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宝钞与银子
作者:
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5-07-16 16:56      字数:4696
 
  第815章 宝钞与银子
  位于五层会客室的分红会议戛然而止,
  一行人很是痛快,没有去考虑场中发生的事,转而欢天喜地地去商行四层拿钱。
  一众都督与尚书自然当仁不让地走在前方,
  陆云逸依旧坠在后面,
  只是经常有人回头与他眼神交流着什么,
  陆云逸只是嘿嘿一笑,轻轻点头。
  以陆云逸为分界线,身后便是京中那些与应天商行有过合作的商贾。
  他们簇拥在一起,想要与身旁好友说些什么,
  却始终不敢,只能踮着脚往前看。
  就在这时,新沉商行的掌柜周颂被几名胡子白的掌柜推到了前方,
  他手舞足蹈地比画着什么,
  周颂连连摇头,面露抗拒,
  但一行人面露激动,嘴巴不停张合,却始终没有声音,
  不过看他们的模样,像是在“好言相劝”
  陆云逸回头的一瞬间,
  他们的诸多动作戛然而止,转而面露尴尬,讪讪一笑。
  周颂也同样如此,他只能强笑着凑上前去,躬身一拜,小声道:
  “大人。”
  “他们有何事?”陆云逸笑容连连,指了指在场众人。
  周颂脸色一僵,笑声戛然而止,
  过了一会儿,他才不好意思地低声道:
  “大人,京中一些掌柜想要问问,
  应天商行何时向外地扩张,或是开分号,
  到时候若是缺钱财,他们有!”
  周颂指了指身后那些掌柜,
  他们一个个胡子白,整个人气势非凡,但此刻却露出一些谄媚。
  陆云逸面露恍然,含笑着向他们点了点头。
  眼前这些大商贾,已经不满足于与应天商行合作,
  也有可能是被如今这巨额分红冲昏了头脑,想要参与其中。
  不过陆云逸很乐意这些商贾参与其中,
  但原本就在商行的诸多大人定然不会同意。
  虽说商贾如今的地位大大提升,但离朝堂还十分遥远。
  陆云逸看向周颂,说道:
  “应天商行暂时没有开分号的打算,
  像这等商行,南直隶存在一个就已经足够,
  多了反而会形成恶性竞争,朝廷也不好掌控。
  至于你们也不要仗着身后有人支持,开什么如应天商行类似的东西,
  若你们当朝堂大人是傻子,就尽管试试。”
  周颂一个激灵,清醒了一些,整个人带着一种讳莫如深的忌惮,
  他连忙道:“还请大人放心,小人自然没有参与商行的打算,
  是有一些老员外对其感兴趣,
  小人回去就与他们说.让他们歇了这个心思。”
  陆云逸点了点头,说道:
  “应天商行如今还在扩张,并且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
  你们这个时候想要横插一脚,
  前面的大人不会同意,更不会放任。”
  陆云逸指了指堵在门前,连连感慨的众多大人,接着说道:
  “你们啊,不需要奢求太多,
  做好与应天商行的合作比什么都要强,钱财赚多少算是多?小心没命。”
  说话时,一种威势悄然弥漫,
  周颂只觉得以往和善的大人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肃杀,一股血腥弥漫。
  “是是,大人小人会与他们说。”
  “嗯”
  陆云逸指了指处在最前方位置的韩宜可,说道:
  “市易司刚刚成立,掌管的不只是应天商行,
  还有建筑商行与水泥工坊,眼界要放宽一些,
  不要只盯着应天商行这芝麻大点的钱财。”
  周颂一愣,有些茫然地眨了眨眼睛。
  应天商行?芝麻大点?
  他有些不明白,应天商行一年赚六十九万两,
  怎么成了芝麻大点的钱财?
  不过,陆云逸没有多说,
  而是负手而立,向前走去。
  周颂落在后方的一刹那间,
  几名老者就顷刻将他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小声问询:
  “怎么样怎么样?”
  “陆大人怎么说?”
  周颂还停留在刚刚的茫然中,此刻反应过来,说道:
  “陆大人让你们死了这份心,商行目前也没有开分号的计划,
  若是你们想走曲线救国的路子,小心人头不保。”
  人群鸦雀无声,
  在场诸多员外有些失落、茫然,还有一些理所应当。
  是啊,这么赚钱的生意怎么会让他们这些商贾参与其中,就算是他们身后的大人也没有这个本事。
  周颂话风一转,说道:
  “陆大人还说,不要让你们只盯着应天商行这芝麻大点的钱财,
  市易司掌控的商行还有建筑商行、水泥工坊.
  这话的意思我没有明白,你们自己去体悟!”
  说罢,周颂也作势要走,
  但一行人依旧狠狠地拉住他,低声问询:
  “别走别走,什么意思?”
  “陆大人的意思是让咱们去找市易司?还是去找建筑商行?”
