到,蛤蜊里掺了赤潮藻,
  这种藻类有毒,若不是发现得早,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
  蓝玉眼中瞬间凶光乍现,
  扫了一眼前来迎接的众人,眼神中满是探究。
  像这种谋害太子的大事,若没有朝中大员暗中支持,绝无可能成事。
  “太子无碍吧?”
  “回禀大将军,昨日属下去过东宫,太子殿下暂无大碍。”
  “东宫?太子在宫里?”
  蓝玉眉头紧皱,心中咯噔一下,刚放下的大石又悬了起来。
  他清楚,太子向来顾家,
  几个孩子都在太子府,怎会突然搬到宫中居住?
  经蓝玉一提醒,陆云逸也意识到不对劲,眉头微蹙,轻轻点头:
  “是在宫中静养。”
  “凶手抓到了吗?”
  “目前查到莲宝商行,那是靖宁侯府的产业,涉案人员已尽数抓捕,只是尚未声张。”
  陆云逸将案件的来龙去脉详细道出,未有半分隐瞒。
  蓝玉越听,脸色越沉,呼吸也愈发粗重。
  他拳头紧握,一股凛冽杀气瞬间散开,连周围的晨雾都似凝固了几分:
  “好啊,真是好得很!”
  “太子待朝臣不薄,居然还有人敢谋逆?这京里,是真乱了套了!”
  蓝玉拍了拍陆云逸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这段日子,辛苦你了,
  既要查案,又要应付朝臣,还要照看市易司,不容易。”
  陆云逸愣了愣,刚想开口,便被蓝玉打断:
  “从今天起,案子不用你管了,
  你不是也受了伤?
  回府好好歇着,太子那边有我盯着。
  管他是逆党还是勋贵,我倒要看看,谁敢在京里兴风作浪!”
  “大将军,可是.”
  陆云逸有些急切,这案子牵扯甚广,他实在放心不下。
  “好了,别多说了。”
  蓝玉摆了摆手,眼神坚定:
  “你还年轻,日后大有前途,
  既然我回来了,这些脏活累活,就不用你抛头露面,
  安心养伤,别被人抓到把柄。”
  陆云逸想说些什么,却觉得喉咙发紧,最后只点了点头:
  “是,大将军!”
  “这才对。”
  蓝玉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回京!我倒要看看,这京里到底藏了多少猫腻!”
  说完,蓝玉翻身上马,未理会前来迎接的文臣武将,大手一挥:
  “回京!”
  这一举动让众人面面相觑,纷纷将目光投向陆云逸,神色中满是探究,
  年纪轻轻便身居高位,令人遐想连翩。
  随着蓝玉率领大军入城,凉国公回京的消息瞬间传遍京城。
  不少人听闻后面露震惊,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明年吗?
  六部官员也没了心思办公,私下里交头接耳。
  他们并非害怕蓝玉,而是深知蓝玉性子跋扈,
  如今回京,必定会搅动京城风云,
  更何况这半年来,京城本就不太平。
  此刻的东宫,气氛比往日更显凝重。
  禁军数量比平时多了两倍,
  人人身披甲胄、手按刀柄,
  连廊下的宫灯都换了新的,却照不亮殿内的沉郁。
  太子朱标坐在窗边的软榻上,
  手中捧着一卷书,目光却未落在书页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
  他脸色比昨日更苍白,嘴唇也透着干涩。
  “殿下,喝口水吧。”
  大太监端着温水上前,声音放得极轻。
  朱标接过茶杯,刚喝了一口,
  就听见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禁军的阻拦声:
  “大将军,殿下正在静养,您不能擅闯!”
  “滚开!”
  一声沉喝打断了禁军的话,声音中的怒气几乎要冲破宫墙。
  朱标手一抖,茶水洒了些在衣襟上,
  他抬头看向殿门,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殿门哐当一声被推开,蓝玉大步走了进来。
  他身上黑甲尚未卸下,甲片碰撞着发出刺耳声响,
  蓝玉扫了一眼殿内,目光最后落在朱标身上,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
  “殿下,您怎么成了这副模样?”
  朱标放下茶杯,强撑着坐直身子,面露无奈:
  “舅舅,这里是皇宫大内,怎能如此擅闯?”
