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北征大捷,增城荔枝
作者:抽象派作者      更新:2025-07-03 09:57      字数:5087
  第780章 北征大捷,增城荔枝
  “大捷——”
  “北征大捷———”
  剧烈的马蹄声在城外如雨滴落下般响起,随着距离靠近愈发激昂猛烈,声音也越来越大。
  一众早在北城门等候入城的商贾百姓回头看去,
  只见视线尽头出现了一队身穿漆黑甲胄,浑身狼狈,风尘仆仆的身影。
  人数有五十人左右,奔腾战马扬起的灰尘将他们的身形映照得若隐若现,像是在黄沙中翻腾。
  随着距离拉近,一众百姓商贾也看到了他们身上染血的甲胄,
  以及那一张张饱经风霜、形如枯槁的脸颊,其上的高原红清晰可见,还有一道道裂痕。
  一行人疾驰而去,战马扬起的灰尘让不少百姓将手挥在面前,
  不过,对于这等冒犯,
  他们并不在意,
  而是聚精会神地听着报信役卒的捷报。
  “北征大军大获全胜,北元太尉来降!”
  一行人冲进了早就挪开鹿砦的北城门,向五军都督府以及兵部而去。
  声音吸引了一路百姓的关注,一双双眼睛像是盯死在了上面。
  李氏牙行的掌柜李武正推着一辆三轮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城中,
  见到此等情景,
  他连忙停下车,扶住车厢里的名贵瓷器,让他们先行走过。
  在后方推车的外甥洪承允探出头,
  尽管他不善言辞,有些木讷,
  但他还是鼓起勇气发问:
  “二叔,仗打赢了吗?”
  李武见车停稳,便歪着脑袋拿袖子擦了擦额头汗水,笑着点了点头:
  “捷报都来了,自然是打赢了,几位王爷出马就是不一样,
  这才不到半年,仗就打赢了。”
  洪承允开心地笑了起来,说道:
  “二叔,等大军凯旋,咱们又有得忙了。”
  “是啊。”
  李武也想到了这个好消息,
  自从牙行开门之后,生意就顺利无比,与都督府麾下的几个工坊都有合作,
  有时候会运送军械到城北大营,或者是浦子口城,
  而大军北归,军械自然要补充换新,到时候必然要用他们的车。
  想到这,李武笑了起来,说道:
  “等今日送完这一趟货,咱们去城中几个酒楼问问,
  若是他们有往军营送菜送吃食的活,
  咱们试试能不能将活接过来。”
  洪承允眨了眨眼,对于这位二叔敏锐的嗅觉十分佩服,他连连点头:
  “那二叔咱快走吧,别耽搁了时间,
  送完后二叔要回去换身干净衣裳,这才好谈。”
  李武低头看了看刻印有“李氏牙行”的衣物,
  除却刚刚浸润的汗水,还有一些白色的汗渍与泥污,显得十分狼狈。
  不过,见到这一幕的李武非但没有嫌弃,反而开心地笑了,
  做车夫…出汗越多证明生意越好。
  他看向洪承允,挥了挥手:
  “走,将货送完咱们一起回去,
  你去学堂,我去酒楼!”
  洪承允笑着缩回脑袋,将两只手臂放在三轮车后的两个扶手上,
  用力推动…
  随着二人合力,三轮车缓缓离开原地。
  其余一些被捷报消息震惊的百姓商贾也渐渐恢复原貌。
  ……
  陆府,正堂!