  周颂被一阵低语吵得不厌其烦,连连摆手:
  “诸位掌柜,我就是个开牙行的,
  你们总是推着我作甚?
  我又不打算做这等生意,你们自己去找陆大人问吧!”
  “就你和陆大人能说上话,你不去谁去?”
  一名胡子白的老者气急败坏,恨铁不成钢。
  “陆大人待人和善,你们想问什么,登门拜访即可,
  我哪知道陆大人心中所想,
  我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
  虽然这么说,但周颂依旧被人群淹没。
  陆云逸没去管他,而是慢慢进入了四楼钱财库房,
  进入其中,一股银两与钱财独有的味道袭来。
  前方空地上,整齐有序地摆放了至少三十几个大箱子,
  已经敞开了十几个,露出了其中白的银子。
  而在一旁,还有十几个稍小一些的箱子,同样已经敞开,
  里面是摆放整齐的宝钞,
  还能闻到一股油墨未干的墨香味。
  大人们看着屋中堆放的银两,
  一个个眼神锃亮,兴奋之余,
  还与身旁好友不停低语,讨论银子的品相。
  刘思礼站在银两旁,笑着开口:
  “这些银两都是商行从银库中直接取用,而后运送而来,
  诸位大人可以放心,一分一毫都不会少,
  而且所有银子商行已经经过清洗,干净无比啊。”
  这么一说,不少大人纷纷看向户部赵勉,
  若是没记错的话,就算是户部发俸禄与赏钱,也不会贴心到这等程度。
  赵勉被看得浑身不自在,轻轻咳了一声,沉声道:
  “此事本官可以做证,也可以保证眼前银两为真,
  诸位大人若是拿到银两想要存取,
  可以到户部的钱庄,也可以到户部衙门。”
  赵勉看向刘思礼,开口道:
  “刘大人,可以开始了。”
  刘思礼笑着点了点头,用力一挥手,
  身后就有几个手拿大算盘的账房走了出来,
  在屋中空缺的桌子坐下,拿出账本开始测算。
  “诸位大人,请往后稍微退退,留出一个空隙,到时候搬银子也好搬.”
  刘思礼笑呵呵地说着,众人便让开了一条道路。
  一名身穿红衣的账房手拿账本,声音抑扬顿挫:
  “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陆大人”
  正躲在后面充当小透明的陆云逸一愣,
  一踮脚就看到手拿账本的账房在四处张望,
  “陆大人在吗?”
  “在”
  陆云逸伸出手,从一行大人身旁挤了过去,有些诧异地发问:
  “怎么是从本官开始?”
  那账房笑呵呵地将名册递了过去,说道:
  “大人,商行分红是按照一众大人、衙门入股的时间来排序,
  大人您是创立者,虽然份子少,但也要排在前面,
  这样才能让一众大人,看一看商行建立的功勋卓著者。”
  陆云逸面露恍然,点了点头:
  “本官现在就要拿钱,怎么安置?”
  “大人您是要银子还是宝钞,若是要银子的话可以让随从进来,现场带走,
  若是要宝钞的话,提一个小箱子走即可,一箱就是一万两银子。”
  “昂”
  陆云逸笑着点了点头,夸赞道:
  “不错,很是体贴,以后这等贴心要放在对客人以及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上,如此商行不愁不兴。”
  “大人教训的是。”
  “嗯,给我拿宝钞吧。”
  “大人,银子较重,还请您叫护卫进来,小人还有一些叮”
  说到这,红衣账房的声音戛然而止,茫然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些不可思议,结结巴巴开口:
  “大人,您.您要宝钞?”
  “当然,朝堂发俸禄都发钞,本官不拿宝钞拿什么?
  快点快点,别耽搁了后面大人。”
  红衣账房有些惊魂未定地走到一旁,将一箱宝钞提了过来,
  即便是将箱子放在桌上,他也还没有缓过神来。
  朝廷发俸禄虽然发的是钞,
  但谁都知道银子和钞哪个值钱,
  商行准备的分红更是银两十足,
  那些钞放在哪里,只是表示,以免被旁人找麻烦。
  他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有人要宝钞,而且还是眼前的陆大人。
  他战战兢兢地将箱子递了过去,
  又指导着陆大人在文书上签字画押,如此今年的分红便结束了。
  陆云逸提着箱子走到一旁,
  一行人纷纷将目光投了过去,眼中带着若有所思,思绪不停发散。
  若是换作旁人,他们定然觉得眼前之人是傻子,不要值钱的银子要不值钱的宝钞。
  但若是陆云逸,他们就要想一想,
  莫非其中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玄机?
  第二个拿钱的是左军都督府,
  朱寿作为新任上官自然是没有机会上前,
  去拿银子的是长兴侯耿炳文,连带着耿家的一份也拿着。
  出乎意料的是,他也要了部分宝钞,两万两银子。
  等他回到队伍,武定侯郭英诧异地发问:
  “是有什么事吗?”