  蓝玉未理会他的话,快步走到软榻前,弯腰仔细打量着朱标。
  太子脸色苍白,眼下有淡淡青黑,
  连说话的声音都透着虚弱,哪里还有往日的从容模样?
  他伸手摸了摸朱标的额头,触手冰凉,没有半分温热:
  “你别跟我装没事!”
  蓝玉的声音沉了下来,眼神中满是急切:
  “太子,到底怎么回事?太医怎么说?”
  朱标避开他的目光,拿起桌上的书,试图转移话题:
  “就是些小毛病,太医说多休养就好,舅舅不用操心。”
  “小毛病?”
  蓝玉一把夺过他手中的书,扔在一旁,
  “殿下,你是越来越会撒谎了。
  若是真没事,你怎会住在宫中?还调了这么多禁军过来?”
  蓝玉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太监,眼神瞬间变得锐利:
  “你来说!太子到底怎么了?
  敢有一句隐瞒,我拔了你的舌头!”
  大太监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浑身发抖,头埋得低低的,声音带着哭腔:
  “大,大将军,太子殿下,殿下中了毒。
  毒素积在体内,时常头痛,还总口渴,太医说,说要慢慢养,不能动气。”
  “头痛?口渴?”
  蓝玉的声音瞬间冷了下来,拳头攥得咯咯作响,四处张望:
  “太医呢?太医在哪!”
  朱标见瞒不住,叹了口气,拉了拉蓝玉的袖子:
  “舅舅,你先坐下,听我说。”
  蓝玉气喘吁吁地坐下,目光依旧紧紧盯着他,等着他的解释。
  朱标缓缓开口,声音很轻:
  “事情已经查得差不多了,就等三司会审后定罪,舅舅不用这么激动。
  至于头痛口渴,太医说静养一段时日再看,
  若是调理得当,或许能将体内毒素排出,恢复如初。”
  蓝玉瞬间听出了他话中的隐忧,面露荒谬:
  “调理得当?若是调不好呢?一直这么痛下去?”
  太子面露无奈,一手轻轻揉着额头,缓缓道:
  “那有毒的蛤蜊,外甥至少吃了一年。
  虽然每次量都不多,但太医说积少成多。
  偏偏这种毒,太医院从未收录过,也没有应对法子,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舅舅不用担心,太医院已经在钻研赤潮藻了,
  若是能研制出对症药物,说不定外甥很快就能好起来。”
  蓝玉的呼吸愈发急促,眼中的血丝几乎要溢出来:
  “殿下,是谁干的?是叶升那个狗东西?还是那些反对迁都的逆党?”
  “舅舅,您先冷静,现在京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搅在一起,谁在背后推波助澜,目前还没有头绪。”
  “还等什么!”
  蓝玉猛地站起身,声音急促,满是愤怒:
  “把有嫌疑的人通通抓起来,
  直接拉到午门斩了,再夷他三族!看谁还敢有歪心思!”
  蓝玉看向跪地的大太监,厉声喝道:
  “你!去拿纸笔!太子,你写一道圣旨,我去调兵!谁敢拦,谁就是逆党!”
  “舅舅!”
  朱标也提高了声音,试图让他冷静,
  同时挥了挥手,让大太监赶紧退下。
  他拉着蓝玉重新坐下,一边揉着头一边说:
  “舅舅,莫要冲动,
  宋国公还在句容县,周德兴在中都掌着兵权,
  若是贸然杀了叶升,只会让勋贵们恐慌,到时候局面更难收拾。”
  “恐慌?”
  蓝玉冷笑一声,眼神中满是不屑,
  “他们敢谋逆,就该想到有今日!
  宋国公护着逆党又如何?周德兴掌兵又怎样?
  只要你一句话,我现在就带兵去中都,把周德兴那老东西也抓回来!
  我还就不信了,在大明的地界上,他还能翻了天?”
  “舅舅,别冲动!”
  朱标连忙拉住他,生怕他真做出出格的事,
  他将周骥犯事、叶升被抓的经过简略说了一遍,最后道:
  “现在周德兴有了把柄,宋国公也没理由再护着他。
  只要慢慢查,总能把所有逆党都揪出来,何必急于一时?”