  巨大的铜炉中放着干净洁白的冰块,散发的丝丝凉意甚至变成了袅袅白烟,驱散着夏日闷热的天气。
  古色古香的正堂内,摆放着一张硕大的编竹摇椅,
  陆云逸安逸地躺在上面摇摇晃晃,满脸惬意,
  苏晚蘅坐在一旁,手拿一面圆形蒲扇,轻轻煽动,
  时不时地从一旁果盘中拿出一颗荔枝轻轻剥开,塞到陆云逸嘴中,
  冰镇的荔枝散发着夏日清香,塞到嘴里后汁水爆开,一股甜意弥漫。
  “老爷,听说这荔枝是从广东的增城而来,
  用千里快马加急护送,三日内就要抵达京城,
  老爷您吃的这颗,说不得前日刚从树上摘下。”
  “从哪听的?哪有这般玄乎。”
  陆云逸眼眸微眯,
  夏日的慵懒让他时刻弥漫着睡意,
  加之李党之事也暂时告一段落,难得的悠闲时光让他尤为珍惜。
  苏晚蘅轻声开口:
  “是贩卖荔枝的果贩所说,
  说这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
  所以啊,吃到好的荔枝,要千里加急,换马不换人的护送。”
  陆云逸笑了笑:
  “都是一些抬价的噱头,现在咱们府中荔枝可能是三日送来,
  其他果贩手中的那些荔枝,运个七八日都是常事。”
  “老爷,不会坏吗?”
  苏晚蘅姣容上露出些许诧异。
  陆云逸说道:
  “竹筐中塞上足够多的冰块,外面裹着大被,
  荔枝摘下时带着枝叶,时常洒一些水的条件下,七八日不会坏,可能只是有些不新鲜,
  不过也无妨,反正京中人也不知新鲜荔枝的滋味。”
  “啊…”
  苏晚蘅张大嘴巴,大而明亮的眸子中尽是诧异,她眼中闪现一丝狡黠:
  “老爷,您听过一句诗没有。”
  “什么?”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是杨贵妃为了吃荔枝,用驿站千里相送…
  您说杨贵妃会不会吃的也是不新鲜的荔枝?”
  “不会。”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唐代时岭南虽然山高路险,但想要三日送到长安,还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代价要高一些,会死一些人。”
  苏晚蘅恍然地点了点小脑袋,小声说道:
  “老爷,每年这个时候,坊间都会说杨贵妃祸国殃民,恃宠而骄,
  费这么大的代价,就为了吃几颗荔枝,
  甚至…
  还有人说是那唐玄宗喜欢吃,用了杨贵妃的名头,总之众说纷纭。”
  陆云逸换了一个姿势,让自己舒服地躺在躺椅上,同时一只手搭在苏晚蘅身上,笑着说:
  “这等坊间流言听听就行了,不论是杨贵妃喜欢还是唐玄宗喜欢,都当不得真。”
  “啊?”
  苏晚蘅茫然地眨了眨眼睛,笑嘻嘻地凑近,将脑袋枕在躺椅扶手上,大眼睛看着陆云逸,面露痴迷:
  “老爷,奴家读书不多,还请老爷解惑。”
  “此事说来复杂,看似是为博美人一笑,实则也是借此机会试探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对任何一朝来说,官道就如连通国朝的经络血脉,而驿站则是一块块骨头,加强经络血脉的连接。
  若能使唤这些驿站、畅通无阻地将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
  就证明中央朝廷对边疆还有一定的掌控力。”
  苏晚蘅眼睛一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道:
  “那要是送不到呢?”
  陆云逸微微睁开眼,目光中透着几分深沉:
  “送不到…便说明地方驿站糜烂,已经无法承担‘骨头’的作用,又或者地方对朝廷的命令阳奉阴违,
  而一旦官道、驿站出了问题,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毕竟驿站也是军队的一部分,而军队往往是最后糜烂的地方。
  所以,每一朝,驿站与役卒,都是官道上最横行的存在,这代表朝廷掌控力的延伸。”
  苏晚蘅恍然地点了点头,发出一阵憨笑:
  “老爷,这些道理太过高深,奴家有些不懂,
  不过这么说来,杨贵妃岂不是成了唐玄宗试探朝廷掌控力的棋子?”