  耿炳文摇了摇头:
  “不知道但稳妥一点总没错。”
  郭英哑然失笑,对于自己这位多年好友一阵无言,
  似乎因为战阵中习惯了防御,
  在平日里也总是走一步看三步,处处迟暮。
  郭英不再搭理他,而是转身来到了陆云逸所在的角落,直接发问:
  “小子,为什么要宝钞,有什么深意?”
  “嗯?”陆云逸有些茫然,而后笑着解释:
  “武定侯爷,朝廷所发行的钱就是宝钞,
  银子明文规定不能在市面流通,
  末将拿了钱准备立刻,不拿宝钞拿什么?”
  郭英脸色有些古怪,觉得陆云逸这小子无利不起早,便压低声音问:
  “你与我老实说实话,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侯爷,您整日在武英殿门口站着,卑职的消息怎么可能比您灵通?
  卑职只是觉得,作为朝堂官员,
  若是我等都不信任宝钞,这宝钞在民间还有个好?”
  “只有这个?”
  陆云逸连连点头:“真的。”
  武定侯郭英脸色复杂地看着陆云逸,
  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股不一样的味道,是一种不被牵绊的自由。
  他摇头叹气:
  “你啊.这天下就没有治不好的病,要多为家中考虑考虑,
  你也有夫人,也有亲族,不能总是孑然一身。
  这宝钞啊,不如银子.
  银子能在家中放几十年,宝钞放个几年就要发霉了,何必呢?”
  陆云逸笑了笑:
  “侯爷,这笔钱卑职真的准备,
  卑职与人合作了开了一个商行,恰好银钱紧张,这不赶上分红,正好拿去。”
  “是大工坊那个铺子?”武定侯郭英脸色古怪。
  陆云逸点了点头:
  “是与妙音坊的木掌柜一同开的,准备卖一些好物件。”
  郭英一听妙音坊,脸色几经变幻,几次欲言又止,
  最后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
  “妙音坊那地方有些复杂,对了,宋纳那个孙女是好女子,也是大家闺秀,有空多去看看她。”
  陆云逸一愣,旋即笑了起来:
  “是,侯爷。”
  等郭英走后,陆云逸轻笑一声,眼窝深邃,
  像这等根基深厚的开国勋贵,对于妙音坊的底细不可能不清楚。
  郭英这一番话,已经几乎是在明示木静荷不简单。
  不过无妨,要的就是不简单。
  武英殿内,朱元璋正坐在龙椅之上,
  专注地批阅着奏章,殿内安静得只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脚步轻快却又不失稳重。
  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沉稳,不疾不徐:
  “陛下,应天商行今日召开了股东大会,分红一事已尘埃落定。”
  朱元璋手中的笔一顿,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将奏章放在一旁:
  “怎么样了?”
  太监连忙将手中文书恭敬呈上。
  朱元璋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文书,迅速看了一遍,轻轻一笑:
  “这商行果然是个好生意,一年就能赚这么多银子。”
  说罢,他将文书递给一旁凑过来的朱标:
  “给给给,眼珠子都要钻进去了。”
  朱标只是笑了笑,也不见外,立刻打开查看,很快他开口道:
  “父皇,这等生意,是一本万利之举啊。
  不仅能赚钱,还能带动京畿村落,还能修路,
  儿臣上一次出去闲逛,
  能明显感到入城的村民多了,想来是手中终于有了钱财。”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如今各部衙门都在暗地里埋怨朕不让他们开工坊、商行,不让他们赚钱。
  可若他们的工坊也能让百姓有活可干,赚几个钱又算得了什么?
  商本逐利,亦能为公。
  只可惜.许多朝臣都不懂这个道理啊,还不如一个年轻人。”
  朱标眼睛一闪,说道:
  “父皇,陆云逸是北方人,
  他真的希望国朝强大,要不然.北方又会沦为鞑虏之地。”
  “嗯这次分红,他主动选择拿宝钞,看来是知道宝钞重要。”
  朱标思索片刻,说道:
  “父皇,如今民间对于宝钞多有抵制,
  一些朝臣也不明事理,跟着起哄,
  陆云逸此举,不论如何,都表明了态度,极好!”
  朱元璋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宝钞就是大明钱财的根,若是朝廷没了宝钞,转而用银子,那这天下还是朝廷说得算吗?
  那些权贵、地主豪绅,哪个地窟里没有存银,朝廷这点银子怎么比得过他们?”
  “父皇英明,故元就是财权旁落,这才导致战乱丛生.”
  朱元璋摆了摆手:
  “不说此事,老五还没回来?”
  太子朱标神情一肃,重重地发出一声叹息:
  “父皇,五弟向来冥顽不灵。”
  “让老四去,把他绑回来!”
  太子朱标面露难色,嘴唇嗫嚅了几下,最后发出了重重一声叹息:
  “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