  蓝玉听完,脸色稍缓,但依旧带着怒气:
  “就算如此,也不能让你受这种罪!
  你是大明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居然有人敢在宫里动手脚!
  这要是传出去,朝廷的脸面往哪放?”
  他越想越气,转身就往外走:
  “我去找陛下!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给你一个交代!”
  “舅舅!”
  朱标想拦,却没拉住,
  只能看着蓝玉的背影消失在殿门外,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太监连忙冲进来,扶着他的胳膊:“殿下,您别气,大将军也是关心您。”
  朱标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疲惫:
  “给孤倒杯水,”
  另一边,蓝玉怒气冲冲地走向武英殿。
  一路上的侍卫和太监见了他,都不敢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快步走过。
  武英殿外,郭英正站在台阶上,见到蓝玉过来,连忙上前:
  “这么急匆匆的,出什么事了?陛下正在殿内议事。”
  “武定侯,还有什么事比太子中毒更重要?”
  蓝玉没有停步,直接往殿内走,
  “我要见陛下!”
  郭英拦不住他,只能跟着进去。
  殿内,朱元璋正坐在御案后,看着手中的奏折。
  六部官员站在殿下,
  见到蓝玉突然进来,都愣了一下,纷纷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抬起头,见到蓝玉,眼中闪过一丝意外,随即沉声道:
  “蓝玉,你刚回京,不去军营整顿,来这里做什么?”
  “臣要为太子讨个说法!”
  蓝玉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
  “陛下,太子被人下毒,险些丧命。
  如今身体虚弱,连日常起居都受影响,而逆党还在诏狱里等着会审。
  臣恳请陛下,立刻将逆党斩首示众,夷其三族,以儆效尤!”
  朱元璋放下奏折,目光落在蓝玉身上,眼神深邃:
  “此事三司正在查办,自有定论,你不必多言。”
  “定论?”
  蓝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解和愤怒,
  “陛下,太子是大明储君!
  有人敢谋害储君,就是谋逆!
  这种事还要等三司会审?若是等出了变故,谁来负责?”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提高了不少:
  “臣在四川建城时,就听说京中不太平,
  可万万没想到,居然有人敢动太子的主意!
  若是今日不严惩逆党,他日必定还有人效仿。
  到时候,陛下就算想护着太子,恐怕也未必能护住!”
  殿内的官员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
  蓝玉见他们沉默,猛地站起身,视线依次在众人脸上扫过:
  “臣以为,朝廷不仅要斩现在的逆党,还要防着未来的逆党!
  谁要是有反心,趁早杀了一了百了,
  也省得占着位置不挪窝,耽误朝堂里年轻人晋升!”
  此话一出,不少六部官员将头垂得更低,却也有一部分官员抬起头,怒目而视。
  礼部尚书李原名上前一步,厉声喝道:
  “凉国公,慎言!”
  蓝玉将视线移过去,轻笑一声:
  “原来是李大人,去年你就说要辞官回家,怎么今年还在任上?你就这么贪恋权势?”
  “你!!”
  即便李原名脾气再好,听到这话也气得瞪大了眼睛,
  他连忙看向御案后的朱元璋,躬身一拜:
  “陛下,凉国公目无礼数,口出狂言,还请陛下将他叉出去!”
  朱元璋摇了摇头,缓缓开口:
  “蓝玉,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贸然杀人,只会引起天下大乱、朝臣恐慌,到时候中都、应天若是乱了,你能负责吗?”
  “臣能!”蓝玉毫不犹豫地回答,
  “只要陛下下令,臣立刻带兵去中都,保证不会出乱子!
  臣就不信,煌煌大明,还有人敢公然谋反!”
  朱元璋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又看了看殿下的官员,叹了口气:
  “你啊,还是这么冲动。”
  “朕知道你关心太子,也知道你想严惩逆党,但凡事都要讲究章法,不能意气用事。”
  蓝玉还想再说什么,朱元璋却摆了摆手:
  “你刚回京,先去歇着,明日朕会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太子那边,朕会让太医好好诊治,你不用太担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