  陆云逸轻笑一声:
  “棋子倒也算不上,只是这事儿被她赶上了。
  不过,世间之事,又有多少能分得清是真心还是假意,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就像这荔枝,立场不同答案不同,在旁人眼中是杨贵妃的奢靡之举,
  但在朝堂眼中,费这么一点代价,试探对地方的掌控,大赚特赚。”
  苏晚蘅轻轻叹了口气,看向陆云逸的眼中尽是崇拜:
  “老爷,您真厉害,奴家还没有听过这种说法。”
  “这种事那一朝都有,只是秘而不宣,咱们大明也有。”
  “咱们也有?老爷您快说说。”
  陆云逸将苏晚蘅拉到身前,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一边笑着一边说:
  “上次麓川之战,朝廷提前从东南西南所有都司调粮调兵,
  甚至乌思藏都司以及朵干都司都有调兵调粮,
  这便是在战事中顺便巡查各地,
  一旦哪里的兵和粮没有及时赶到,又或者有所缺失,
  那便是出了问题,战事结束后朝廷要算旧账。”
  “居然还能如此…”
  苏晚蘅美眸连连闪动,有些意外,也有些震惊:
  “老爷,其中居然有这么多的门道…”
  “那是自然,大唐试探的手段粗鲁,要么是送荔枝,要么是调兵进京操练,
  到了后面的宋元就隐秘很多,到了如今更是隐于无形,
  朝廷在各个方面都在试探,
  发现问题随时调整,这才能让朝堂经久不衰。”
  陆云逸歪着头看了看她,笑道:
  “你的身子怎么这般绵软。”
  苏晚蘅脸色通红,喘出阵阵热气,有些娇羞:
  “奴家见到老爷便浑身发软……”
  “哈哈哈哈。”
  陆云逸畅快一笑,摸着她的小脑袋:
  “白日宣淫可不好啊,这样…你去将窗帘拉上。”
  苏晚蘅脸颊红得像是将要隐下地平线的太阳,眼神黏稠,纤细的手臂撑起丰腴的身子,扭动着去拉上窗帘…
  但还不等她走到房门口,窗棂上就透出了一道黑影,声音随之而来:
  “大人,大将军派人来传信,让大人着甲去北城门等候。”
  原本眼神朦胧,慵懒的陆云逸一下子变得凝重,眼神一闪便恢复了清明,他腰腹用力,猛地坐了起来:
  “知道了,叫上弟兄,备马。”
  “是!”
  冯云方匆匆跑开,
  陆云逸看向呆愣在原地的苏晚蘅,上前一步用力拍向她的身后,臀肉轻颤,苏晚蘅发出一声娇吟…
  “今日有事,等老爷回来!”
  “是…”
  苏晚蘅只觉得浑身滚烫,呼吸急促,低下脑袋轻声应和。
  ……
  不到一刻钟,陆云逸就已经穿戴整齐,
  带着百余名亲卫,急匆匆地来到北城门外。
  他看向四周,平整的官道横亘其中,
  其上人来人往,并没有发现大将军的身影。
  正当他疑惑之际,微弱的马蹄声传入他的耳廓,陆云逸看向城门方向,
  只见一行百余人骑着战马涌出,领头之人正是身穿国公甲胄的凉国公蓝玉,
  身后是熟人长兴侯耿炳文以及永定侯张铨,
  再远一些,坠着魏国公徐辉祖以及徐增寿,
  在他们身旁…是两个半大孩子,朱高炽与朱高煦。
  见到这等阵仗,陆云逸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发生了何事?
  一行人在陆云逸身前停下,蓝玉扯着马鬃,说道:
  “北征大军已经进了京畿,前军已经快到应天城了,我等去迎接。”
  这么一说,陆云逸面露了然,拱了拱手。
  “是,大将军!”
  “走…”
  蓝玉挥了挥手,一马当先地冲了出去,
  陆云逸没有跟上,
  而是朝着身后护卫做了几个手势,
  百余人顷刻间分成了几十个小队,分布在一行人左右,像是紧密相邻,又像是守望相助…
  一行人呈严密防护状,向北沿官道而去。
  疾驰不过数里,便见前方烟尘滚滚,
  北征前军的身影在烟尘中若隐若现。
  马蹄声如雷鸣般轰响,大地都仿佛为之震颤,
  待到近前,只见这支军队虽风尘仆仆,却依旧散发着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将士们身上的甲胄满是刀剑砍杀的痕迹,血迹斑斑,
  有的已经干涸成暗褐色,有的还带着新鲜的血腥味。
  他们脸上满是风霜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透着果敢。
  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上面“大明”二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队伍前列,几位将领格外引人注目。
  颖国公傅友德虽已年迈,但身姿依旧挺拔,骑在战马上稳如泰山,眼神中透着历经沙场的沉稳。
  燕王朱棣身姿矫健,面容冷峻,周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晋王朱棡与他大差不差,眉宇间也透着几分英气。
  曹国公李景隆年轻气盛,意气风发,紧跟在几位长辈身后。
  蓝玉一马当先,迎上前去,与几位将领互相见礼,肃杀的气氛才稍稍有所舒缓。
  朱棣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
  突然看到了朱高炽与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愕然,
  他勒住缰绳,战马前蹄高高扬起,发出一声嘶鸣。
  “你们两个兔崽子,怎会在此?”
  朱棣大声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
  朱高炽与朱高煦一缩脖子,连忙驱马上前,朱高炽恭敬地行礼道。
  “父王,是陆大人带我们来的京城,娘让我们长长见识。”
  朱高煦则一脸兴奋,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叫嚷道:
  “父王,我们在路上可威风啦!”
  朱棣眉头微皱,看向一旁的陆云逸,眼中带着一丝询问。
  陆云逸脸色一僵,挠了挠头:
  “燕王殿下,此事说来话长…等回去后再行禀告。”
  傅友德看向两个小娃娃,哈哈一笑,说道:
  “这两个小子看着机灵得很,也不能总待在北平,总要四处走一走。”
  朱棣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这两个小子顽劣得很,在京城就整日胡闹!”
  蓝玉看向傅友德,眼中闪过疑惑:
  “大军没有从北平回归?”
  傅友德点了点头:
  “前军是从山西回来的,去的时候有几场大雪,耽搁了行程,
  原本六月就能回京,现在生生拖到了快七月底,
  再从北平走,还要拖到八月。”
  “战事可顺利?”
  蓝玉面露恍然,笑着发问。
  “一应方略都已准备完全,哪还能出岔子,
  乃儿不在中军,与其他降服草原将领一并入京,
  你是不知道啊,这些人遇到个城池就要进去逛逛,本公也不好说什么,便带着他们先回来了。”
  大概是回到了京城,
  即便天气十分炎热,傅友德的心情也十分好,话都多了许多。
  在一行大人物七嘴八舌说话之时,曹国公李景隆正在与陆云逸挤眉弄眼,模样猥琐…
  正当二人起劲之时,晋王朱棡看向陆云逸,笑着开口:
  “云逸啊,听说你在辽东打了胜仗?”
  众人循声望去,在场的大人物大多都得了消息,神情各不相同。
  正在陆云逸想着如何解释时,蓝玉双手叉腰发出大笑:
  “辽东的女真饭都吃不饱,都是一群散兵游勇,
  若是不能获胜,我大明岂不是要丢大脸?”
  这么一说,一些将领才脸色舒缓,
  不论如何,北征都是头等大事,他们对战的也是草原精锐,
  再如何,辽东的战事也不能抢了他们的风头。
  “好了…回去再说,这天气太热了。”
  傅友德一边擦着汗,一边朝后方挥手,
  一行人便又翻身上马,朝着应天城急匆匆而去,
  陆云逸依旧在旁护卫,李景隆不知从何处窜了过来,神情中的兴奋难以掩盖:
  “云逸!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
  一年未见,陆云逸也十分开心。
  李景隆大手一挥,满脸豪放:
  “李氏兵书就此大成,你是不知道啊,
  我带领的两千人,可是狠狠地打了几次胜仗,草原人不过尔尔!!!”
  “是嘛?”
  陆云逸也笑了起来。
  “既然得此大胜,今夜庆祝后,我带你去黑鹰婆娘开的莲楼一叙,其中姑娘个个顶尖!我请!”
  李景隆瞪大眼睛,虽然很是意动,但还是连连摇头:
  “今晚不行,今晚你得帮我看看,我的行军布置有没有什么差池,美色先靠一边。”
  陆云逸大为震惊,眼中有些狐疑,李景隆有些气急败坏:
  “以后咱就是景隆大将军是也,美色不足道矣!”
  (本章完)